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尖端仪器在骨科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多,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骨科手术的顺利进行,为了更好地进行骨科器械的管理,我院手术室特设骨科库房,指派2名熟悉骨科手术业务、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担任骨科器械及仪器的保管。1骨科器械的管理1.1常规手术器械包常规器械包内设器械卡,用碳素钢笔在红油布上标明器械的名称及数量,随包一起高压灭菌,其字迹不易褪色,便于清点器械避免丢失。  相似文献   

2.
黄丽丽  林梅  邹瑞芳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89-1190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医院手术量的不断增长和手术方法的多样性,使手术器械更加复杂。长期以来手术室器械送供应室清洗、消毒,由清点、交接而引起的科室间矛盾增多,尤其是手术器械丢失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矛盾,方便手术室和供应室护理人员在器械清点、使用、清洗、包装等各个环节明确各类手术器械包中器械名称和件数,2010年9月起,本院手术室设计制作了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骨科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因为植入物污染导致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方法本院从2016年1月起实行器械准入制度:器械实行预约、接收、核对、清洗、检查、包装、灭菌登记等规范化流程;对配合手术的器械商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合格后发放合格证,凭证进入手术室配合手术。统计该制度实行后外来器械准备错误率及因外来器械发生手术感染率。结果 2016年1月~2017年9月1420例次骨科外来器械,未出现外来器械准备错误而影响手术,也未出现因为外来器械原因而发生手术感染。结论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行规范化流程,重视器械在清洗检查灭菌方面的质量控制,保证手术安全和手术及时进行,防止发生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手术室外来器械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模式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管理,观察组应用品管圈对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管理。结果研究组外来器械无菌合格率、准备完善率和灭菌及时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医生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外来器械消毒不合格、准备有差错、器械损坏、器械遗失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在手术室外来器械信息化管理中应用,可以提高器械的合格率和手术医生的满意程度,还可以降低外来器械的缺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内植入器械进行手供一体化科学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实施手供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后骨科内植入器械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未实施手供一体化管理时骨科内植入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I类内植入切口感染率,发生器械不洁数量,包装盒污染情况,器械总额数量出现错误、遗失,器械包裹发生湿包、医师对器械使用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手供一体化骨科内植入器械管理前后手术器械发生问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前后骨科内植入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前后医师对器械使用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器械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医疗管理,对手术质量以及患者的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的管理需要多部门协作,特别是供应中心与手术室一体化细节监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规范外来骨科器械的接收环节,提高消毒灭菌处理效果和服务质量。方法制定完整的外来骨科器械接收处理记录表,采取3联单完整记录接收器械的来源信息、器械的使用信息与器械消毒灭菌处理信息3个部分,同时在电脑的信息记录追溯系统中进行录入。落实接收岗位组长对器械的清点、拆卸、新器械和复杂器械的学习和科内洗涤、包装的培训指导责任,以及与包装人员、与手术室医生护士和与器械配送人员的沟通责任。每日评价外来骨科器械的接收信息记录质量、器械洗涤质量、外来骨科器械的沟通与交接情况。结果规范外来骨科器械接收环节质量管理3年后,信息记录完整性、器械洗涤质量、针对外来骨科器械的沟通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并落实外来骨科器械的接收环节质量管理,能有效提高信息记录质量与可追溯性,提高器械的洗涤包装质量及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引导下无缝隙护理对泌尿外科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管理,观察组实施思维导图引导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手术效率、手术室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医生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器械灭菌合格率、器械清点正确率和急救物资完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泌尿外科手术室中实施思维导图引导无缝隙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8.
谷昌叶  陈燕 《当代护士》2014,(7):138-139
目的:调查巢湖市3所医院手术室护士对骨科外来器械的清点制度执行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对该市3所医院92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并分析,发放问卷时先向调查对象解释调查目的和填写方法,使其积极参加并如实填写,分析手术室护士对骨科外来器械的清点情况与清点不认真的原因。结果手术室护士对骨科外来器械执行“二人四次”清点率低,尤其忽略对螺钉的清点。27.2%护士认为骨科手术切口小、腔隙浅;20.7%护士依赖跟台人员管理器械;13.0%护士依赖术中透视机。结论手术室护士对骨科外来器械清点不认真,存在遗留体腔的潜在危险,应加强培训,改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骨科术中外来器械和手术室器械污染情况,为外来器械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骨科手术进行至2.5 h、3.5 h时由手术护士配合采集未使用的术中器械样本,其中外来器械98个,手术室器械75个.样本均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72 h后观察记录,肉汤混浊、变色、有生物膜生成视为阳性,肉汤透明清亮视为阴性.结果外来器械总体样本阳性率、3.5 h样本阳性率高于手术室器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器械组内比较,2.5 h和3.5 h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器械组内比较,2.5 h和3.5 h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手术中所用全部器械污染率2.5 h和3.5 h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术中外来器械污染率高于手术室器械,手术开始3.5 h时污染率明显高于手术室器械,外来器械的污染率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升高;骨科手术器械整体采样阳性率偏高,且随手术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由8人组成主题为"外来手术器械持续质量改进"的QCC,调查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通过比较QCC实施前后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应用、护理人员素质和医师满意度的变化,评价QCC的效果。结果:QCC实施前手术室外来器械准时配送率、器械清点率、湿包率、手术排序调整率及医师满意率分别为76.03%、0、0.53%、1.33%和78.03%;QCC实施后则分别为87.05%、100%、0.13%、0.60%和92.01%。QCC实施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QCC前护理人员的外来器械的准备意识、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QCC活动能力、持续改进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能力的评分分别为(52.32±5.02)分、(65.30±8.10)分、(54.62±6.01)分、(40.32±7.20)分、(60.12±4.32)分和(55.49±6.32)分;而QCC实施后评分分别为(75.62±7.30)分、(90.30±2.31)分、(88.52±5.31)分、(76.54±4.32)分、(88.52±4.11)分和(79.21±8.55)分。在QCC中护理人员各项素质明显提高(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持续质量改进"QCC对外来器械的质量管理有持续改善作用,具有明显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外来器械及外来器械护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外来器械及外来跟台手术器械护士的管理办法,确保手术安全。方法:通过近2年多来对我院外来器械及外来跟台手术器械护士参加手术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发现外来器械及其跟台手术器械护士对手术室安全管理有较大的影响。结果: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完善了外来器械的清点、登记等管理措施,各相关科室基本上能按要求把好外来器械验收质量关;外来器械护士的手术室管理及院感管理知识得到了提高。结论:加强对外来器械及外来跟台手术器械护士的管理,是减少手术室安全隐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探讨手术室外来器械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泳 《上海护理》2010,10(6):80-81
手术室外来器械多见于外来骨科器械和外请教授自备器械。外来骨科器械主要指由外单位(厂家)带来在医院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各种骨科植入物、手术内固定用工具等。我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涉及外来器械的手术820例。手术中心接收的外来器械包括腰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院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外来器械使用情况的跟踪及了解,发现外来器械对手术室的医疗安全管理具有较大的影响,并制订了有效对策.结果 通过针对外来器械存在的问题实施有效对策后,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完善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点、登记等管理措施,加强了术前、术中及术后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外来器械公司业务人员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结论 加强对外来器械及业务人员的管理,是降低手术室医疗安全隐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白晓霞  包安竹  熊艳群 《护理研究》2012,26(17):1609-1611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亚专业化配合效果,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以树状模式结构配备骨科手术护士梯队人员,制定固定及轮转制度,关注信息反馈;观察亚专业划分前后骨科手术配合效果。[结果]实行骨科手术配合亚专业化后,手术配合质量明显提高,取消外来骨科器械公司人员跟台,医生对手术室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护理亚专业化是提高护理质量、培养手术室专业型人才、与外科学科发展同步的手术室护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观察图片资料在骨科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中的应用效果。对行外来器械内植物植入的骨科手术,术后器械准备护士收集手术工具,并将工具拍成照片制作成图片资料,粘贴到专用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本上,以方便骨科外来器械内植物拆除术术前手术工具的核对。外来器械拆除工具登记内容增加图片资料,可保证手术工具数量、配套准确。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有效控制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 参照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对医院手术室外来器械进行规范化化管理,对器械情况、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及病人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论 根据规范对外来器械进行管理, 有效提高了外来器械的完好率和消毒合格率, 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降低了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骨科手术外来器械和手术室器械污染情况。[方法]在骨科手术术前、术中和术后由手术室护士配合采集未使用的外来器械和手术室器械样本并放于37℃,5%二氧化碳(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96h后,观察细胞培养液的变化。[结果]外来手术器械在术中和术后的污染率明显高于手术室器械,而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污染率增加。[结论]为了进一步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应加强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骨科手术取消器械跟台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核心管理圈,规范物资采购及准入制度,实施预约、接收、供应、配给、回收流程,完善信息化建设,培养手术室骨科专业护士,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项目管理后,未发生手术延误、收费错误、器械包错误现象;手术室感染监测合格率及骨科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结论将项目管理引入取消器械跟台人员管理中,可有效规避由器械跟台人员带来的风险因素,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标流程图解在眼科精密器械全流程监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2019年1月—2019年6月应用目视流程图解对眼科精密器械全流程监控管理,比较实施前(2018年7月—2018年12月)及实施后(2019年1月—2019年6月)眼科精密器械管理效果及科室对器械管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眼科精密器械清点错误、清洗不净、器械损耗、器械遗失、器械功能不全、包装错误等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手术室医护人员对眼科器械包装质量、回收、供给及时、服务态度、器械管理质量等方面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目视流程图解能有效提高眼科精密器械管理质量,降低器械损耗率,延长眼科器械使用寿命,提高科室医护人员使用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手术室设置骨科专科护士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手术室设置骨科专科护士,固定护理人员,系统学习,专业培训,定期考核.结果 手术室设置骨科专科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手术配合准确度也明显提高.结论 手术室设置骨科专科护士有利于提高手术室骨科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