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功能锻炼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效果。方法将60例首次内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编秩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治疗15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4周、6周头静脉内径及头静脉血流量情况,术后4周、6周内瘘生理成熟率,观察患者内瘘使用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内瘘通畅度。结果观察组术后4周、6周头静脉内径增宽、血流量增加优于同期对照组,术后6周内瘘生理成熟率高于对照组,内瘘使用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内瘘通畅率高于对照组,除内瘘血栓发生率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功能锻炼可促进内瘘成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用球囊扩张小口径头静脉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用于血液透析的有效通畅率。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67例尿毒症患者初次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根据术前彩超测量患者头静脉直径将40例头静脉直径〈2.5mm患者分入研究组,27例头静脉直径〉2.5mm患者分入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用Fogarty球囊扩张头静脉,使其直径〉2.5mm后行头静脉-桡动脉内瘘术,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内瘘手术。术后观察内瘘通畅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7例患者随访3-36个月,平均18个月。58例开始应用内瘘进行血透。9例内瘘术失败。其中研究组5例,对照组4例。12个月的初次、累积通畅率研究组分别为64%和72%,对照组分别为60%和76%。结论:用球囊扩张小口径头静脉至其直径〉2.5mm后和桡动脉行端端吻合可得到有效的血液透析通路,其远期通畅率尚需观察。  相似文献   

3.
邵娜娜  高艳平 《全科护理》2021,19(33):4671-4674
目的:总结促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功能锻炼的最佳证据,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护理与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促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头静脉血管内径与血流量、内瘘成熟率、内瘘成熟时间、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实施基于最佳证据总结的促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功能锻炼后,研究组病人头静脉血管内径与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内瘘成熟率为72.50%(29/40),对照组内瘘成熟率为50.00%(20/40),研究组内瘘成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无内瘘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5/40),研究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7.50%(39/40),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为80.00%(32/40),研究组病人功能锻炼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总结了促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功能锻炼的最佳护理证据,并进行实证研究,能明显提升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有助于缩短病人内瘘成熟时间,并提高内瘘成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宽谱治疗仪促进血液透析患者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处于内瘘养成期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予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指导,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宽谱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第28天头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初次使用内瘘时间,初次透析血流量,初次透析血肿发生率及透析2周后血流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研究组头静脉血管内径及每分钟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初次使用内瘘时间明显提前,血流量明显改善,初次透析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宽谱治疗仪对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品管圈在缩短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月28日~12月30日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28日~12月30日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取医护联合品管圈。观察比较两组内瘘成熟率、成熟时间、成熟情况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术后8周内内瘘成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静脉内径、静脉距皮深度、静脉端血流量等内瘘成熟情况比较,术后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医护联合品管圈能促进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内瘘成熟,缩短内瘘成熟时间,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谢伟军 《全科护理》2020,18(7):851-854
[目的]探讨Teach-back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后功能锻炼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血液透析室收治的8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Teach-back模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对两组病人内瘘功能锻炼知信行得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内瘘成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知信行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Teach-back模式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中能有效加强病人对功能锻炼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内瘘成熟时间,促进内瘘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屈臂握拳功能锻炼促进内瘘成熟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2-01—2016-12内瘘患者906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动静脉内瘘建立后进行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基础上增加功能锻炼。4周后观察两组静脉内径、血流量和内瘘成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内瘘头静脉内径(4.06±2.73)mm,血流量(452.48±201.61)mL/min,内瘘成熟312例(68.9%)。观察组内瘘头静脉内径(5.72±1.89)mm,血流量(589.65±186.35)mL/min,内瘘成熟373例(82.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头静脉内径、血流量、成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瘘术后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可以缩短内瘘的成熟时间,加快内瘘成熟,使患者能够更好的进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度的差异,为透析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7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60例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60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照组,术前术后由专业护理人员通过物理性检查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2组内瘘成熟度,回顾性分析2组内瘘的成熟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①观察组内瘘成熟时,平均内瘘成熟时间为(88.25±7.30)d,头静脉平均内径为(4.85±1.31)mm,血流量为(586.49±78.33)ml/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1,P0.001;t=3.385,P=0.001;t=4.667,P0.001)。②观察组术前桡动脉内径小于对照组,至成熟期时最终扩张程度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4,P=0.029;t=-3.134,P=0.002)。对照组术后2周的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接近成熟期的数值,观察组术后4周的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才接近成熟期数值。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成熟度及血流动力学与非糖尿病患者有差异,准确判断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状态,对于适时开展透析治疗、维持血液透析的顺利开展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注水充盈法结合改良端侧吻合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8年8月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的静脉注水充盈法结合自体动静脉内瘘改良端侧吻合术86例病例资料,以及常规端侧吻合术43例病例资料。对比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静脉注水充盈法组与常规端侧吻合组比较,血管缝合时间,吻合口渗血补针率,吻合口直径,术后3个月内瘘成熟率,内瘘成熟时间均为静脉注水充盈法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Z值分别为14.276,4.963,-7.086,4.203,5.179;P值分别为0.001,0.032,0.001,0.043,0.031),但2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χ~2=0.028,P=0.415)。结论静脉注水充盈法结合改良动静脉端侧吻合自体血管内瘘术较常规端侧吻合术,血管缝合时间短,手术野清楚,缝合简单可靠,有较为理想的吻合口宽度,内瘘容易成熟,尤其适用于静脉直径较小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部阻力锻炼对动静脉内瘘(AVF)成熟的影响及AVF远期使用时限。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肾移植肾内科需行AVF的患者87例,将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按内瘘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护士另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手部阻力锻炼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成熟及超声成熟(静脉内径大小、静脉距皮深度、静脉端血流量)情况、AVF首次使用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内瘘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临床及超声成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8周,除静脉距皮深度外,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内瘘可穿刺用于透析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穿刺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内瘘使用年限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4)。结论手部阻力锻炼能增加AVF早期成熟率以及远期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物理检查在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6月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19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22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每两周1次的物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内瘘闭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物理检查早期检出内瘘狭窄16例,动脉瘤11例,内瘘成熟不良7例,肿胀手综合征3例,窃血综合征2例,内瘘闭塞3例。观察组患者内瘘闭塞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检查是一种易行、准确、经济的定期监察内瘘并发症的检查方法,能及时发现早期内瘘并发症,通过进行手术等干预措施,减少内瘘闭塞发生,提高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患者功能锻炼开始时间。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3例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于术后3 d(A组)、术后12 h(B组)及术前2周(C组)开始指导功能锻炼,比较3组术前2周、术前1 d、术后2周、4周及8周头静脉内径;比较3组术后2周、4周及8周吻合口血流量;比较3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3组头静脉内径术后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头静脉内径术后2周、4周及8周增宽速度低于C组(P<0.05);C组术前1 d头静脉内径大于术前2周(P<0.05)。A、B 2组术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吻合口血流量得到快速提升(P<0.05);A、B两组术后2周、4周及8周吻合口血流量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成熟时间较A、B组短(P<0.05)。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早期有针对性地实施术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可在保障动静脉内瘘安全的前提下,增大血管内径及血流量,改善血管条件,缩短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动静脉内瘘锻炼握力检测装置的应用对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留我中心行维持性血透患者58例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中心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且留我中心行维持性血透患者4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在术后2周拆线后,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握力锻炼:挤压握力器15秒,缓慢放松,重复上述动作,10imin/次,5~10次/天。对照组:采用常规握力器进行锻炼;观察组:采用带有握力检测装置的握力器进行锻炼,在锻炼前患者预先通过输入装置输入标准参数(包括标准握力值、标准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锻炼结束后通过查看显示屏或语音提示和指示灯提示,对未达到标准握力的锻炼次数进行重新设定和补充锻炼。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4、8、12周头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量检测,内瘘成熟率和成熟时间,实施握力锻炼依从性。结果术后第4周、8周、12周,观察组头静脉血管内径分别为(4.73±0.51)mm,(4.89±0.65)mm,(5.15±0.95)mm,高于对照组的(4.30±0.65)mm,(4.41±0.71)mm,(4.65±0.89)mm(t=-2.970,P=0.004;t=-2.298,P=0.025,t=-2.928,P=0.041);观察组头静脉血流量分别为(501.12±125.32)ml/min,(568.13±183.39)ml/min,(675.33±213.04)ml/min,高于对照组的(443.64±112.21)ml/min,(496.88±164.74)ml/min,(538.84±190.08)ml/min(t=3.003,P=0.005t=2.932,P=0.006t=2.765,P=0.001)。观察组内瘘成熟率为97.96%,与对照组87.9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P=0.049),且观察组内瘘成熟时间比对照组提前1.75周。观察组握力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5,P=0.002)。结论握力检测装置的使用,能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握力锻炼,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锻炼的规范性,提高锻炼的有效性,促进内瘘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检查对行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患者术后内瘘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自体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的57例尿毒症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其中30例行术前血管超声检查(超声组)评估桡动脉和头静脉造瘘血管条件;27例仅行物理检查(对照组).术后1-6个月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评估,主要观察血管走行、内径及血流通畅情况,比较两组内瘘术后成功率.结果超声组内瘘术后成功率83.3%,对照组内瘘术后成功率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超声检查不仅能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血管状况进行评价,且能对术前桡动脉和头静脉等造瘘血管条件进行详细评估,以确立内瘘手术适应证和最佳手术部位,减少手术的盲目性,降低内瘘术后失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新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就诊并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患者80名,随机进入对照组、治疗组.由同一名术者选用相同的术式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术后治疗组给予远红外线照射,对照组不进行远红外线照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2,3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定流出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并于3个月时应用生理成熟内瘘穿刺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泵控血流量,出现穿刺损伤情况,评价两组患者内瘘生理成熟及临床成熟率.结果 共80名患者入组,其中治疗组39名,对照组38名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组第2,3个月内瘘直径分别为0.45±0.12mm,0.47±0.11mm,高于对照组内径0.42±0.11ml/min,0.43±0.19ml/min(P=0.040,P =0.030);治疗组第2,3个月时内瘘血流量分别为525.4±175.8,574.2±204.3,高于对照组487.8±187.4ml/min,523.2±238.2ml/min,(P=0.000,P=0.010);治疗组3个月时生理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7.4%比89.5%;P=0.040),临床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4.9%比84.2%;P=0.040).结论 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沐手方对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温水沐手,观察组采取中药沐手,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内瘘血管情况、透析时泵控血流量、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结果 两组干预4周后血流量、血管壁厚度、静脉内径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透析时泵控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沐手方可有效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改善内瘘血流情况,提升透析时泵控血流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照射,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两组术后内瘘首次使用时间、透析时的血流量及透析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动静脉内瘘初次使用时间、透析时的血流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明显提高透析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透析第1个月内动静脉内瘘通畅情况、内瘘血液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对血液透析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通畅情况、内瘘血液量及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显著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初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通畅,保证内瘘充足的血流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制的可调节、可量化的动静脉内瘘活动器对内瘘血管成熟时间、质量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手握橡皮握力球或握力圈)进行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制的动静脉内瘘活动器进行康复锻炼,观察两组病人的随访结果、AVF成熟情况和血管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AVF成熟度、成熟时间、开始使用时间以及AVF的血管内径、内膜厚度、血管距皮下深度和血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VF病人围术期采用自制的动静脉内瘘活动器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促进AVF的成熟,提高AVF的血管质量和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CUSEAL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方法,观察早期穿刺使用情况。方法收集入组患者基线资料,超声检查计划手术侧的肱动脉及上臂静脉内径;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端侧吻合,建立U型人工血管袢。术后观察前臂肿胀情况,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及前臂肿胀情况行人工血管内瘘穿刺,透析结束后拔针局部按压15~20min。结果入组患者中有17例(58.6%)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大部分患者既往有多次置管或动静脉内瘘建立史。吻合动脉平均直径为(3.81±0.67)mm,吻合静脉平均束臂直径为(4.46±1.47)mm。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均一次性建立成功,术后前臂未见中重度肿胀,24例(82.8%)患者在术后1周之内开始穿刺,且76.2%的中心静脉置管者术后1周内拔除导管。结论ACUSEAL人工血管内瘘建立后较少出现肢体肿胀,避免了中心静脉置管或缩短了其留置时间,为内瘘的早期穿刺使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