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1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谷维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加以激素替代疗法。比较两组激素水平、Kupperman评分、子宫内膜厚度、焦虑及抑郁状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低于对照组,雌二醇高于对照组,Kupperman、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激素水平,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徐国萍  葛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6):454-456,461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伴发抑郁障碍的合理治疗方案,提高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的水平。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用黛力新联合性激素治疗(HT)(64例),对照组单用HT(61例)。观察治疗前后Gr绝经相关症状评分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Gr绝经症状评分:治疗2周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无明显差异,但4周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各时段分值均低于对照组,随治疗时间推移,差异逐渐显著。SDS抑郁评分:治疗2周末研究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周末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周后无明显改善。并且研究组各时段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HT联合小剂量黛力新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有效缓解抑郁障碍,减轻躯体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的综合保健措施及健康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2年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围绝经期女性100例,建立健康档案,采用Greene症状评分法、更年期Kupperman评分法、Zung抑郁量表等进行基线调查,判断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分别行激素补充治疗、健康教育、营养指导、体育运动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综合保健干预。干预后1、6月及12月随诊,12月后再次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综合干预后的Kupperman评分、Greene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前后的血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多方面干预的综合保健措施,可提高围绝经期女性激素补充治疗的接受性;可明显缓解围绝经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及提高围绝经期的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围绝经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应用多学科联合治疗方式对患者心理状况、排卵情况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接受多学科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排卵情况及血清激素水平。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排卵率提高(48.61%vs 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睾酮(T)、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学科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排卵情况及血清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焦虑状态相关因素及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就诊的40~60岁之间的522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选择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有抑郁、焦虑症的妇女给予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再次进行SDS、SAS评定,比较干预前后评分的差异。结果:522名妇女中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9.39%、7.66%;夫妻关系差、性欲下降及合并躯体疾病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高(P<0.01或P<0.05);对抑郁、焦虑症妇女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其抑郁、焦虑评分均有显著好转(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中抑郁、焦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除生理因素外,夫妻关系、性生活情况及躯体疾病等均是其相关影响因素。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抑郁、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螺内酯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的疗效.方法:6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观察组,30例)及维生素Bs组(对照组,30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及抑郁进行评分,并比较患者血浆醛固酮、血钾、血钠及尿量变化.结果:治疗前上述指标组间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与激素补充治疗、心理疏导及抗焦虑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妇科门诊围绝经期情绪障碍女性共100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法,按接受治疗情况分为A、B两组,A组54例,仅给予绝经激素补充治疗;B组46例,在A组基础上给予抗焦虑药物干预;将同期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门诊体检的围绝经期健康女性50例纳入C组对照;比较三组女性情绪障碍程度,A、B两组用药前后的情绪评分变化及疗效比较。结果三组女性情绪障碍基础评分比较,A、B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C组比较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接受治疗后A、B两组四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各节点评分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情绪障碍通过激素补充治疗及抗焦虑综合干预后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绝经状态妇女绝经症状与抑郁状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不同绝经症状妇女的健康保健措施。方法:366例就诊于更年期门诊的妇女按月经状态分成围绝经期组(n=104)、绝经早期组(n=194)、绝经晚期组(n=68),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和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进行绝经症状及抑郁症状评分。结果:改良Kupperman评分异常者占46.99%(172/366),Kupperman评分绝经早期组和绝经晚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393,P>0.05);绝经早期组、绝经晚期组显著高于围绝经期组(t=2.899,P=0.004;t=2.371,P=0.019)。SDS异常者占11.20%,各组间SDS评分无差异。改良Kupperman评分与SDS评分具有相关性(18.58±9.05vs33.60±9.44,Pearson相关系数为0.599,P=0.000)。结论:绝经症状评分绝经妇女高于围绝经妇女,抑郁评分与绝经症状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故需关注妇女的绝经症状,尤其是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前后妇女潮热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 206名40~60岁妇女分为潮热组、无潮热组,分别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潮热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潮热组妇女SAS和SDS的平均值高于无潮热组妇女(SAS:39.8±7.3 vs 36.0±6.1;SDS:44.1±8.3 vs 40.9±8.9,P均<0.05),潮热组轻度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潮热组(焦虑:8.3%vs 3.4%;抑郁:23.3%vs 14.2%,P均<0.05).潮热妇女焦虑、抑郁的发生风险分别是无潮热妇女的4.1倍(95%CI,1.20~13.74)、2.4倍(95%CI,1.15~4.92).重度潮热妇女较轻度潮热妇女SAS和SDS得分均高(SAS:46.4±7.9 vs 38.8±6.6; SDS:43.9±6.9 vs 52.7±12.5,P均<0.05).潮热妇女的月经状况与SAS和SDS得分无关.结论:围绝经期潮热妇女易发生焦虑、抑郁症状,且重度潮热妇女更易发生.对妇女进行潮热治疗时,还应对妇女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0.
张巧利  李芬  于英  盛秋 《生殖与避孕》2012,32(3):205-20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前后妇女潮热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 206名40~60岁妇女分为潮热组、无潮热组,分别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具体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潮热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潮热组妇女SAS和SDS的平均值高于无潮热组妇女(SAS:39.8±7.3 vs 36.0±6.1;SDS:44.1±8.3 vs 40.9±8.9,P均<0.05),潮热组轻度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潮热组(焦虑:8.3%vs 3.4%;抑郁:23.3%vs 14.2%,P均<0.05)。潮热妇女焦虑、抑郁的发生风险分别是无潮热妇女的4.1倍(95%CI,1.20~13.74)、2.4倍(95%CI,1.15~4.92)。重度潮热妇女较轻度潮热妇女SAS和SDS得分均高(SAS:46.4±7.9 vs 38.8±6.6;SDS:43.9±6.9 vs 52.7±12.5,P均<0.05)。潮热妇女的月经状况与SAS和SDS得分无关。结论:围绝经期潮热妇女易发生焦虑、抑郁症状,且重度潮热妇女更易发生。对妇女进行潮热治疗时,还应对妇女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缺乏与耳鸣的关系及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supplement therapy,MHT)的疗效.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因难治性耳鸣就诊的围绝经期女性60例,进行耳鸣及更年期问卷调查及激素测定.按是否接受MHT治疗分为治疗组(40例)和未治疗组(20例),治疗组依据更年期Kup...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女性血液病清髓性化疗后卵巢早衰患者性激素治疗(hormone therapy,HT)前后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及自我认知。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的女性血液病清髓性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符合诊断标准的卵巢早衰患者142例。问卷形式调查其月经情况、性激素水平、围绝经期症状并评估激素治疗后围绝经期症状缓解特点。结果 1 142例患者中103例填写了改良的Kupperman评分表,82例出现了围绝经期症状(79.6%),Kupperman绝经指数评分(KMI)平均为13.50分,96例填写了焦虑/抑郁(HAD)评分量表,6例出现焦虑,平均8.83分,4例出现抑郁,平均8.33分;2 105例接受了激素类药物治疗(94.6%),随访95例接受HT治疗患者中71例有规律撤退性出血。51例诉月经量明显少于移植前月经量,且经血颜色变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5);3周期性激素治疗后KMI总分平均为6.7,且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血液疾病清髓性化疗剂量可导致卵巢功能提早衰竭;2性激素治疗也可以缓解清髓化疗后患者出现的围绝经期症状;3血液疾病清髓化疗后卵巢早衰患者对围绝经期症状的认知缺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女性妊娠不同阶段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IVF-ET女性在孕前(进入周期时)、早孕期、中孕期、晚孕期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分析随访资料完整的88例(IVF-ET组)和同期行孕前检查并于妊娠后定期产检的妇女88例(对照组)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妊娠4个不同时段SAS及SDS评分的情况,以及IVF-ET组不同妊娠结局(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分娩方式)与4个时段中SAS及SDS评分的关系。结果:IVF-ET组的SAS评分在4个不同时段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IVF-ET组内孕前、早孕期及晚孕期的SAS评分高于中孕期(P0.05);两组在4个不同时段的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ET组中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孕妇其在4个不同时段的SAS评分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孕妇(P0.05),而早产、胎膜早破组、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其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IVF-ET治疗的女性孕前及孕期焦虑的情绪高于正常女性,且焦虑症状在早孕期和晚孕期仍然明显,孕期焦虑可能会导致剖宫产率升高。IVF-ET女性的抑郁情绪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选择治疗方法的相关因素。方法将连续2个月内因围绝经期症状在上海市城乡二三级医院绝经专病/妇科门诊就诊且接受治疗的妇女纳入本研究,并开展1年随访,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妇女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围绝经期综合征程度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modified Kupperman index,KMI)判断。结果就诊的349例妇女中共有161例接受治疗并进入队列,其中108例(67.1%)选择激素替代疗法(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治疗后KMI评分正常的女性比例(37.9%)显著高于治疗前(13.0%,P=0.000),治疗后KMI总分(17.3±10.0)显著低于治疗前(10.6±8.2,P=0.000),治疗后13个症状单项得分均显著降低于治疗前(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同时患有1种[调整OR(a OR)=0.277]和2种及以上(a OR=0.249)慢性疾病的妇女接受MHT治疗的可能性显著低于无慢性病共患妇女。月经不规则(a OR=5.317)和已停经(a OR=11.070)妇女更可能接受MHT治疗。结论上海市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治疗效果较好,其是否接受MHT受自身健康状况和当前月经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的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绝经期妇女,均实施取环术。按照红蓝球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负面情绪、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 绝经期妇女在开展取环术过程中,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轻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孕症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体外受精(IVF)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IVF的女性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自评调查,分析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共纳入842例女性患者,统计量表结果显示,29.5%的患者存在情绪问题,其中18.4%有焦虑情绪,21.6%有抑郁情绪。文化程度是不孕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低的不孕患者比文化程度高者更易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0)。不孕年限≥10年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SAS、SDS标准分、焦虑抑郁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未提示焦虑抑郁情绪对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结论文化程度高是不孕症女性患者出现情绪问题的保护因素。我们的研究并未提示轻中度焦虑抑郁情绪对IVF妊娠结局有明显不良影响,严重焦虑抑郁情绪是否影响妊娠结局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在助产士门诊护理中应用模拟分娩教育联合个体化心理疏导对孕妇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接诊的150名孕妇,将其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名。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分娩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模拟分娩教育联合个体化心理疏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评分、各产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5.31±3.23)分、(37.23±3.8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23±3.56)分、(44.65±3.16)分(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助产士进行模拟分娩教育,使孕妇熟练掌握自然分娩技巧,并辅以个体化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分娩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6名产后尿潴留产妇,按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36名)与(40名)。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排尿疼痛评分、康复效果、产后尿潴留改善时间及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康复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尿潴留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锻炼康复护理在产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基本资料,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抑郁症状评估,应用改良绝经症状量表(modified Kupperman index scale,KMI)进行绝经症状评估,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 591名女性,年龄中位数为52岁。KMI、SDS平均得分分别为13.9±8.8、39.6±9.0,绝经症状和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是77.7%、15.3%,围绝经期女性评分显著高于绝经后期女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SDS评分在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差异较小(F=2.467,P0.05)。经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KMI评分6分(OR=1.148,95%CI=1.127~1.170)、生育3个以上子女(OR=1.339,95%CI=1.009~1.776)、受教育程度9年(OR=1.768,95%CI=1.167~2.678)、癌症患病史(OR=2.685,95%CI=1.139~6.334)的绝经女性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而经济收入5 000元/月的女性则不容易出现抑郁症状(OR=0.597,95%CI=0.417~0.858)。结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改善绝经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