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彭涛 《光明中医》2012,27(8):1663-1664
“治未病”早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同时在《素问·刺热论》篇提出:”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在《内经》提出预防疾病的思想基础上,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病脉证》篇中首先阐明了这一规律和防止传变的方法,如篇中云:“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等等.而唐代孙思邈则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并在《千金要方》中强调:“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即逝之后.”他还提出医生和病人都要“安不忘危,预防诸病”.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本文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来探讨防治糖尿病,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的"脾瘅"、"食郁"范畴。糖调节受损阶段相当部分是可逆的,应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这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对糖尿病前期的中医病机进行了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岗  郑成强  刘颖  程泓  周天秀 《光明中医》2013,28(9):1808-1809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转变,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疾病的防治中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如何在糖尿病的防治中灵活运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属脾瘅范畴,相当于消渴病(糖尿病)轻者或早期,多为恣食肥甘厚味,食郁为发病基础,继而出现痰浊,日久化热。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盐、控制体重、限制饮酒、心理平衡等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减少糖尿病发病率,也符合治未病思想,对糖尿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理念,"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措施,作好预防,防止疾病发生,一方面调养身体,提高抵御疾病能力,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前期是指正常血糖水平向糖尿病发展的过渡阶段,针对糖尿病前期展开有效干预,可减少糖尿病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多数医家认为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范畴,脾瘅常以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常为病因,认为湿热是脾瘅的关键致病因素,湿热内蕴为脾瘅之基本病机。基于“脾瘅理论”从湿热探讨糖尿病前期的发病机制及治法,通过“脾瘅理论”及湿热的致病特点,分析湿热与糖尿病前期的发病关系,以除湿健脾为法治疗糖尿病前期,为糖尿病前期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理论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沈桂根 《中医药导报》2011,17(12):110-1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人口老年化进程加速,糖尿病的发病率亦逐年提高。1980年我国30万全龄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而2007-2008年全国11省市4.2万人的调查发现,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9.7%[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9亿,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2]。而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000万,且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约120万人,每天初发糖尿病患者约3000人,糖尿病已成为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前期社区干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瑜瑜  陈晓雯 《河南中医》2012,32(2):157-158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生活质量,故在西药防治本病的同时,应将预防重点放在社区,应用中医药参与糖尿病前期的社区干预,充分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有效阻断糖尿病的发生,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呈一个缓慢发展的渐进过程,中医药在防治胃癌的领域已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就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胃癌的发生、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预防胃癌复发和转移及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等方面作用做一阐述,发现一些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糖尿病前期谈"治未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未病是指不具有诊断某种疾病的特征性症状的前病状态,即"无典型症状,有客观证候"。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指在发现异常苗头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逆转其发展方向,恢复其正常状态。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潜伏阶段,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糖尿病是一种生活习惯病,其未病状态是指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现为糖耐量低减。古代治未病尚包括"已病防变",现代医疗对象的主体是已病人群,缺少的恰恰是开展大规模的未病医疗。糖尿病"治未病"的核心思想实为早期预警、早期防治,借助现代医学的微观检测手段,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及养生保健方法,将糖尿病治疗重心大大提前。  相似文献   

12.
以“治未病”理念指导糖尿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产生的危害不仅在于血糖升高本身,而且在于长期血糖增高导致的人体一系列代谢功能紊乱和由此所产生的急性或慢性并发症。全世界每年用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在成百上千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母、儿影响极大,并增加母亲及其子代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从中医治未病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角度,探讨避免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纠正妊娠女性体质状态,既病后谨防病情加重,预防控制并发症状,愈后防其复发等防治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前期是患者血糖升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个阶段,此阶段高血糖的病因、病机要从中医水谷代谢的理论及“脾瘅”的相关论述分析。魏教授运用“治未病”思想辨治糖尿病前期,一是未病先防,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重在补益脾肾治疗,加强脾的运化、化生功能及肾的气化功能;二是既病防变,控制糖尿病前期相关因素和病变,调理脾、肾功能治疗的同时,重在燥湿化痰、活血化瘀,祛除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邪,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终生性的慢性疾病,本文以中医"治未病"为理论依据,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理念运用到糖尿病的防治中,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不发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通过接受糖尿病防治知识宣教,控制血糖、血脂、血压,调节情绪,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学会自我管理,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学的"治未病"理论,中医学"治未病"在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饮食、适度运动、监控高危人群),中医学"治未病"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阐述了中医"治未病"在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治未病"理论干预糖尿病前期疗效。[方法]对64例辖区居民"治未病"未病先防干预,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控制、加强运动、中医保健、药物控制、改善其他高危因素,定期监测血糖变化、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干预18个月为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26例,恶化16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40.62%。[结论]"治未病"理论干预糖尿病前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思想在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往往很难逆转。因而,临床上亟待找到能有效防治本病而不良反应又少的方法。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试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又是促进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一旦出现神经病变,则往往很难逆转。因而,临床上亟待找到能有效防治本病而不良反应又少的方法。笔者根据“治未病”理论,试用于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是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作斗争的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早见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内经》“治未病”思想是非常超前的预防医学思想,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今天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临床实用价值。进入21,世纪,我国正面临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加之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及疾病普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