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预处理在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的65例经超声及MRI确诊为Ⅲ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A组31例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后行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B组34例应用UAE预处理后行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术后第1天较术前下降百分比、月经复潮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术后第1天下降百分比、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A组少于B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是Ⅲ型CSP手术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较为经济的预处理方法,非紧急情况下可代替UAE。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保守治疗及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是指受精卵、孕卵或胚胎着床于上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因其发病隐匿,早孕期易误诊,行人工流产术时常发生致命性的大出血,严重威胁育龄妇女生命健康与安全.因此,早期诊断,及时、个体化的处理与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其现实意义.我们通过对2000年1月~2010年4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3例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的总结和分析,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以及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行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妊娠组织清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Ⅲ型CSP患者,其中采用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妊娠组织清除术(研究组)30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腹腔镜下妊娠组织清除术(对照组)36例,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下降百分比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月经复潮时间(37.20±5.01天vs 45.03±10.45天)、总住院费用(17905±1363元vs 25195±2130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vs 16.67%)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瘢痕妊娠清除术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无射线损伤、不增加手术时间等优点,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Ⅱ型及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采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的39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停经时间为(50.1±8.4)d,妊娠包块平均直径为(27.2±7.5)mm,血hCG为(12055.0±7912.9)mIU/mL。其中Ⅱ型28例,Ⅲ型11例,23例可探及心管搏动。术前均未使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结果3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2.3±7.2)min,术中出血(138.3±202.9)mL。除2例因术中出血多而行输血治疗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3.3±1.1)d,阴道出血时间为(4.8±1.2)d,血hCG降至正常时间为(19.6±2.6)d,月经复潮时间为(35.0±4.5)d。术后无辅助药物等其他治疗,无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及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4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97.8%(45/46)。36例患者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35例术中和术后均无大出血,1例患者在栓塞治疗后22天因大出血切除子宫;另10例未行清宫术。所有患者血β-HCG平均1月降至正常,同时超声检查也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发热(19例)和局部疼痛(41例)。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影像上Ⅱ及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病灶的长度(L)及高度(H)与临床微创治疗方式选择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微创妇科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10例Ⅱ及Ⅲ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宫腔镜组(86例)及宫腹腔镜联合组(24例);根据术前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分为非UAE组(61例)及UAE组(49例)。通过测量MRI妊娠病灶的L和H,分别评估L、H、L*H、L/H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微创治疗方式选择及UAE治疗的影响,统计分析选择恰当治疗方式的临界指标。结果:宫腔镜组与宫腹腔镜联合组妊娠病灶的L、H、L*H及L/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28.95mm、H≥26.59mm、L*H≥378.76分别是CSP病灶大小行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临界值,L/H于临界值时有较好的特异度(95.3%),但敏感度低(33.3%)。非UAE组及UAE组妊娠病灶的L及血HC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MRI影像CSP病灶大小对于选择恰当微创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指导价值。以妊娠病灶L≥28.95mm、H≥26.59mm或L*H≥378.76作为界定选择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界定标准,可获得较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特点与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科收治的28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8组:腹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组2例,宫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组2例,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组2例,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组11例,子宫动脉栓塞+宫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组1例,清宫术组5例,单纯药物治疗组2例,经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组3例,并进行一定的归纳与总结。结果:手术均取得较好疗效,无一例患者因难治性大出血切除子宫。结论:单纯药物治疗、清宫术、宫腔镜手术治疗CSP存在大出血风险,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案,联合UAE可降低发生大出血的风险,腹腔镜手术、经腹手术、阴式手术治疗CSP疗效确定,且阴式手术费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髂内动脉可逆性结扎及子宫修补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35例,其中Ⅲ型患者32例,根据术前处理措施不同,分为髂内动脉临时阻断组(21例)和子宫动脉栓...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于前次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的微小缝隙上,被子宫肌纤维及瘢痕纤维组织完全包绕。属于较罕见异位妊娠的一种,可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大出血、甚至导致死亡。1978年首次报道此病,它是剖宫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妊娠囊种植在前次剖宫产手术瘢痕部位的子宫肌层,是很罕见的一类异位妊娠.迄今为止,文献报道数量有限,很难确定其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甲氨蝶呤(MTX)灌注能否提高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术前预处理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治疗的31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病例组预处理方式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n=159例),对照组预处理方式为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n=151例),所有患者进行预处理后均采用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基本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基本特征资料以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的不良反应率更高(37.7%vs. 26.5%)、住院时间更长[12(8,15)d vs. 9(6,11)d]、住院费用更高[13 624(12 386,15 824)元vs. 13 596(10 872,15 207)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联合甲氨蝶呤灌注不能提高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前预处理的治疗效果,且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灌注可能会增加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UAE不应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Ⅱ型或Ⅲ型CS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及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依次入组,根据治疗方式依次纳入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30例。A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术(UAL)+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FER)+子宫瘢痕修补术(UCR),B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超声监测下宫腔镜FER,C组接受腹腔镜下FER+UCR。比较3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复发性CSP(RCSP)的发生率和再妊娠率。结果:(1)A组、B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宫腔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C组,而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高于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低于B组(P <0.05)。(2)A组、B组术后阴道停止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短于C组(P <0.05)。(3)3组术后并发症(盆腔粘连、感染、术后大出血及下腹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60±5.61个月,A组、C组RCSP发生率低于B组(P <0.05)。A组、B组、C组再次妊娠率分别为82.14%(23/28)、77.78%(21/27)、81.48%(2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UAL+FER+UCR和UAE+超声监测下宫腔镜FER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只是手术时间延长、住院费用较高;采用UCR治疗后RCSP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结合Ⅱ型、Ⅲ型CSP患者具体病情、经济条件和保留生育功能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腹腔镜下见子宫下段瘢痕处突起大小不等、表面呈紫蓝色的包块,无明显破裂出血;宫腔镜下见宫腔下段覆盖大小不等的絮状妊娠物,呈紫蓝色或苍白色,无活动性出血.行腹腔镜下异位妊娠病灶挖除加下段缝合术,同时行宫腔镜检查及病灶清除和(或)电切术.手术时间90~120分钟,失血量100 ~ 300 ml,无一例输血,无并发症发生.8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Ⅱ型子宫瘢痕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应用于Ⅱ型子宫瘢痕妊娠,不仅能明确诊断,还能同时清除病灶,缝合修补子宫缺损,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经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清宫治疗后再次妊娠情况及初步分析。方法: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UAE联合清宫治疗101例CSP患者,其中有再次妊娠计划的25(24.8%)例。记录再次妊娠情况及再次妊娠距离联合治疗时间。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年龄以及术后月经量对再次妊娠的影响。结果:25例患者中16例(64%)成功妊娠,12例正常妊娠剖宫产分娩;2异位妊娠、1例无胎心患者行人工流产处理;1例再次CSP患者,采用UAE联合清宫终止妊娠。再次妊娠距离联合治疗平均间隔为19.5月(6~39月),治疗后第1、2、3和4年再次妊娠比例分别为31%、38%、25%和6%。术后月经量减少患者再次妊娠比例低于月经量正常患者(50.0%vs88.9%,P=0.05)。结论:采用UAE联合清宫治疗CSP的患者可以再次成功妊娠,月经量减少患者再次妊娠概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9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CSP患者均有剖宫产手术史,其中4例有2次剖宫产史。39例CSP患者中,16例误诊为宫内妊娠,其中10例行清宫术中发生阴道大出血伴失血性休克,5例行药物流产失败,复查阴超确诊;1例引产分娩过程中发生大出血,出血量超过3000ml,彩超提示胎盘植入瘢痕;其余23例结合病史及阴道彩超确诊。12例CSP患者行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杀胚治疗,9例成功,3例失败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腹腔镜下局部病灶切除术+子宫修补术。26例行子宫动脉介入及栓塞治疗,22例成功,4例未能吸出孕囊而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1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史及超声检查可为CSP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子宫动脉介入及栓塞治疗、花粉蛋白+米非司酮是治疗CSP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阴道和经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间经手术治疗的63例外生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经阴式手术治疗(A组),28例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β-HCG下降情况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63例手术均成功。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停经时间、术前血β-HCG值、病灶大小、距末次剖宫产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阴式和腹腔镜两种术式均能完整清除外生型CSP病灶,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有经阴道手术指征者经阴手术较经腹腔镜手术更快捷、更微创、更易行,且费用低、并发症少、不需要昂贵器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CSP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CSP患者均经阴道彩色超声确诊,其中58例有临床表现。63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甲氨蝶呤(MTX)灌注术,9例行UAE。术后24~48 h,34例B超引导下行清宫术,29例宫腔镜下行清宫术,8例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定期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至正常。71例均痊愈,月经平均复潮时间40.4±9.0(20~83)d。结论:盆腔彩色超声在CSP诊断中有重要意义,UAE+MTX灌注术+宫腔镜下清宫术(或腹腔镜手术)是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胚囊破坏联合甲氨蝶呤(MTX)注射治疗剖宫产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7例CSP患者,其中35例采用胚囊破坏联合MTX注射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MTX组的阴道流血时间和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β-h CG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78,0.600)。结论:胚囊破坏联合MTX注射治疗CSP,操作难度低,临床疗效肯定,花费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超声分型及其对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初诊收治的CSP 41例的临床资料,均根据Godin等提出的CSP B超影像诊断标准,结合剖宫产病史明确诊断。在Vial等的超声分型标准基础上超声测量孕囊处子宫肌层厚度,将其分为Ⅰ型组和Ⅱ型组。Ⅰ型组采用甲氨蝶呤(MTX)肌内注射治疗,3天后B超引导下清宫术;Ⅱ型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UACE)后B超引导下清宫术,或UACE后经腹或经腹腔镜或经阴式手术即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结果:Ⅱ型组与Ⅰ型组相比,孕囊处子宫肌层薄(Ⅰ型3.7±0.6 mm vsⅡ型2.1±1.1 mm),人工流产次数多(Ⅰ型1.5±0.6次vsⅡ型2.8±0.7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停经天数、剖宫产次数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治疗成功,术中出血、术前血β-HCG水平及术后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Ⅰ型4.7±2.5天vsⅡ型8.6±2.7天)、费用(Ⅰ型5234.6±1688.8元vsⅡ型15668.4±4623.4元)Ⅱ型组均多于Ⅰ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CSP超声分型选择治疗方案针对性强,效果可靠,预后良好。术前应用UACE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是CSP预处理治疗有效手段,因其费用较高,选择性使用于Ⅱ型CSP,性价比高。MTX肌内注射用于Ⅰ型CSP清宫术前,效果可靠,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