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建立发病机制与人类相似的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的动物模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加高脂饲料组(先注射STZ后喂以高脂饲料)、STZ 12.5 mg/kg加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加STZ 25 mg/kg组(先喂以高脂饲料后注射STZ)、高脂饲料加STZ 12.5 mg/kg组.10周后,测动物血糖、血脂、肝功能、胰岛素;取肝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苏丹三醇染色.[结果]STZ 25 mg/kg加高脂饲料组动物血糖、血脂、肝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有显著的变化,组织病理学也有典型脂肪肝变化.[结论]小剂量STZ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可以建立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消瘀降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兔48只被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瘀降脂胶囊小剂量组(25 mg/kg)、消瘀降脂胶囊中剂量组(50 mg/kg)、消瘀降脂胶囊大剂量组(100 mg/kg),阳性对照组(血脂康65 m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每兔给予高脂饲料(含胆固醇150 mg/kg,猪油0.5 m l/kg)饲养及相应药物,连续28 d,于28 d末测定兔血脂水平,并处死动物取大动脉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消瘀降脂胶囊给药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1.91±0.94)、(1.55±0.50)、(1.32±0.34)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03±0.79)、(0.72±0.58)、(0.59±0.27)mmol/L]、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5.64±1.60),(4.29±1.55)mmol/L,P<0.01];甘油三酯(TG)与模型组(1.65±0.69)mmol/L比较有下降趋势,其中大剂量组(0.93±0.44)mmol/L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瘀降脂胶囊各治疗组动脉壁脂质沉积减少,尤以大剂量组明显。结论消瘀降脂胶囊具有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核因子-K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NF—KB/MCP—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6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普通饲料对照组(n=9)和高脂饲料组(n=17),高脂饲料组喂养12周后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n=8)和吡格列酮组(n=9)。分组干预4周后,平行检测各组血脂、血糖水平,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NF-KB/MCP-1的表达。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喂养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1.729±0.472)mmol/L比(0.929±0.150)mmol/L,(2.981±0.318)mmol/L比(1.831±0.226)mmol/L,(0.499±0.337)mmol/L比(0.195.4±0.051)mmol/L,均为P〈0.05];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0.731±0.319)mmol/L比(1.534±0.172)mmol/L,(1.720±0.249)mmol/L比(3.0844-0.984)mmo]/L,均为P〈0.05],且主动脉内皮组织基本完好,偶有脱落,平滑肌增生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F-kB、MCP-1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0.5064-0.083比0.215±0.021,0.378±0.100比0.167±0.012,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吡格列酮组NF-KB、MCP-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0.250±0.033比0.506±0.083,0.171±0.012比0.3784-0.100,均为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够减轻高脂血症对动脉内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正常对照组、NAFLD对照组、普罗布考干预组。以高脂饲料饲养诱发脂肪肝大鼠模型。18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脂、肝功能、肝脂质含量、氧化还原指标、肝组织病理学等。结果与NAFLD对照组比较,普罗布考干预组TC(2.98±0.90)mmol/L vs(4.45±1.15)mmol/L,ALT(78.25±18.47)U/L vs(110.2±36.33)U/L及肝组织TG含量(2.61±0.20)mmol/L vs(2.93±0.36)mmol/L均显著下降(P均〈0.05),其肝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亦显著减轻(P均〈0.05)。结论 普罗布考可对高脂饲料饲养诱发的大鼠NAFLD产生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组织氧化应激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探讨氯沙坦对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34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氯沙坦组(科素亚,20mg/kg·d)组。分组进行干预后检测3组大鼠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CD62P的表达。结果:分组干预4周后,高脂血症组和氯沙坦组的TC[(13.779±5.219)mmol/L,(14.570±8.357)mmol/L],LDL-C[(10.680±4.727)mmol/L,(11.393±7.623)mmol/L]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846±0.196)mmol/L,(0.164±0.031)mmol/L],P均〈0.001,HDL-C/TC[(0.195±0.079)mmol/L,(0.216±0.053)mmol/L]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583+0.062)mmol/L,P〈0.001;高脂血症组和氯沙坦组的血脂含量无显著差异(P均〉0.05)。高脂血症组和氯沙坦组的GMP140[(27.045±2.849)ng/ml,(20.665±1.701)ng/ml]、CD62P[(25.169±5.324)%,(20.144±1.29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655±1.682)ng/ml,(10.089±1.333)%],P〈0.001。氯沙坦组GMP140及CD62P水平均显著低于高脂血症组(P〈0.05)。结论:高脂血症能够促使血小板活化。氯沙坦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小型猪模型,观察其血清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变化及其与血糖、胰岛素、C肽的关系。方法将20头4月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雌雄各半,体重(16.9±1.1)k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基础饲料组(CD组)和高脂高糖组(HFSD组),每组10头,雌雄各半。其中CD组喂食基础饲料,HFSD组喂食高脂高糖饲料,用于制作2型糖尿病小型猪模型,以空腹血糖值≥7.0mmol/L为模型制作成功。分别于实验起始起第0、3、6个月末取2组动物隔夜空腹血,测定血糖、胰岛素、C肽以及血脂;取餐后2h血,测定GLP-1。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GLP-1与其他变量的关系检验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在第6个月末HFSD组体重为(74±11)kg,CD组为(44±4)kg,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P〈0.01);在第6个月末HFSD组空腹血糖为(7.6±1.8)mmol/L,CD组为(4.4±0.7)mmol/L,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P〈0.01),证实糖尿病动物模型成功建立。与CD组相比,在第6个月末HFSD组TG、TC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83±0.29)、(0.56±0.18)mmol/L和(4.0±1.0)、(2.8±0.5)mmol/L,t=2.05、7.11,均P〈0.05]。HFSD组GLP一1降低趋势明显,其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81,P〈0.01),与c肽呈正相关(r=0.73,P〈0.01),与胰岛素无明显相关趋势(r=0.19,P〉0.01)。结论高脂高糖6个月饲养可建立较为理想的2型糖尿病小型猪模型,其表现为体重增加、血糖升高并且血清TG、TC水平升高,GLP-1水平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痹通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和实验观察组,分别饲以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饲料加胸痹通胶囊,12周后取大鼠血清及多脏器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对照组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升高为1.83mmol/L和1.09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明显降低为2.06mmol/L(P〈0.05),血清和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为2.71mkat和0.68mkat,血清和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别降至0.04mkat、0.64mkat和0.74mkat(P〈0.05),经胸痹通胶囊干预后血脂异常得以纠正,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分别降低为1.42mmol/L和0.70mmol/L,并使血清和心肌组织90D活性以及肝脏GSH—Px活性显著升高至3.50mkat、0.84mkat和0.87mkat,同时明显降低血清及心肌组织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与高脂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可能是胸痹通胶囊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脂肪肝与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的关系,同时观察脂肪肝与空腹血糖(FBS)的关系.方法67例年龄>60岁的患者.其中经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者37例,体检健康者30例,分别抽血观察TC,TG,LDL,VLDL,HDL及FBS.结果脂肪肝组TC(5.38mmol/L±1.53mmol/L,3.78mmol/L±0.57mmol/L),TG(2.74mmol/L±1.87mmol/L,1.2mmol/L±0.45mmol/L).FBS(6.21mmol/L±1.30mmol/L,4.77mmol/L±0.6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DL(2.89mmol/L±1.07mmol/L,2.39±0.56mmol/L)、VLDL(1.17mmol/L±0.9mmol/L,0.52mmol/L±0.34mmol/L)高于对照组,P<0.05,HDL(1.26mmol/L±0.39mmol/L,1.30mmol/L±0.36mmol/L)二组相似,P>0.05.脂肪肝组合并高TG70.27%.高TC40.54%.结论老年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尤其是高TG,同时脂肪肝与血糖亦有关联.降脂治疗对预防老年脂肪肝的发生应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硫普罗宁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在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酒精灌胃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同时以硫普罗宁150mg.kg^-1进行干预,每日1次。10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酒精模型组动物血清ALT、AST、MDA值分别为74.80±7.70U/L,185.00±28.41U/L和21.49±3.30nmol/ml,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SOD值为197.96±23.05U/L,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大量脂滴浸润和炎症改变,而硫普罗宁组动物血清ALT、AST、MDA值分别为47.70±7.61U/L,147.50±34.28U/L和8.33±1.33nmol/ml,较酒精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SOD值为273.08±6.75U/L,较酒精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硫普罗宁组肝组织仅见少数肝细胞肿胀及少量脂滴浸润。结论硫普罗宁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对实验性糖尿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4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料饲养和注射40ms/kg STZ方法建立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GLP-1类似物治疗2w后,采用酶化学方法检测空腹血糖;称量动物的体重和胸腺、脾脏的重量。计算胸腺指数和脾指数;通过MTY法观察淋巴细胞增殖,计算刺激指数(SI)。结果GLP—1类似物治疗2w后,糖尿病模型组和各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饲料组相比较胸腺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动物的脾指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GLP-1类似物治疗2W后,各组动物之间相比较淋巴转化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LP—1类似物对糖尿病动物的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3年1月北京房山区第一医院冠心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合并高脂血症及微量白蛋白尿,将其随机等分为2组,在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A组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B组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AU及随访中心脏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并观察两组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转氨酶升高、肌痛、磷酸肌酸激酶升高等)。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和LDL-C均下降,HDL-C升高,但B组变化较A组更为明显[TC:(3.20±0.09)mmol/L vs.(4.21±0.37)mmol/L;TG:(1.73±0.21)mmol/L vs.(2.61±0.73)mmol/L;LDL-C:(1.98±0.19)mmol/L vs.(2.07±0.29)mmol/L;HDL-C:(1.32±0.47)mmol/L vs.(1.12±0.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U亦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30±3.84)mg/L vs.(42.10±5.65)mg/L];随访期间B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6.4%vs.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肌痛或磷酸肌酸激酶升高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MAU患者高脂血症和MAU水平,对预后改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尿酸血症发生情况以及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老年人2894名,收集各项临床资料,根据其尿酸(UA)水平分为正常尿酸组和高血尿酸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20.80%(602/2894).高血尿酸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静脉血糖(FBG)水平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23.9±5.1)kg/m2比(19.2±3.2)kg/m2(P=0.020)、(146.2±12.8)mm Hg比(134.8±8.6)mm Hg(P=0.029)、(89.7±7.2)mm Hg比(74.8±6.5)mm Hg(P=0.016)、(3.18±0.69)mmol/L比(2.13±0.58)mmol/L(P=0.035)、(6.79±1.28)mmol/L比(5.05±1.12)mmol/L(P=0.039);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低于血尿酸正常组[(1.19±0.28)mmol/L比(1.58±0.35)mmol/L(P=0.041)];两组血甘油三酯(TC)、血胆固醇(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尿酸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总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超重及肥胖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分别为10.5%比2.8%(P=0.002)、5.1%比2.9%(P=0.026)、8.6%比5.0%(P=0.031)、4.7%比1.8%(P=0.013)、46.2%比24.8%(P=0.02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浓度与BMI、SBP、DBP、TC、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尿酸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代谢、主动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A组喂普通饲料,B组喂高脂饲料,C、D、E组喂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给予白藜芦醇4mg/kg.d、8mg/kg.d、16mg/kg.d进行干预。于12周末取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MMP-9、TIMP-1水平。取完整胸主动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主动脉PPARγ、MMP-9、TIMP-1mRNA的表达。结果:病理对照组(B组)TG[(2.46±0.32)mmol/L∶(0.42±0.23)mmol/L]、TC[(30.19±3.98)mmol/L∶(1.07±0.22)mmol/L]、HDL-C[(1.74±0.50)mmol/L∶(0.63±0.30)mmol/L]、LDL-C[(16.82±1.95)mmol/L∶(0.53±0.15)mmol/L]、PPARγ[(0.78±0.07)∶(0.59±0.05)]、TIMP-1[(91.80±9.23)ng/ml∶(68.49±9.04)ng/ml]、MMP-9[(341.96±9.94)ng/ml∶(164.04±7.08)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组)(P均0.01);随着白藜芦醇剂量的增大,血清TG、TC、LDL-C水平,MMP-9及其mRNA表达,和MMP-9/TIMP-1比值显著降低,HDL-C、TIMP-1及其mRNA表达显著升高,在中、高剂量组(D、E组)更为明显(P0.05~0.01),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藜芦醇可改善兔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代谢紊乱,通过降低MMP-9/TIMP-1比值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1∶1随机分为两组:(1)他汀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2)联合治疗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每晚1次,非诺贝特200mg 每日1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和12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观察治疗前后上述血脂水平的变化、达标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事件。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 TC、TG、LDL-C 水平均明显低于用药前,治疗12周后降低更为明显(P <0.05~<0.01),且12周后与他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 TC [(4.35±0.71)mmol/L 比(4.09±0.56)mmol/L],TG [(2.35±0.62)mmol/L 比(1.65±0.49)mmol/L]和 LDL-C 水平[(2.01±0.39)mmol/L 比(1.85±0.22)mmol/L]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两组治疗后 HDL-C 水平均升高,12周后升高更明显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 LDL-C、TG、HDL-C 各项指标达标率、3项血脂指标均达标和非 HDL-C 的达标率(分别为70%、68%、80%、58%、70%)均明显高于他汀组(分别为50%、46%、48%、10%、48%)(P <0.05或<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更有效,能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有助于血脂的全面达标,且具有更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天然降脂化合物辅酶A(CoA)胶囊在中度血脂异常患者中的降脂作用和临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9月~2012年12月吴川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的中度血脂异常患者168例,随机分成3组,A组予安慰剂(n=54)、B组予CoA 200U/d(n=46)、C组予CoA 400U/d(n=68)。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或第8周后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脂、肝肾功能、血糖指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肌病和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TG均下降,C组下降最明显[基线 vs.治疗4周vs.治疗8周后:(3.76±0.67)mmol/L vs.(3.22±0.62)mmol/L vs.(2.40±0.54)mmol/L],其次是B组[(3.24±0.95)mmol/L vs.(2.73±0.67)mmol/L vs.(2.54±0.76)mmol/L],A组在第4周下降,第8周反而上升,[(3.57±0.78)mmol/L vs.(3.38±0.57)mmol/L vs.(3.54±0.65)mmol/L];三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三组血糖、肝肾功能,肌病或胃肠道症状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CoA能有效降低中度血脂异常患者的血浆TG水平,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1013至2012年6月2013住院的体质指数(BMI)〉25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其中利拉鲁肽治疗组52例,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57例,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共24周,于用药前、用药4、12、24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腰围、血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能、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UMA),记录用药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和其他不良反应。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d后血糖均开始下降,24周后利拉鲁肽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FPG分别下降(2.9±1.3)、(3.5±1.2)mmol/L(t=-3.2,P〈0.01);PPG分别下降(4.2±3.7)、(4.5±2.8)mmol/L(t=-0.83,P〉0.05);HbAlC分别下降(1.7±0.6)%、(1.9±0.8)%(t=-0.6,P〉0.05)。利拉鲁肽组体重下降(4.2±2.7)kg,门冬胰岛素30组体重增加(1.2±1.7)kg(t=-3.7,P〈0.05)。两组收缩压分别下降(5.2±4.4)、(1.8±2.3)mmHg(1mmHg=0.133kPa)(t=4.9,P〈0.01)。两组间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出现TG、TC、LDL.C降低和HDL-C升高,但是组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拉鲁肽组比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但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比14.0%,t=-1.51,P〉0.05)。利拉鲁肽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多于门冬胰岛素3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2%比1.8%,t=2.00,P〈0.05)。结论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降糖效果相当,而利拉鲁肽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体重和血压,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田春雨  薄海美 《山东医药》2014,(1):18-19,23
目的 探讨滋肾清肝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3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滋肾清肝方低剂量组[灌胃(ig) 250 mg/(kg·d)]、中剂量组[ig 500 mg/(kg·d)]、高剂量组[ig 750 mg/(kg·d)]及罗格列酮治疗组[ig 4mg/(kg ·d)].以滋肾清肝方低、中、高剂量持续给药30 d后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并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应用滋肾清肝方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糖耐量试验中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显著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滋肾清肝方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57例),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查血脂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sCRP[(7.85±4.91)mg/L比(5.99±3.23)mg/L]、TC[(4.86±0.95)mmol/L比(4.39±0.81)mmol/L],LDL—C[(2.47±0.77)mmol/L比(2.12±0.68)mmol/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改良他汀序贯治疗对调脂及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较常规治疗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