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头皮静脉因其表浅,暴露明显,易于穿刺、固定和观察,便于保暖,是患儿给药的最常用途径。护理人员操作熟练、穿刺成功率高,不仅能减轻患儿痛苦,而且在临床抢救性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收集2005~2009年我科门诊输液厅105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2岁以下患儿约85%穿刺一次成功,但仍有15%一次穿刺未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以下。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头皮针灌肠,提高了灌肠的舒适及满意度,经临床应用1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操作方法介绍如下。操作方法:我科小儿输液多用5号半头皮针,常用输液器的头皮针是7号,每次输液都能更换下很多7号头皮针,弃之可惜,我们将其用于小儿的灌肠。选用头皮针一根,用剪刀将针头剪掉用其塑料管部分。将吸有灌肠液的空针与塑料管连接,塑料管前端涂石蜡油。将头皮针缓缓塞入肛门8~12cm。灌肠液推完后,头皮针拔出即可。  相似文献   

3.
小儿头皮穿刺时,患儿制动不好,可以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传统的方法是助手站在患儿的足端固定。患儿足端容易接触助手的腹部,产生反作用力,由于踢蹬使助手身体失衡导致固定不稳。对于新生儿来说,尚处于胎内的蜷缩体位,就更不适合。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液是儿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小儿外围静脉纤细,传统头皮针穿刺较困难,保留时间短.患儿不愿接受。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已逐渐作为临床小儿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其优点不但避免了每天穿刺给患儿带来的不安和痛苦,有利于血管的保护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患儿及家属的认可,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经验已有大量报道,但主要针对其  相似文献   

5.
腋静脉留置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276-1276
静脉输液是NICU治疗患儿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静脉穿刺问题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题,临床上多数患儿是采用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易发生渗漏,静脉炎,特别是在输注高渗液体(营养液),血管活性药物时,对血管的刺激、损伤较大,另外,新生儿四肢活动频繁、活动度大,致留置时间较短,我科自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以来采用腋静脉留置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操作方法及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体会浅谈如下。穿刺方法 :除一般静脉穿刺所需要的物品外 ,另备 3M的透明胶、静脉帽及 2 4G型号的静脉留置针一个。选择粗直易于固定的头皮静脉 ,剃净以穿刺点为圆心、2 .5 cm半径范围的毛发。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 ,松动外套管与针芯 ,左手小鱼际固定患儿头部 ,拇指、食指上下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 ,固定穿刺血管 ,右手拇指与中指握住套管针回血腔两侧 ,食指轻按在外套管上面 ,无名指、小指与患儿头皮接触固定穿刺手势 ,以 15~ 30°角缓慢进针 ,直刺血管…  相似文献   

7.
汪明辉  李家财 《山东医药》2010,50(32):111-111,116
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已成为儿童最常见中枢神系统感染性疾病。其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但多数患儿临床往往不典型。为了有效地治疗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现将我科近2a收治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输液疼痛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液疼痛是临床护士在治疗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科在2000年共发生输液疼痛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给药途径:经手背、足背、头皮静脉用一次性输液针穿刺输液。症状:15例诉穿刺处疼痛,部分放射至肩关节,5例诉穿刺处蚁咬样疼痛。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改进胃管固定法在重症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华钦  叶香枝  付晓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19-1619
留置胃管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传统的固定方法为确知胃管在胃内后,用1条胶布在胃管靠近鼻孔处交叉固定于鼻翼旁,另一条胶布将胃管固定于病人面颊部。但由于患者意识不清、咳嗽、躁动等原因,易使胶布固定不牢而胃管脱出。反复插管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容易造成鼻腔、食道黏膜损伤,影响治疗。为此,我科自2007年来对留置胃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用前囟门输液14例,全部成功。方法:在前囟门及周围3×3厘米宽之皮肤,剃去毛发后用碘酒及酒精消毒。患儿仰卧,助手固定头部,以头部正中线前囟前角向后0.5厘米为进针点,术者站在患儿右侧,左手指固定头皮,右手持5~6号小儿头皮输液针头,  相似文献   

11.
我科脑血管、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输液,造成血管损伤的现象较多,有的患者需要经常复查血象,采血有一定的困难,现将8号头皮针用于临床静脉抽血的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家长对患儿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体位的满意度。方法将门诊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按首次输液日期分为实验组(单日输液)与对照组(双日输液)。对照组143例患儿采取将患儿单独平卧于操作床上,由2名护士分别固定患儿头部和四肢的传统平卧位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方法,实验组则让患儿平卧在由家长与操作护士双腿搭成的"小床"上(即分腿式平卧位)行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家长对头皮静脉穿刺体位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家长对穿刺体位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分腿式平卧位行头皮静脉穿刺能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近2年来,我科采用头皮针行棘突骨髓穿刺20例次,全部成功。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且易取得患儿的合作。现介绍如下。1.无菌操作下取一个7号头皮针,将针头后的塑料管剪掉前1/2,后1/2有针栓的一头接在针头上,  相似文献   

14.
甲硝唑治疗婴幼儿迁延型菌痢1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耐药菌株的增长,婴幼儿迁延型菌痢(IBDTD)的病例日见增多,我科于1992年4月~1997年4月进行了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治疗IBDTD的观察,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为我科住院患儿,经市内、市郊...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护理工作中,治疗盘内必备药品是盐酸肾上腺素,此药品要求避光保存。我科长期以来用洁净的黑色塑料袋剪开将盐酸肾上腺素包裹,再用透明胶贴将其固定在治疗盘内,但经长期端取、频繁清洁治疗盘,使胶贴粘性下降,黑色塑料袋也易松动,从而降低了药物的保存效果。我科将废弃的一次性避光输液器莫非氏滴壶再利用,使盐酸肾上腺素的存放既美观又保持了药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用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80例,将其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评分。结果观察组头皮静脉输液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结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30年的临床应用,成人治疗性ERCP技术已较成熟,但由于器械、技术、患儿特殊性等原因,ERCP操作在青少年患儿中的应用还不多,操作及术后处理经验均较成人明显不足。1994年至2009年我科采用成人使用的常规器械,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镇静清醒条件下对108例患儿进行了135例次ERCP诊治操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中,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耐心、细致、复杂且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穿刺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危重病儿的抢救。在十多年临床实践中,对在不同情况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形成了几点肤浅的见解,介绍如下。1 观 患儿平卧,固定头部,观看前额正中(前额静脉),两侧颞部(颞浅静脉),耳后,顶骨结节处(耳后静脉、颞静脉),选择明显、充盈、粗、直、易固定的静脉。需要时剃去头发。用食指轻轻按压血管处,排除动脉。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针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在开颅术中改进头皮缝合技术,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雾化吸入以其奏效快,直接到达病部,药物用量小不良反应轻,无痛等优点,广泛用于儿科临床,作为消炎、化痰、解痉、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2002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84例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结果显示:雾化吸入效果与护士的操作有直接关系。操作不当会加重患儿的不适,甚至诱发哭闹、咳嗽、烦躁、气促、紫绀等,危重患儿表现尤甚。由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84例患儿最终均达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