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脾约朱××,女,62岁,外科住院病人.因大便七日未行,腹胀兼贫血而入院,西医导下不效,于1982年6月22日就诊于中医。主证:大便七日未行,腹胀、头晕无力,面色萎黄,唇淡无华,时有发热,口干渴,夜间为甚,饮食尚可,小便反多,舌淡苔薄白而干,脉浮涩。病史:本病已有数年之久,时常便秘,大便如羊屎,素患痔疮出血之疾,大便带血三年。辨证:胃热津伤,血虚便秘之脾约证。方药:麻子仁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味。火麻仁15克、杏仁12克、白芍15克、大黄10克 (后下)、枳壳10克、厚朴10克、口芪30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炒地榆12  相似文献   

2.
俞××,男,46岁。初诊:2000年2月10日。 主诉:嗜睡1年余。 病史:近年来形体肥胖(190公斤),血压高(150/110毫米汞柱),去年春初晨起口干,口气重,干咳,神倦,坐下3~5分钟即嗜睡,鼾声呼响,甚至看电视也只5分钟许即睡着。于××医院检查:右心室肥大,左心房扩大。窦性心律不齐。脉象弦缓,舌苔灰腻。 辨证:肥人多痰,湿蒙清窍,心神不振。治则:燥湿化痰,开窍提神。处方:胆南星、菖蒲、广藿香、苍术、莱菔子、猪苓、赤茯苓、荷叶各10克,陈皮、半夏、远志、川朴、桂枝、广木香、小茴香各6克,炒麦芽、川牛膝各15克,冬瓜子、冬瓜皮各20克,七剂。 二诊(3月14日):咳止,鼾声消失。自觉精神稍振,裤腰渐松,电视能看半小时,做些家事可不睡。脉舌如前。血压140/110毫米汞柱。守上方去桂枝、小茴香,加瓜蒌、枳壳各10克,远志亦改为10克,七剂。  相似文献   

3.
例1:李某,男,92岁。退休工人,1983年6月24日诊。心前区疼痛5个月,诊见,胸中板闷而痛,痛彻背部,并沿手少阴经,手厥阴经放射,左肩酸痛发麻,气短喘促,咳吐痰沫,苔滑腻,脉濡缓。证属痰淤阻络之疾。治宜涤痰逐淤,通络止崭。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昧:瓜蒌30克薤白、半夏各20克桂枝、枳壳、红花、桃仁、丹参各15克,水煎服,日服2次。共服20剂,心绞崭止,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4.
张××,男,23岁。初诊(6月22日):发热、咳嗽,吐血1周。咽痒,午后热甚。前几天吐血盈盂。某医院X线透视:右肺肺结核。时逢初夏,感风热外邪,宜先疏散,清肺止血。处方:荆芥、防风、苏叶、杏仁、黄芩、当归、柴胡、白及粉(分2次吞)、茜草各10克,桔梗、生甘草各3克,生大黄6克,茅根30  相似文献   

5.
袁××,男,38岁,初诊(11月8日)。主诉: 双手背、食指关节血管肿硬2周。病史:上月中 旬左颈部肿痛化脓切开,连续静脉输液,以致双 手背及食指关节血管肿硬,腕臂肿痛2周不 已。大便日2次,有时不成形。脉缓。舌苔腻。 辨证:湿阻瘀滞,血行不利。治则:温通血 脉,行瘀化湿。处方:桂枝、炒白芍、炒白术、当归 尾、炒枳壳、猪苓、茯苓、皂角刺、炮山甲各10 克,川芎、红花、陈皮各6克,生苡仁20 克,七剂。  相似文献   

6.
清肺瓜蒌汤     
清肺瓜篓汤为著名老中医时逸人治疗痰喘的经验方。适用于慢性气管炎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等咳吐黄痰、胸闷气急,喘不得卧等症。凡喘息抬肩、痰涎壅盛、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可用之。方由贝母瓜蒌散加减而成,药用:黄芩、山栀、胆南星、浙贝、桔红、杏仁、茯苓、苏子各9克;瓜萎皮15克;桔梗、枳壳各4.5克、葶苈子6克,竹沥15毫升(兑入) 本方有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功效,咳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张××,女,41岁、已婚、干部。1991年12月28日就诊。患者小腹右侧胀痛一年。月经量多,4至5天净。经期头痛,平素腰酸腿软,疲乏无力。面颊色素沉着,右侧小腹胀痛,按之有硬块。舌暗淡,苔薄白,脉缓滑。经妇科及B超检查诊断为右侧卵巢囊肿。(3.5×3.7×5cm)。证属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冲任阻滞,气血不行而成癥瘕之类关,化癥破积法。处方:桂枝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赤白芍各10克、制香附10克、甘草10克、炮甲10克、生牡蛎30克、党参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1992年元月4日二诊:服药后腹痛减轻,舌淡苔  相似文献   

8.
江,男,56岁。初诊(12月2日):右侧小腹沿腰部胀痛1年半,左肾切除26年。今夏患黄疸型肝炎。近2周头晕、血压高、大便不畅,带黏冻,右小腹有气上窜感,有痔血史。脉弦缓,舌苔薄。证属湿阻气滞,脾肾不足。拟与行气化湿,温理脾肾剂。处方:薏苡仁、败酱草各30克,附子、川朴、槟榔、大腹皮、乌药、怀牛膝、当归各10克,黄芪、枳壳各15克,桑寄生、苍术、白术各12克,青皮、陈皮、小茴香各5克,七剂。二诊(12月9日):右小腹胀痛显著减轻,气窜亦平,头晕亦松,大便畅,黏冻减少。脉舌如前。效不更方,守原意上方再服七剂。三诊(12月16日):诸症俱已,要求带方回家…  相似文献   

9.
袁××,男,9岁。结喉左侧长出成人拇指大软性包块一个,西医诊断为血管瘤,一年来有逐渐增大趋势,于1963年6月来诊。舌脉无异常,局部微有胀感。马老谓此属血瘤,当予软坚捎瘤法治之,方用生牡力10克元参10克川贝母10克夏枯草10克术贼草10克红花3克。日服一剂,一周后瘤小三分之一,三周后已全消  相似文献   

10.
辛润理肺汤     
一、药物组成:带节麻黄4克,带皮杏仁(去尖)10克,炙甘草6克,桔梗5克,甘草(包)10克,橘红5克,当归10克,炮姜4克,生姜一片。二、适应证:凉燥束肺,气逆干咳.症见:干咳无痰,喉中燥痒。甚时咳则遗尿,胸膺隐痛,咳声嘶急,或见咯血.舌净苔薄有津,脉细或弦.三、制法:用适量水将药浸泡30分钟,  相似文献   

11.
一、舌麻舌痛患者,女,56岁,家属.1989年3月5日诊。舌边尖麻木三年余,伴舌体痛疼,咽痛咽干,咽部异物感.心悸心烦,夜寐不安,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脉弦细,舌质淡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舌中薄黄,舌根薄腻。经治多方,麻木未除。属肝郁血虚,气弱阴亏挟痰之证。本虚标实。拟化痰解郁,益气养血滋阴。方用二陈汤合消遥散加减。处方:制半下12克、陈皮6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柴胡6克、杏仁10克、瓜蒌10克、竹茹10克、僵蚕6克、桔梗10克、黄芪10克、炙甘草6克,五剂后觉舌麻舌痛减轻。守方再服二十剂治愈。  相似文献   

12.
胁痛治验     
江××,女,61岁,初诊(5月7日):右胁疼痛,叩之痛感尤甚(++),卧床转侧乏力,肝功能检查正常。胃纳佳,二便正常。脉缓。舌苔薄黄。证属肝胆郁热。拟与清疏肝胆,利气止痛剂。处方:柴胡、黄芩、香附、郁金、枳壳、赤芍药、全瓜蒌、虎杖、莪术、金铃子各10克,广木香3克(后入),七剂。二诊(5月16日):右胁痛减大半,卧床转侧有力。脉缓舌苔仍黄。药证尚符,勿必更张。拟守上方去枳壳、赤芍药、金铃子,连服七剂。三诊(5月24日):右胁隐隐痛,精神较前振作。仍守上方去黄芩,加枳壳、赤芍、泽泻、车前子、碧玉散各10克,七剂。按:一周后,其子来云:胁痛已除,要…  相似文献   

13.
江克明 《开卷有益》2006,(11):34-34
关××,女,73岁。初诊(6月13日)主诉:劳累即有阴坠不适感1年余。病史:素体瘦弱,近1年来,劳累即有阴坠感,食少乏力,大便不爽。有时脘腹胀,口中热,又常怕冷。脉数,舌苔根部腻。辨证:年老体衰,中气不足,肾虚肠燥。治疗原则:益气升阳、补肾润肠法。处方:黄芪20克,党参、苁蓉、何首乌、当归、山茱萸、柴胡、升麻、枳壳各10克,白术、菟丝子各15克,炙甘草6克,4剂。二诊(6月21日):上方合拍,阴坠感消失,知饥不敢多食,多食则胀。守上方加川朴、陈皮各5克,5剂。按:年老形体瘦弱,劳累即有阴坠感,并有食后作胀,大便不爽,显与内脏下垂有关。嘱其去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   

14.
中风治验赵××,女,70岁,郑州金海区齐礼阎人.患者素有高血压病史,经常头晕,头痛,心悸,失眠.于1981年4月2日早晨突然头晕目眩,临厕时不能站立,摔倒于地,全身不能动.当扶起时,左侧半身瘫痪,舌强不语,口唾涎沫.检查血压200/150mmHg,神志模糊,两手脉滑数有力,舌质红,苔黄厚而腻.辨证症属肝阳上亢,风痰上扰,阻塞神明出入之路.治则镇肝熄风,豁痰开窍,佐以通络.药用:当归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菊花12克夏枯草12克勾藤15克菖蒲15克郁金12克姜虫10克蜈蚣1条川羌9克防风9克川牛夕15克地龙15克淫羊藿15克全虫10克 3剂,水煎服.二诊:服药后血压降到160/120mmHg,神志渐清,头晕轻,大便干燥,脉数,苔薄腻.上方去郁金、  相似文献   

15.
马××,男,5个月.1985年8月29日以发热20余日,双目失明并耳聋10余日为代主诉收入我院,住院号24804.诊见:患儿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肌肤潮热,体温37.8℃,自汗,咳嗽流涕喷嚏,乳食欠佳,恶心呕吐,腹胀便濡,双目失明,双侧耳聋,指纹淡紫,舌苔白腻.眼科检查:两眼曲光间质尚好,视乳头呈圆形,色淡,黄斑区中心反应不佳.诊断为:视乳头萎缩.耳鼻喉科检查:两耳外耳道正常,鼓膜未见异常,听力试验无反应.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根据以上检查所得,中医辨证为正气亏损,余邪留恋而出现表未清、胃失和降,故首当益气解表,除湿和胃,清余邪扶正气,先拟杏苏饮加减,方用:苏叶5克藿香5克陈皮6克法半夏4克党参6克杏仁5克薄荷3克二剂,水煎服.二诊:服药后纳佳,恶心呕吐及低热均减轻,  相似文献   

16.
<正> 慢性口疮具有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疮面呈凹型,中央灰白色,四周微红,痛不甚剧等特点。临床以阴虚火旺者为多见,故医者往往施以滋阴降火之剂,有效者,有不效者。例:本部队干部沈××,男,36岁,患口疮六年余,时发时好,迭服中西药不效,77年6月2日邀余诊视,现其右颊与唇内各有一蚕豆大小的糜烂面,中间呈凹形、色灰白,四周粘膜淡红色,微痛,伴有胃部不适,气短懒言,肢软无力,脉虚弱,舌淡红。按阴虚火旺型拟知柏地黄汤加味,服药十六剂未见效。6月20日患者因胃病作钡餐造影,示胃下垂4公分。又邀余治疗,余以东垣甘温补气之法,拟补中益气汤:黄芪15克,党参、陈皮、焦白术、炙甘草各10克,当归、柴胡,升麻各6克,水煎服。  相似文献   

17.
<正> 1.少阳外感 马××,男52岁,1982年9月21日初诊。感冒约一周,初起时,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服止痛片后,大汗出,如水淋漓,症状稍解。但余微恶寒,头痛、咽干、胸胁苦满,心烦,食欲不振,口渴等症,特来就诊。脉弦细,苔白。仿柴胡桂枝汤意,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5克、党参10克、苏叶10克、花粉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3剂服毕,诸证悉除。  相似文献   

18.
处方炒枳壳120克,红糖120克,煎水500毫升,分两次服,日服1剂。主治:男子淋证,小便疼痛,血尿。甄××,男69岁,71年8月29日初诊,主诉:小便淋痛尿血十天余,打针,服药无明显效果,并求开枳壳120克。言有秘方炒枳壳四两,红糖四两煎服治淋证血尿。笔者考虑药理与病症不符,开方后嘱可分两次煎服,防用药量大破气伤正。9月10日因不见患者  相似文献   

19.
<正> 王××,女,56岁。服去痛片每日3片已达5年之久。1982年8月12日服去痛片0.5克,数分钟即出现双唇、舌水肿,不能说话,呼吸困难,胸部紧压,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四肢冰凉。体检:T36.5℃、R38次/分、P110次/分、BP60/30mmHg,结膜、双唇、舌、喉头水肿、呼吸急  相似文献   

20.
耳鸣治验     
李××、60岁,1983年1月5日就诊。半月来,耳鸣如潮,曾服龙胆泻肝丸,不见好转,诊见耳鸣不聪,咳嗽胸闷,鼻塞流涕,舌淡苔白,脉浮紧。证属肺失宣降,耳窍不荣。拟麻黄汤加味。处方: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9克、桔梗9克、桑白皮6克、菖蒲6克、郁金9克、甘草3克。服药五剂,耳鸣消失。本例耳鸣,用龙胆泻肝丸治之不应,说明病不在肝胆。患者耳鸣不聪,乃肺金受邪所致。风寒袭肺,宣降失调,经脉闭阻,不荣耳窍,故选麻黄汤,宣降肺气,加菖蒲、郁金开郁通窍,使肺气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