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9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40~66岁,平均53岁;病程3~8年,平均5.5年。对照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42~64岁,平均53岁;病程2~7年,平均4.5年。  相似文献   

2.
刘春甦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21-1322
目的评价天麻钩藤饮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减方及静滴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静滴纳洛酮及血塞通;均连续用药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之74.42%;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合葛根素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景华 《中草药》2001,32(9):826-827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病 ,属于祖国医学眩晕范畴 ,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 ,在脑卒中的预防、治疗方面值得高度重视。近 3年来 ,我们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0例 ,收到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其中男性 1 2例 ,女性1 8例 ,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45 - 65岁 ,平均年龄 5 1岁 ,病程 5 d- 1 0年。其中合并高脂血症 1 5例 ,糖尿病8例 ,高血压病 1 0例 ,冠心病 1 0例 ,脑动脉硬化 2 5例。所有病例均经脑多谱勒 ( TCD)检测明确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症.这种病症的发生多是因为动脉硬化或颈椎间盘突出、肥大压迫血管,影响了血液循环,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它多发生在伏案工作时间长的人身上,如教师、编辑等,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很少运动,引起脑血管弹性减退、颈椎疾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现在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年轻人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加上饮食结构不科学,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过多,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症患者年轻化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病人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行不稳,肢体震颤,或视力模糊,或眼睛颤动,语言不利.舌暗淡,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搏沉弦,或弦滑无力.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VBI)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症.这种病症的发生多是因为动脉硬化或颈椎间盘突出、肥大压迫血管,影响了血液循环,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它多发生在伏案工作时间长的人身上,如教师、编辑等,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很少运动,引起脑血管弹性减退、颈椎疾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现在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年轻人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加上饮食结构不科学,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过多,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症患者年轻化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病人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行不稳,肢体震颤,或视力模糊,或眼睛颤动,语言不利.舌暗淡,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搏沉弦,或弦滑无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谷维素及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另口服黛力新与天麻钩藤饮治疗,两组均连用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谷维素及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另口服黛力新与天麻钩藤饮治疗,两组均连用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笔者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胡长友 《河南中医》2003,23(10):21-21
笔者以通脉活血祛瘀法 ,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8例为门诊或住院病人 ,其中男 4 8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4 3岁 ,最大 78岁 ,平均年龄 6 3岁 ;属气血亏虚型 36例 ,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2 0例 ,属痰浊中阻型 12例 ;有脑血管痉挛者 2 8例 ,脑动脉硬化者 4 2例 ,血液粘度高者 5 2例 ,颈椎病者 10例。本组病例诊断均由经颅多谱勒 (TCD)检查 ,提示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并行血液流变学检查、颈椎X线摄片检查。所有患者排除颅内肿瘤、脑出血及脑梗塞所致眩晕。…  相似文献   

10.
杨力强  黄彬  潘爱萍 《四川中医》2003,21(9):34-35,36
目的 :观察左归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82 2 2 % ,疗效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 0 1)。观察组能显著改善经颅多普勒的各项指标 (VA、BA、PCA)及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 (血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或 0 0 5 )。结论 :左归饮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郭文彩 《河北中医》2009,31(5):714-715
2006—06—2007—06,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6例,并与常规治疗5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法德主任医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经验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林芳  李聪智 《新中医》2005,37(6):17-18
王法德主任医师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因病机是肝肾亏虚,髓海不足,痰瘀互结,阻滞经脉,脑失所荣。治则以发作期平肝熄风、化痰活血为主,佐以补益肝肾;缓解期以补益肝肾为主,佐以熄风化痰活血;强调辨病辨证结合。攻补兼施,标本同治,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益气通络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饮(自拟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益气通络饮(黄芪、党参、炙升麻、葛根、红花、毛冬青、田七、地龙、丹参、僵蚕、胆南星、甘草)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采用尼莫同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治疗,每次3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14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TCD血流速度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通络饮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采用川芎嗪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36例患者,均系住院病人,具有典型的发作性眩晕症状,经头颅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存在。其中男性60例,女性76例,年龄42~68岁,平均53岁,患者常见症状为发作性眩晕82例,恶心呕吐65例,耳鸣71例,胸闷胸痛18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8例;摄颈椎X片122例,正常41例,头部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单侧病变82例,双侧54例;伴动脉硬化者62例,颅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30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川芎嗪注射液200ml静点,每日1次,对…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赵惠馨  王伟志 《中国针灸》1997,17(4):211-213
本文以针刺风池等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等病症。经对102例观察统计,总有效率为88.7%。临床提示: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推-基底动脉硬化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86.0%。经对本症40例针刺前后TCD对比观察,表明该疗法能使血流速度加快,从而改善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  相似文献   

16.
张菊垣 《河北中医》2009,31(7):1016-101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病。2007—12—2008—12,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8例,并与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3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桃红四物汤为主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6例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十分常见,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近两年来采用桃红四物汤为主治疗本病56例,并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疗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中,男性15例,女性41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5岁;病程最长20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针刺1组、针刺2组、药物组,每组50例。针刺1组以针刺项八穴治疗,针刺2组以针刺百会、风池、天柱等穴治疗,药物组以口服西比灵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TCD变化。结果治疗后针刺1组优良率为82.0%,针刺2组为62.0%,药物组为52.0%,针刺1组优良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D检查结果显示针刺1组对两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及动脉搏动指数(PI)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针刺项八穴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0例给予天麻素胶囊,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90例加服天麻钩藤饮,每日1剂,早晚2次,水煎服。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同军  辛成广 《新中医》2003,35(9):34-3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西比灵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比单用西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