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95-97+101
目的 探讨常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及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 年5 月~2018 年12 月本院就诊的122 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伊班膦酸钠组、唑来膦酸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观察比较三组骨转移灶清退有效率、身体状况改善情况、止痛效果、无骨骼相关事件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伊班膦酸钠组的骨转移灶清退有效率、身体状况改善率和疼痛缓解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无骨骼相关事件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分为2组,即联合治疗组(伊班膦酸钠+化疗)和化疗组,伊班膦酸钠4mg+生理盐水500ml静滴,至少2h以上,每4周重复1次,化疗每3-4周重复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止痛、活动能力的改善及骨转移病灶的有效率分别为82.5%、62.5%、45%,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瘤疗效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常用双膦酸盐类药物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及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就诊的12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伊班膦酸钠组、唑来膦酸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观察比较三组骨转移灶清退有效率、身体状况改善情况、止痛效果、无骨骼相关事件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伊班膦酸钠组的骨转移灶清退有效率、身体状况改善率和疼痛缓解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无骨骼相关事件生存率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治疗伴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伴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和唑来膦酸治疗组。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30例:帕米膦酸二钠90mg,静脉滴注4h,每4周重复1次。唑来膦酸治疗组26例: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30min,每4周重复1次。对患者的骨相关事件(SRE)、生存质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相比,唑来膦酸治疗组第一次出现SRE的中位时间均明显后延(中位时间12个月vs 6个月,P=0.035)。唑来膦酸治疗组改善骨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两研究组改善骨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研究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态均逐渐恶化,但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患者一般健康状态恶化程度更显著(P=0.03)。唑来膦酸治疗组的骨转移灶缓解率明显高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73%vs 37%,P=0.024)。两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结论在延迟SRE发生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唑来膦酸优于帕米膦酸二钠,而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5.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局部放疗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唑来膦酸静脉滴注加局部放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局部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束2个月后疼痛缓解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溶骨性病灶修复的比例分别为51.8%和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新的骨转移灶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5.4%和39.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局限性骨转移疗效确切,其控制骨痛作用更强,可高效修复溶骨病灶,并能降低新的骨转移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胃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胃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24例),单纯放疗组(19例),单纯唑来膦酸组(15例)进行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止痛及改善活动能力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单纯放疗及单纯唑来膦酸治疗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7.5%、62.5%和60.7%,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胃癌骨转移止痛效果较单纯放疗组及单纯唑来膦酸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对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与单纯放疗组及单纯唑来膦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胃癌骨转移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唑来膦酸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疼痛缓解率,延长疼痛缓解时间,显著改善患者活动能力,是治疗胃癌骨转移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唑来膦酸针与伊班膦酸钠针治疗骨肿瘤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2月—2015年4月该院接收的62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唑来膦酸针治疗,观察组采用伊班膦酸钠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45%,对照组为32.2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班膦酸钠针治疗骨肿瘤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唑来膦酸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联合化疗或单用伊班膦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予行化疗,于化疗间歇期加用伊班膦酸钠4mg静脉滴注,每4周为1周期,连用2周期评定疗效;B组单用伊班膦酸钠,剂量和用法同A组。结果:A、B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72.7%(8/11)和63.6%(7/11),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较B组多,主要是化疗后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结论: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采用伊班膦酸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若加化疗并不能进一步提高近期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分割剂量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静脉点滴唑来膦酸4mg。A组40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30Gy/10次/3周;B组37例采用常规分割,DT40Gy/20次,4周;C组33例不照射。结果(1)治疗结束时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A组90.0%,B组86.5%,C组66.7%(A组与C组X^2=6.03,P〈0.05,B组与C组X^2=3.80,P〈0.05;A组与B组X^2=0.02,P〉0.05);(2)KPS评分变化为A组82.5%,B组70.3%,C组51.5%(A组与C组X^2=8.04,P〈0.05;B组与C组X^2=4.43,P〈0.05;A组与B组X^2=0.54,P〉0.05);(3)骨转移灶修复情况A组84.3%,B组76.9%,C组57.7%(A组与C组X^2=10.69,P〈0.05;B组与C组X^2=4.94,P〈0.05;A组与B组X^=1.17,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疗效优于单纯唑来膦酸,但是低分割照射治疗周期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42例)行单纯放疗,30Gy/10次。结果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骨疼痛有效率为89%,单纯放疗纽疼痛有效率为68%(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确切,且唑来膦酸不良反应小,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TEC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66例乳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TEC)18例、唑来膦酸组22例、联合组(唑来膦酸+TEC)26例,观察VAS评分和ECOG评分变化,评估骨转移病灶疗效。结果:唑来膦酸组与联合组VAS评分对基线变化的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镇痛药使用比例低于唑来磷酸组和化疗组(P〈0.05)。化疗组、唑来膦酸组、联合组骨转移灶的缓解有效率分别是16.7%、31.8%、57.7%.联合组明显高于化疗组和唑来膦酸组(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TEC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EC化疗和唑来磷酸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伴有不同程度骨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应用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对照组24例,应用唑来磷酸或来曲唑治疗,观察骨转移灶的变化及止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24例患者骨转移灶有效率54.17%,止痛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24例患者骨转移灶有效率8.33%,止痛总有效率70.8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是一种有效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灶的临床方法,且对骨转移所致的疼痛止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5-FU化疗粒子与三维适行放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84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A组行5-FU化疗粒子植入术;B组行三维适形放疗,分别观察1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有效率。结果 (1)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7.16%、45.83%;A组生存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5);(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29%、28.57%,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5);(3)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8.09%、76.19%,A组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P〈0.05)。结论 5-FU化疗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直肠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A组)、单纯放疗组(B组)、单纯唑来膦酸组(C组)各20例,观察比较各组疗效。结果A、B、C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5%、80%和3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2月后A、B、C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0%、60%和2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严重放射及药物毒性。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唑来膦酸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3种常用双膦酸类药物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1例患者入选参与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A组(20例)用氯屈膦酸钠150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h;B组(20例)用帕米膦酸钠9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4h;C组(11例)用唑来膦酸4mg加生理盐水50ml静脉滴注15min,单次为1疗程,5周后重复给药,连续2疗程后观察用药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1例人组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A组骨痛治疗2疗程的总有效率为55%(11/20),B组总有效率为65.0%(13/20),C组总有效率为81.8%有效(9/11);经统计学处理,C组与A组两者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的1疗程缓解率分别为33.3%、40%和6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C组之间、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好。结论 唑来膦酸对癌性骨转移性疼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它比传统使用同类治疗药物具有使用更方便,疗效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龙建林  易全会  任章霞  杨宁 《西部医学》2010,22(7):1224-1226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性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42例确诊的骨转移性癌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放疗+唑来膦酸)和对照组20例(单纯的放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的缓解、活动能力改善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疼痛缓解率没有统计学差异(86.4%vs 80%,P〉0.05),但治疗结束后3月开始,两组疼痛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81%vs 50%,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射治疗骨转移性癌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更长,毒副作用能耐受。  相似文献   

17.
孟祥鑫 《河北医学》2013,(8):1135-1137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实验组给予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肿瘤转移率、肿瘤复发情况、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3年肿瘤转移率、复发率及生存率分别为2.78%、13.89%、91.67%,实验组3年肿瘤转移率、复发率及生存率分别为0、2.63%、94.74%,两组患者3年转移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年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8%;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给予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可取得理想的美容效果,降低肿瘤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覃莉  黄海欣 《河北医学》2013,19(5):674-676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1.3%,与对照组46.9%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之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Ⅲ-Ⅳ)略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