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是中风病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对于中风患者来说,由于大便秘结而过分用力排便,使腹腔压力增高,心脏收缩加强,血压升高,就更容易诱发再次中风或加重原有病情。因此,中风后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中风的恢复至关重要。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药敷脐的方法治疗中风后便秘,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高血压病并发缺血性中风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节律刘波崔新河卡德尔江(新疆奎屯市伊犁州中心医院,奎屯833200)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对76例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监测。旨在探讨血压波动规律及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对象...  相似文献   

3.
1993~1997年,应用熄风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出血性中风患者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3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0例中风急症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55~65岁6例,66~80岁4例,平均65岁。血压明显增高〔22.7~26...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0例混合性中风,临床呈典型中风发作,CT 显示脑部并存血肿和梗塞灶,而呈现混合性中风。倘若临床有两个部位病变体征时应考虑到混合性中风的可能。脑CT 检查为确诊的关键。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发病基础,治疗上宜合理调控血压,中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薛慎伍  邓丕兰 《临床荟萃》1994,9(17):801-802
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直接与治疗后血压及实验室各项指标改善的程度相关。以前曾报道大多为治疗前后疗效的对比分析,而高溶量稀释(Hd)后血压及实验室指标改变与缺血性中风预后的关系报道尚少。本文随机选择了近年来住院的284例患者对出院前血压、血脂、血糖、血球压积、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白细胞(NC)等项指标与疾病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医科大学研制的LING-100微机显示自动记录血液血浆精度计的“报告”程序和“中风预报”程序分开存贮于磁带上,使用时要分别调用和输入病人的数据,这样操作上较为烦琐、费时较长。本人对中风预报程序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使得改进后的程序在输入病人数据后,既可以打印报告,又可以做中风预报,节省了调用程序的次数和时间,增加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混合性中风23例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学恭  要金宝 《新医学》1997,28(6):291-292
目的:进一步探讨混合性中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所见,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有长期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史;24小时内同时或相断出现双侧或多灶体征;CT有新鲜梗塞灶与出血灶,以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对症等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本病应临床与CT相结合进行诊断,以中性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8.
对出血性中风伴意识障碍的120例患者,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987年~1996年经脑脊液或CT检查证实为出血性中风的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中男72例,女48例...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部分颈椎病变伴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患,经对颈椎进行治疗后,患血压也随之好转;而一部分伴发颈椎病变的高血压患,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行颈椎治疗后,血压也随之好转,均提示血压的异常与颈椎病变有关,国内有人将其称为“颈椎性血压异常”、“颈椎性高血压”、“颈性高血压”、“颈型高血压”、“颈源性高血压”、“颈椎病致血压异常等,我们亦称之为“颈椎性血压异常”。可见,颈椎病变可以引起血压异常,是继发性血压异常的原因之一,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就国内近10余年发表的有关颈椎性血压异常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的报道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诊疗脑梗塞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梗塞属中医学的“中风病”范畴,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分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梗塞在中医学中应属于缺血性中风范畴,其病因病机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深人和完善的过程。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内经》中虽无中风的病名,但类似中风病证的记载很多,如卒中昏迷期归为“仆击”、“大厥”、“薄厥”等,半身不遂归为“偏风”、“偏枯”等,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性中风的临床分析朱宁中风是急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脑血栓、脑出血中医属“中风”、“卒中”等范畴,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我国目前三大致死病因之一,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文献报道[1,2]:混合性中风即出血与梗塞同时存在的病例已引起...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云南白药和白芨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在已往治疗基础上,采用云南白药1g、白芨2g(研末,水调匀后呈弱酸性糊状物从胃管内注入或口服)治疗51例严重颅脑损伤及出血性中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结果:大部分患者1~4天出血停止;死亡6例均非死于消化道出血,而是和原发病较重有关。提示:云南白药及白芨有止血、消炎,及对应激性溃疡所致胃粘膜糜烂出血有“封填破损……溃败可托”的功效,是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及出血性中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索临床研究患者报告的结局(PRO)的方法,选择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进一步制定中风痉挛性偏瘫自觉症状评定量表提供帮助。方法:参照社会研究方法学,以PRO为标准,对临床52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访谈,结合文献,积累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报告的10个结局指标,并进行量化,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患者评测,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过对数据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等统计分析,制定较完善的“中风痉挛性偏瘫自觉症状调查问卷”表。结论:PRO在评价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有明显优势,为补充中风痉挛性偏瘫评价指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伤寒论》原文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项背强几几,形容背部牵强拘急,俯仰不能自如状,为项强之重者。实为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临床应用梅花针配合走罐治疗,屡治屡验,总结方法及机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临床荟萃》2009,(15):1373-1373
Ⅱ型糖尿病多半见于中年以后的人,但最近青少年中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增加。Ⅱ型糖尿病通常也伴随血压的升高,血压常高于140/90mmHg(1mmHg=0.133kPa)。那么对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是否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呢?瑞典Upsala大学的医学教授Lennart Hansson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而牛津大学的PeterSlight却说不完全是。Hansson说血压即使很小的下降都可以将患者死于心脏病或中风的几率大大降低。而事实上,一般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机会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50倍,但当舒张压降低到80以下时,这种额外的风险就降低到0.2倍,  相似文献   

16.
头针治疗中风近十年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风是中医的病名,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症,因其发生时速度快,症状变化多端,如风行之迅速,如石矢之中的,故称之为“中风”,为临床常见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多种疾病。中风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均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已成为当今世界医学界的主要研究课题。中医认为,头部是经络的中枢,因此,头针既能刺激头部经络,又能刺激大脑皮质功能区在头皮的投射区,而中风的发病部位即为头部,所以现代临床医学十分重视头针对中风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国内对头针治疗中风的临床机理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近十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归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风属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的范畴,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致残率亦高,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难治病之一。笔者采用快速针刺疗法及百会透曲鬓治疗中风偏瘫3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影响血压测量值的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英  沈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838-1839
动脉血压为基本的生命体征之一,是观察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水银血压计、袖带听诊法是间接血压测量法的“金指标”。其测量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判断和处理。如血压测量不准确,会导致误诊或漏诊,造成患者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鉴此,对临床上影响血压测量的技术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示护士规范化操作,以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压的动态观察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血压监测(ABPM)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24h血压总体水平、动态波动规律和昼夜节律变化,以夜间血压下降〉10%或〉10mmHg(1mmHg=0.133kPa)提示昼夜节律存在,为“杓型”血压,反之夜间血压不下降,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为“非杓型”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非杓型”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及血压负荷明显增高,尤其是夜间收缩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0.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喁、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笔者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拔罐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