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莉  陈东早 《护理学报》2014,(14):55-56
总结22例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措施。19例术后应用漂浮导管的患者重点检查管路是否正确、通畅,每天做好管道维护工作;术后进行一氧化氮吸入治疗,避免较长时间中断辅助呼吸,尽量缩短吸痰时间等;口服降肺压药物后密切观察肺压以及血压情况;尽量避免所有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因素,如缺氧、低血压、镇静不足患者躁动、各种侵入性操作时间过长等。经精心治疗与加强患者的术后重症监护,22例患者中治愈出院2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  相似文献   

2.
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琼霞 《护理与康复》2007,6(8):534-535
总结86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监护体会.护理重点是术后监护期间要充分镇静、保持有效供氧、加强肺高压监护和呼吸道管理、防治术后心律失常及预防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以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先心病(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是先心病外科手术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1].我院曾成功完成1例成人PDA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手术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的.术中测肺动脉压收缩压(PAP)13.3~18 kPa(100~135mmHg).经过医护密切配合,使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渡过术后恢复期,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1.1患者女性,21岁,主诉活动后心悸、气促五个月及活动后可疑紫绀,于1999年11月5日入院.体查:T 36.5℃、P80次/分、R 18次份、NBP 15/10 kPa.(110/75 mmHg)、Wt:47kg、身高168 cm,一般情况好,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律整齐,心前区可闻及Ⅲ/Ⅵ级双期机器样杂音,收缩期明显,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伴肺动脉高压(重),心电图:示右室肥大,右室高电压,X线示: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未行心导管检查.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13例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的监护方法。方法: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儿恢复良好。结论:耐心、细致、周到、科学的护理是保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症手术死亡率较高 ,肺部并发症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 1998年以来通过术前应用氧疗 ,血管扩张药降低肺动脉压 ,改善肺换气功能 ,术后加强护理 ,合理应用呼吸机 ,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总结6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本组均为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术后患者,术后入住ICU监护,带呼吸机时间最短10 h,最长72h,平均38h。常规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呼吸机支持呼吸及加强呼吸道管理,心功能的维护及减少肺渗出。结果术后并发肺动脉高压危象5例,心律失常3例,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2例;经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术后患者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对提高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1年8月~2006年6月对27例患者行全腔肺动脉连接术(TCPC),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5~18岁.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7例,房室共同通道并右室双出口(AVC加DORV)11例,三尖瓣闭锁(TA)5例,单心室4例,4例合并永久性左上腔静脉(PLSVC),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瓣或右室流出道狭窄或闭锁.8例麻醉后PAP测定为1.60~2.40 kPa左右,肺动脉直径均大于1.0 cm.  相似文献   

8.
鲁涓涓  曾妃  金小娟  陈晨   《护理与康复》2021,20(9):58-60
总结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密切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监护,加强肺动脉漂浮导管的护理、药物护理、镇静和镇痛护理,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患者住院38 d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一级,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施行心脏手术时,在围术期可因肺血管压力及阻力持续增高而产生严重并发症。国内认为肺动脉压力PAP〉2.67kPa(1kPa=7.5mmHg),即为肺动脉高压。本文就我院2000年3月~2007年12月以来60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林苗  林斌  章耀  王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7,9(6):825-825
2006年3至6月,本科收住2例确诊肺栓塞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85例先天性心脏病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监护主要措施为:(1)手术前引吸氧疗法及应用心肌极化液可以提高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2)手术后要做好严密的呼吸系统管理,改善气体交换预防呼吸衰竭发生。作者强调呼吸机使用中为避免呼吸机与呼吸对抗,应定时给予镇静药物,必要时采用肌松剂。以维持病人通气状态良好。(3)手术后血液动力学监护及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硝普纳的应用,要强调预防低心排的发生,护士必须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以确保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2003年5月-200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术后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对16例生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术后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 15例病人顺利恢复,1例病人因术后严重左心功能不全、低心排合并脑部并发症死亡。结论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特点,预防、护理和治疗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和控制并发症,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14.
凌香莲 《家庭护士》2007,5(6):44-45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多见。近年来,国外已用气囊漂浮导管测定VSD肺、体循环血量比值和肺血管阻力,国内尚未见报道。但国内已开展在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根治不能自愈的VSD。现就其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先心病68例心内直视术后监护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68例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术后监护经验。方法:病婴中男婴43 例,女婴25 例,病婴出生时间为11 d~36月,平均(21.5±13.2)月。体重3.5~14 kg,平均(9.56±3.15)kg,术前心胸比率0.45~0.90,平均(0.56±0.12),36例有2 种以上病变,肺动脉高压者21 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纠治术。术后返ICU,常规监测桡动脉压,肺动脉压,左房压,中心静脉压,血气,血球压积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术后30 d 内死亡7 例(10. 3%),发生各种并发症13 例(19. 1%),晚期并发症4 例(5.9%),无晚期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婴幼儿先心病的术后监护,术后注意呼吸道的管理,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合理地使用呼吸机,维持术后循环系统的稳定以及严格的液体管理,可提高疗效,降低婴幼儿先心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17.
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措施,对42例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进行矫治术,术后主要采用持续肺动脉压力监测,严密的呼吸系统管理,正确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监护措施预防和处理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发生.42例中有9例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均治愈.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中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和严密的呼吸系统管理对预防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心脏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肺动脉高压(PH)与肺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时与一氧化氮 (NO)代谢障碍有关 ,这类患者吸入适量的外源性NO对降低肺动脉压有一定的作用 ,NO半衰期极短 (3~ 4s) ,易被血红蛋白迅速灭活 ,因此吸入NO只扩张肺血管 ,对体循环无影响[1 ] 。现就对我科 1996年10月~ 1998年 4月 12例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吸入NO治疗的护理要点作初步的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 5 5岁。心脏瓣膜置换术 3例 ,肺动脉栓塞 1例 ,其余为先天性心脏病心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患者。1 2 NO吸…  相似文献   

19.
分析在无Swan-Ganz导管条件下,对25例重度肺动脉高压症患者成功地实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处理经验,认为良好手术效果的获得与下列因素有关:(1)术前患者充分地思想准备,全身情况最大程度的改善,周密的手术计划;(2)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和呼吸管理,循环稳定;(3)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循环和呼吸的支持疗法,重视机械通气及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成人法乐氏四联症的术后监护方法.方法对30例成人法乐氏四联症术后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进行监护,实施胸管引流护理.结果全组在ICU监护2~5天(±1.9)后,均康复出院;其中低心排综合征2例,术后再次开胸止血3例,胸腔积液3例.结论术后加强循环系统的维护、呼吸系统的支持及并发症的预防,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