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再选择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降低(P0.05),而CD8~+细胞水平逐渐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降低(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失调,且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肿瘤进展、淋巴结转移有关,监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分析Treg细胞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升高(P均0.01),且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升高(P0.01),而CD16~+CD56~+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是否合并CA125升高均无关(P0.05),而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存在腹水密切相关(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可用于评估卵巢癌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口腔癌50例(口腔癌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和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水平,分析口腔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NK细胞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口腔癌组CD3~+及CD4~+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CD8~+T淋巴细胞降低不明显(P0.05)。与Ⅲ~Ⅳ期口腔癌患者比较,Ⅰ~Ⅱ期患者的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升高(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降低(P=0.000)。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较,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CD4~+/CD8~+降低不明显(P0.05)。与无复发患者比较,术后复发者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显著降低(P0.05),CD19~+T淋巴细胞显著升高(P=0.000)。结论口腔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且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胰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PLT)水平,并探讨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例胰腺癌患者(胰腺癌组),以6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及PLT水平,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T细胞和CD3~+CD4~+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CD3~+CD8~+T细胞和PLT水平明显升高(P0.05);胰腺癌组术后CD3~+T细胞和CD3~+CD4~+T细胞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PLT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胰腺癌组术后与对照组之间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和P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PLT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有无神经浸润、分化程度无关(P0.05);外周血CD3~+CD4~+T细胞、PLT水平与胰腺癌不同组织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胰腺癌组术前外周血CD3~+CD4~+T细胞水平与PLT水平呈负相关(r=-0.44,P0.01)。结论胰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术前处于被抑制状态,术后可基本恢复正常。胰腺癌患者术前淋巴细胞免疫异常与PLT水平、胰腺癌组织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TNM)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50例胃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型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 胃癌患者CD3 、CD4 、NK16 56 百分率下降,CD8 百分率升高,CD4 /CD8 比值降低,以上指标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而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数量越低,CD8 水平越高;在Ⅰ、Ⅱ期胃癌患者与Ⅲ、Ⅳ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且临床分期越晚,其免疫功能越低,积极的免疫治疗有助于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DN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血培养阳性且临床明确诊断为严重细菌感染的87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40例血培养转阴时间≥7d者为A组,47例转阴时间7d者为B组;选取30例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3组人群外周血免疫细胞:CD3~+T淋巴细胞比例、CD4~+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B淋巴细胞比例、DNT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4~+/CD8~+进行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 (1)A组和B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比例、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4~+/CD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的DN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B组NK细胞比例高于A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变化均影响严重细菌感染患者病原体清除效率,其中DN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对CD4~+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过程,不利于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检测外周血DNT淋巴细胞对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复发性阿佛他溃疡(RAU)和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类的变化,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05例RAU患者、70例OLP患者和65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总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NK细胞、B细胞),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AU组总T细胞和CD8+T细胞显著增加(P0.05、P0.01),CD4+T细胞、CD4+/CD8+比值和B细胞均显著减少(P0.01、P0.001、P0.05);而OL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8+T细胞显著降低(P0.05);RAU组的总T细胞和CD8+T细胞显著高于OLP组(P0.01、P0.001)),而CD4+T细胞、CD4+/CD8+比值和NK细胞均显著低于OLP组(P0.01、P0.001、P0.05)。结论 RAU和OLP患者多出现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异常,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但二者的免疫状态存在差异,因此针对性的免疫干预将成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9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9名同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并分析不同分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上述检测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活化指标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及N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及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期较高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CD3+、CD4+及NK水平均低于分期较低的患者,CD8+及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均高于分期较低的患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3+、CD4+及NK降低,CD8+、CD62、GMP-140、CD63及CD61升高均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小板活化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呈现明显的异常状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的变化,以评估乙型肝炎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109例乙型肝炎肝患者作为乙型肝炎组,另选取2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促凝和肝素抗凝外周血,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免疫指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载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与绝对值。并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表达水平及HBVDNA载量将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以及HBV-DN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结果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T辅助细胞(CD4+Th细胞)、CD8+杀伤性T细胞(CD8+Tc细胞)、CD19+B细胞绝对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组间CD3-CD16+CD56+自然杀伤性细胞(NK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T、CD4+Th、CD8+Tc及CD19+B细胞绝对值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P0.05),但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患者CD4+Th细胞绝对值低于HBV-DNA阴性患者(P0.01),其余各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量的变化可提示其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以及炎症标志指标的相关变化。方法根据烧伤面积程度将烧伤患者分为重度烧伤组和轻度灼伤组(包括电击伤、烫伤),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仪的单克隆抗体分析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19、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采用散射比浊法分析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α-酸性糖蛋白(AAG)、结合珠蛋白(HP)、铜蓝蛋白(CER)],观察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19、NK细胞)和炎症因子指标(CRP、AAG、HP、CER)的变化。结果重度烧伤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灼伤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无明显异常。重度烧伤组CRP,AAG,HP、CER和轻度灼伤组HP、CER、H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以及炎症标志指标检测对临床烧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食管癌临床病理流行特点及与相关蛋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1例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541例食管癌患者中,男363例,女178例;镜检确诊鳞癌519例(占95.9%);TNM分期Ⅱ期64.33%、Ⅳ期少见;发病部位位于胸上段65例、中段385例、下段91例;淋巴结有转移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P53蛋白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低分化患者簇分化抗原56高于中高分化者,中晚期患者血清Ki67阳性率高于早期患者(P〈O.05)。结论河南地区食管癌患者肿瘤好发部位多为胸中段,下段次之,上段最少;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早期病例就诊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簇分化抗原56、Ki67在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增多,可能与食管癌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联合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腹腔镜联合术组(观察组)和传统手术组(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7 d的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对照组术后7 d的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术后7 d的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术在治疗老年食管癌方面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术后恢复快,且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端粒酶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的阳性率为66.1%(74/102),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术后死亡患者端粒酶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端粒酶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端粒酶的检测对判断食管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内镜超声检查 (EUS)及E -钙粘素 (E -CD)、CD4 4v6表达在食管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5 8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标本应用SP法检测E -CD和CD4 4v6的表达 ,对其中 3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进行了EUS。结果 EUS诊断食管鳞癌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 ,其T期总的准确率为 83% ,N期总的准确率为 77%。E -CD、CD4 4v6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 (P <0 .0 1) ,与食管癌患者临床分期有关 (P <13.0 5 )。但在食管鳞癌原发灶中E -CD和CD4 4v6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食管癌患者中UESTN分期与E -CD、CD4 4v6阳性表达率显著相关 (P<0 .0 1)。结论 E -CD和CD4 4v6均可反映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将两种细胞粘附分子的检测与EUS结合起来 ,能更准确地对食管癌患者进行TNM分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方法 检测共刺激分子CD28、CTLA-4、ICOS、ICOSL mRNA 在食管癌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以探讨共刺激分子CD28、CTLA-4、ICOS、ICOSL在食管癌及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分别选择10例食管癌患者、2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55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28、CTLA-4、ICOS、ICOSL mRNA 的含量,分析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量在健康人及患者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不同年龄段,食管癌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28、ICOS、CTLA-4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人;患者及相同年龄段健康人外周血中ICOSL mRNA 的表达量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量在不同的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等的分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癌症患者外周血中活化性共刺激分子CD28、ICOS 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与肿瘤免疫逃避有关,抑制性共刺激分子CTLA-4 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共刺激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尚不能作为判断疾病发展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免疫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晚期食管癌患者当中,免疫化疗对外周血免疫细胞所引起的变化情况。方法晚期食管癌患者48例,分为单独化疗组、化疗+长期免疫治疗组、化疗+短期大剂量免疫治疗组三组,治疗前后测定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化疗前后相关免疫细胞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治疗组间相关免疫细胞变化情况的区别。结果单独化疗组、化疗+长期免疫治疗组、化疗+短期大剂量免疫治疗组三组间CD3+CD8+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比例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前后患者CD4+CD25++Treg(高表达CD25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均下降(P<0.05);CD4+CD25+Treg细胞比例在单独化疗组(P=0.035)和化疗联合长期免疫治疗组(P=0.039)中,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三组间治疗前后CD4+CD25+Treg上升比例、CD4+CD25++Treg下降比例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别,其相关P值分别为P=0.86,P=0.14。结论免疫化疗在晚期食管癌治疗的过程中在改善免疫状态方面不优于单独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的血清NGAL、Hcy、sTNF-RI、白介素及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6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的66名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然后将2组的血清NGAL、Hcy、sTNF-RI、白介素及食管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然后将观察组中不同食管癌分期者的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低于对照组,血清NGAL、Hcy、sTNF-RI及IL-6、IL-8、IL-18则均高于对照组,另外食管收缩压、蠕动性收缩比及食管括约肌松弛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食管癌分期较高者的变化大于食管癌分期较低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的血清NGAL、Hcy、sTNF-RI、白介素及食管动力学指标呈现异常的状态,且其检测水平受疾病分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Dispariti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both the incidences of lung and esophageal cancers and the survival of those patients. Our goals were to determine if race was associated with stage of cancer at diagnosis, and to identify predictors of advanced-stage lung and esophageal cancers. METHODS: All cases of lung and esophageal cancer between 1991 and 1995 in the Savannah River Region Information System cancer registry were studie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to identify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advanced disease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RESULTS: Among lung cancer patients, histology and distance to nearest hospital predicted diagnosis at an advanced stage. Residence in an area with a high proportion of Medicaid recipients was a predictor of advanced stage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CONCLUSIONS: In this predominantly rural area, decreased 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was evident among older, poor, black, rural cancer patie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volving prospective data collection from cancer patient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食管癌和肺癌术前术后免疫状态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老年肿瘤患者术前、术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对26例食管癌和肺癌患者采集术前1天术后第1天、第8天外周血标本,测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患者外周血体液免疫指标值术前、术后与正常值比较无明显变化,而外周血细胞免疫CD3+、CD4+、CD3+CD4+/CD3+CD8+值术后明显回升,CD3+、CD8+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前后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手术后细胞免疫明显恢复。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对患者细胞免疫恢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免疫功能对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食管癌免疫功能与微转移关系的研究,了解免疫功能在食管癌微转移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选取食管胸中段鳞癌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癌细胞转移者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微转移,将无微转移和有微转移分为两组,对其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有微转移组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无微转移组,CD8+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与微转移密切相关,低水平CD3+、CD4+和高水平CD8+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