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下颌骨骨折病例回顾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承林  王密腊 《河北医学》2002,8(10):884-886
目的:研究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特点。方法:对我院自1986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206例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0-39岁为高发年龄;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以颏部最多;34.95%的伤员有面中部骨折、颅脑和四肢等处的合并伤;非手术治疗的颌间牵引复位固定为本组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坚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形态和功能均较满意的效果。结论:男性及20-39岁青壮年为下颌骨骨折高发人群。90年代以来,下颌骨骨折患者明显增多。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1988/200l收治的下颌骨骨折169例患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合并伤、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169例下颌骨骨折患男女之比为5.3:1,年龄20—39yr102例,占6O.4%;车祸致伤64例;占37.9%;颏部骨折以例,占30.7%;合并面中份骨折37例。本组病例多数采取了颌间牵引治疗方法。结论 下颌骨骨折以青年男性为好发群体,颏部为好发部位,车祸已成为下颌骨骨折的主要致伤原因,面中份骨折是常见的合并伤。目前颌间牵引仍是治疗下颌骨骨折时较多采用的方法,因此坚强内固定需要更积极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圳特区儿童颌面部损伤的特点。方法对190例14岁以下(包括14岁)儿童颌面部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结果 190例儿童颌面损伤病例中,男125例,女65例,男女之比为1.9:1。前3位致伤原因是跌伤(49.0%)、交通事故(18.7%)及坠落伤(9.4%)。软组织损伤多见于额、颏、唇等部位,硬组织损伤以下颌骨骨折为主。结论男性比女性更易遭受颌面部创伤,好发于0-7岁年龄段,多以跌倒致伤;多以下颌骨骨折为主,软组织损伤常见于额、颏、唇及颊等部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颌面骨骨折的发病特点支及救治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我院近10年来病历记录完整的110例颌面骨骨折病人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颌面骨骨折以20~39岁的青壮年多见,占75.45%;男性多见,占83.64%;损伤的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伤,占57.27T;损伤部位以单纯下颌骨骨折多见,占67.27%;全身合并伤以颅脑损伤多见,占36.36%;治疗上多采用单颌牙弓夹板固定及切开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5.
白东辉 《中原医刊》2009,(15):46-47
目的分析评价儿童颌面部骨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研究儿童颌面部骨折的性别、年龄特征,为儿童颌面创伤的预防提供建议,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51例颌面部骨折儿童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年龄、性别、创伤原因、创伤部位、治疗方法,随访测量患儿的面型、开口度及咬合关系等。结果随访3年。患者年龄为3~12岁,平均6.2岁,男女比例3.5:1;跌伤为首要致病原因,3~9岁年龄段发病较多。骨折发生部位以下颌骨居首位。治疗:手术治疗10例,保守治疗41例,远期效果令人满意。结论跌伤是本地区儿童颌面部骨折的主要原因,6~8岁为儿童颌面部骨折好发年龄,下颌骨为高发部位,强调儿童颌面部骨折的治疗要明确诊断,首选保守治疗方法,次选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儿童下颌骨骨折的致伤原因多由于摔倒、碰撞及车祸引起.儿童颌骨骨折发生率较成人低,我科自2003年4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颌面骨骨折患者102例,其中儿童12例,占11.76%,全部为下颌骨骨折.本文就12例儿童下颌骨骨折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生  刘元曦 《广东医学》1997,18(12):826-827
我科1992~1995年共收治儿童股骨干骨折30例,均采用或最终改用动力加压钢板(简称DCP)内固定,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全组病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14岁,平均7.5岁。1.2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占70%);高处坠落伤1例(占3%);跌伤3例(占1%);重物压伤5例(占16%)。1.3骨折类型:接骨折部位分:上1/3段骨折6例,中1/3段骨折20例,下l/3段骨折4例;按X线表现分:螺旋形骨折4例,粉碎性骨折16例,长斜形骨折3例,短斜形骨折3例,横形骨折4例。全组病例中陈旧性骨折6例(时间3~8…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骨折103例临床分析李宗迅,李成君(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口腔科,255036)关键词骨折;下颌骨;下颌骨骨折;病例分析下颌骨体积较大,且居于面部的突出部位,其骨折的发生率居颌面骨骨折的首位。据资料统计[1],下颌骨骨折占平时颌面部骨折的72%。...  相似文献   

9.
颌面骨损伤中以新鲜下颌骨折最常见,我院1986~1995年对271例新鲜下颌骨折,根据骨折部位、类型特点,分别选用三种固定方法治疗,平均随访4.8年,优良率达90%以上,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互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271例中男226例,女45例,年龄8~65岁(平均27.3岁)。均属急性创伤所致新鲜骨折,其中149例为闭合性骨折,122例为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额部98例(70例为线状骨折,28例为粉碎性骨折);体部64例(47例为线状骨折,17例为粉碎性骨折);角部线状骨折34例;升支及踝颈部线状骨折42例;多发性骨折33例。12治疗方法1.2.1…  相似文献   

10.
夏佐中  梁平 《重庆医学》1998,27(3):159-160
本文报告116例小儿外伤性颅骨凹陷骨折,坠跌伤(64例)是常见的致伤原因,顶骨(65例)是多见的受伤部位,颅内血肿(33例),局灶性脑损伤(17例),静脉窦破裂和脑挫裂伤(各8例)是颅内较多见的合并伤,颅外以头裂伤(61例)为主,轻,中度脑损伤占83.62%,根据不同伤情合理选用非手术,钻孔复位和碎骨片一期值入术式,会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儿童颌骨骨折发生率较成人低,我科自2003年4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颌面骨骨折患者102例,其中儿童12例,占11.76%,全部为下颌骨骨折。本文就12例儿童下颌骨骨折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的特点。方法 分析颌骨骨折住院患者87例,对其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颌骨骨折好发年龄为20-39岁;工人占36.8%,农民占31.04%;最常见的是下颌骨骨折。结论 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年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颧眶复合体(zygomatic orbital compolex,ZOC)骨折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特点。方法 以120例资料完整的ZOC骨折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合并伤、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 120例中,男106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7.6:1;高峰年龄段为20~40岁99例(82.5%);交通事故伤70例(58.3%),为主要致伤原因,合并伤以颅脑损伤最为常见,25例(35.7%);B型骨折最多;69例(57.5%);经眶周联合口内入路实施坚固内固定共65例(54.2%)。结论 ZOC骨折最好发人群是20~40岁男性;最常见致伤原因是交通伤;颅脑损伤最为常见;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经眶周联合口内入路实施坚固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下颌骨形态特殊位置显露活动度大容易遭受意外打击而造成骨折。打击力的部位、大小和方向以及颌骨内牙齿的形态和位置是骨折部位的影响因素。我科近15年来共收治下颌骨骨折100例现就其影响因素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100例中男性82例女性18例男女之比为45:1。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70岁。年龄和性别分布见表人卫2致伤原因和骨折类型仿因中以交通事故伤最多57例(5’;.)其次是工伤21例(21%)。致伤原因和合并伤的关系见表2。下颌骨单骨折66例双骨折33例多处骨折1例。骨折线的分布见表人本组病例中合并有其它部位损伤35例其中颅…  相似文献   

15.
儿童腭外伤明显高于成人。常因口含木棍、竹片、塑料吸管等异物时,不慎跌伤所致。现将我科1985年元月至1995年7月收住院的儿童腭外伤32例总结分析及救治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豆一般资料32例中男24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3。1。最小年龄10月,最大12岁,其中2~6岁年龄组在全部年龄中居首位(占80%).1.2致伤原因、部位及病变类型(表1、2)。表132例儿童腭外伤致伤原因及病变类型表232例儿童腭外伤致伤部位及病变类型1.3治疗结果本组32例儿童胯外伤均在基础麻醉如局部浸润麻醉下彻底清创,创缘褥式加间断缝合,术后常规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折的原因、类型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0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致伤原因、年龄构成、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100例患者中,以21—30岁年龄组患者最多(33.2%);交通事故伤为主要的致伤原因(50.0%);Le Fort Ⅱ型骨折为主要的骨折类型(50.0%);治疗方法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53.0%),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面形和功能疗效。结论上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为Le Fort Ⅱ型骨折,其治疗目前是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它具有复位精确、固定稳定、病人痛苦少、疗效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特点及合并损伤等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总结。【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31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1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03: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在颌面部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占颌面部骨折的40.8%;交通事故(48.4%)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合并损伤以颅脑损伤最多见。【结论】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以交通事故伤多见。颌面部创伤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骨折发生的数量、部位等与致伤原因、受力部位及相应的解剖结构有关。颅脑损伤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分,很容易受伤发生骨折,如早期处理不当,可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院几年来收治的167例颌面部骨折治疗中发生并发症的21例(约占12.2%)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1例中,男17例,女4例;年龄16~45岁者16例。46岁以上者3例,15岁以下者2例。致伤原因有工伤、交通事故、打击伤、火器伤、动物致伤。并发症主要表现:①下颌骨迟缓愈合4例;②上、下颌骨及颧骨骨折错位愈合6例;③额下颌关节强直2例;④鼻骨骨折错位愈合4例;⑤眼球复视凹陷3例;③脑脊液鼻漏2例。讨论1.下颌骨折迟缓愈合:其特征为疼痛、颌骨异常活…  相似文献   

19.
下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部常见损伤,根据临床统计占颌面部骨损伤的50%-70%。下颌骨发生骨折的部位常与解剖结构有关,如正中联合部、颏孔区、下颌角区及髁状突颈部等均为骨折的好发部位。交通事故、跌伤等是下颌骨骨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应用非加压、单层骨皮质固定的小型钛板或不锈钢板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于颌面外科。现将口内进路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30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报告18例儿童颌面骨骨折的发病情况,骨折部位、治疗方法,并对儿童颌面骨折对牙列、下颌骨及面部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法,并对治疗中注意事项提出看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