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少阳病与柴胡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柴胡证 ?仲师书中凡用小柴胡汤主治者皆为柴胡证。2 5 1条 (本条与下文所引条文号码均以上海中医学院伤寒温病学教研组校注 .伤寒论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 983.为准 )云 :“得病二三日 ,脉弱 ,无太阳、柴胡证。”此条“无太阳、柴胡证”在重庆出版社 1 95 5年版新辑宋本《伤寒论》以及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6 4年版的《伤寒论释义》中则表述为“无太阳柴胡证”。这里仲师强调无“太阳柴胡证”。如“太阳病 ,十日以去……设胸满胁痛者”、“伤寒五六日、中风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即为“太阳…  相似文献   

2.
少,《说文解字》谓“不多也”。常言“少许”、“少量”、“少数”、“少陪”、“少礼”、“少时”等,均取“不多”之义。少又通“小”,《伤寒论》有“少腹满”、“少腹硬”、“少腹急结”,少腹即指小腹。此外,少亦表年轻,《素问·示从容论》有“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少即年轻。阳,《说文解字》谓“高明也”。高明,乃言阳光普照之象,古之“山南水北”说,也是以阳光所照为准则。如衡阳是在衡山之南,洛阳是在洛水之北,《内经》之“天为阳”、“日为阳”、“火为阳”、“外为阳”、  相似文献   

3.
浅谈少阳病     
《伤寒论》少阳病的排次、病位、提纲、经证与腑证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笔者认为:少阳排次应在太阳、阳明之间;病位在半表半里,为邪干内外;提纲是“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并应有经证与腑证。  相似文献   

4.
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确立的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因此,明确六经病证病位是正确认识六经病证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历代注家对少阳经病的病位的解释不妥,现特提出异议,愿和同道商榷。一、历代注家对少阳病病位的认识自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以来,历代医家对少阳病病位问题都一致倡导半表半里说;但其内容有所差异,大体上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少阳病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如成无己曰:“邪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二)少阳病居于太阳太阴之间。如《医宗金鉴》曰:“少阳主春,其气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气亦如之,故主半表半里也。半表者,谓在外之太阳也;半里者,谓在内之太阴也。”(三)少阳病居于躯壳脏腑之间。如方有执曰:“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脏腑之外,两界之隙  相似文献   

5.
少阳病治验     
王某,女,47岁,教师。因患“冠心病”于1997年1月13日入衡阳市某医院住院治疗。经10余天扩张血管等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但因强冷空气南下,患者感受风寒,又于1月24日起时有畏寒发热,26日转为有规律性的寒热往来。每天上午自觉发热,但体温不升,中午则畏冷甚至寒颤,下午又开始发热,至晚上7时体温达到高峰,最高达40.9”C。院方查血象白细胞不高,诊断为病毒性感染,遂予病毒哇静滴,肌注柴胡注射液,口服消炎、解热镇痛等药,并予物理降温等治疗。然非但毫无效果,且体温有逐日增高之趋势,故又疑为伤寒、结核、疟疾等病,但经一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伤寒论》经典原文的解读,以及对刘殿池主任多年临床经验的整理和总结,从临床学习经典,概括出了刘殿池主任对中医经典论著《伤寒论》少阳篇的理解及应用。阐明了六经辨证应与中医经络走行理论相关联,结合少阳火变热象,从而理解临床症状的发病原因及传变,并且指导治疗。提出了三焦是形与气的结合,病在三焦即在膜,治疗上体现出了气通则膜病自愈。明确了柴胡透膜通气的特点,依据异病同治的原则,推广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1 少阳病治法,和解枢机疑少阳病治法,当从其病机中求得,而其病机又须从其提纲中探寻。《伤寒论》第263条指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该三症皆与胆热关系密切,换句话说,少阳病的主要病机当是热搏于胆。热搏于胆,胆汁疏泄失常上逆则口苦;胆热上扰,灼伤津液,干于目窍,则咽干、目眩。若胆热甚者,炽而为火,上扰壅滞清窍,则目赤耳聋;搏于胸胁,胆络不和,经气不利则胸中满而烦,正如《伤寒论》264条所言:“少阳中风,两耳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少阳病篇,仅有九条原文,叙证亦较简略,乍一看,在全书中似乎无足轻重。然从临床上看,少阳病却颇为常见,且涉及的范围相当宽广,这从少阳病的主方之一——小柴胡汤之适应范围广和运用机会多便可得到证明。而历代医家之对少阳病位,则聚讼纷纭。其争论之焦点,约皆集中在六经编排次第上,即少阳病位  相似文献   

9.
田永衍 《河南中医》2008,28(12):7-7
一部<伤寒论>,以六经为外感病立法,讲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在六经传变中,少阳的地位比较尴尬.<伤寒论>中是将其列于阳明之后的,后世讲传变,又多将其列于阳明之前,究竟在仲景心中少阳应在阳明之前还是在阳明之后?  相似文献   

10.
胆和三焦属少阳之府,以胆为主。胆禀气于肝,内藏精汁。胆气能疏泄内藏之精汁,助胃消化,以保持胃气的正常。这里不是指人体内脏功能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统称,而是指六腑中的一个腑。三焦腑不是一个具体的器官,它的气化来源于肾中的命门,所以说:“少阳(三焦)属肾”,又说“三焦为命门之别使”。三焦的气化和胃气互相依存,胃气的强弱,可以影响三焦的  相似文献   

11.
少阳病成因,不外本经受邪或他经传入两种,本经受邪多因素体虚弱、抗邪无力、外邪直接侵犯少阳而成,或邪从经入腑。少阳病治疗得法,多枢机畅利,表解里和而愈;若失治误治则每致传经,或伤津而入阳明之腑。此外,尚有变生结胸、痞证及气血耗伤见悸而惊者。历代医家之和解少阳剂总以仲景大、小柴胡汤为肇基,师其法而加减化裁,使其疏利三焦气机,透达邪热,配清热药、化痰和胃药、补气药、调和营卫药、泻下药等,配伍方法既不违背少阳病禁下的治疗原则,又符合少阳兼夹阳明热结的客观实际,是治疗少阳兼夹病证与和解方剂配伍方法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论述少阳生理入手,再从少阳枢机细剖少阳病变与呆病的关系,少阳枢机不利,肝胆气郁,三焦失运,气机升降失常,水液运行不畅,气血生化乏源,或气滞血瘀、髓空痰浊,或火热内生、胆气虚怯以致神机失养发为呆病。阐述根据不同证型特点,在和解少阳的基础上辨证选方用药,探讨从少阳论治呆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已故教授汪履秋从医五十余载,擅长外感时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在少阳病的辨治上颇具特色。笔者有幸待诊左右1年,深受教益,现择简要,介绍如下,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14.
少阳之为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显然是临床上的一种症候群,习惯称之为半表半里证。就其病位而论,历代医家说法不一,约之有三。一、认为少阳居三阳、三阴之间。理由是伤寒六经分证起源于《内经》,《热论篇》有云:“伤寒一日,巨阳  相似文献   

15.
历代医家对少阳病实质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深入分析少阳病提纲证、少阳病主方、六经病传变顺序等,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解,对少阳病实质进行再认识。少阳病其病位应在里,而非半表半里,其病性应为半阴半阳、半虚半实,其本质是阳明太阴同病。少阳病的治疗原则为清阳明之热、补太阴之虚并进,扶正祛邪兼具;柴胡类方、黄芩类方、泻心汤类方均属于治疗少阳病方。对少阳病的实质的再探索,有利于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运用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诊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必须重视研究三大内容:一是少阳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包含4大证型,即少阳热证、少阳寒证、少阳虚证和少阳寒热夹虚证;二是少阳病兼证辨证论治体系,即少阳病本证与少阳病本证相兼、少阳病本证与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病证相兼等;三是少阳病类似证辨证论治体系,如某些太阳病有类似少阳病、某些悬饮证有类似少阳病、某些肾膀胱病证有类似少阳病的表现等。对此,只有深入研究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才能在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辨治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手足少阳同病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手足少阳同病刍议梅国强(湖北中医学院,武汉430061)关键词手足少阳,同病《伤寒论》中少阳病,为外邪传入少阳,正邪分争,枢机不利,胆火内郁而上扰,故见往来寒热等象。《温病学》有三焦湿热证候,其病变在手少阳经之窒滞。二者见证似是而非。其辨证要点,前者...  相似文献   

18.
19.
少阳病为《伤寒论》中六经病之一,柴胡证则系一组临床证候,散见于《伤寒论》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分篇中。因二者之所属病机不一,故澄清二者的内涵,或可有助于对《伤寒论》的研究,以及临床上对少阳病、柴胡证的诊疗。  相似文献   

20.
少阳病是外感病邪不解,由太阳传经而来,或少阳本经自感所致;也有从厥阴转出少阳而成。少阳位于太阳阳明之中,少阳为枢机。《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少阳为枢”少阳病的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如《伤寒论》原文264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98条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既有别于太阳病的口中和,又有别于阳明病的口燥渴。太阳病的口中和是邪在肤表,未入里化燥伤阴之征,而阳明病的口燥渴是热盛于里,灼伤津液之见,然少阳病的口苦咽干是由于胆火上炎,热迫清窍所致,邪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