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中SHV型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设计SHV型β内酰胺酶引物,采用PCR法获得SHV型酶编码基因的片段,并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以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亚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和氨曲南均耐药。3株菌SHV基因型扩增结果呈阳性,其中2株与SHV-12的序列100%相同,另1株(No-03)经GenBank网上同源性比较,未发现完全相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为一种新发现的SHV亚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其序列以SHV-71的名称在美国核酸数据库GenBank成功登录(GenBank注册号:DQ296194)。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No-03株所产SHV型BLA为一种新SHV亚型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SHV基因型β-内酰胺酶的发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查明中国浙江省湖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其β-内酰胺酶(BLA)耐药基因类型。[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01株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EM、SHV、OXA、CTX—M-1、CTX—M-2、CTX—M-9、PER及VEB型BLA耐药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01株产生SHV型BLA,其扩增片段含826个核苷酸,核苷酸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经GenBank查询无相同序列,为新发现的一种BLASHV-48型(GenBank注册号:AY259164)。[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HZ01株所产BLA为SHV-48亚型,为一种新发现的新型BLA。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k)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其β-内酰胺酶(BLA)耐药基因类型.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3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基因型.结果 29株(82.9%)ESBLs阳性,其中14株(40.0%)合并产AmpC酶.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E敏感,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在40.0~100.0%之间.35株TEM型扩增全部阳性,任选2株测序结果均为TEM-1型.有15株菌株扩增到SHV型BLA基因,经测序13株为SHV-12型ESBLs,另2株(HZ01株和HZ29株)为2种新发现的SHV型BLA,分别被命名为SHV-48和SHV-56.结论临床分离的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产ESBLs比例很高,多重耐药状况极其严重,至少存在4种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酶基因,基因型分别为TEM-1、SHV-12、SHV-48和SHV-56.  相似文献   

4.
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ESBLs表型及基因型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其β-内酰胺酶(BLA)耐药基因类型。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3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试验法检测ESBL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BLA基因型。结果29株(82.9%)ESBLs阳性,其中14株(40.0%)合并产AmpC酶。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粘菌素E敏感,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在40.0~100.0%之间。35株TEM型扩增全部阳性,任选2株测序结果均为TEM-1型。有15株菌株扩增到SHV型BLA基因,经测序13株为SHV-12型ESBLs,另2株(HZ01株和HZ29株)为2种新发现的SHV型BLA,分别被命名为SHV-48和SHV-56。结论临床分离的引起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产ESBLs比例很高,多重耐药状况极其严重,至少存在4种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酶基因,基因型分别为TEM-1、SHV-12、SHV-48和SHV-56。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其主要β内酰胺酶分布。方法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1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对85株耐药株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扩增,通过序列分析明确基因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0、0.9%、31.4%和31.1%,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在39.3%~80.1%;85株耐药菌株中,57株扩增到ampC基因、12株SHV-12型基因阳性,14株PER-1型基因阳性,7株CTX-M-14型基因阳性,8株TEM-1型基因阳性;同时携带2种基因有11株,携带3种基因有10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与携带ampC基因、SHV-12、PER-1、CTX-M-14和TEM-1型等基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临床分离的158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测定其对临床常用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对其中100株多重耐药进行ESBLs基因扩增,通过序列分析明确基因型。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均敏感,对米诺环素、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45.8%、48.1%和39.1%,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多重耐药菌株中,32株SHV-12型基因阳性,54株PER-1型基因阳性,16株TEM-1型基因阳性,有2株同时携带这3种基因,6株同时携带SHV-12和PER-1型基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多重耐药与携带SHV-12、PER-1和TEM-1型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聊城地区ICU病房109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 用K-B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0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型.结果 除IMP外,10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余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50%,PCR扩增对IMP中介或耐药的53株鲍曼不动杆菌有11株扩增到blaOXA-23,产ESBLs组29株中有5株扩增出blasHv、blaCTX-M-14、blaCTX-M-3,2株出现blaSHV、blaCTX-M-1.结论 聊城地区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常见,β-内酰胺酶产生率高,碳青霉烯酶以blaOXA-23型为主,ESBLs、AmpC酶两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多重PCR阳性率均低.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头孢他啶耐药菌株是否产金属β内酰胺酶。方法 对2002年4月—2003年1月本院临床分离的101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NCCLS推荐的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了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将对亚胺培南耐药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的菌株用金属螯合剂-抗生素稀释法检测是否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 101株鲍曼不动杆菌最常分离自痰,分布于全院16个临床科室,但有1/3以上来自于ICU病房。这101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突出,仅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吡肟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分别为90.1%、88.1%和81.2%;而对包括头孢他啶的其他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50%;而且多重耐药菌株常见。共有1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和(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金属螯合剂.抗生素稀释法检测出9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 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高、分布广,对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仅碳青霉烯和四代头孢菌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存在对亚胺培南耐药和(或)对头孢他啶高度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其中部分耐药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型流行情况,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7株鲍曼不动杆菌的8种相关β-内酰胺酶基因型(TEM、AmpC、VIM、IMP、PER、GES、VEB、SHV)进行检测,并通过琼脂凝胶电泳后进行成像验证。结果 7株鲍曼不动杆菌中blaTEM染色体检测阳性有7株、质粒阳性7株;blaAmpC染色体阳性3株、质粒阳性6株;blaPER染色体阳性4株;其余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其中有1株同时携带有3种耐药基因型。结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以TEM型最为常见,其次为ampC型、PER型,其余型未见发现;同一株耐药菌可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哈尔滨地区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情况及其耐药基因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预防和控制该地区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方法收集哈尔滨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190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19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同时,筛选出产ESBLs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主要的ESBLs编码基因,包括PER-1、SHV-1、TEM-1、VEB、CTX-M、OXA-23基因型。通过Gen Bank进行基因型的序列比对分析。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产ESBLs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同源性。结果 19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分别为95.3%、93.2%、56.8%。耐药率高于70.0%的抗菌药物为头孢他啶和派拉西林,其余药物耐药率均高于50.0%。19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筛选出产ESBLs菌株共58株,检出率为30.5%。PCR分析结果显示,PER-1基因型26株,TEM-1基因型23株,SHV-1基因型1株,OXA-23基因型24株,其中37.0%同时携带PER、TEM、OXA-23 3种基因型。其余基因型检测结果为阴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结果显示,58株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通过PFGE分型分为A、B、C、D、E型。来自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的39株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为A、B、C型,以A型为主,为35株,其中A1亚型有27株,A2亚型有5株,A3亚型有3株;B型有3株;C型有1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19株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中,5株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A1条带一致;12株为D型,其中D1亚型9株,D2亚型3株;2株为E型。结论哈尔滨地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产ESBLs酶是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哈尔滨地区鲍曼不动杆菌流行株存在医院之间交叉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存在类型。方法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及做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5种常见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采用随机引物PCR扩增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5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而对其余18种抗生素耐药率为52%-100%,其中24株为泛耐药菌株,共分为8种基因型,B型菌株为主要的流行株,所有菌株均检出TEM-1基因,46株检出AmpC基因,31株检出0XA-24基因、21株检出0XA-23基因,7株检出IMP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以引起危重病人的呼吸道感染为主,对1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对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并且存在克隆传播,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内分离出来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各类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探讨这些基因的分布特点,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期间医院内分离的200株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PCR法检测A类β-内酰胺酶基因SHV,GES,TEM;B类β-内酰胺酶基因VIM,IMP;C类β-内酰胺酶基因AmpC和D类β-内酰胺酶基因OXA-51,OXA-23,OXA-24,OXA-58在菌株中的分布。结果2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116株为多重耐药株,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70%;其中52株携带TEM,携带率为26.0%,135株携带SHV,携带率为67.0%,7株检出GES,携带率为3.5%;170株携带VIM-1,携带率为85.0%,12株检出IMP-1,携带率为6.0%;150株携带AmpC,携带率为75.0%;190株携带OXA-51,携带率为95.0%,165株携带OXA-23,携带率为82.5%,2株携带OXA-58,携带率为1.0%,所有菌株未检出OXA-24。结论携带β-内酰胺酶基因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之一,携带率最高的基因为OXA-51,OXA-23,AmpC,VIM-1和SHV,携带率均超过60%,说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是A,B,C,D四类β-内酰胺酶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珠海迪尔体外细菌检测专用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院内3年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来源于痰液(82.98%~88.76%)。2015年分离的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7%~41.4%)低于2014年分离的9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4%~47.9%) ,而高于2013年分离的8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2%~18.0%)。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多粘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总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7%、5.1%、10.3%、15.4%;对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总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4.4%、31.2%、31.2%、29.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文献报道。加强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可预防和减少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和碳青霉烯耐药菌株的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耐药性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临床感染患者标本培养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526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提取细菌DNA进行PCR扩增,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52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1.6%(61/526),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61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上述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均能检测到β-内酰胺酶基因。鲍曼不动杆菌基因ADC、OXA-51、Ampc、OXA-23、TEM、CTX-M-2、PER、SHV、NDM-1阳性率分别为96.70%、95.08%、95.08%、72.13%、58.00%、3.28%、1.64%、1.64%、1.64%,未检出的基因为OXA-24、OXA-58、CTX-M-1、IMP、VIM。结论桂西地区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耐碳青霉烯类菌株能产生不同类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以Ampc、ADC、OXA-51为主,OXA-23、TEM次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状,指导临床用药;分析多重耐药菌株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的亲缘性,揭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205株,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PCR方法检测2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用多分子标志分型法,以13种基因为分子标志行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检测菌株的亲源性.结果:20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8%.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0%左右.PCR检测2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bla TEM基因阳性率为50%,bla PER基因阳性率70%,bla VEB基因阳性率10%,bla CARB基因阳性率10%,bla GIM基因阳性率5%,bla DHA基因阳性率15%;未检出bla SHV,bla OXA,bla GES,bla SPM,bla VIM,bla IMP,oprD2基因.聚类分析结果提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存在院内感染传播且存在暴发性流行.结论;分离菌株对多黏菌素全部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相对较高,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携带bla TEM,bla PER,bla VEB,bla CARB,bla GIM,bla DHA等多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某院2011~2015年分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使用Microscan Walkaway 40 plus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及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检测,采用WHONET5.6版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5年分别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190株、269株、350株、336株、427株,分别检出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59株、222株、294株、281株、35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IC U (559株,35.6%)、神经外科(276株,17.6%)、呼吸内科(271株,17.2%)等科室,主要分离自痰液(1201株,76.4%)、伤口切口分泌物(124株,7.9%)、尿液(81株,5.2%)等标本。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耐药率均超过了80%。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检测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总耐药率,对青霉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耐药率均超过了9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临床科室应根据微生物培养报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避免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变异,探索其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扩增所有临床株的7种PBP基因并测序。比较该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组与耐药组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结果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67.6%。测序结果显示敏感株及耐药株间未发现PBP的氨基酸变异。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其耐药机制与PBP变异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征和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的标本分离鉴定,检出556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体外对多数抗菌药物呈现较高水平耐药并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上升最为显著,但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较多,对所测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占检出总数的41.7%。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高并呈上升趋势,开展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进行同源性分析,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应用WHONET5.0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变化。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ICU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5株,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及碳青霉烯酶OXA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同源性。结果该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增加,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10.8%升高到62.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13.5%升高到58.8%。PFGE分析存在8个克隆;blaOXA-51、blaOXA-23、blaOXA-58阳性的分别为33株(94.3%)、20株(57.1%)和6株(17.1%)。ISAba1相关blaOXA-23是碳青霉烯酶主要的存在形式。未检测到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该院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率最高,并存在交叉感染的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该院2014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对临床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4年1~12月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226株,该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3.0%和30.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50.0%。不同科室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其中以ICU分离株耐药率最高。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别达到了71.2%、19.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隔离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防止医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