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实验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为震颤性麻痹,在老年人群中多发,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徐缓。该病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晚期因为限制了病人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常死于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解决PD这一世纪顽症成为了各国学者必须面对的任务,而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出类似人类PD的症状对解决这项任务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各国学者在PD实验动物模型制作方面所做的工作作一综述。1P D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自从1817年英国医师Jam es B.Parkinson首次报道了他称之为震颤麻痹的神经系统疾病以…  相似文献   

3.
农药百草枯致小鼠帕金森病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百草枯致C57BL小鼠帕金森病模型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纹状体多巴胺递质的变化。方法:C57BL小鼠每周两次百草枯(10mg·kg-1体重)腹腔注射,共6周。悬挂法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中脑黑质部位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检查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化。HPLC法观测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的变化。结果:百草枯组C57BL小鼠出现显著的行为学障碍,悬挂得分减少;中脑黑质细胞数量减少;纹状体多巴胺含量降低。结论:C57BL小鼠慢性暴露于百草枯可成功复制帕金森病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侧纹状体内多靶点注射6-OHDA诱导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意义。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向纹状体内多靶点(双靶点、三靶点及四靶点)微量注射等量6-OHDA,于注射后2、3、4和6周观察阿朴吗啡诱导的大鼠偏侧旋转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黑质纹状体TH表达。大鼠经阿朴吗啡诱导偏侧旋转圈数>7r/min(>210r/min),为合格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结果双靶点诱导组,大鼠成模型率为43.3%(13/30);三靶点诱导组,成模型率为70%(21/30);四靶点诱导组大鼠成模型率为66.7%(20/30)。双靶点和三靶点诱导成模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三靶点和四靶点诱导成模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78)。四靶点组有3只大鼠死亡,其他两组尚未见死亡。6周后黑质纹状体TH凋亡检测二靶点与三靶点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三靶点与四靶点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纹状体内三靶点注射不仅能成功诱导帕金森病动物模型,而且能提高动物成模率。  相似文献   

5.
小鼠亚慢性暴露于百草枯后产生帕金森病样表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成年C5 7b1小鼠较长时间口服百草枯对其黑质纹状体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 48只成年C5 7b1小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6只。MPTP组 :喂食MPTP 2 0mg·kg-1;百草枯组 :喂食百草枯 10mg·kg-1;对照组 :喂食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小鼠每日喂食相应的毒物或生理盐水 ,共 2个月。观察小鼠的自发性行为、黑质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纹状体中多巴胺、5 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结果 :MPTP 2 0mg·kg-1体重组及百草枯 10mg·kg-1体重组C5 7BL小鼠的自发性活动减少、纹状体中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降低、中脑黑质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成年C5 7BL小鼠长期口服大剂量的百草枯可产生类似于帕金森病的行为 ,黑质纹状体也发生相应的生化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病MPTP慢性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的大量丢失,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远动障碍、姿势异常等。过去人们对帕金森病的病因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并没有找出导致该病的直接因素,然而大部分暴露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的农民以及被吸毒者误用后均出现了帕金森症状[1],这使得人们对MPTP产生了重视。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进行性的缺失,多巴胺明显减少,残存神经元内出现Lewy小体。Lewy小体为残存神经元内的一种嗜…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目前,在60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病率达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对PD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无论研究其发病机制,还是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都离不开PD动物模型。本文综述不同动物PD模型的制备和评价方法,应用范围和研究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1817年)首先描述,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形成为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动作徐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帕金森病(PD)患者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组织、异常的酶复合体及其原因,讨论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在PD中的发病机制和监测PD患者周围组织中的线粒体酶复合体活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各种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的制备原理,方法做一简要介绍,并就各种模型的特点给予评价。重点述及性能稳定,目前常用的6-羟基多巴胺(6-OHDA)偏则大鼠PD模型和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猴模型和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6-OHDA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制作成功率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取SD大鼠90只,将6-OHDA立体定向注射于左侧黑质区及中脑腹侧被盖,观察大鼠的行为、黑质抗氧化指标、线粒体呼吸链及黑质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①经阿朴吗啡诱导后共筛选出成功模型64只,成功率为71%;②模型大鼠黑质区ROS、MDA水平均明显升高,而GSH-Px活性则明显降低;③模型大鼠黑质区存在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④免疫组化发现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较对侧明显减少(P<0.001);⑤电镜观察发现模型大鼠黑质细胞同时存在凋亡、变性和坏死样改变。结论应用本方法可较快建立稳定的成功率较高的PD大鼠模型,该方法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干扰线粒体呼吸链功能、诱导凋亡甚至引发坏死等不同机制损毁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同PD的发病机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氧自由基在帕金森病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氧自由基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分为3组:帕金森病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制作。采用生化、电镜方法观察铁离子、氧自由基浓度及黑质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帕金森病组大鼠铁离子、氧自由基浓度及黑质损伤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结论 氧自由基在帕金森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其病理特征主要是中脑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造成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减少,当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70%时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PD的最初药物治疗给许多患者带来了益处,但疗效是暂时的,因为左旋多巴并不能阻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退行性疾病 ,临床症状有震颤、强直、运动迟缓、共济失调。其病理特征 :纹状体黑质致密部多巴胺 (DA)及其代谢物含量减少 ;DA转运体减少 ;酪氨酸羟化酶 (TH )减少 ;黑质胞浆内有Lewy小体。随着PD病因的进一步研究 ,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移植和治疗药物的发展 ,PD动物模型建立也在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几种PD动物模型的新发展 ,综述如下。一、理想PD动物模型的特点为了与人类PD症状更接近 ,理想PD动物模型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动物新生时有正常…  相似文献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保护性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保护性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制作PD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模型组,谷胱甘肽(GSH)组,左旋多巴(Ldopa)组,谷胱甘肽 左旋多巴组,另设对照组(8只),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共45天,给药前后均进行行为学测试,给药结束后行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并测定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及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水平.结果 (1)GSH对其旋转行为无明显影响(P>0.05);(2)GSH 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3)GSH能增强黑质呼吸链酶复合体Ⅰ活性;(4)免疫组化发现GSH组TH-IR神经元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01);(5)电镜下发现GSH可部分延缓凋亡进程.结论 (1)GSH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并对线粒体呼吸链具有一定保护作用;(2)GSH与L-dopa合用既可有效改善症状,又对残存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多巴胺能神经元替代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在黑质、纹状体,最大特点是病变只侵犯单一类型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尽管目前存在药物治疗的缺陷,但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替代治疗呈现了广阔的前景。文章综述了近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人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内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是干细胞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之一.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可以替代丧失的神经元,恢复脑功能和促进脑的自我修复.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移植在PD病人脑部也可达到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展示了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治疗PD的良好前景.然而,这样的治疗是否可以永久和完全恢复PD的脑功能仍是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人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是干细胞治疗的最佳适应证之一。动物模型的研究证实 ,干细胞移植可以替代丧失的神经元 ,恢复脑功能和促进脑的自我修复。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移植在PD病人脑部也可达到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展示了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治疗PD的良好前景。然而 ,这样的治疗是否可以永久和完全恢复PD的脑功能仍是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9.
MPTP的毒性机制与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具有特异性的神经毒性,其经单胺氧化酶B催化代谢为MPP~+,通过抑制线粒体氧化呼吸链、产生反应氧族和一氧化氮等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凋亡,在多种动物中产生类似于帕金森病的症状和病理改变,是目前最常用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偏侧帕金森病(PD)猴模型黑质和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方法对3只恒河猴经单侧颈内动脉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成偏侧PD猴模型后,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偏侧PD猴黑质和纹状体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变化,并与正常猴比较。结果偏侧PD猴MPTP毁损侧的黑质和纹状体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毁损对侧和正常猴明显增加(均P〈0.01),毁损对侧的黑质和纹状体NOS阳性神经元数目与正常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偏侧PD猴黑质和纹状体NOS阳性神经元增多,由此引起一氧化氮(NO)合成和释放增多,可能对黑质和纹状体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