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高压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短波、高压氧治疗。超短波和高压氧治疗均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2.8±2.6)分]低于对照组[(6.9±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联合高压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短波与电脑脉冲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探讨超短波与电脑脉冲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超短波疗法,每次治疗时间15分钟,每日1次,20次为1疗程。然后采用电脑脉冲按摩治疗法,每次治疗时间20分钟。每日1次,20次为1疗程。对36例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36例中治愈13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结论 超短波与电脑脉冲按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潘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90-169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更昔洛韦胶囊,每次0.5g(0.25g/片),每日3次。同时配合局部皮肤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自拟清血汤。两组均以7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清血汤联合阿昔洛韦、氦一氖激光照射以及良好的护理治疗带状疱疹,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达到缩短病程、减轻痛苦、减少不良反应和后遗神经痛之目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具有典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注,每日1支(>15 000AU);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 100mg联合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均为14d,疗程结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疼痛减轻、消失时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4周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病例在痊愈率、显效率、疼痛消失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患处20 min,2次/d,并给予口服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 mg/次,1次/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口服液10 ml,3次/d,两组连续用药10 d,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口服液联合高能窄谱红光照射治疗颌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医生选用。  相似文献   

7.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4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用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及顽固性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超短波,其鸣火花及磁疗等综合疗法患部治疗,时间依各种治疗方法而不等。结果:43例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20例,好转11例,总显效率74%。结论:采用综合治疗带症疱疹性顽固性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成先柄  秦桂英 《现代康复》1999,3(10):1262-1262
目的:探讨超短波、TDP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机制。方法:采用超短波加TDP治疗带状疱疹140例.与皮肤科常规药物治疗112例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继发感染及后遗神经痛明显步于对照组。结论:超短波加TDP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孙岩 《新医学》2005,36(8):461-462
目的:探讨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涂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治疗组3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外涂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进行治疗,3周为1疗程,共1~2个疗程.对照组20例肌内注射维生素B12,口服吲哚美辛、维生素B1、维生素E并配合微波理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共1~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21例(68%),对照组治愈7例(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结论: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涂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神经痛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短波、TDP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与机制。方法:采用超短波加TDP治疗带状疱疹140 例, 与皮肤科常规药物治疗112 例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继发感染及后遗神经痛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超短波加TDP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蜡疗对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蜡疗对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蜡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熔点为56C的医用白色无水石蜡,使用蜡垫外敷法,对8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0例中显效26例,有效4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8%。结论蜡疗对骨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其疗法简单易行,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水煎服,每次200ml,每天2次;对照组30例,口服维生素B1片10mg,吲哚美辛片25mg,1天3次,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每日一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对改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刺络拔罐加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36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成20例采用梅花针叩刺疼痛部位、拔罐,并加用艾盒灸,每次治疗30~40m in,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对照组16例仅采用刺络拔罐而不加艾炙,方法、疗程同治疗组。结果: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基础上配合艾灸可以提高痛阈,具有较长的镇痛后效应。  相似文献   

14.
沈晓红  许粉年 《全科护理》2014,(21):1941-1942
[目的]对艾灸联合三黄洗剂外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病人的局部先外涂三黄洗剂,后用艾条进行灸,直到病人局部的皮疹变暗,水疱干燥为止。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由医生开医嘱进行中药、西药的治疗。连续治疗14d后根据视觉模拟法数值的变化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三黄洗剂外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三联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三联疗法(刺络放血+局部拔罐+神灯局部照射),对照组采用VitB、VitC、卡马西平口服,均1d3次,21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神觉模拟评分(VAS)值、症状评分以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三联疗法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30例带状疱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以阿昔洛韦联合强的松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为观察组,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在止疱、止痛、结痂、痊愈的时间及预防后遗神经痛上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阿昔洛韦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病程短,同时可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常见且较难治疗,探讨其好发因素及干预方法非常有意义。方法:对2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及113例未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治疗康复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好发因素可能为原发病治疗欠及时、疗程较短、未合并使用激素及有特殊伴随疾病等。结论:对原发病尽早并足够疗程的治疗及适量使用激素,同时积极控制伴随疾病应是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干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低频调制中频电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淑章  安经克 《中国康复》2005,20(5):294-29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50-71岁,平均60.3岁;病程2个月-2年;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受累7例,臂丛神经13例,躯干部神经受累21例;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41例患者均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多步程序第3个处方治疗,载波频率为3000 Hz的中频电流,调制电流频率1-150 Hz,调制电流波形为正弦电流、方波、指数曲线电流及三角波交替使用,调幅度75%-100%。治疗时将2个适当大小硅胶电极放置于疼痛部位,调节输出至患者皮肤有轻微刺痛感为度,每次20 min,20 d 1个疗程,治疗前后以目测类比评分(VAS)值评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5d后开始第2疗程;对照组采用疼痛区域局部封闭,阻滞用药及剂量、疗程等均与治疗组相同。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病人的镇痛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提高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5d后开始第2 疗程;对照组采用疼痛区域局部封闭,阻滞用药及剂量、疗程等均与治疗组相同.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病人的镇痛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提高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