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方(YX)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复制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慢性心衰大鼠(CHFR)模型,测定YX对CHFR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YX能明显提高CHFR的左室内压峰值(LVSP)、动脉收缩压(SAP)、平均动脉压(MAP)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P<0.05~0.01;能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心室开始收缩到压力上升速率最大值的时间(t~dp/dtmax),P<0.05~0.01。结论:YX能明显增加CHFR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观察养心通脉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复制结扎在冠状动脉主干所致急性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大模型,测定YX对CHFR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论YX能明显增加CHFR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养心通脉方的"有效成分部位方"的最佳剂量.方法 对已确定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丹参酮ⅡA、总生物碱和总挥发油5个有效成分部位同剂量水平组成方剂进行L9(34)正交试验,观察分析各方剂对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电图J点位移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 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人参多糖3水平、总生物碱和总挥发油在1水平时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而人参皂苷3水平、丹参酮ⅡA3水平、人参多糖2水平、总生物碱及总挥发油在1水平时能够改善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结论 以人参皂苷3水平(34.33 g生药/kg体质量),丹参酮ⅡA3水平(1.27 g生药/kg体质量)、人参多耱2水平(4.77 g生药/kg体质量)、总生物碱1水平(0.67g生药/kg体质量)、总挥发油1水平(62.2 mL生药/kg体质量)为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的最佳配伍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内心肌缺血微环境诱导下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BMSCs)向心肌样细胞的定向分化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大鼠心功能、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产妇脐血细胞,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MSCs;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制备成AMI大鼠模型后分为2组,移植组在心肌梗死周边区注射移植GFP标记的UCBMSCs;对照组在心肌梗死周边区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血流动力学检查,并取心脏组织行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UCBMSCs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和Connexin43的表达;并进行抗Ⅷ因子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心肌毛细血管密度(myocardial capillary density,MC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4周移植的UCBMSCs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和Connexin43,对照组无心肌特异蛋白表达;移植组LVEDD、LVESD明显减小,而LVEF、LVFS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组梗死周边区MCD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移植组为(4.16±0.2)个/HP(×400),对照组为(2.29±0.3)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CBMSCs移植可在大鼠AMI部位存活,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UCBMSCs移植后明显改善AMI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促进毛细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模型组、养心通脉方组,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采用脱颈椎法处死,通过测定呼吸控制率(RCR)、二磷酸腺苷磷/氧(ADP/O)比值及 ATP 的浓度来评价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并对线粒体内胆固醇、磷脂(PL)、甘油三酯(TG)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模型组中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内RCR、ADP/O比值及ATP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在养心通脉方组中心肌细胞线粒体内RCR、ADP/O比值及ATP浓度均接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胆固醇、TG 和 FFAs 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同时磷脂(PL)水平明显降低(P<0.001)。但在养心通脉方组中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胆固醇、TG、FFAs以及PL的水平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其膜完整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疑难病杂志》2014,(1):8-9,24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辅治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冠心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通脉方,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患者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血管舒张百分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百分比(NID)及NO、6-keto-PGF_(1a)、ET-1、TXB_2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2组NO、6-keto-PGF_(1a)。均显著升高(P<0.05),ET-1、TXB_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MD、NID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通脉方辅治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溶通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后心肌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伪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asion,I/R)组、血溶通脉+I/R组,每组10只.I/R组预给药7d后行冠状动脉结扎3h,松解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基本结构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贵州香猪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抽取骨髓3 mL,按照Wakitani方法培养出骨髓间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后,5-溴脱氧尿苷标记备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实验组第三代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注射至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远端多点注入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DMEM.术后3、6周取标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组织基本结构;体外药物刺激离体肌条,检测心肌收缩情况.结果 VG染色显示实验组胶原纤维融合较少,组织结构排列基本处于有序状态.实验组心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时间推移恢复程度增加(P<0.05).结论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梗死心肌移植可以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调节组织内胶原纤维的含量和组成,防止心室重构,从而起到对心肌基本结构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基本结构及心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贵州香猪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抽取骨髓3 mL,按照W ak itan i方法培养出骨髓间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后,5-溴脱氧尿苷标记备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实验组第三代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注射至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远端多点注入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DMEM。术后3、6周取标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组织基本结构;体外药物刺激离体肌条,检测心肌收缩情况。结果VG染色显示实验组胶原纤维融合较少,组织结构排列基本处于有序状态。实验组心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时间推移恢复程度增加(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梗死心肌移植可以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调节组织内胶原纤维的含量和组成,防止心室重构,从而起到对心肌基本结构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养心通脉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片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ORS)患者内皮素(ED、一氧化氮(N0)、血管紧张素Ⅱ(AgⅡ)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67例IRS患者,根据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养心通脉片组(33例)和二甲双胍片组(34例)。治疗8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ET、N0、NO/ET、Ag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ET、A异Ⅱ与同批对照组b匕较显著升高,NO和NO/ET则显著降低。治疗后显示,养心通脉片可显著降低IRS患者ET和AgⅡ,升高N0和NO/ET值(p〈0.05或p〈0.01);二甲双胍片组也具有趋势一致的调节作用,但调节力度相对较弱。两组比较,除NO/ET外。其余各项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养心通脉片对IRS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唐一锋  石蓓  王冬梅  沈长银 《重庆医学》2018,(12):1583-1588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于大鼠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将14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MSCs移植组、HMGB-1注射组、HMGB-1注射+MSCs移植组及HMGB-1 BoxA注射+MSCs移植组等6组,术后第28天对大鼠的心脏功能、心肌的病理切片、心肌梗死的面积及梗死区新生血管的密度进行检测.并在心肌梗死术后第3、7、28天测定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 在术后第28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较其余5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期内径明显缩小,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HMGB-1注射+MSCs移植组梗死面积与其余模型组相比明显缩小(P<0.05),梗死区的新生血管数目显著增加(P<0.05).在术后第3天和第7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的大鼠血清TLR4、VEGF水平最高(P<0.05);术后第7天及第28天,HMGB-1注射+MSCs移植组大鼠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核因子Kappa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最低(P<0.05).结论 通过使用HMGB-1注射联合MSCs移植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心肌梗死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观察HMGB1能否增强MSCs旁分泌效应;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模型上,HMGB1同时联合移植MSCs,观察HMGB1联合MSCs移植是否能进一步增加梗死区域局部新生血管数量.方法 贴壁离心法培养大鼠MSCs,HMGB1的受体TLR4和RAGE检测;不同浓度梯度HMGB1分别干预MSCs后,ELISA法检测VEGF的表达情况;SD雄性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MSCs移植组、HMGB1注射组、HMGB1注射+MSCs移植组(n=24只),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3、7、28 d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浓度水平;术后28d免疫组化测定梗死区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①MSCs有TLR4和RAGE的表达;②浓度为12.5、25、50、100和200ng/mL HMGB1干预MSCs后,VEGF的分泌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当浓度为400和800ng/mL时,VEGF的分泌量较对照组减少(P<0.05);③术后3、7d时间点血清VEGF测定:HMGB1注射+MSCs移植组>MSCs移植组>HMGB1注射组>模型组(P<0.05);④HMGB1注射+MSCs移植组的CD31染色新生血管数明显增多.结论 HMGB1联合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梗区及交界区新生血管生成有益.  相似文献   

13.
MRI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AMI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只2月龄小型家猪抽取骨髓,分离培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外周动脉介入法制备小型猪的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7 d经冠状动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以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后7 d和移植后1个月行核磁共振(MRI)检查,评价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移植后1个月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0.50±0.06)明显高于对照组(0.39±0.09)(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明显改善梗死区心肌收缩功能,MRI可以显示心肌梗死的透壁程度及梗死区的范围,可以通过测量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来计算左室的射血分数,反映左心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4.
rhG-CSF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然尊  石蓓  许官学  王冬梅  沈长银 《重庆医学》2008,37(23):2667-2669
目的 比较分析rhG-CSF和MSCs移植对梗死心肌的修复作用,并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纯种大白兔45只(死亡10只),分为rhG-CSF组(n=12)、MSCs移植组(n=10)和对照组(n=13),于心肌梗死后30d,分别检测其心功能、梗死心肌的形态学以及新生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hG-CSF组和MSCs移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降低,心功能提高,室壁厚度增加,心肌梗死面积缩小,而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新生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CSF应用和MSCS移植治疗兔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增加梗死心肌新生毛细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15.
麻醉大鼠结扎LAD(Left Anterior Decending)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在LAD结扎后5小时取血测定CPK,FFA及PGI2,TXA2,并作心肌NB-T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显示健心康具有抑制LAD结扎后血清CPK,FFA升高,增加血浆中PGI2/TXA2比值,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脉通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试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血脉通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血脉通胶囊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建立AMI模型。记录结扎前及结扎后15、30、60、90、120 min、24 h心电图变化;HE染色和硝基四氮唑蓝染色观察心肌损伤程度和梗死范围的变化;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 MMP-9、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和模型组比较,血脉通胶囊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对抗AMI心电图J点的上抬;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和损伤程度;其中高、中剂量组可减少心肌 MMP-9、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血脉通胶囊对结扎大鼠冠状动脉致AM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降低心肌组织 MMP-9、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MSCSHH心肌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onic hedgehog(SHH)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移植大鼠心梗区后,血管新生的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以结扎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40只).分别在梗死周边部位移植BMMSCSHH(转染组)、等量的BMMSC(细胞组)、BMMSC和pcDNA3.1-Shh DNA的混合物(混合组)、单纯pcDNA3.1-Shh DNA质粒(基因组)、等容积的低糖DMEM培养基(对照组).移植后第1、2、4、8周每组分别取10只为标本,qPCR检测移植后各组间移植部位Ptc1、Gli-2、COUP-TFⅡ等SHH信号传导通路下游基因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ng-1促血管再生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移植后第7天,转染组移植部位SHH下游基因Ptc1、Gli-2、COUP-TFⅡ表达分别较对照组、细胞组、基因组、混合组上调(Ptc1:P<0.01,P<0.01,P<0.05,P<0.05; COUP-TF Ⅱ:P<0.01,P<0.01,P<0.05,P<0.05;Gli-2:P<0.01,P<0.01,P<0.05,P<0.05);转染组VEGF、Ang-1等促血管再生因子分别较对照组、细胞组、基因组表达上调(VEGF:P<0.01,P<0.05,P<0.05;Ang-1:P<0.01,P<0.05,P<0.05),而与混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表达上升的趋势(VEGF:P=0.147,Ang-1:P=0.15).而在后续第2、4、8周检测上述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转染SHH基因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大鼠心梗区后通过上调其下游基因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其作用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移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SHAM组、SAP组与SAP+P-MSCs组.采用4%牛磺胆酸钠胆胰管逆行注射建立SAP模型,术后6 h经尾静脉输注P-MSCs(1×106个·100 g-1).P-MSCs移植...  相似文献   

19.
樊冬梅  薛莉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6-8,F000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kappaB(NF-κB)活化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分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AMI组),25例体检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两组PBMCs的NF-κB表达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1β由放射免疫法测定。对两组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AMI组血浆外周血PBMCs的NF-κB核染色阳性百分率、TNF-α、IL-1β分泌表达均显著增加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②AMI患者外周血PBMCs的NF-κB核染色阳性百分率与TNF-α、IL-1β表达均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外周血PBMCs的NF-κB活性增高,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分泌来参与AMI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室重塑等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