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认为,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多由正虚邪实所致,正虚有脏腑、气血、阴阳不同,邪实有寒热、痰湿、瘀毒等之分,正虚、邪实又因疾病类型、因人、因时等不同而各异,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重在调和阴阳气血平衡,用药上强调“平和”,不可单纯以毒攻毒,过用峻猛之品,否则损伤正气,贻误治病良机.  相似文献   

2.
周兆玲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45-946
"火郁发之"就是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既可透邪外出,又可散热降温,以达到机体气机开合升降协调,恢复阴平阳秘。由于"火"有不同的来源,可郁于不同的部位,临床用药亦不尽相同。凡治火郁之证,临证总当顺其性而扬之,因其势而导之,但升之、散之不可过于凉遏,以免冰伏其邪,使热不得外越而内陷。  相似文献   

3.
体质反映不同个体对病邪的易感性、发病倾向性及病证演化方向。不同体质反映不同的人体内环境,即疾病发生发展的场所,决定疾病发展方向与预后转归。肿瘤患者体质又有其特异性,针对肠癌患者几种常见体质进行调体用药,改善偏颇体质,调整人体内环境,可提高肠癌患者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辨治乙型肝炎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河北中医》2004,26(11):838-838
乙型肝炎病机复杂,容易反复,难于根治。其根源在于既有肝损而正虚一面,又有病毒潜伏而邪实的一面,并贯彻整个病程中。辨治过程中,又因祛邪解毒、祛湿活血易伤正气,补益扶正又易恋邪,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体会,辨治该病应清热利湿为要,扶正补益为先,活血化瘀贯彻始终,灵活用药慎防偏差。  相似文献   

5.
正"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语出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素问·热论》云:"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尽管汗、吐、下之治法有异,但皆为"使邪有出路"的具体体现。笔者个人临床及跟随盛丽先老师学习期间,深感"用药须使邪有出路"之因势利导在治疗小儿病中的重要意义。兹举例如下。1咳嗽咳嗽初起,主要以感受外邪为主,其中又以感受风  相似文献   

6.
周栋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86-887
介绍孙伟教授治疗慢肾衰验案一则,认为本病病机为正虚邪实,但在各个病期虚实程程度不同,处方用药亦有变化,体现了孙伟治疗本病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7.
脾胃虚弱是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内在基础,而中土虚弱,湿浊易生,治疗应以健脾固本为先,兼清火、湿、热之标邪。临证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但又当分清虚实寒热,故有辨治用药之别。具体方法分为治病求本,知脾胃之虚;明辨虚实,祛火热之标;兼顾他邪,随证治之和巧用药对。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清透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之法.温热病发展过程中,采用清透之法对于清除热邪,防邪内传,预防机体功能损伤有重要的意义.温邪所致皮肤病,势必引起卫气营血的功能失常,故从卫气营血来进行论治,往往能取得不错的疗效.根据皮肤病发展变化、温邪侵入的程度的不同,可将治疗方法分为邪犯卫表,疏卫透表;邪入气分,清热透表;热伤营阴,透热转气;热盛入血,凉血透斑.其用药特点也多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又根据兼证不同,佐以养阴生津、通下泻俯、攻毒杀虫止痒.总之临床上治疗温热性皮肤病当以清透法作为总的治疗原则,根据病情变化,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9.
立足三焦辨证理论体系,分析三焦感受湿热之邪不同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在治疗方面提出上焦湿热证用药宜清轻,以开肺气、宣气布津为要;中焦湿热证用药辛苦淡寒,重视顾护脾胃,以理气运脾,清热除湿为本;下焦湿热证顾及肝肾耗伤之阴津,清热除湿兼顾养阴的治疗方法。提出治湿宜守,不宜频繁更换方药,抽丝剥茧化湿热,缓缓图之,治湿忌敛,慎熟地黄、白芍、阿胶等阴柔收敛之品。认为湿热之邪侵入的不同阶段在舌象上有不同的表现,舌诊是判断病邪深浅轻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有36条原文谈及"无形邪热与有形实邪相结","有形实邪"在《伤寒论》中有水饮、痰湿、湿邪、瘀血和肠间糟粕5种。其相关病证的治疗主要依从"清法与下法结合、侧重下法"的治疗原则,根据有形实邪的性质和所在部位的情况,选择性采取逐水泻热、利水清热、利湿泻热、逐瘀泻热、通腑泻热等"下法"。用药重用苦寒泻下之品,尤擅用大黄,根据实邪性质与所在部位的情况,采用不同剂量:偏上者用6两、8两,偏于中下者,用量在2~4两之间;且灵活配伍,针对有形实邪的性质用药。充分体现张仲景对《黄帝内经》下法的继承和发展,值得探讨兹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1.
方剂学的学科内涵主要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是从中医基础跨向临床的桥梁,其研究核心--方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要求和中西医之间的不断融合,方剂学的研究内涵和外延不断加深和扩展。方剂学从最初的理论、临床逐渐分化为理论、实验、临床、应用4个方面。传统的方剂学学科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发展的趋势。从理论、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方剂学的学科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将促进方剂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其更加符合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析中医"气一元论"的科学内涵。方法:从现代物理学、生物学、基因学等角度,运用这些学科的现代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医"气一元论"的基本内容,揭示了中医学独特的整体思维的科学性。结果:中医学"气一元论"有着坚实科学内涵。结论:现代自然科学间的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是诠释中医内涵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普及湖湘中医药文化,促进全民健康事业的新发展,是湖湘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湖湘中医药文化通俗、系统地走进书本,进而在乡村、社区及网络世界中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弘扬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精髓,增进人类健康,是湖湘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药四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对中药四性的发展进行回顾,探讨中药四性研究的新思路与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进行综述。结果:为中药四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结论:中药四性的研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予新的科学内涵,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论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中医证的本质在我国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至今对于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哲学原理等,对于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中医证的本质与单一证候的物质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从西医疾病的基本发病学过程等方面探讨了证有本质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6.
糠秕孢子菌作为人体皮肤寄生之正常菌群,是花斑癣及糠秕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的主要致病因子,近年来实验研究发现糠秕孢子菌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此结果与中医银屑病"虫毒论"不谋而合。将"虫毒论"作为银屑病发病的一项重要因素,由临床到理论,系统论述了"虫毒"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阐述其渊源及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糠秕孢子菌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医药文化。这不仅有益于我们自身,还可以使我们身边的人受益。本文将从中医药的发展、养生学的发展、饮食养生、药膳养生、情志养生和药酒养生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教育的美学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瀚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28-129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发展,文章从中医药教育的美学观念出发,探讨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中医学对天人之道的论证。方法:采用文献追溯、比较分析、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学体现了人与天地相参,人与自然同源,人与自然同构,人与自然同道,人与天地同德。结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医的精华,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中国的传统哲学对此进行过深刻的探讨,而且中医学也在继承这种观念的基础上对人的身心结构、疾病诊治等进行探索。传统哲学与传统中医学相互促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医古文》课程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本文着重从《医古文》课程中所包涵的古代语言文化现象、古代文化常识、传统道德观等内容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入手,探讨《医古文》课程在提升素质教育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