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陈岩 《新中医》2011,(9):49-50
曲直汤出自清末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肝虚腿痛,左部脉弱者。方由山茱萸、知母、生乳香、生没药、当归、丹参组成。笔者师其方义,临证化裁用于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用真武汤加味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5~68岁;病程最短者7天,最长者半年。治后痊  相似文献   

3.
邬子石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109-1109
血栓性静脉炎是深浅静脉内腔的炎症 ,同时伴有血栓形成。目前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近年来 ,笔者自拟化瘀通脉汤加味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6 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 3例 ,其中 ,男性 30例 ,女性 33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0岁 ,平均年龄 46岁 ;病因起于下肢静脉曲张 2 1例 ( 33.3%) ,跌打损伤 18例 (占 2 8.6 %) ,突发性静脉血栓 12例 (占 19%) ,静脉输液 9例 (占 14 .3%) ,局部感染 3例 (占 4.8%)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15 a。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脉管专业委员会 1990 -0 8制定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黄牡丹汤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常规应用肝素钠静滴,治疗组加服大黄牡丹汤,14d为1疗程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86.36%(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髌骨上下缘10.0 cm周径差值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大黄牡丹汤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显著,为中医治疗血栓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正>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下肢体表筋脉发生的炎性血栓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体表筋脉(静脉)掀红灼热,硬肿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甚者可致恶寒发热等症。中医称之为青蛇毒。其病因中医认为湿热毒邪入侵,以致筋脉气血瘀滞,阻塞不畅。有的与静脉注射或外伤有关。笔者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采用活血通脉汤加味治疗下肢浅静脉炎32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外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8  相似文献   

7.
崔公让教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急性期血栓性浅静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萍  崔炎  刘辉 《中医研究》2009,22(6):57-58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肢体浅静脉的血栓性、炎性病变,静脉出现疼痛、发红、肿胀、灼热等症状,常可摸到硬结节或硬性索状物,有明显的压痛,可伴有患肢肿胀、全身发热等全身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赤脉”、“青蛇毒”、“黄鳅痈”等疾病范畴。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治疗局部炎症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26-22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四妙勇安汤加味对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82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复方,对照组口服穿王消炎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52.38%,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25.00%,总有效率90.0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味可以抑制炎症反应,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血栓性静脉炎是临床常见疾病,运用中医药治疗可获较好疗效,现择数例简介如下。病案举例例一:徐××,47岁,男,农民。1983年11月11日入院,住院号32460。近10日左下肢肿胀,内侧疼痛,活动受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肾着汤加味治疗闭塞性静脉炎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9例患者均属本单位门诊病例,男4例,女5例;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40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个月;10年者1例,2~3年者2例,1年以内者6例;患病部位下肢4例,上  相似文献   

11.
<正> 小腿深部静脉炎(小腿深部血栓静脉形成),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多因外伤、感染、血流滞缓所致,如治疗不当,往往延及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易脱落导致肺栓塞。笔者于1978年以来运用当归活血汤加味治疗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自 1997— 2 0 0 0年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6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 0~ 6 0岁 ,均为骨折后长期卧床制动继发。病者无心脏病史 ,均表现为患肢高度肿胀 ,疼痛 ,发热 ,皮色暗红 ,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白细胞计数增高 ,彩色多普勒显示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变细 ,病程均 2个月以上。2 治疗方法药用 :当归、川芎、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紫草、丹皮、石斛各 2 0 g ,秦艽 10 g ,蒲公英 4 0g ,泽兰 30 g ,忍冬藤 4 0g ,生姜 10 g ,水蛭、地龙各 2 0 g ,穿山甲10 g。…  相似文献   

13.
益母草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辉雄 《中医杂志》2003,44(12):891-892
益母草辛苦微寒,有活血通经之功,为妇科常用之品。而余在临床上用其治疗周围血管病变,如血栓性浅静脉炎等,颇具效验。例1:患者白某,因左下肢肿痛,伴发热3天,经用青霉素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就诊。查见患者左大腿内侧沿大隐静脉行径红肿、触痛、灼热,活动受限,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小便黄,大便干。体温39.2℃。舌苔黄腻,脉象弦数。诊断为急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乃湿热蕴结,瘀血阻络使然。治以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处方:苍术10g,黄柏10g,牛膝15g,益母草30g,金银  相似文献   

14.
10余年来,笔者临床上在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时,常重用槐花,均取得满意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例1:张某某,男,46岁,2000年5月3日初诊。主诉双下肢反复出现硬条索状物3个月。硬条索状物伴针刺样疼痛,局部灼热,可自行缓解,遗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无脱屑,无瘙痒,随后又在它处出现。此起彼伏,呈游走性。但不伴有关节痛,与天气变化无关。双下肢皮下浅静脉有多处呈条索状,长短不一,1~8cm不等,稍微隆起,按之硬紧,且与皮肤粘连,颜色发红,皮温高,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12mm/h。舌质红有瘀斑、苔薄黄,脉涩。西医诊断: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相似文献   

15.
土茯苓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娅  郑本德 《中医杂志》2002,43(10):732-733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发生于四肢浅表静脉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近年来,我们以土茯苓为主药治疗该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方药组成药物组成大黄50g,芒硝50g,甘草15g,公英50g,赤芍15g,皂角刺30g。二、治疗方法用纱布包煎煮沸15~2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中熏洗患处,待药液降温至40℃左右后坐浴30分钟。注意:坐浴时药液温度不要太高,以人体适宜为度,以防烫...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李庭来老中医的经验方茵陈赤小豆汤(茵陈24克,赤小豆18克,生薏仁30克,苍术、黄柏、泽泻、防己、佩兰、白豆蔻各9克,苦参12克,木通6克,生甘草3克)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病例摘要例1:王××,男,26岁,工人,住院号4143号。1978年4月7日因左下肢肿痛、活动受限9天入院。查:体温39℃,左股部至左踝关节均肿胀、疼痛,左大腿内侧压痛,左踝上明显凹陷性水肿,皮色变深。周径:左踝关节上24厘米,左小腿中部39厘米,膝上10厘米处58厘米,右踝关节上20厘米,右小腿  相似文献   

18.
血栓性浅静脉炎(thrombophlebitis)是人体体表静脉发生的血栓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沿静脉走行部位红、肿、热、痛,有条索状物或硬结节,触痛明显。两年来常随师周涛教授坐诊,采用中西药物结合治疗数十例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肿消散为主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一般资料 32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中,深静脉炎13例,浅静脉炎19例,既往有静脉曲张病史者1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20~45岁6例,46~60岁21例,61岁以上5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11年。  二、临床表现 浅静脉炎:病变的静脉处疼痛,局部皮肤呈条索状、红肿、有压痛,红肿消退留下硬条索,并有色素沉着,局部常有牵掣、隐痛、坠胀感,急性期可有发热、全身不适,舌苔黄腻、脉濡数。深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整个患肢疼痛、肿胀、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扩张等四大局部症状。诊断参照1992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脉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  三、治疗方法 外用…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栓性浅静脉炎属于中医”血痹“、“脉痹”等范畴。近年来中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取得了可喜成果,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对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因病机,古代早有论述,隋代巢元方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有冬春受恶风,入络脉中,其血淤结所生”。清代吴谦《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黄鳅痈》指出此病“有肝脾两经湿热凝结而成”。当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又有了新的认识,黄大文[1]认为本病多由气虚血淤,血流滞缓,脉络不通,淤于肌肤脉络而致本病发生。黄平平等[2]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虽有药物刺激、外伤、感染、高凝状态、过敏与不明原因等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