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其内容较为分散,缺乏条理和系统性,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作者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五味补泻体用图”启发,从医易同源论出发,以河图为基本框架,以《黄帝内经》五味补泻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比《黄帝内经》与《辅行诀》中五味补泻理论的不同,设计出《黄帝内经》“五味补泻图”。“五味补泻图”完整地表达了《内经》有关五方、五气、五行、五味、五脏的相互关系及五味补泻法则,具有简洁、直观、明了的特点,有助于学习和记忆,为学习、研究《内经》五味补泻理论提供了便捷。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其中"五色五味"理论被后世医家谙熟并指导临床实践。此理论产生于五行、阴阳归属关系,基于此,"五色五味"入通于人体五脏,即青、酸入于肝,赤、苦入于心,黄、甘入于脾,白、辛入于肺,黑、咸入于肾。观察人体五色变化,可知疾病顺逆与病损部位,五味适宜,补养五脏,五味过及,有损五脏,故补益五脏,应谨和五味。掌握"五色五味"理论,对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味学说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肇始于西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广泛应用于秦汉。其首创之际,统指饮食五味,而未专作药性论述。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把五味学说引入医药学、并作为药治偏胜的理论依据后,历代医家、继有发展,使之日渐丰富而趋完善。前人论述药性,多气味相兼,或通述五味。迄至目前,对五味中某一种味的药性作用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尚未见报导。为了深入探讨中药的五味理论,必需分别对每一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对五味理论进行系统论述,涉及到五味与五行、阴阳、五脏的关系,五味的功效,以及五味所伤等内容,奠定了五味理论的基础。自此之后,五味理论的内容发展缓慢。到金元时期,兴起药性理论研究之风,五味理论备受医家们的关注。金元医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五味理论,并将"五味所伤"作为食疗本草中的重要原则指导饮食禁忌,还将五味理论用以解释具体的药物功效。金元医家对五味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饮食平衡、谨和五味、天人相应、饮食有节等几个方面论述《黄帝内经》中有关药膳养生方面的思想理论,并分析这些理论对中国现代药膳养生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从法于阴阳,顺应四时;节制饮食,谨和五味;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静养心神,调节七情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药物(中药)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药物的基本味道,最早见于《内经》有关理论,《内经》中五味一词共出现36次[1],尽管出现频率诸多,仍未指明药物五味,明确定义药物五味内容的是《神农本草经》著作。而《内经》又对五味有关内容阐释相对较多,后来经过历代医家的进一步完善,从而使五味理论更加系统完善,同时为指导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现通过《内经》中五味功能,五味与五脏,五味与四气,五味太过,五味配伍,并结合现代药理学中五味即中药中含有五种不同的药物化学成分,给予其加以分析,正确运用五味理论,指导临床并应用临床实践。总而言之,故只有谨和五味,才能使人体远离疾病,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8.
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发生的机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等,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本文对《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的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从生命的分类、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现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掘和阐述,尤其是对胎孕、男女性别、人体生长发育、人体寿命、人体感觉功能、人体精神思维、健康、体质等方面,作了客观而深入的论述。中医学理论就是在《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黄帝内经》关于生命科学的理论反为中医学理论所掩盖,不为人们所注意。本文发掘《黄帝内经》生命科学理论,旨在光大《黄帝内经》的学术成就,对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亦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对阴阳学说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同时也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文章主要从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三阴三阳理论的创立以及对阴阳范畴特性的认识等方面 ,论述了《黄帝内经》对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学说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五运六气理论的历法背景,从《黄帝内经》历法特征解读五运六气理论的背景基础。[方法]以文献研究方法,探究历法形成、《黄帝内经》中的历法及表现方式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关系。[结果]古代历法是以天象为本而制定,体现了天地阴阳万物的变化规律。《黄帝内经》中的历法有太初历、四分历、十月太阳历。运气理论灵活运用了十月太阳历的内涵,并与太初历、四分历相统一。《黄帝内经》体现历法的方式有圭表测影、漏刻计时、正月建寅、四季五季、九宫八风、五运六气、二十四节气、六十甲子等表达方式。[结论]五运六气以太初历、古四分历、十月太阳历为基础,解读历法背景对学习运气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对中药药性理论做了纲领性的描述,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寒以热,治热以寒"的原则,为药物四气理论的萌芽;提出了"辛、酸、甘、苦、咸"五味,及"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等五味功能,成为五味理论的基础;此外,还有关于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方面的阐释。后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挥,逐渐发展为现在的中药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阅读、整理和分析《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的相关论述,肯定了心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明确"心"在《黄帝内经》中的含义,对于理解、分析和应用《黄帝内经》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既可代表有形的脏器,又可代表无形的情绪、认知、思维等。心为君主之官,除了其主血脉和主神明的作用之外,心对感伤外邪、感官功能和心身疾病都具有影响作用。基于"心"的不同含义,养心方法亦有不同。宗气入心,保证心脏搏动和射血功能正常;脾胃化生气血,保证人体气血充足以濡养心脏;五味养心,通过五味的收敛、缓急等特性调节心脏的生理功能;最后通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约束自身德行,从而达到精神和心理双重平和的理想状态。此四点为《黄帝内经》所述的养心之法。  相似文献   

13.
泄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黄帝内经》载有泄泻类病证散见于各篇中多达13个。《黄帝内经》运气七篇是中医学五运六气理论的奠基,其详尽地论述了天象、气候、物候和泄泻之间的关系。在探寻《黄帝内经》运气对泄泻发病影响的同时,对后世张仲景、陈无择等医家治疗泄泻的时气方也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并附典型病例一则,以期为泄泻的诊治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14.
劳永生 《广州医药》2000,31(4):68-69
1 骨伤科内治法的发展简史 骨伤科内治法,在祖国医药学发展中,不断完善、总结、整理和提高。在西周时期的疡医已能采用五气养之、五脏药之、五味节之的内治法。《周礼天官》记载:“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  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五气养之、以五脏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我国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医学巨著,对于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等基本理论有了全…  相似文献   

15.
重庆已故名老中医谢浴凡先生生前撰著《内经析疑》。其学术地位和成果价值与科学水平,本文作了扼要的评述。作者认为其价值主要在于该书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和注释,切合实际,完善理论;旁征博引,补充治法;发微阐义,突破经解;推陈出新,修正字义;提要钩玄,革新体例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辛甘发散为阳"是《黄帝内经》的五味理论之一,《黄帝内经》中关于药物的理论虽不多,仍不失为临床组方用药的圭臬。以"辛甘发散为阳"为例,其本义是阐明药食气味的阴阳属性及功效作用。分而论之,辛味、甘味各自发散为阳:与其各自所喜脏腑——肺、脾的生理特性有关;从辛味药、甘味药的作用特点体现。合而论之,辛甘配伍能更好地发挥其发散为阳的特点,临床上多应用于发汗、补益类的方剂,可见此经文对临床组方用药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深入探讨《黄帝内经》的制方原则对临床研究方剂配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黄帝内经》的重要学术价值: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名著;②是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作;③是我国传统中医学教育的必修教材,阐述了《黄帝内经》对具体临床诊疗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指出《黄帝内经》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黄帝内经》的未来研究指出了3点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研习方法,提高中医经典学习效率。[方法]总结《黄帝内经》教学及经典竞赛辅导体会,归纳学习《黄帝内经》诵、解、别、明、彰五步法,详细阐明各法的应用与拓展。[结果]学习《黄帝内经》五步法强调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应用,是学习《黄帝内经》的有效方法。[结论]遵循五步法学习《黄帝内经》能执简驭繁,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效,是中医经典研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内经》五味阴阳理论刍议刘耀1邵锋21山东中医药大学1995级研究生2500142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红卫分院276300关键词黄帝内经五味阴阳理论研究中图法分类号R221《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  相似文献   

20.
李时珍实事求是,重视实践,使气味理论从传统理论向科学用药迈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1]序例第一卷中,综合前人观念,分别讲述了气味阴阳,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气味升降浮沉,四时用药例,五运六淫用药式,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五脏五味补泻等气味理论,还结合实际,加以评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曰:“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臊是气,其说与《礼记》吻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难改易,故从旧尔。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1修正气味、增加主治《本草纲目》的编撰体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