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11年5月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424名调查对象中9.06%在调查月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平均发生密度为0.12次/(人.月);锐器伤发生较多的地点为普通病房及手术室,发生率分别为40.46%、39.88%;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针及静脉输液头皮针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分别占35.84%、20.81%及16.76%;手术过程中、回套针帽时、整理手术器械、将针头放入锐器盒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分别占20.81%、19.66%、9.83%、9.83%;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不同类别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地点、操作种类及涉及器具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知暴露源的情况下,血源性疾病暴露率为18.06%,锐器伤后上报率仅为5.20%。结论锐器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推行使用安全器械、改变错误的习惯行为、实施标准的安全防护等措施来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山东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山东省28所医院2012年10月份锐器伤的发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46 600名医务人员,其中7.30%有过锐器伤经历,平均发生率为9.71次/(人·月);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占63.25%;锐器伤发生较多的科室为普通病房及手术室,分别占49.54%、18.89%;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静脉输液头皮钢针和手术缝针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分别占34.87%、23.18%、8.90%;加药、回套针帽和手术缝合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分别占11.22%、10.32%、8.77%;在已知暴露源的情况下,血源性疾病暴露率达3.80%,锐器伤后上报率仅为15.75%.结论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避免不必要医疗操作、改变错误习惯行为、实施标准安全防护措施等,以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医务人员锐器伤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回顾性调查医务人员在2012年1月10日-2012年2月9日发生的锐器伤情况.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728份,有效回收1637份,回收率94.73%;1637名医务人员共有168人(273次)发生过锐器伤,锐器伤发生率10.26%,发生密度0.17次/(人·月);护士和医师、工作<20年是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医师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手术室、护士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普通病房;168例锐器伤事件,仅11例报告了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率为6.55%.结论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但报告率较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尤其在重点科室、重点人群中推进锐器伤防护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1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陕西省11所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的锐器伤的发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9088名调查对象中37.81%在最近1年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平均发生率为1.44次/(人.年);护士(45.43%)、工作5~10年(45.92%)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锐器伤发生较多的地点为普通病房(45.73%)及手术室(27.24%);静脉输液头皮针(33.91%)、注射器针头(27.09%)、缝合针(19.76%)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将针头放入锐器盒(16.48%)、回套针帽(14.16%)、手术缝合(13.99%)及医疗废物处置(11.58%)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在已知暴露源的情况下,血源性疾病暴露率达27.40%,锐器伤后上报率仅为3.12%。结论锐器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推行使用安全器械、改变错误的习惯行为、实施标准的安全防护等措施,以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探讨预防锐器伤管理措施,降低锐器伤发生率。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311名医务人员锐器伤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锐器伤42人,发生率为13.5%;护士的锐器伤的发生率最高为17.3%;锐器伤发生科室多见于普通病房、手术室和输液室,分别占36.8%、20.6%和17.6%;锐器伤发生环节多见于操作过程中、操作前准备阶段和操作后整理阶段,分别占36.8%、35.3%和13.2%。结论临床诊治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护士为高危人群,多发生于普通病房,主要为输液器造成,好发于操作过程中,临床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6.
1320名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医务人员锐器伤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期对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320名医务人员在2011年8月1 -31日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1320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27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其中护士22人,占81.48%,为锐器伤发生的主要人群,锐器伤发生场地主要在普通病房,占45.71%,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医疗器械主要是一次性注射器,占54.29%,造成锐器伤的发生时机主要为补液配置,占51.43%;有68.86%的被调查者参加过培训,仅有8.57%的伤者报告了锐器伤.结论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部门锐器伤的防护培训;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上报率较低;发布与宣传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指南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7.
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科学制定职业防护制度。方法对医院2009年9月-2010年8月发生锐器伤的131名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25份。结果 125名医务人员共发生372人次损伤,平均每人发生2.98次;药物配制中心的护士平均每人发生锐器伤24.29次;64.00%的锐器伤发生在工龄≤5年的医务人员,主要发生在加药、手术操作、回套针帽、处理医疗垃圾和拔针时;78.05%的护士、11.11%的医师能正确进行锐器伤的现场处理;72.80%的医务人员有害怕和(或)恐惧心理;95.20%的医务人员认为需要或很需要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结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必须提高意识,掌握锐器安全操作方法,医院要加大防护投入,采用药物集中配制,使用安全器具,避免和减少锐器伤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西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及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11年9月以问卷形式对接触锐器的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进行调查,全部数据输入锐器伤基线调查系统.结果 96所医院参与调查,共调查40842名医务人员,其中2522人报告锐器伤,发生率6.18%,其中护士的发生率达到8.08%;发生锐器伤工作年限以21~25年的人群最高,发生率达到8.71%;注射器和输液器针头是引起锐器伤的最常见器具,构成比分别达到27.24%和23.71%;发生锐器伤的环节中拔除静脉输液针头的构成比达到14.54%;而在3331人次的锐器伤中,仅有479人次按处置流程向相关主管部门报告,主动报告率为14.38%.结论 医院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重视程度不足,需加强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锐器伤的正确认识,加强重点科室重点人群锐器伤防护和培训,并通过制定相关措施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情况,探讨有效的控制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2012年12月依据医疗锐器伤发生后登记上报的35名医务人员,对锐器伤发生的人群、地点、时间、原因、锐器种类、操作环节以及病原体分布和锐器伤发生后的处置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暴露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护士、医师、护工,分别占65.7%、28.6%、5.7%;暴露发生的主要环节操作中占71.4%、操作后的整理占14.3%;在致伤锐器中注射器针头占42.9%、手术缝针占25.7%;暴露发生的时间采血、穿刺或拔针时占34.3%,手术、清创缝合时占20.0%。结论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当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安全操作行为,执行职业安全防护,加强监管力度是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5月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 467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505人、654人次,发生率20.47%、人次发生率26.51%;其中护士437人次、实习生58人次和医师139人次,分别占66.82%、8.87%和21.25%,是易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头皮钢针、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针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分别占29.05%、21.10%、11.01%;加药、医疗废物处置和手术缝合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分别占13.00%、9.63%、9.33%;在已知暴露源情况下,血源性疾病暴露率达10.24%,锐器伤后上报率仅为5.20%。结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应强化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临床及医技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过去1年锐器伤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 218名研究对象中过去1年曾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有853名(70.0%),以护士发生率最高(79.4%),工龄15年的医务人员发生率最低(56.1%),发生的主要时机与环节是掰安瓿、补液配置和注射、输液结束拔针时;玻璃器皿和注射器针头是导致锐器伤害的主要医疗器具;锐器伤发生后仅22.9%的人员进行报告。结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应结合医院锐器伤的特点,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以降低锐器伤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西部地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科学合理的方法及管理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51所医疗机构共选取596名医务人员进行锐器伤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24.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596名医务人员,男性114名,女性482名,其中锐器伤发生率为55.0%(328/596),发生锐器伤后的上报率为13.7%;锐器伤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治疗室,其次是手术室和普通病房;主要涉及的器具为一次性注射器、头皮钢针和缝合针;锐器伤发生的环节前三位依次为双手回套针帽、手术缝针和拔出动静脉针;已知暴露源的锐器伤事件中,血源性传染病锐器伤暴露有88例,其中乙肝76例,艾滋病毒6例,丙肝3例,梅毒3例;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工作类别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同时提供处置锐器的安全容器和安全注射用具,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西部地区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应通过加强各类安全防护,增强医务人员防范锐器伤的意识,建立锐器伤上报系统等举措来预防并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真实情况与特点,为完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内有机会接触锐器的所有医务人员采用浙江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11年5月1-31日锐器伤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 调查的1257名医务人员共发生锐器伤128人,锐器伤发生率10.18%,发生182人次,人均0.14次;护士发生最高,有106人次,占58.24%,其次为医师54人次,占29.67%;锐器伤发生地点主要在普通病房和手术室;导致锐器伤的锐器以注射器针头最多见,其次为真空采血针;发生锐器伤危险因素在医疗废物处置中最多,其次为抽血和补液配制;发生锐器损伤后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有3例.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针对高危人群、科室、环节等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改进职业暴露报告监控系统,提高职业暴露后的上报率,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锐器伤基线调查来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山东省感染控制中心发布的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问卷,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3个院区的3 365名医务人员在2012年10月1-31日发生的锐器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18名医务人员发生了锐器伤,锐器伤发生率6.48%,其中护士135名,占61.93%;锐器伤发生最多的场所为普通病房和口腔科,分别占26.01%和15.54%;锐器伤发生的主要操作为回套针帽、医疗废物处置和静脉注射;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器具为头皮钢针和一次性注射器;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61.58%参加过培训,然而上报率仅为8.45%。结论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注射、执行标准预防对预防锐器伤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甘肃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现状情况,为我省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甘肃省331所三级医疗机构进行了锐器伤电子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甘肃省锐器伤的发生率为33.01%,例次发生率为47.88%,报告率为49.34%,已知感染源的锐器伤中,血源性疾病污染率占13.36%;一级医疗机构的锐器伤发生率最低为29.68%,二级医院次之为33.12%,三级医院最高为35.46%;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37.29%,高于医生及其他人员;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器具为针具类,占81.32%,主要为一次性注射器、头皮针、手术缝针等;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地点为治疗室、普通病房、手术室、换药室等;发生锐器伤的主要环节为双手回套针帽、配药、将针头放入锐器盒、手术缝针、拔出动(静)脉针等;甘肃省各地区间锐器伤的主要器具、环节、暴露地点总体趋势相同,但因地区和经济差异,具体略有不同;发生锐器伤的主要传染病为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等。结论 甘肃省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需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制定安全注射制度,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提供安全医疗器具等相关措施减少锐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分析锐器伤发生的原因,探索预防与管理对策,以有效降低锐器伤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2月-2013年1月基层医院403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情况,设计统一的表格,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调查表392份,回收率97.27%,参与调查的医务人员中有37人发生了42人次锐器伤,锐器伤发生率为10.71%;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较高,占56.76%;工作<1年的医务人员发生率占35.12%;发生地点以普通病房为主,占54.76%;头皮钢针、注射器针头是锐器伤的主要器具,分别占26.19%和21.43%,输液注射和拔除动/静脉针等操作是造成锐器伤的主要操作环节,占28.57%和19.05%;发生锐器伤后及时上报7例,上报率为16.67%。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锐器伤概率较高,应加强职业安全知识教育、增强防范措施、健全锐器伤的报告制度、完善处置流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与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讨论降低锐器伤发生的对策.方法 采用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对浙江某综合性医院434名临床医务人员2011年5月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2011年5月该院共有46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其中护士发生锐器伤人数最多,占71.74%,麻醉医师发生率最高,为62.50%,各类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工龄≤5、5~l0、>10年发生率分别为16.80%、7.41%、8.46%;经统计学检验,工龄≤5年与工龄5~10年、工龄≤5年与工龄>10年锐器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及麻醉医师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工龄低、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对锐器伤危害认识不足、任务繁重为锐器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加强教育培训、加大防护投入、健全法律法规,降低锐器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某骨科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探讨其职业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某骨科医院登记备案的职业暴露医务人员796例,其中发生锐器伤594例,调查其年龄、性别、职业类型等基本信息,同时调查锐器伤发生原因、频次、操作环节、受伤部位、受伤时使用锐器种类、暴露源病原体、锐器伤发生后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等情况。结果护士发生锐器的比例明显高于医生、医技和勤杂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医务人员工作年限的增加,锐器伤的发生率逐渐降低,不同工作年限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操作环节中发生锐器伤的比例明显高于术中操作、临床穿刺及废物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锐器伤的物种主要为注射针头,其次为废弃锐器;受伤部位主要为双手,其次为腿部;手部受伤原因主要为未佩戴手套操作。锐器伤中血液污染占69.02%、废物区污染占25.76%、未受污染占5.22%;对其病原体进行追溯发现,暴露源病原学明确为阳性的占30.47%。不同职称医务人员锐器伤后采取积极防护措施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无职称和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受锐器伤后采取防护措施的比例均40%,但初级职称医务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的比例较低。不同污染程度锐器伤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被血源污染的锐器刺伤后采取保护措施的医务人员比例较高。结论中低年资骨科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偏高;发生锐器伤的操作环境主要为注射治疗和术中操作;应加强对职业暴露特别是血源性污染的防护知识培训,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结果 571名调查对象中,发生锐器伤者389人,锐器伤发生率为68.13%,共计发生1058人次,人均被刺伤2.72次;工作年限≤5、6~10、≥11年的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8.73%、71.52%、4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90,P<0.01);318人被污染的锐器损伤,270人进行上报,上报率为84.91%,被HBV、HCV患者污染的锐器致伤的上报率均为100.00%,被其他不明感染患者污染的锐器致伤上报率为75.76%;医务人员锐器伤主要发生于操作前准备用物时及操作中,占33.18、35.35%.结论 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实施标准预防,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网络问卷,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共114家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医务人员2015年3-5月至2016年3-5月内锐器伤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 212名调查对象中,383人在过去12个月内发生过锐器伤,平均发生密度为0.88次(人·年);不同职业、年龄、地区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瓿瓶、头皮钢针、注射器针头、采血针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器具,发生率分别为51.2%、49.3%、33.7%、25.3%;发生锐器伤后,94.3%的医务人员能够正确做好即时处理措施;锐器伤上报率为2.8%;发生锐器伤的医务人员中有25.8%的人暴露前未注射过乙肝疫苗。结论应该加强急诊护士、年轻急诊医务人员、中部急诊医务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加大危险环节的监督及管理;提高安全器具的普及率;健全职业暴露上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