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对IEC-6肠上皮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保护肠道屏障功能的复方中药--紫芪方对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给药剂量(间隔1 h,两次给药,20 g/kg)获取的紫芪方药物血清、参附药物血清及生理盐水血清(S).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IEC-6肠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与损伤模型对照组比较,紫芪方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IEC-6肠上皮细胞凋亡(P<0.05),并具有保护IEC-6肠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作用(P<0.05).结论:缺氧复氧可导致IEC-6肠上皮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升高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紫芪方含药血清可减少细胞凋亡数量及保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紫芪方保护肠道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异常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芪多糖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乳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R组);3个APS给药组,于缺氧及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30、100mg·mL-1的APS,观察APS对细胞上清液中缺氧/复氧后LDH、CK、AST漏出量、MDA含量、SOD活性。用MTT法检测APS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PS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PS可明显减少缺氧/复氧后LDH、CK、AST漏出量(P<0.05或P<0.01);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P<0.05或P<0.01);明显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并能明显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APS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其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龙牙楤木总皂苷对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龙牙楤木总皂苷(As)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再给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R组),缺氧6h再给氧3h;3个As给药组,缺氧6h再给氧3h,并于缺氧及再给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25、2.5、5.0mg.L-1的As,观察As对细胞上清液中缺氧及再给氧后LDH、CK漏出量、MDA含量、SOD活性的影响。用MTT法检测As对缺氧再给氧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结果As可抑制缺氧及再给氧后LDH、CK漏出量,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升高OD570吸光度值。结论As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再给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其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通过调控自噬,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T2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溶剂对照组(DMSO)、黄芪甲苷组(AS-IV)、黄芪甲苷组加正常细胞组(AS-IV+N)、黄芪甲苷加自噬抑制剂组(AS-IV+3-MA)、自噬抑制剂组(3-MA)、自噬激活剂组(Rapa)。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在缺氧缺糖6 h后复氧复糖。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LDH法检测细胞损伤,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胞体突触减少,细胞皱缩,细胞间连接减少;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LDH漏出率、Bax/Bcl-2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AS-IV组、Rapa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LDH漏出率、Bax/Bcl-2明显降低(P<0.01);3-MA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Bax/Bcl-2明显升高(P<0.01);AS-IV+3-MA组无明显差异。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激活自噬,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羟丁酸钠对皮质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羟丁酸钠 (GHB)对缺氧复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用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缺氧 2h复氧 6h ;缺氧前30min在培养基内加入GHB(5 ,2 0 ,80mmol·L- 1) ,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 ,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漏出率及细胞中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力。结果 缺氧复氧降低神经元生存率 ,增加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及MDA含量 ,而导致SOD及GSH Px活力下降。GHB 2 0 ,80mmol·L- 1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缺氧复氧神经元的生存率 ,减少LDH的漏出及MDA的生成 ,升高SOD和GSH Px的活力。结论 GHB对缺氧复氧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它保护抗氧化酶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田友清  尚靖  阿布卡德 《中国新药杂志》2012,(15):1736-1739,1748
目的:比较香青兰醇提物及其含药血清对H9c2心肌细胞3种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影响,考察香青兰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以Na2S2O4,N2和厌氧袋为缺氧环境分别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以T-SOD,MDA,LDH为指标,考察香青兰醇提物(1,10,100μg.mL-1)及其含药血清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香青兰醇提物及其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缺氧/复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LDH释放和MDA含量,升高T-SOD活力(P<0.05或0.01)。结论:香青兰醇提物及其含药血清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香青兰具有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甘西鼠尾草对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用甘西鼠尾草进行细胞给药,干预细胞生长过程。将培养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缺氧/复氧模型组(hypoxia/reoxygenation,H/R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C组);缺氧/复氧模型+维拉帕米(verapamil)阳性对照组(H/R+V组);缺氧/复氧模型+甘西鼠尾草低、中和高剂量(0.01、0.1和1.0mg·L~(-1))干预组(H/R+L、M、H组)。使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收集所培养的细胞上清液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使用荧光酶标仪,测定能够反映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高低的荧光吸光度值。结果甘西鼠尾草可明显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有效减少细胞内LDH漏出量和胞浆内MDA的含量,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结论甘西鼠尾草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细胞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竹叶提取物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竹叶提取物(BLE)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细胞培养组、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组、缺氧/复氧损伤 BLE(10-1,10-2,10-3,10-4,10-5g.L-1)组、缺氧/复氧损伤 X iangdan(2.5×10-3g.L-1)组。检测培养基质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NO的含量,心肌细胞Ca2 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BLE可显著提高缺氧/复氧心肌细胞SOD的活性及细胞线粒体脱氢酶活性,并能显著抑制LDH的活性、MDA的生成,提高NO的含量,降低Ca2 的含量。结论BLE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参皂苷Rb_1与Rg_1对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瑞  盘强文  林海英  王琼  冯志强 《中国药房》2007,18(10):736-73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的2种单体成分Rb1、Rg1在肾小管细胞缺氧复氧(HRO)损伤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HRO组、Rb1+HRO组和Rg1+HRO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药同时缺氧复氧培养36h后分别检测肾小管细胞增殖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情况、丙二醛(MDA)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人参皂苷Rb1、Rg1可促进HRO性肾小管细胞增殖(P<0.01),增强细胞中PCNA阳性表达(P<0.05),减少肾小管细胞MDA生成及LDH释放,增强SOD活性。结论:人参皂苷Rb1和Rg1对HRO性肾小管细胞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种五苓散同方汤剂缺失成分对氧糖剥夺并复氧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其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桂皮醛(CIN)组、23-乙酰泽泻醇B(ALB)组、麦角甾醇(ERG)组、茯苓酸(PA)组、白术内酯Ⅰ(ATR)组、成分组合(MCC)组及奥扎格雷(OZA)组。用MTT法评价对细胞的抑制率,以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反映细胞的损伤程度,用Western Blot法测定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氧糖剥夺2 h后复氧6 h,LDH漏出率明显增加(P<0.01),浓度10μg·mL-1的ALB,0.01μg·mL-1的PA和ATR及0.1μg·mL-1的MCC的干预能明显降低氧糖剥夺后复氧LDH漏出率增高的程度(P<0.01)。氧糖剥夺后复氧条件下,各组AQP4表达存在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QP4在氧糖剥夺后复氧条件下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CIN,ALB,ERG,PA,ATR及MCC组的AQP4在氧糖剥夺后复氧条件下的蛋白表达变化趋势相似,但CIN,ALB,ERG,PA,ATR及MCC组AQP4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五苓散同方汤剂5种主要缺失成分能显著减轻2 h氧剥夺后复氧6 h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机制可能与其通过降低AQP4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风轮菜总黄酮联合miR-702-5p抑制物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置对照组(Con,不作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缺氧6 h,复氧3 h),H/R+药物-1组、H/R+药物-2组、H/R+药物-3组(6.25μg/ml、12.5μg/ml、25μg/ml的风轮菜总黄酮+缺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条件下大黄素(Emodin)对肠上皮细胞表达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影响,以研究大黄素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肠上皮细胞株Caco-2建立H/R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细胞(N)组、缺氧复氧(H/R)组、缺氧复氧+Hank平衡盐溶液(H/R+HBSS)组、缺氧复氧+大黄素(H/R+EN)组。检测跨上皮细胞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值;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紧密连接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测定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水平;半定量RT-PCR法测定Occludin和ZO-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H/R组、H/R+HBSS组相比,H/R+EN组的紧密连接破坏明显减少;H/R+EN组的TEER值、Occludin和ZO-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R组、H/R+HBSS组(P<0.05)。结论大黄素可通过减少Occludin、ZO-1的破坏并增加其表达来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参与预处理心肌细胞早期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明确一氧化氮 (NO)是否诱导预处理心肌细胞早期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 ,分为如下各组 :①阴性对照组 (Normal组 ) ;②SNAP(5 0 0 μmol·L-1)预处理组 (NO组 ) ;③缺氧预处理组 (HP组 ) ;④NO合成抑制剂L NAME作用细胞后再行缺氧预处理组 (L NAME +HP组 ) ;⑤L 精氨酸 (L Arg)预处理心肌细胞组(L Arg组 ) ;⑥L NAME与L Arg共同作用于心肌细胞组(L NAME +L Arg组 ) ;⑦缺氧复氧损伤组 (H/R组 )。②~⑥组细胞在给予干预因素后使细胞经历 6h缺氧及 3h复氧 ,阳性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直接使其缺氧 6h复氧 3h。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以判定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NO预处理心肌细胞后使其缺氧复氧损伤减轻 ,表现为与单纯缺氧复氧组细胞比较其培养上清LDH活性降低 ,细胞存活率提高 (P <0 0 1) ;缺氧预处理和L Arg预处理细胞均可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P<0 0 1) ,但此作用可被NOS抑制剂L NAME所拮抗。结论 内源性及外源性NO均可诱导心肌细胞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氢石蒜碱(dihydrolycorine,DL)对Wistar大鼠的乳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H/R)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培养的Wistar乳鼠的心肌细胞,建立H/R损伤模型,检测指标包括:①心肌细胞存活率;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③丙二醛(MDA)含量;④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模型组缺氧后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复氧后进一步下降,各个时间点细胞内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DL1、10、100μmol·L-1组,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升高,LDH活性变低,MDA含量逐渐趋于恢复正常,SOD活性逐渐回升,表明经DL干预之后,心肌细胞抗损伤能力加强,发生损伤的程度减轻。结论DL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机制可能与其阻断α、β受体、抑制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吡那地尔(pinacidil,Pin)、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谷氨酰胺(glutamine,Glu)、胰岛素(insulin,Ins)四药联用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①正常对照(Con)组;②H/R组;③Pin组;④Met组;⑤Glu组;⑥Ins组;⑦四药联用(PMGI)组。测定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收集培养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保护性蛋白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对于H/R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四药联用组与药物单用组或H/R组相比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保护细胞膜,减少LDH渗漏;增加抗氧化能力,提高SOD含量;增加HSP70的表达。结论联合用药组与药物单用组相比保护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6.
徐兴华  董福强  田轶魁  魏民新 《天津医药》2012,40(7):692-694,753
摘要 目的 探讨H2O2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引起H9C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经体外培养扩增,使用对数生长期细胞做实验处理。分别使用0、5、10、20、50、100μmol/L浓度 H2O2处理H9C2细胞,流式细胞仪(FCM)、MTT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H2O2处理对H9C2细胞凋亡率、增殖活性和STAT3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以确定最佳H2O2预处理浓度。观察低浓度H2O2预处理对缺氧/复氧所引起细胞损伤的影响,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常规培养;②缺氧/复氧组:预先在 5%CO2,95%N2培养箱中培养 120min,复氧30min ;③H2O2预处理组:给予H2O2处理90min换液,24h后缺氧/复氧处理;④AG490+ H202组:在H2O2预处理前10min给予10μmol/L AG490处理,其余处理同H2O2预处理组。AnnexinV-FITC/PI双染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H9C2细胞增殖活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20μmol/L组的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浓度组(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亦明显低于50μmol/L及100μmol/L浓度组(P<0.01),而其心肌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率与5μmol/L及10μmol/L浓度组无明显差异; H2O2预处理能降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增加心肌细胞活性(P<0.05)上调P- STAT3水平(P<0.05)。缺氧损伤后给予AG490处理可使H2O2预处理保护作用消失。结论20μmol/L H2O2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适应性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激活 JAK2-STAT3通路发挥抑制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urantid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或缺氧/复氧损伤(H/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①在体实验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灌注60 min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Urantide 3,10和30μg.kg-1分别于缺血前10 min经舌下静脉给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内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②离体实验乳大鼠心肌细胞行缺氧3 h/复氧3 h处理制备H/R模型。Urantide 0.1,1和10 nmol.L-1分别于缺氧前加入。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①在体实验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量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I/R组相比,urantide 10,30μg.kg-1组心肌凋亡细胞显著降低,分别较模型组降低36.6%和57.2%(P<0.05);Bax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P<0.05);同时,urantide 30μg.kg-1组Bcl-2蛋白表达量也明显升高(P<0.05)。②离体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R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Hoechst33258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uran-tide 0.1,1和10 nmol.L-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显著降低了27.9%,59.0%和75.4%(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urantide 1和10 nmol.L-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分别较H/R模型组降低32.8%和64.7%(P<0.01)。结论 Urantide可减轻I/R或H/R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钴原卟啉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钴原卟啉(COPP)预处理在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在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前用COPP预处理,并用锌原卟啉(Znpp),全反视黄酸(ATAR)分别抑制HO-1及Nrf2-ARE。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CK的水平变化;用RT-PCR法分析HO-1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分析HO-1、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缺氧/复氧组比,COPP预处理组中LDH和CK水平均明显降低,而HO-1mRNA水平,蛋白水平及细胞核的Nrf2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Znpp的加入阻断了COPP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ATAR的加入抑制了Nrf2在细胞核的聚集,进而抑制了COPP对HO-1的诱导。结论COPP预处理诱导H9c2心肌细胞HO-1过表达,具有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Nrf2-ARE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吡那地尔(pinacidil,Pin)、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谷氨酰胺(glutamine,Glu)、胰岛素(insu-lin,Ins)4药联用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抗凋亡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7组,即①正常对照(Con)组;②缺氧/复氧(H/R)组;③吡那地尔(Pin)组;④美托洛尔(Met)组;⑤谷氨酰胺(Glu)组;⑥胰岛素(Ins)组;⑦吡那地尔、美托洛尔、谷氨酰胺和胰岛素4药联用(PMGI)组。细胞经药物处理建立H/R损伤模型,并测定各组H9c2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收集培养液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h123)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检测荧光强度以反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变化。结果对于H/R损伤的H9c2心肌细胞,吡那地尔、美托洛尔、谷氨酰胺与胰岛素4药联用组与药物单用组或H/R组相比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保护其细胞膜,减少LDH渗漏;减少细胞凋亡率;提高△Ψm。结论吡那地尔、美托洛尔、谷氨酰胺和胰岛素4药联用后,通过不同途径保护心肌细胞,达到协同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