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16例药源性肝损害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为探讨药源性肝损害病因学近年所发生的变化。方法: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116例药源性肝损害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引发肝损害的中成药占56.03%,中药汤剂占17.25%;影响生长代谢药占9.48%,中枢神经系统药占5.17%,抗结核药和免疫抑制剂分别占3.45%,消化系统药和解热镇痛剂各占1.72%,其它占1.72%。结论:提示目前中成药引发肝损害病例较前增多,对其安全性的监测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药源性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源性肝损害是指由药物直接或间接损害肝细胞而引起的肝功能损害。近年来,由于各种药物广泛应用,各种新药特药不断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多种药物合用,使药源性肝损害发生率明显增高,日渐引起各界的重视。1 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1.1 抗生素及抗结核药 本类药物可以引起肝细胞损害。土霉素可致肝肿大、黄疸、脂肪肝等。四环素可造成妊娠期妇女严重肝损害甚至死亡。无味红霉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和坏死,胆汁郁积的发生率为2%~4%。氯霉素对早产儿和新生儿毒性大,可引起SGPT升高及肝损害。利福平即可以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又可以造成肝汁郁积,在抗结核治疗时,常将其与异烟肼合用以增强疗效,但两者合用毒性高达35%。因为利福平是肝药酶诱导剂,与异烟肼合用,使异烟肼的肝毒性代谢产物乙酰肼增多,因而加重肝损害。  相似文献   

3.
105例药源性肝损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我院近 4年来收治的药源性肝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来源 我院收治确诊为药源性肝损害病例 10 5例。女45例、男 6 0例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77岁 ,平均年龄 43.7岁。1.2 病例入选标准 入选病例均为已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的病例。诊断标准依据陈灏珠主编的《实用内科学》[1] 。1.3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查阅了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史记录。2 结果2 .1 药源性肝损害在原发疾患中的分布、涉及的药物品种、临床分型、肝功能分布情况统计见表 1~ 4。表 1  10 5例药源性肝损害原发疾病统计…  相似文献   

4.
丙硫氧嘧啶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过程中引起肝损害的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确诊为甲亢并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的106例患者的肝损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6例服用丙硫氧嘧啶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8.30%(30例),其中亚临床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为16.98%(18例),症状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11.32%(12例),肝损害最多出现在服药后2个月内(96.67%),肝损害时丙硫氧嘧啶服用剂量为150~300mg·d~(-1)。结论:丙硫氧嘧啶引起的肝损伤,多发生在治疗的初始阶段,临床过程相对良性,停药、保肝和对症治疗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引起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提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药剂科收集2007年1月至2007年4月的住院病历3762份,对药源性肝损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源性肝炎38例,患病率为1.01%;致肝损害的主要药物有9类;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症状、黄疸;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多项肝功酶类指标升高。结论药源性肝损害可由多种药物引起,起病隐匿,肝功能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早期及时停用肝损害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药源性肝损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蕙  但菊开 《医药导报》2009,28(9):1231-1233
[摘要]肝脏是药物在人体内代谢最主要的场所,在药物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药物在此进行聚合、氧化、还原、羟基化以及去甲基化等一系列的代谢过程,从而在全身诸个脏器发挥效应。因此,肝脏是最易遭受药物影响造成损害的器官。据统计,包括中草药在内,有1 000余种药物可能导致肝损害,如很多抗肿瘤药、抗结核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神经系统药物等。随着医药科学的迅速发展,基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药理学研究以及对药动学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药源性肝损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亦为预防和减少药物引发肝损害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普遍认为,药源性肝损害与细胞色素P450酶系或机体免疫系统相关。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可因所用药物和患者个体特异性而有较大差异,通常按临床病理可分为急性药源性肝损害和慢性药源性肝损害两大类。发生药源性肝损害是多因素的,药物本身毒性、药物的剂量、患者的年龄、性别、对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状态、病理状态、联合用药等都可能在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药源性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小青 《天津药学》2011,23(4):53-55
药源性肝病的发病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和药物因素,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中草药排在首位,其次是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及患者应充分重视药源性肝损坏的危害,减少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有法  王红艳 《中国药业》2010,19(15):43-44
目的分析药源性肝损害的特点及其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及药源性肝损害患者相关资料共189份,从药物因素和患者因素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涉及药源性肝损害的药物有抗菌药物、抗结核病药、中药制剂、免疫抑制剂、心血管用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等126种,原发病以皮肤病、结核病、关节炎、前列腺增生、高血压、高血脂等需长期用药的慢性病为主,表现为肝细胞受损、肝内胆管瘀积等病理变化,经停药及对症处理,痊愈181例,好转8例。结论临床应强化安全用药意识,密切观察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必要时监测肝功能。发现疑似肝脏损害,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丙硫氧嘧啶致严重粒细胞缺乏及急性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34岁女性,因患甲状腺功能亢进,口服丙硫氧嘧啶(PTU)100mg,3次/d,地西泮10mg,3次/d。服药19d后出现发热(T38.3℃)、皮疹、咽痛、恶心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WBC1.18×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50×109/L,ALT457U/L,AST120U/L,Glu8.49mmol/L。停用丙硫氧嘧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宾葡甲胺、氯雷他定、地西泮、非格司亭治疗。4周后患者血常规恢复正常,肝功能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药源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disease)的报道逐渐增多,已成为临床较常见的,且易产生严重后果的药源性疾病。本文就药源性肝损害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加以论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111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各科药物性肝损害的报表111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药物性肝损害中男58例,女5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46.96±16.67)岁。涉及药物77种,抗菌药居首位占16.22%(18/111),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占第二位,为15.32%(17/111),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药和抗肿瘤药居第三位,均占10.81%(12/111)。临床分型:肝细胞型损伤40例(36.04%),淤胆型肝损伤43例(38.74%),混合型肝损伤28例(25.22%)。结论:致肝损害的药物品种较多,虽然发现、治疗及时可痊愈或好转,但近半数病例起病隐匿。因此,定期检查肝功能,早期诊断,及时停药与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严重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影响因素,为严重DILI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从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并筛选出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上报DILI案例,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民族、既往史、用药品种数、药品类别、给药途径、潜伏期、原患疾病等因素。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ILI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从5 530例上报案例中筛选出符合DILI诊断标准的5 066例,其中严重的667例,一般的4 39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原患疾病等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和原患疾病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患者的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和原患疾病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对存在严重DILI影响因素的患者开展重点监护和防控,保障其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官欣  陈希  罗丹 《北方药学》2016,(9):137-138
目的:为研究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脏损害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本研究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治疗的100例药物性肝脏损害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同时服用护肝片为治疗组,服用硫普罗宁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肝功指标。结果:治疗组乏力、纳差、尿黄、腹胀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L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片治疗药物性肝脏损害,能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肝脏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病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药元胡是否可致药物性肝损伤。方法:对临床观察到的2例元胡制剂致肝损伤的病因、肝功能指标、治疗方案、预后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临床药师认为,避免或减轻元胡造成肝损伤应做到辨证准确,用药过程中注意肝功能变化。结论:中药元胡可致严重药物性肝损伤,应引起临床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79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可能药物依次为抗肿瘤药15例(19%),抗结核药10例(13%),抗菌药10例(13%),免疫抑制剂9例(11%),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9例(11%),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6例(8%),性激素类4例(5%),中药4例(5%),口服降糖药3例(4%),调脂药3例(4%),抗癫痫药2例(3%),抗精神病药1例(1%),抗病毒药1例(1%),三醋吗啡1例(1%),黄热病疫苗1例(1%)。无任何临床表现29例(37%),纳差或呕吐38例(48%),发热24例(30%),皮疹或皮肤搔痒10例(13%),关节疼痛4例(5%)。黄疸30例(38%),肝或脾肿大12例(15%),腹水2例(2%),白陶土样大便1例(1%)。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1例(14%)。有药物过敏史者10例(13%)。病理类型:肝细胞损害型42例,胆汁淤积型8例,混合型29例。结论:药物性肝病的预后因子为年龄、基础疾病、以往发生过药物性肝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药物性肝病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总结近年来本院药物性肝病(DILD)的情况,提高本病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调查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各种药物致药物性肝病147例,分析统计每年药物性肝病发病例数的变迁及临床情况。结果DIL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同期急性肝炎的15.36%。引起此病的药物种类多,中药制剂、抗结核药、化疗药、抗菌药物、抗甲亢药是主要的损肝药物。其中中药制剂占34.01%,抗结核药占27.89%,抗肿瘤化疗药占10.20%,抗菌药物占8.84%,抗甲亢药占6.80%;用药1-3月出现肝损害占97.28%,无临床症状者占17.01%,有症状者占82.99%,主要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尿黄、黄疸及肝大等。肝功能损伤表现为ALT、AST、TB、GGT及ALP明显升高。肝细胞损伤型92例,胆汁淤积型22例,混合型33例。经综合治疗后,95.92%治愈或好转,2.72%无变化或加重,1.36%死亡。肝细胞损伤型DILD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较胆汁淤积型DILD患者恢复快。结论DILD发病率上升,涉及药物种类多,临床表现与病毒性肝炎相似,无特异性;药物性肝病的早期诊断与重视程度和认识有关,加强规范合理用药及用药监测可以预防本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在住院患者人群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可疑药物。方法基于上海市医院住院患者用药数据库中拥有2次及以上ALT记录的患者人群,以用药后ALT〉60U·L^-1为药物性肝病的评价标准,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年龄、性别、服药种类、住院时间和基线ALT值对药物性肝病发生率的影响,并计算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可疑药物的似然比。结果:纳入研究的3030例患者中药物性肝病有171例,占5.6l%。服药种类是其危险因素。药物性肝病的可疑药物涉及各个类别的药物,以中药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为主要抗菌药物。有220种可疑药物可能与药物性肝病有关,其中磺胺甲嘿唑、氯胺酮等似然比较高。结论住院患者在合并使用多种药物和应用磺胺甲口恶唑等具有肝毒性药物时应加强肝功能监测,以避免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以及所致的可疑药物,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6-2011年间收住院的54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中可疑药物以抗结核药居首位,占22.2%;解热镇痛药居第2位,为18.5%;中草药居第3位,占16.7%。临床分型:肝细胞型损伤38例,淤胆型肝损伤6例,混合型肝损伤9例。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的可疑药物主要为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中草药,特点为隐匿发病,及时发现处理大部分可治愈或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中草药及中成药(25.00%)、抗结核药(20.31%)所占比例最多;肝细胞型患者75例,胆汁淤滞型36例,混合型17例;128例患者发病时间,〈1周患者5例,1~5周患者11例,6~12周患者46例,13~19周患者35例,20~26周患者7例,27~33周患者15例,〉33周患者9例;115例患者预后良好,其余13例预后欠佳,其中12例发生重型肝炎,1例死亡。结论中草药及中成药和抗结核药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主要药物,应定期检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国内成人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致肝损害的发生情况及其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SinoMed、VIP、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之日起截至2019年10月,查看纳入文献参考文献清单,收集对乙酰氨基酚致成人肝损害的案例报道,提取患者基本信息及用药后出现肝损害的相关信息,分析死亡和非死亡病例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共检索到对乙酰氨基酚致成人肝损害病例报告73例,其中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55例,占比75.34%;超剂量用药26例,占比35.62%;服药期间饮酒12例,占比16.44%。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缺乏等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次之。死亡11例,死亡病例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峰值显著高于非死亡病例。结论:重复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复方制剂、超剂量用药和服药期间饮酒为对乙酰氨基酚造成肝损害的主要原因,ALT和AST值过高可能提示对乙酰氨基酚肝损害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