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成桂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80-2581
外科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作为一种刺激,会引起病人一系列消极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手术成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DM)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由于老年DM病人患病时间长短不同,病情轻重不同,各自有不同的心理变化特点,根据不同类型心理变化的病人,我们所采取的护理对策也不同,现将不同病史对心理因素的影响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常因看到自己呕出或便出的大量血及入院后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紧张、恐惧、焦虑、不安心理。这样的病人,不仅不能积极地配合治疗,而且还会因紧张,不安心理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胃酸分泌增多,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加重出血或反复出血。所以,加强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其不良心理反应,是不可缺少的护理手段。现将2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诊观察病人多因起病急,家属及患者均无心理准备,所以,发病后常出现各种负面的心理问题,对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急诊病人收人观察病房后,护理人员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应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一、临床资料1995~1997年共收治急诊观察病人16610例。痊愈出院15488例,转入病房住院1122例,其中死亡11例。经心理护理后各种心理状态总缓解率达95.8%。急诊病人主要心理状态见附表。附表本组急诊病人主要…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的反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现把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240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M)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和病人的密切配合。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心理护理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本文探讨了DM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有效形式,旨在帮助DM患者掌握DM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是严重呼吸衰竭病人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疗法,在急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病人常常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治疗创伤的痛苦、陌生环境及沟通障碍等应激源的刺激,这些刺激均是使病人产生一系列负性心理反应,甚至造成机体持续应激状态的不利因素,若不及时调节、控制,不仅加重疾病,还会妨碍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因此,了解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对呼吸衰竭病人在机械通气期间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早日康复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科对32例实施机械通气的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浅谈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之后往往会产生一种紧张、恐惧不安的心情 ,即使再沉着冷静并有过手术经历的病人也会出现害怕与焦虑。这是由于手术虽然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然而就其特点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等 ,这些不适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而巡回护士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接触最为密切 ,自始至终看护病人各种变化的医务人员 ,因此 ,巡回护士在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 ,对手术顺利进行及对病人的术后恢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 术前心理护理 :巡回护士术前应探望病人 ,不仅…  相似文献   

9.
李立岩 《华夏医药》2005,9(5):408-409
老年股骨颈骨折大多是由外伤引起的。瞬间的意外改变了患日常生活的形态,躯体运动突然发生障碍时历经多年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突然发生改变,便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给治疗带来困难,也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我们对这类病人在护理上进行心理分析,根据病人的心理变化制定出科学的护理对策,使患尽快恢复全身的健康。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烧伤病人特别是面积大、暴露部位(面、颈、手等)烧伤患者,必然会引起强烈的生理、心理及家庭、社会等一系列反应。我们对2001年2月~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40例烧伤患者随机进行随访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烧伤面积最大80%,最小2%,大多数在10%~50%;男女各20例。均为成年人。主要通过平时在与病人治疗、护理工作中,跟病人本人或亲属交谈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情况及治愈出院后生活自理能力、夫妻感情、再工作情况、有否自杀倾向。随访时间最长4年,最短6个月。2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分析2.1共有的心理变化:烧伤初期患者对突如其来…  相似文献   

11.
无论手术大小.对病人都是一种紧张刺激。这种刺激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引起病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重者四肢发凉、发抖、意识模糊等。现对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讨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树敏 《华夏医药》2006,1(3):212-212
掌握脑血管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各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心理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给予精神安慰及心理上疏导,指导病人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做好恢复期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在住院期间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获得最佳治疗。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躯体有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护士的责任是要帮助他们从病态中走出来,老年人住院治疗期间,护士言行、态度、表情可以使病人的病情加重或减轻他们的心理反应,怎样使病人对护士树立安全感、信任感,这就要求护士善于洞察病人心理,做到有的放失的心理疏导,选择适宜护理对策,对病人要充满人文关怀,用手、用脑、用心护理,护患彼此信任,密切配合,达到围手术期各阶段治疗护理,这是病人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人一旦生了病,他的工作和生活就被打乱,生活节律的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对病痛的体验,病人注意力不仅会集中到病体上去,还会影响心理状态,改变他对周围事物的感觉和态度,以及人格特性。所以在护理病人时,护士除了注意一般治疗护理外,还应该通过观察、启发、诱导给病人以影响,并且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心理学知识,以掌握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好恰如其分地解释工作,使其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一般来说人一旦生了病,常常会出现以下心理现象,确切地把握对这些病人的护理,就能更好地做  相似文献   

15.
王丽杰 《华夏医药》2004,8(5):37-39
化疗是控制癌症发展,延长病人寿命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化疗引起的副作用也令人感到痛苦,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令病人痛苦的副作用就是恶心和呕吐。根据临床提供的大量材料说明,尽管用了新的和改良的止吐药物,仍有65%的化疗病人出现恶心和呕吐,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中,有药理、生理、心理等因素。本对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护理中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护理对策,希望能和护理同行们一起探讨乙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病人的心理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333-2333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通过对432例手术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并与未全面实施心理护理,仅给予一般性安慰的428例手术病人比较,发现干预组在缓解术前紧张、恐惧、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促进康复及手术满意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的心理状态与健康密切相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我院1996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急性安定中毒病人28例,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性格等多方面因素,区别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及特征,施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身心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1996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急性安定中毒病人2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5例,年龄13~64岁,平均年龄30岁,平均住院天数3~5天。2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心理护理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面对我们服务的对象病人,疾病会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一个新入院的病人,因为对医院的环境不适应,生活不习惯或疼痛的困扰以及对疾病知识不够了解,必须会产生心理上的担忧,从而影响食欲、睡眠等。尤其产科病人,对分娩过程的知识缺乏,害怕疼痛及阴道出血而紧张,恐惧。因此我们对新入院病人的心理要了解、观察、沟通,因人施护,使病人在入院时心态达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是病人实施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手术期间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术中心理护理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稳定了病人的情绪,缓解了心理压力,使病人在亲切、信任、安全、舒适、放松的氛围下完成手术,这也为手术的成功和术后的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围绕如何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重视老年病人患病后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及时恰当地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老年病人的心理障碍,增强老年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心理护理是促进老年病人身心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保证老年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