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索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桥小脑角肿瘤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12例听神经瘤11例全切并保留面神经,1例因与周围血管、神经粘连紧密,行次全切除;8例胆脂瘤及1例脑膜瘤全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53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3例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29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合并听力下降5例,严重面瘫并患侧听力消失3例,轻度面瘫10例,脑干损伤并昏迷1例。结论显微镜的应用、熟练的显微手术技术及合适的手术入路是保证桥小脑角区肿瘤全切除的要素。术中保证清晰的解剖结构及层次,减少周围神经及小脑的牵拉,对预防脑干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3.
显微外科耳后横向小切口入路是治疗桥小脑角胆脂瘤入路之一。我院从1986年6月至1999年6月采用该入路切除桥小脑角胆脂瘤45例,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5例病人中,男18例,女27例;  相似文献   

4.
姚冰  朴浩哲 《安徽医药》2013,17(12):2051-2053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中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32例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病例,分析手术技术特点和术中操作注意事项.结果 神经内镜术中观察9例内容物术中全切,另外2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瘤内容物残留.借助神经内镜辅助手术后肿瘤内容物残余病人中18例得到全切.10例患者术后小脑症状缓解,5例患者三叉神经痛及颜面部麻木症状缓解,听力下降病例3例好转,2例病人术后有面瘫,2例病人术后发热考虑为无菌性脑炎发生,经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技术应用,在切除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过程中优势突出,其多角度的观察,利用自然缝隙间操作,可以全切肿瘤,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桥小脑角胆脂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维邦  倪红斌  徐武  韦永祥  姚亮 《江苏医药》2007,33(11):1101-1102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诊断、治疗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22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及疗效.结果 行CT或(和)MRI确诊后手术治疗,16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6例囊壁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 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多以三叉神经为首发症状,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手术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6.
张增潮  王道奎 《淮海医药》2010,28(2):111-11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型巨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43例以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与大小、手术入路与技巧、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肿瘤全切32例,次全切除1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同侧三叉神经痛。术中发现30例肿瘤将三叉神经包绕在瘤内。术后三叉神经痛均消失,面部感觉减退8例,加重3例,外展神经麻痹3例;2例脑脊液漏(2005年之前),5例疑是无菌性脑膜炎。结论桥小脑角区巨型胆脂瘤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复杂且导致的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多不很典型,应采取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采用不同术式,术中根据肿瘤和周围结构的关系以确定是否全切,对于三叉神经压迫明显,或是被肿瘤紧密包裹、黏连者,可同时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术后注意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以原发典型三叉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的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生长部位与大小、手术入路与技巧、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5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同侧三叉神经痛。术中发现10例肿瘤将三叉神经包绕在瘤内。术后三叉神经痛均消失,面部感觉减退2例,听力减退1例;1例疑似无菌性脑膜炎。结论:桥小脑角区胆脂瘤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复杂,应采取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肿瘤和周围结构的关系以确定是否全切,术后注意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脑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6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采用乳突后发际内皮肤切口,在枕部作骨窗约4×5cm,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观察其效果。结果26例桥小脑角区脑肿瘤,全切24例,6例听神经瘤与脑干之间粘连紧密,有2例与面神经、听神粘连紧密无法分离而不能全切。结论枕下乙状窦入路可在显微镜直视下切除生长于桥小脑角区脑肿瘤,是治疗桥小脑角区脑肿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胆脂瘤的疗效。方法在尸头上模拟乙状窦前入路并加以改进。将改进的手术入路应用于临床。回顾性分析10例岩斜区胆脂瘤经改进的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的资料。结果胆脂瘤全切除10例;脑脊液耳漏1例,3d后自愈;面瘫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乙状窦前入路是切除岩斜区胆脂瘤的有效手术入路。本组病例所采用的改良乙状窦前入路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例上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分析其临床特点,CT,MRI表现及并发症防治。结果:全切15例,次全切5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采用手术入路及显微外科治疗,大部分肿瘤能做到全切,术后腰穿放脑脊液,对预防无菌性脑膜炎及其它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桥小脑角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等问题。方法对第148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1997~2002年手术治疗的儿童桥小脑角胶质瘤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10例,髓母细胞瘤3例;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4例,病死1例。结论对儿童桥小脑角胶质瘤早期诊断、早期显微手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措施,将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颅咽管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的28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切除24例(86%)、近全切除4例(14%)。尿崩症、高热、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是颅咽管瘤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结论 入路的合理选择、显微技术的应用、术中垂体柄的辨认与保护及脑室外引流的应用对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终板入路显微切除视交叉后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交叉后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采用终板入路显微切除颅咽管瘤7例,结果:所有病例皆达全切除,效果良好,随访2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熟练的显微技巧,经终板入路彻底切除视交叉后颅咽管瘤对下丘脑无明显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与重要神经功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12例,全切率为80%,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功能保留7例,保留听神经2例,死亡0例。术后脑脊液漏2例,吞咽困难2例,术后再出血1例。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对于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有助于保护面神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06年1月-2013年06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HFS病例92例,现在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经6个月至7年随访,抽搐完全消失77例,术后明显减轻7例,部分减轻6例,手术无效2例,无复发。并发症主要包括听力障碍5例,面瘫13例,耳鸣4例,声音嘶哑1例,脑脊液漏2例,无死亡和致残病例发生。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桥小脑角区局部解剖知识、术中面神经根部的显露、正确识别责任血管、减压棉片的大小及放置的位置等是确保手术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