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分辨率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高分辨率CT(HRCT)对3.0 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直径<3.0 cm的周围型小肺癌进行HRCT扫描.结果 支气管气像、空泡征、磨玻璃样改变出现率较高,而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较低.结论 HRCT对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明显优于SCT,对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 3cm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方法 搜集 1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和痰检等病理证实的≤3cm周围型肺癌的完整CT资料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例早期肺癌的主要CT表现 :全部为孤立小结节 ,5例有分叶征 ;6例有小毛刺征 ;2例胸膜凹陷征 ;3例有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结论 HRCT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优于S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特征,提高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水平。方法收集60例经手术穿刺癌栓等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对其内部结构、边缘形态、周围组织改变及增强后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周围型小肺癌中具有空泡征2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例,空洞1例,钙化1例,具有深/浅分叶征51例,短细毛刺征和棘突征47例;具有血管集束征36例,胸膜凹陷征53例,癌肿胸膜侧阻塞改变6例;39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癌体均有强化、强化幅度超过40Hu。结论CT特别是靶区HRCT扫描及靶区增强CT扫描可以提高对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的特点,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直径≤3cm的周围型小肺癌75例,术前均行螺旋CT平扫,其中36例加做了高分辨率扫描(HRCT),29例加做了增强扫描,重点对病灶的形态、边缘征象、内部结构及增强程度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5例小肺癌的CT表现:具有分叶征60例,毛刺征63例,胸膜凹陷征40例,血管束征44例,空泡征25例,空气支气管征12例。29例增强病例中25例CT值增幅〉30HU。结论 HRCT和增强扫描对小肺癌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螺旋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聂书伟 《吉林医学》2011,(32):6758-6759
目的:回顾性分析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手术或穿刺获取标本后经病理学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58例患者,进入螺旋CT检查工作站进行回顾性处理分析。对周围型小肺癌病灶内部结构、边缘形态和邻近组织的改变,以及增强后的CT征像进行全面分析。结果:圆形及类圆形结节伴分叶征50例,呈斑片状8例;毛刺征44例,血管集束征28例,支气管充气征12例,空泡征10例,空洞4例,钙化2例,胸膜凹陷征30例,邻近胸膜增厚2例。增强扫描48例中,42例强化CT值增幅40~60 Hu。结论: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及其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晓松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838-1839
目的:探讨以孤立结节为表现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结果:28例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表现:全部为孤立结节,25例有分叶征、21例边缘毛糙、13例有空泡征和(或)细支气管充气征、15例有血管集束征、20例有胸膜凹陷征、5例有病灶胸膜侧模糊影。结论:CT特别是增强扫描对孤立结节性小肺癌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cm以下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结节在MSCT常规扫描与HRCT上征象的检出及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了经病理和临床证实的2cm以下的73例周围型肺癌和32例炎性结节病例,分别采用7mm层厚和1mm HRCT重建,分析了病变密度、小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边缘、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小棘突征、病灶周围模糊影及强化等征象表现。结果 7mm层厚像对肺癌与炎性结节征象检出比较P0.05,1mm HRCT对肺癌与炎性结节征象检出比较P0.05,1mm HRCT与7mm层厚像对肺癌征象检出比较P0.05,上述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1mm HRCT与7mm层厚像对炎性结节征象检出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小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小棘突征多见于肺癌。结论 1mm HRCT是周围型小肺癌与炎性结节鉴别的首选检查技术,尤其对小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龙军强 《中原医刊》2009,(19):93-94
目的探讨CT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早期周围型肺癌CT征象特点。结果CT均显示为肺内孤立性小结节,29例为实质型、3例为含气型。病变均位于肺外周。有深或浅分叶征24例,毛刺征21例,胸膜凹陷征16例,血管集中征11倒,空气支气管征和空泡征4例,病灶内沙粒样钙化2例。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薄层CT(HRCT)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块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及胸膜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可提高本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迎霜 《吉林医学》2011,(2):287-288
目的:探讨周围性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周围型小肺癌30例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X线及CT平扫检查。结果:本组早期周围型肺癌X线征像表现为小结节状、分叶状肿块影。CT表现为小毛刺、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增强扫描后均出现明显强化,大部分为均匀强化。结论:周围型小肺癌的最重要征像是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和边缘毛刺征,综合X线片和CT征像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方法:对已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8例周围型小肺癌中出现分叶征24例,其中深分叶17例,细短毛刺征18例,棘状突起4例,邻近胸膜牵拉17例,血管集束征11例,空泡征6例,支气管充气征2例,细点状钙化1例;22例行增强CT扫描,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SCT薄层扫描和HRCT有助于显示病灶的细微结构,增强扫描有助于定性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主要CT征象有深分叶、短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柬征、空泡征和明显的强化效应。  相似文献   

11.
李立新  易建生  冯帮强 《吉林医学》2012,33(21):4583-4584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或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24例,肿块状18例,不规则斑片状5例,其中见分叶征32例,细短毛刺征25例,胸膜凹陷征24例,血管集束征20例,棘状突起12例,空泡征16例,细支气管征12例,空洞征2例,钙化2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幅度在20~60 HU之间。结论:CT平扫的典型征象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特点有助于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周围型小肺癌的CT诊断及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30例病例为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螺旋CT平扫,其中10例在病变区加做高分辨CT扫描,20例做了强化扫描。结果:30例病例的CT征象可见分叶征、毛刺征、棘状突起、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和胸膜凹陷征等,本组30例中同时具有4种以上征象者16例(53.3%),具有3种以上征象者24例(80%)。20例病例的CT增强值在16Hu-60Hu之间。30例病例中的22例根据CT平扫或结合增强扫描做出正确诊断。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周围型小肺癌的CT影像特征对临床组织病理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2010年经手术、支气管镜检及痰检等病理证实的80例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对其中30例周围型小肺癌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并与横断薄层扫描对比分析,统计CT边缘有毛刺征的例数。结果短细毛刺多见于周围型肺癌的组织学类型-腺癌,毛刺以背离肺门方向分布为特点。MPR显示病灶内的微小钙化及小空泡征明显高于薄层扫描。结论多层螺旋薄层扫描及MPR图像可清楚地显示肺内小病灶影象特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病理分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种后处理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7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MSCT扫描及MPR、SSD、VR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MP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五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SV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SVR重建无法显示空泡征;SSD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结论周围型小肺癌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肺肿瘤重要征象上各有一定的优势,如普通薄层CT无法清晰显示所需要的影像,可选择一定的重建技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老年人肺癌疾病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9例肺癌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给予患者常规多层螺旋CT扫描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癌的诊断情况。结果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径线〈5 mm、5~10 mm及〉10 mm的数量分别为14例、21例及8例,与常规多层螺旋CT扫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规多层螺旋CT扫描相比,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对坏死、钙化、细短毛刺、分叶征、磨玻璃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等肺癌征象的显示率无显著降低,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清晰显示肺癌的各种征象,在老年人肺癌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MSCT-3D)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4层螺旋CT对43例周围型肺癌进行胸部薄层扫描和三维图像后处理,获得横轴位、多平面重建(MPR)、三维的容积重建(VR)以及表面重建(SSD)图像,进行肺癌胸膜凹陷3D影像学观察分析;与肺炎症病变、肺结核进行3D影像学比较。结果43例周围型肺癌39例出现胸膜凹陷征(90.6%),按三维立体形态学改变分为:①裂隙征6例;②星样征13例;③脐样征9例;④火山口征11例。MSCT-3D显示肺癌胸膜凹陷优于MPR和横轴位图像(χ^2=17.09,P〈0.01);肺癌病变大小与胸膜凹陷征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病灶至胸膜的距离与胸膜凹陷的深度之间呈负相关(r=-0.753,P〈0.05);胸膜的“火山口征”是肿瘤侵犯胸膜的影像学征象;肺部炎性肿块的胸膜3D影像表现为凹陷浅无皱褶,多沿叶间裂分布,结核球胸膜3D表现为“苦瓜皮”样改变。结论MSCT-3D对于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的显示更接近于活体状态下胸膜凹陷的病理形态,有助于肺内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与CT诊断小肝癌的影像学特征,对比二者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56例(64个)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MRI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56例64个小肝细胞癌平扫呈高、等、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呈高密度;56例64个小肝细胞癌T1加权像呈高、低、等信号,T2加权像以高信号为主,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而门脉期与延迟期则以低信号为主。CT平扫检出率明显低于MRI平扫检出率(χ2=4.005,P=0.045);CT增强扫描检出率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P=0.753)。结论螺旋CT及MRI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均较高,临床可结合患者个人情况选择最佳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周围型肺癌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并结合有无淋巴结转移瘤的特征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69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有42例(约占60.8%),其中小细胞淋巴结20例(约占28.9%),腺癌淋巴结16例(约占23.2%),鳞癌淋巴结6例(约占8.7%),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有2 7例(约占39.1%),CT增强扫描未检测出病灶的有1例(约占1.5%);周围型肺癌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的CT净增强程度略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型肺癌患者的肺窗与纵隔窗胸部CT图以及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CT增强扫描图,能清楚地显示病灶大小与位置。结论CT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提高了对病灶的定性能力,为肺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的周围型肺癌淋巴转移瘤,CT增强扫描应用更为广泛,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螺旋CT对66例后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癌行增强扫描,对CT增强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相同时相内的影像特征。结果 66例患者在增强扫描中共检出85个病灶;动脉期表现高密度71例,低密度无强化8例,等密度6例。平衡期均为低密度。结论螺旋CT增强动态扫描可充分反映小肝癌的特征,对早期小肝癌的检出和临床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