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干胶质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干胶质瘤占儿童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主要包括弥漫性脑干胶质瘤(最常见于桥脑)和局灶性脑干胶质瘤(大多位于中脑和延髓).前者是儿童脑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类岗醇激素可以明显缓解瘤周水肿引起的症状,是高度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一个初始治疗手段.影像学上典型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病人,放疗和化疗是现今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可以不经活检直接开始.局灶性脑干肿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分流于术和/或肿瘤切除)来获得良好的预后.伽玛刀可以作为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病人的主要或者术后辅助治疗手段.现有的文献中,没有替莫唑胺延长脑干胶质瘤病人生存期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脑干胶质瘤占脑干肿瘤的75%,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7~9岁和40 ~ 50岁.脑干胶质瘤更常见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0% ~ 20%,预后差,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5-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9 -12个月,2年生存率仅为10% ~ 25%;在成人脑干胶质瘤约占1.5% ~2.5%,预后要明显好于儿童,中位生存期可达85个月[1-2].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放疗和化疗的进步,脑干胶质瘤的总体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对脑干胶质瘤的生物学特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研究表明,脑干胶质瘤是一类异质性肿瘤,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病理其分子生物学特点不同,预后不同、临床处理方式也有很大差别[1-2].本文拟对近年来脑干胶质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134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完善脑干胶质瘤数据库,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34例脑干胶质瘤病人临床特征,分类汇总资料,分析影响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本组病人平均年龄为22.8岁,桥腩胶质瘤71例,占脑干胶质瘤53.0%,本组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0.79个月,儿童脑干胶质瘤,位于中脑桥脑的,弥散型的,未接受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短、预后差.结论 脑干胶质瘤病人预后差,综合治疗能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脑干胶质瘤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主要包括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瘤和局灶型脑干胶质瘤;前者是儿童因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预后相对较好[1-3].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 33 3%~ 5 8 9% [1] ,肿瘤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任何部位。除少数星型细胞瘤、毛细胞型细胞瘤可视为良性 ,预后较好外 ,多数病人预后较差 ,平均存活 3~ 5年[2 ] 。目前脑胶质瘤治疗首选手术切除 ,肿瘤切除越彻底 ,病人预后越好。但传统手术很难准确识别肿瘤边界 ,不利于肿瘤全切及保护重要功能结构 ,影响了病人预后。本文收集我院1992年 7月 - 1998年 8月手术治疗脑胶质瘤 97例 ,其中显微手术 32例 ,传统手术 6 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97例患者 ,男 6 6例 ,女 31例 ,年龄 10~ 6 9岁 ,平均 3…  相似文献   

6.
脑胶质瘤手术理念和研究热点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肿瘤,年发病率约为6.4/100,000[1].发达国家的脑胶质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原因不详.美国CBTRUS(2008)[1]汇集分析2000~2004年间73,583例原发性CNS肿瘤病例资料,其中胶质瘤约占所有CNS肿瘤的36%,恶性CNS肿瘤的81%.  相似文献   

7.
脑干肿瘤(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干肿瘤指源于菱脑及中脑的肿瘤,有些作者还包括间脑的肿瘤。发生率占颅内肿瘤的1~2%,小儿组占7~15%。近十多年,由于高分辨CT及MRI的应用,使人们较容易对脑干肿瘤作出诊断,有报道儿童的脑干胶质瘤占其颅内肿瘤的10~25%。成人组脑干肿瘤的发生率几乎没有报道。  相似文献   

8.
脑瘤是儿童最常见的实质性肿瘤,16岁以下其发生率约为2.5/10万,占儿童全部恶性肿瘤的16%。幕上神经胶质瘤占原发性脑肿瘤的60%,且复发率高,预后差,平均生存期通常少于45周。儿童幕上肿瘤的早期治疗一般是手术切除或活检,继之以放疗,神经胶质瘤放疗后亦易复发。而化疗辅以放疗可以延长成年人恶性脑瘤的存活时间,故有人提倡用类似疗法治疗儿童幕上神经胶质瘤.作者于1975年1月至1982年6月将治27例年龄在1.2~17.9岁之间的幕上恶性神经胶质瘤,其中女17例,男10例.组织学检查诊断:4例为多形性胶  相似文献   

9.
正脑干胶质瘤(brainstem gliomas,BSGs)是指病灶起源于脑干(延髓、脑桥、中脑)且临床诊断为胶质瘤的疾病,并不包括起源于丘脑、小脑、颈髓而浸润脑干的胶质瘤~([1])。儿童BSGs指发病年龄小于16周岁的BSGs,发病率占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2])。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生长方式,BSGs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弥漫内生型、局灶型、背外生型以及颈延交界型。脑干弥漫内生型胶质瘤多发生  相似文献   

10.
儿童脑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实质性肿瘤[1].儿童脑肿瘤中幕下肿瘤占大部分,以往报道[2]以小脑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脑干胶质瘤、室管膜瘤为主,其病理特点与成人明显不同.本文总结了112例儿童幕下脑肿瘤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干占位性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再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干肿瘤的手术治疗已较广泛被人们所接受.本文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1],总结近年来的工作. 临床资料 从1991年1月~1997年8月,我们手术治疗脑干占位性病变45例.脑干肿瘤仅行脑室-腹腔分 流术者不计在内.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30岁(7~64岁).  相似文献   

12.
脑干肿瘤12例手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干肿瘤的传统治疗是放疗或辅以化疗,而对手术治疗尚无统一意见,有关报道较少。我院自1971年以来手术治疗12例(手术14次),现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等问题结合文献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2~34岁,平均13.3岁。肿瘤部位:中脑1例,中脑-延髓4例,桥脑-延髓3例,  相似文献   

13.
脑干出血临床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干出血患者是神经科的急重症 ,其发病急 ,临床症状复杂 ,预后差 ,病死率高。现就 1988年 1月~2 0 0 1年 8月收住我院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干出血 4 1例患者的临床与预后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资料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4 1例脑干出血均系我院 1988年 1月~ 2 0 0 1年 8月的住院患者 ,全部病历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标准[1] 。并排除出血性疾患、抗凝治疗、外伤、肿瘤等疾患。男 2 7例 ,女 14例 ,年龄 39~ 75岁 ,平均 5 7 0岁 ,其中 >60岁 2 7例 ,中脑出血 1例 ,桥脑出血 2 8例 ,延髓出血 1例 ,中脑、桥脑…  相似文献   

14.
儿童脑膜瘤(附2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儿童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过去6年间我科收治的25例儿童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占同期儿童颅内肿瘤的1.6%,其中发病年龄以10~15岁居多,平均11.3岁,男女比例接近。结果本组25例肿瘤中,位于脑室系统内和后颅凹者各占20%;肿瘤位于脑皮层下、与硬膜无粘连者占24%;显微手术肿瘤全切除和近全切除为92%。结论儿童脑膜瘤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其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文献报道脑干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4%,占年青人后颅窝肿瘤的28.7%。本文报告1948~1983年间收治的脑干胶质瘤85例,占同期3,774例原发脑肿瘤的2.4%,占儿童肿瘤的9.4%。85例的诊断分别基于尸检20例,手术9例,经神经放射学48例和经临床分析8例,19例组织学检查属于胶质母细胞瘤4例、Ⅲ级星形细胞瘤4例,Ⅰ、Ⅱ级星形细胞瘤6例,  相似文献   

16.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rain stem caverous malformation,BSC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malformation,CM).与幕上病灶相比,BSCM具有更明显的出血倾向,引起的临床症状也更严重,手术切除是根治BSCM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的进步,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以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提高,BSCM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BSCM的发病特点、临床治疗和预后等做一综述. 一、发病特点 BSCM的发病率占颅内CM的9%~3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50岁患者,中脑、桥脑及延髓均可被累及,其中桥脑最多见[1].临床上桥脑病例约占65%以上.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6~48岁。病程3~10个月。根据脑室造影和手术探查确定诊断:中脑导水管狭窄者11例,小脑蚓部肿瘤5例,脑干肿瘤2例,三脑室后下部肿瘤及单纯中孔粘连各1例。治疗方法:中脑导水管狭窄、脑干肿瘤和  相似文献   

18.
胶质瘤占脑恶性肿瘤的70%以上[1],WHO分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预后相对较差。手术和放化疗是治疗胶质瘤的主要方法[2],确定胶质瘤的手术边界尤为重要。功能磁共振分为静息态和任务态功能磁共振,可以为肿瘤边界提供参考,除了能够获得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外,还能获得功能参数[3,4]。  相似文献   

19.
脑干神经节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脑干神经节胶质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干神经节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肿瘤均位于延髓,其中单纯位于延髓3例,累及上颈髓3例,累及脑桥3例,累及小脑1例。均经枕下后正中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辅助放疗2例。病理诊断为神经节胶质瘤。随访3个月~12年,失访2例;存活7例,未见肿瘤复发;术后4个月因急性呼吸道梗阻死亡1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脑干神经节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主要切除突出到脑干外及脑干内相对表浅的肿瘤。脑干神经节胶质瘤预后较好,后组脑神经麻痹是其主要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8%~12%,占小脑桥脑角肿瘤的75%~95%[2].好发于中青年人.多起源于内听道内的前庭神经,沿神经根向阻力较低的内听道及桥小脑角区生长,与该区血管,神经及脑干之间的关系密切,早期手术死亡率低,面神经保留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