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目前我院常见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从临床分离率最高的前5位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为72.70%、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0.08%.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率分别为39.76%、42.40%.结论 根据细菌耐药性调整用药,不断降低MRSE、MRSA、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2.
我院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我院2006~2007年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用WHONET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病原菌352株,其中革蓝阳性球菌142株,革蓝阴性杆菌210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占55.6%和72.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阴性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且对头孢他啶的敏感性湿著高于头孢噻肟,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EA)在院内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我院2013—2014年住院患者送检做细菌培养的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PEA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2年共分离出74株PEA,其中以痰标本最多,占85.14%。PEA主要来自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及感染性疾病科,分别占35.14%、28.37%、13.52%、10.81%。PE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耐碳青霉烯类PEA菌株检出率也由2013年的12.50%上升至2014年的30.00%。PEA的感染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手卫生及消毒隔离,保护易感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2~2003年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对2002~2003年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做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2002年8278株和2003年7014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2002~2003年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分离率在前四位的是:白色念珠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表葡菌,且呈上升趋势;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是:呼吸科、血液科、ICU病房、胸外科;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呼吸道、泌尿系统为主。2002~2003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从2002年的40.5%、47.8%降至2003年的17.1%、16.7%;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从2002年的20%、25%升至2003年的36%、31.3%。2002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而2003年的耐药率上升至10.3%和34.6%,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始终较低(<10%)。2002~2003年,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低于29%;金葡球菌和表葡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较高。结论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和多重耐药菌的增多,重视院内感染监控,加强耐药检测,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院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南京市儿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对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8年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379、455和483株,检出率分别为4.17%、4.76%、5.15%,呈逐年递增。分离菌株数量最多的科室是普外科,共分离317株(24.07%);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共737株(55.96%)。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仅为0.30%、0.53%;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但也仅为20.88%、17.62%、11.62%,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小于10%。共检出158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检出率为12%,检出较多的科室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儿童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易产生多重耐药性,了解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最新的耐药性资料,以便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方法:应用药敏培养抗菌素药片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测试。结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广泛。结论:要合理地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细菌的耐药性迅速增长,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了解细菌耐药性流行情况,对本院2003年1月~2003年2月发生的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433株细菌进行鉴定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耐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方法:通过Kirby—Bauer法及超广谱母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对泌尿系感染患者分离获得的380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380株细菌,革兰阴性菌272株(71.6%)。革兰阳性菌108株(28.4锄。居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90株(50.O%)、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11.1%)、表皮葡萄球菌34株(8.9%)、粪肠球菌22株(5.8%)、阴沟肠杆菌20株(5.3%)。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但前者对亚胺培南较敏感(94.4%),后者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100.0%)。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株达38.8%,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引起泌尿系感染的细菌谱尽管很广泛,但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达50%,其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提示泌尿系病原菌的ESBLs监测对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见非发酵菌(NFB)的检出率、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分离的三种NFB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NFB的检出率依次为:7.0%、7.5%、9.8%、11.3%,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45.4%)、鲍曼不动杆菌(23.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6%)为主。感染主要分布:ICU,呼吸科,外科和骨科。痰和分泌物是检出率较高的标本。三种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且耐药率较高,部分药物耐药性有下降趋势。结论非发酵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2004-2008年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状况,为临床有效治疗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提供帮助。方法从各类标本中分离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株,并利用API系统鉴定,采用Kirby-Bauer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599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该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2008年分别为8.6%和11.2%。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作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高度耐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米诺环素可作为治疗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小儿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抗生素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使用情况 ,并对常见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历 44 7份 ,统计使用的抗生素种类 ,利用Microscan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抗生素使用种类达 19种 ,使用率为 10 0 % ,最高的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对喹喏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结论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诱导下产生的耐药株逐渐增多 ,临床应根据药物的敏感性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状况和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检出85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产ESBLs 46株,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9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甙类的敏感率>70%,喹诺酮类的敏感率>50%,而对三代头孢等的敏感率则<50%。结论对于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利用医院实验室条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测定,有针对性的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院10年来临床感染常见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伯芬 《中国临床医药实用杂志》2004,(1):20-22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感染疾病各类常见标本的菌种谱和细菌检出率,以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方法:对1993-2002年10年来住院病人标本50899份的细菌分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细菌12227株(总分离率为24.0%),分属34个菌属77个菌种,其中1993—1997年标本22907份,分离细菌5466株(分离率23、9%),包托G-杆菌3598株(65.8%),G 菌1177株(21.5%),真菌691株(12.7%):1998-2002年标本27992份,分离细菌6761株(分离率24.2%),其中G-杆菌4507株(66.7%),G 菌1309株(19.4%),真菌945株(14.0%)。结论:两年度段相比,主要菌种谱基本一致,但检出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非发酵菌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非发酵菌904株,占分离细菌的18.3%。非发酵菌检出率较高的标本为痰液(27.0%)和伤口分泌物(24.9%)。分离率前4位的非发酵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64.7%)、产碱假单胞菌(8.3%)、鲍曼不动杆菌(7.6%)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1%)。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有较严重的耐药性,耐药率最低的药物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院内非发酵菌感染日趋严重,且呈现多重耐药倾向,值得进一步研究。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并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病原菌的耐药性不断上升。因此,合理、正确地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十分重要。现将我院7年来临床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判断标准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2年制定的标准。结果:21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洛美沙星、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氟沙星等高敏感,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喹喏酮类抗生素表现出高敏感状态,同时对阿米卡星、美洛培南敏感率都达到90%以上,在临床治疗上应首选这类药物。同时为了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要第一时间进行微生物培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ICU院内感染病例菌株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ICU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病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5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7株,占72.1%;革兰阳性球菌164株,占19.2%;真菌75株,占8.8%。革兰阴性杆菌对第3、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好,亚胺培南总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所占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上有上升趋势,且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4—2006年呼吸科发生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例。结果212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后,有效94例,进步42例,死亡70例,有效率为44.3%。调查发现,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者效果不佳,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效果较好,尤其是头孢吡肟与乳酸环丙沙星联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重症肺部感染,治疗时间短、效果好。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引起肺部感染的治愈率较低,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提高患者免疫力、切断感染源、加强耐药性监测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我院近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细菌鉴定用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药敏试验用纸片琼脂扩散法,结果在分离出的596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为1844.株(30.9%),占第一位;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类标本中的检出率以痰液最高(66.1%),其次是分泌物(17.5%)和中段尿(12.6%):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生素的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小于30%的抗生素只有亚胺培南(12.7%)、头孢他啶(25.3%)和头孢吡肟(25.6%),其余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33.1%-80.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高,治疗该菌感染应根据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检测结果选用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等敏感药物及联合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我院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感染趋势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重症监护室病人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4年间我院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检出数为119株,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53.7%)、鲍曼不动杆菌(20.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2.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非常显著(χ2=21.76,P<0.01),药敏结果显示对大部分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产生多重甚至广泛耐药的几率较高。结论: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感染率高,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严重,且产生多重耐药甚至广泛耐药,提示临床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