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 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操作模式的转变,对于ERCP的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操作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6月间因胆管疾病行诊治性ERCP的患者120例,其中选择常规插管法插管60例,使用导丝插管法插管60例。分别统计分析2组在ERCP操作过程中的目标管腔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术后7d内的胰腺炎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导丝插管组患者较常规插管组的插管成功率高(P〈0.05)。除外其他因素,与常规插管相比,采用导丝插管患者的操作时间缩短。常规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0.0%(6/60),感染发生率为23.3%(14/60);导丝插管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病率为3.3%(2/60),感染发生率为10.0%(6/60)。2组均未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结论ERCP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管腔插管的操作模式,减少了操作的时间,显著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还需进一步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