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血流定量技术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肾脏皮质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SLE患者21例(SLE组),22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测量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以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反映。肾脏皮质血流灌注的各项指数: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一血流指数(VFI)。并对SLE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LE患者肾皮质彩色血流信号较对照组稀疏,血流束纤细,到达皮质边缘的彩色血流信号较正常组减少;SLE患者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1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FI、VFI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I、VFI,P〈0.01;FI,P=0.01)。结论SLE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定量技术为诊断SLE肾损害提供了一种便捷、实时、无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肾功能与部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肾脏体积、肾血管最大峰值流速(Vmax)、最小峰值流速(Vmin)、血流量及阻力指数(RI),观察患者肾脏体积及肾血流各参数的变化情况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ADPKD患者7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双肾大小,按公式计算肾脏体积;测量肾动脉及囊肿周边叶间动脉最大峰值流速(Vmax)、最小峰值流速(Vmin)及血流量,并计算RI.测定患者Scr、BUN及血Alb,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随访18个月后再行一次上述超声及肾功能检查,比较患者肾脏体积、血流量、肾血管RI及肾功能变化情况,作超声检查各参数变化绝对值与GFR变化绝对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GFR正常组随访前后肾功能、肾脏体积及肾血流各参数无显著差异.而GFR异常组在随访前较之GFR正常组,GFR显著降低,肾脏体积显著增大,肾血流量显著减少,RI显著升高;随访18个月后,GFR异常组患者较之随访前肾功能显著下降,肾脏体积显著增大,肾血流量显著减少,RI显著升高.(2)肾脏体积变化的绝对值与GFR变化的绝对值存在显著正相关;肾动脉及叶间动脉血流量变化及RI变化绝对值与GFR变化的绝对值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定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ADPKD患者的肾脏体积大小、肾血管血流量与RI,是临床监测疾病进展、确定治疗时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测疾病转归的一种敏感而简便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测定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早期肾损害指标,对60例糖尿病患在26例正常人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检查,结果:小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弓状动脉及小叶间动脉舒张末期流速(Vd)的减慢是糖尿病患最早出现的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有肾脏早期损害的糖尿病患肾血流频谱参数特点是肾内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的Vs和肾内各分支动脉的Vd明显减低,肾内各分支动脉的阻力指数(RI)明显增高,RI与糖尿病患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血流检测是早期诊断糖悄病肾损害的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排斥反应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8例肾移植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观察移植肾的结构及体积、肾皮质厚度、肾动脉内径、血流灌注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术后随访最长者达4年,45例移植肾功能正常,未发生排斥反应者,其移植肾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表现为边界清晰,肾内结构清楚,皮、髓质界限分明,血流丰富。13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可见移植肾明显肿大,肾实质血流信号稀少,叶间动脉呈断续闪烁状,弓形动脉几乎无血流信号。10例发生慢性排斥反应者,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可见移植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肾皮质与肾髓质界限不清,肾内血管分枝稀疏,血管树不连续,弓形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往往不显示,为低速高阻血流。血流动力学参数显示,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者的肾动脉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明显增高,舒张期峰值流速减低;发生慢性排斥反应者的肾动脉内径明显缩小,收缩期峰值流速及舒张期峰值流速明显减低,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明显升高,与肾功能正常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监测,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独特的优点,无创、便捷,其所测得的移植肾形态学数据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排斥反应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肾移植术后的常规峪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在检测移植肾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肾移植受者术后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46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分为3组,移植肾正常组(30例)、急性排斥组(9例)和慢性排斥组(7例),并与超声引导下肾组织穿刺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例急、慢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移植肾动脉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均高于移植肾正常组;急性排斥组肾脏长径及肾皮质厚度明显大于移植肾正常组;慢性排斥反应时肾皮质厚度、肾脏长径、宽径均小于移植肾正常组。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多普勒能量图对移植肾血流灌注及排斥反应判断有独特的优点,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以及肾皮质厚度可作为有无移植肾排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肾动态显像对比,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观察输尿管开口喷尿情况判定肾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40个正常肾脏和病变肾脏70个,检查前嘱患者饮水500ml,45min后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喷尿时双侧输尿管尿流的频率、峰值速度.和喷尿持续时间,判定肾脏损伤程度,并与肾动态显像进行对比。结果正常肾脏:肾动态显像,注射显影剂1min后双肾显影,2-4min影像完整清晰,核素分布均匀,3-5min后肾影逐渐变淡;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喷尿时输尿管内尿流颜色鲜艳,每分钟喷尿4-10次,每次持续时间5.12-12.38S,尿流峰值流速22.36-79.68cm/s。肾功能受损时,肾动态显像肾影出现和消退延迟,肾影内核素分布稀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患侧尿流射程缩短,颜色暗淡,喷尿频率减低,严重者无尿流显示。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输尿管喷尿情况,能够判定肾功能有无受损及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患者为男性,43岁,诊断为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于1999年12月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3年内肾功能和尿常规正常,数次超声波检查均见移植肾图像正常.术后第4年,患者的血钾为3.21 mmol/L,血氯为101 mmol/L,尿pH值为7.0,超声波检查发现移植肾图像异常,各锥体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堆积成团,后方伴声影,但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肾内血流丰富,各指数正常.  相似文献   

8.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 ( 3D CDU)在移植肾术后监测中的图像特征及临床价值。 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三维彩色多普勒图像处理工作站 ,采用磁场空间定位自由扫查系统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 34例进行三维图像获取 ,脱机后进行肾脏结构及血流的三维图像重建与显示。 结果 正常移植肾 3D CDU血流呈珊瑚状 ,立体分布于整个肾实质 ,信号均匀、对称、完整 ;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时移植肾血流信号明显稀疏 ;发生急性排异反应时移植肾血流信号呈斑块状或短棒状 ;血管栓塞时 ,栓塞血管的供血区域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34例 3D CDU表现均与患者临床或病理结果吻合。 结论 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新技术具有信息量更丰富 ,动、静脉血流显示更完整、直观、立体感强且灵活多样等优点 ,是对二维超声成像的一种有意义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肾血管阻力指数的影响。方法 60例单侧上尿路结石并对侧肾功能正常患者按患肾积水程度分为轻度(15例)、中度(32例)、重度(13例)。采用标准通道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经皮肾镜碎石,其中单通道52例、双通道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测定术前24h和术后0、48、120h双肾肾血管阻力指数。比较手术前后各组肾血管阻力指数的差异。结果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各组患侧肾脏肾血管阻力指数即刻升高,并维持至术后48h,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各组健侧肾脏术后肾血管阻力指数变化特点与患肾相同。结论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可造成早期双肾血流降低,而双肾血流改变与术前肾积水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兔输尿管部分梗阻后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输尿管部分梗阻后积水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以40只实验大白兔制作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于术前、术后1、2、4、8周随机选取10只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双侧肾动脉及肾内动脉的血流。结果梗阻后肾血管的血流速度明显降低,且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的程度较收缩期明显得多。肾血管阻力指数逐渐增高,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梗阻解除后,肾血流迅速恢复,与正常对照相当。已经发生的病理改变恢复困难,但不再进一步恶化。结论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反映肾脏的功能状态,作为肾功能的评估指标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合并高尿酸血症13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联合治疗组47例、中药组48例、氯沙坦组42例,比较蛋白尿、肾功能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在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中药组治疗蛋白尿的疗效显著优于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护肾功能方面联合治疗组和中药组显示出优势,各组的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不仅仅依赖于血尿酸、血压、血脂的改善,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协同作用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经皮穿刺深静脉置管术与感染的关系,分析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病率以及影响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按置管部位分为颈内静脉组26例和股静脉组34例,出现发热者采集导管内血培养及导管培养,对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的时间、感染发生的部位、患者的血流量和不同病因患者感染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深静脉置管放置时间越长,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越多。股静脉穿刺组感染发生时间为(26.5±9.6)d,颈内静脉穿刺组感染发生时间为(35.4±6.8)d。本研究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21.67%,其中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为32.3%,颈内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率为7.6%,股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远高于颈内静脉置管(P〈0.01)。在病因方面,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感染率为所有组别中最高(33.3%),与其他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O.05)。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6.7%),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组(16.7%),多囊肾病(14.2%)、狼疮肾炎(20%)之间无明显差异。患者血流量在200ml/min以上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较低,为9.5%;血流量〈200ml/min时,感染的发生率为28.2%,二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培养病原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53.8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0.76%,表皮葡萄球菌占23.08%。结论为减少感染发生,颈内静脉置管应作为中心静脉置管的首选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对有易感因素的患者,如原发病为糖尿病时血流量较低,应加强无菌操作,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中作用及厄贝沙坦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 组、糖尿病肾病DN组、厄贝沙坦DI组,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量、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 UTP)、血糖(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指数(KI);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观察MCP-1、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观察MCP-1 mRNA、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24 h尿量、24 h UTP、KI、BG、Scr、BUN、肾脏组织中MCP-1mRNA和ICAM-1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N组比较,DI组大鼠BG、BUN、Scr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其余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厄贝沙坦能够减轻糖尿病肾病肾组织MCP-1、ICAM-1的表达,缓解了肾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肾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图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28例肾移植患者进行^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同时测定移植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膀胱放射性计数与肾脏放射性计数比值(B/K值),定性和定量分析肾移植术后的影像特征。结果:12例肾移植术后肾血流灌注及功能良好,GFR值为(51.5±6.3)ml/min,B/K均〉3.6例急性排斥反应肾血流灌注受损程度重于功能相,GFR值为(33.4±5.7)ml/min,B/K均〈1.7例慢性排斥反应肾血流灌注和功能相均同时受损,GFR值为(27.5±2.1)ml/min,B/K均〈1.1例超急性排斥反应表现为放射性空白区。2例肾小管坏死肾血流灌注损伤轻于功能相。所有影像表现与临床或病理结果相吻合。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可快速且定量评价移植肾的血流和功能,早期初步鉴别排斥反应的类别且具有无创、简单、重复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浆及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LN患者的临床资料及ANCA检测结果,按。肾脏病变活动性评分、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尿蛋白含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血浆ANCA阳性率为37.5%,肾组织ANCA阳性率为42.5%,两者呈正相关性(r=0.765,P=0.013),但无统计学差异。肾脏活动性病变组的血浆ANCA和肾组织ANCA阳性率均高于肾脏慢性化病变组(P〈0.05,P〈0.01),高尿蛋白组肾组织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尿蛋白组(P〈0.01)。结论ANCA可作为判断狼疮性肾炎(LN)肾脏病变及临床活动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疗效。方法选择CKD3~4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A组)31例、厄贝沙坦组(B组)32例、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组(c组)32例。疗程共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清胱抑素C(Cyc)、血钾、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定量等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第3个月B、C组24h尿蛋白定量均减少,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减少更为显著,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与A、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有效降低SCr,减少尿蛋白,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是CKD3~4期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对肾血流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行ESWL的48名肾结石患者。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肾内血流评估,包括同侧肾和对侧肾,计算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和加速时间(AT)等参数。结果 ESWL治疗后同侧肾脏以及对侧肾脏的RI指数明显增高(P0.001)。ESWL后96小时RI值降低至接近治疗前。ESWL后同侧肾脏以及对侧肾脏的PI参数也显著增加(P0.001),96小时后下降至与术前相近。显示RI与PI指数的增高与患者年龄之间呈正相关(r=0.562,P0.05)。结论肾结石的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会导致同侧和对侧肾脏的肾灌注暂时受损,患者年龄可能是决定RI和PI参数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PNS患者77例,其中PNS并发AKI患者27例为PNS+AKI组;PNS肾功能正常者50例为PNS组;同时设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正常组(CGN1组)和CGN肾功能异常组(CGN2组)作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4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24h尿蛋白定量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胺酸(盯3)、游离四碘甲腺原胺酸(FT4)、促甲状腺素(TSH)。结果(1)PNS+AKl组FT3、FT4值较各组明显降低(P〈0.05);而TSH无明显差异(P〉0.05)。(2)PNS+AKI组和PNS组TP、Alb、SCr有显著差异(P〉0.05)。(3)多元回归分析示Alb、SCr对FT3影响显著(P〈0.05)。结论PNS合并AKI时较PNS患者FT3、FT4明显降低,而TSH无明显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Alb的进一步降低和肾功能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对不同类型偏头痛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住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普通型头痛70例,典型性偏头痛50例),两组都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结果观察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阻力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脑血管狭窄率为72.0%,对照组的脑血管狭窄率为5.7%,观察组的脑血管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在偏头痛中的诊断应用能直接探测可靠血流动态参数,判断疾病状况,从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化瘀功效的经验方剂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脾肾气虚、毒瘀互结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 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KD 2~4期合并AKI患者60例分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组(治疗组)29例,前列腺素 E1组(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接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均静脉给予前列腺素 E120μg/d;治疗组同时服用川黄方中药汤剂,每日1剂;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 C)、24 h尿蛋白定量,并统计中医证候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均能有效降低 SCr、BUN、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能有效减轻CKD 2~4期合并AKI患者肾损伤、保护肾功能,并改善中医证候,优于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