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神经鞘瘤位于桥小脑角,起源于前庭神经的雪旺细胞膜,占颅内肿瘤的8%~12%,是桥脑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占75%~95%[1].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脑干、颅神经及其供应血管,解剖关系甚为复杂,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我院神经外科颅底病房手术治疗该类患者常规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此类肿瘤.手术中护士的积极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肿瘤(又称CPA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特点.方法总结191例CPA肿瘤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愈后良好,无由于护理不当造成的并发症.结论桥小脑角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对开展CPA肿瘤手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4年以来,收治三叉神经痛1135例,其中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桥脑角肿瘤126例(占11.1%),占同期收治小脑桥脑角肿瘤(458例)的27.5%,经手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颖  刘海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54-1955
听神经鞘瘤位于桥小脑角,起源于前庭神经的雪旺氏细胞膜,占颅内肿瘤的8%~12%,是桥脑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约占75%~95%。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脑干、颅神经及其供应血管,解剖关系甚为复杂,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我院神经外科颅底病房手术治疗该类患者常规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此类肿瘤。手术中护士的积极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听神经鞘瘤位于桥小脑角,起源于前庭神经的雪旺细胞膜,占颅内肿瘤的8%~12%,是桥脑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占75%-95%。由于肿瘤位置深在,毗邻脑干、颅神经及其供应血管,解剖关系甚为复杂,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我院神经外科颅底病房手术治疗该类患者常规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此类肿瘤。手术中护士的积极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蒲萍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66-67
目的:总结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围术期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2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经验总结,对其术前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有效沟通,术后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及对并发症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早期生长隐匿,就诊时肿瘤已较大,手术危险性高,且术后极易出现颅神经损伤,及时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能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桥小脑角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永芹  张世明 《现代护理》2002,8(4):273-274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肿瘤(又称CPA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特点。方法 总结191例CPA肿瘤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愈后良好,无由于护理不当造成的并发症。结论 桥小脑角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对开展CPA肿瘤手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1994年以来,我们收治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桥脑角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继发于桥小脑角病变舌咽神经痛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6年5月-2005年6月收治的56例桥小脑角病变患者中出现的6例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病例资料.6例患者均经乙状窦后入路完成手术.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主要表现咽部舌根部疼痛或伴有耳深部疼痛.6例均取得肿瘤完整切除、疼痛消失的满意疗效.其中3例术后出现轻度声嘶及饮水呛咳,经过治疗康复,平均随访2.3年,6例肿瘤及疼痛均无复发,3例声嘶呛咳患者经过治疗及正确的护理和指导后症状逐渐好转.结论 桥小脑角肿瘤可引起舌咽神经痛,切除肿瘤后疼痛可消失,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10.
神经外科     
951619一位小脑桥脑角肿瘤病人手术后急性期的护理经验/李芳珊…//护理杂志(中国台湾)一1994.41(l)一67一73 该文是探讨一位接受小脑桥脑角手术的病人之护理经验。由于病人之肿瘤较大,手术后有低位颅神经(珊、珊、仄、仪)受损现象,造成外观、咀嚼、呼吸、吞咽、说话等多重之障碍,经由适当的治疗与护理,使得病人的症状逐日获得改善。但住院期间可见到病人及家庭明显的焦虑.且病人也发生了“加护病房症候群”。因病人本身具有医师身份因此作者在照顾期间倍感压力.在文中探讨护理病人的过程及自己的调适过程,并学习到更适当有信心地扮演护理人…  相似文献   

11.
桥小脑角是后颅窝中桥脑与小脑之间形成的腔隙,此处肿瘤有一定的生长空间,肿瘤起病隐袭,早期引起的症状轻微,而等症状明显来就诊时肿瘤体积已很大,对邻近的颅神经,脑干、小脑产生压迫。由于肿瘤毗邻脑干,结解剖结构关系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后遗症较多,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所以术后的护理及监护显得尤为重要。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收治桥小脑角肿瘤61例,由于手术得当,术后严密的监测、观察,细致的护理使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春娟 《天津护理》2013,(5):416-417
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肿瘤之一,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如果护理不当或不及时往往会产生新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致残、致死率[1].我科近5年经手术治疗桥小脑脑区肿瘤发生术后并发症140例,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至2012年1月我科桥脑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共140例,其中,男59例,女81例,年龄18~71岁,平均(49.12士4.5)岁.术前听神经损伤(包括听力下降、耳聋、耳鸣、前庭功能受损)117例,面神经受损(面瘫、面肌痉挛)2例,三叉神经受累(三叉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异常或迟钝、面部疼痛、咀嚼功能障碍)4例,后组颅神经受累(声音嘶哑、吞咽困难)5例,小脑受累(共济失调)3例,脑干受累(偏身感觉障碍)5例,脑积水(颅压高)4例.  相似文献   

13.
胆脂瘤也称表皮样囊肿,肿瘤为在胚胎晚期继发性脑细胞形成时,将表皮带入导致。囊肿缺乏血管,包膜菲薄,内部常含有脂肪胆固醇结晶。胆脂瘤上表皮层表面翻向囊内,不断有细胞角化脱屑形成新的囊肿内容,导致肿瘤逐渐增大。胆脂瘤可发生于颅内各个部位,但临床多见于桥脑小脑角区。该部位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且能沿着各种间隙生长,给手术的彻底切除及术后护理带来困难。2000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院共手术切除桥脑小脑角胆脂瘤22例,经过手术前的充分准备及术后观察及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桥小脑角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例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几年来收治的3例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3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疼,头昏,视力下降,行走不稳,患侧面部麻木,疼痛等;外科治疗达到肿瘤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3例术后经MR复查,未见复发.结论:桥小脑角脉络丛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可通过CT及MRI发现,依据病理检查明确,该肿瘤可能原发于第四脑室的脉络丛;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2004年1月,我科收治26例后颅窝肿瘤行手术切除术,经精心监护,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0例,7~55岁.其中小脑肿瘤10例,桥脑小脑角肿瘤11例,四脑室肿瘤3例,延髓肿瘤2例.均经手术切除,治愈24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6.
正桥小脑角区是脑桥、延髓与其背方的小脑相交的区域,内有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听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发生在该区的肿瘤病程长且发展较慢[1]。临床上主要表现在为面神经、听神经及三叉神经、小脑、脑干及后组神经障碍,颅内压增高。桥小脑角区肿瘤靠近脑干,很多血管神经通过,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是高难度高风险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精心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关键。现将44例桥小脑角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微创手术切除桥脑背侧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微创手术治疗12例脑桥背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呼吸功能障碍6例,肺部感染7例,消化道出血2例,面神经麻痹5例,展神经麻痹4例,情感障碍5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均好转或愈合。结论对小脑延髓裂入路微创手术治疗桥脑背侧肿瘤的患者术后有针对性的采取个体化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桥小脑肿瘤切除手术中神经监测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年至2010年对27例行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患者实行了术中面听神经、三叉神经的神经监测,总结护理措施。结果27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神经监测的患者面神经及三叉神经解剖保留良好,听神经也得到最大的功能保护。结论在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中,采用神经监测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医生对神经的损伤,减少术后患者面瘫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MRI成像无骨质伪影,并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及能三维成像的特点,已成为桥小脑角区肿瘤诊断的最佳手段。 材料与方法 从1992年6月至1998年2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中抽取全部术前在我院行颅脑MRI检查的41例,该组病人  相似文献   

20.
继发性面肌痉挛6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8月我科收治的6例继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薄层头颅CT扫描发现5例,1例术中证实.2例桥小脑角脑膜瘤及1例桥小脑角胆脂瘤行肿瘤切除减压,同时行显微血管减压术:1例小脑镰旁脑膜瘤行后正中入路脑膜瘤切除术;1例桥脑胶质瘤行放射治疗;1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多发动脉瘤未做治疗.结果:4例手术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症状无复发.1例术后出现化学性脑膜炎,经治疗痊愈.结论:继发性面肌痉挛多由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引起;大多合并其他后组颅神经或脑功能损害;术前薄层头颅CT扫描可作为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术中切除肿瘤同时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