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味精是由大豆蛋白、小麦面筋或其它含蛋白较多的物质中提炼出来的,也有是用淀粉发酵而制成的。味精的学名称“谷氨酸钠”,谷氨酸是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一种氨基酸,味精就是谷氨酸与钠相结合的产物,因其具有鲜味,所以常常在做菜肴或羹汤的时候作为提鲜的调味品使用。  相似文献   

2.
味精的禁区     
鲜,是人们烹调时的第一追求。所以,味精这种既方便又能明显提鲜的调料,就成了每家每户厨房的必备品。可味精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会毁了菜肴的美味,甚至还会危害健康。1.拌凉菜不宜放味精。味精在温度为80℃~100℃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而凉菜的温度偏低,味精难以发挥作用,甚至还会直接黏附在原材料上,无味且扫兴。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2.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适当的钠离子浓度下,味精的鲜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鲜美表现,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鲜,反而会抑制  相似文献   

3.
如今,各种调味品应有尽有。不管烧什么菜,只要添加适当的调味品,就会使菜肴鲜味可口。可是,对调味品过于依赖,或多或少地会给我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其实,在没有发明味精鸡、精等调味品以前,我们的祖先照样能把菜肴烧得味道鲜美。那么,古代没有味精,古人是用什么调味的呢?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中,姜是许多菜肴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调味品,但怎样使用,却不是人人都知道的。用得恰到好处,姜可以使菜肴增鲜添色,反之则会弄巧成拙。我们在烹制时会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如做鱼圆时,在鱼茸中掺加姜葱汁,再放其它调味品搅拌上劲,挤成鱼圆,可收到鲜香滑嫩、色泽洁白的效果。若把生姜剁成米粒状,  相似文献   

5.
要使菜鲜,放点味精,这已是当今人人皆知的烹调常识。但是味精是近代才发明的,古人烹调时要使菜肴增鲜,采用什么方法呢? 一、鲜汁增鲜。鲜汁,就是焯笋、煮虾时留下的汤汁。在烹制素菜时,可以加入笋汁;在烹调荤菜时,可以掺进虾汁。这是古人早已采用的增鲜方法。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说:“菜中之笋,与药中之甘草,同是必须之  相似文献   

6.
唐黎标 《健康博览》2008,(11):43-43
烹饪比较讲究的家庭主妇.除了在菜肴里放些盐以外.还要加一些酱油来增加色感或提味。此外,味精也是调理食味、让食物更鲜美的常用调料。因此,酱油、盐和味精是家庭厨房最常见的必需品。如何才能让全家人在享用热腾腾、香喷喷的菜肴时,吃得更健康?挑选和使用合适的调味品非常有讲究。  相似文献   

7.
漫话味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味精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鲜味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味精可分为普通味精、特鲜味精、复合味精、营养强化味精四大类.  相似文献   

8.
烹饪食物,免不了用盐、酱油和味精来增加口感和提昧。如何才能让全家人在享用热腾腾、香喷喷的菜肴时,也能够吃得健康?挑选和使用合适的调味品非常有讲究。  相似文献   

9.
调料即调味品,包括传统的调味品如香料、盐、酱油等,以及制成品如鸡精、沙拉酱、番茄酱等。食用制成品,要仔细阅读其配料,含防腐剂、色素的制成品少用为好。调味品的作用是增味和增香。一般的调味品在增添菜肴滋味的同时都有不同的香气,如酱油、醋、黄酒、豆瓣酱等,这些  相似文献   

10.
要使菜鲜 ,放点味精 ,这已是当今人人皆知的烹调常识。但是味精是近代才发明的 ,古人烹调时要使菜肴增鲜 ,采用什么方法呢?1以鲜汁增鲜。鲜汁 ,就是焯笋、煮虾时留下的汤汁。在烹制素菜时 ,可以加入笋汁 ;在烹调荤菜时 ,可以掺进虾汁。这是古人早已采用的增鲜方法。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说 :“菜中之笋 ,与药中之甘草 ,同是必须之物 ,有此则诸味皆鲜。但不当用其渣滓 ,而用其精液。庖人之善治其具者 ,凡有焯笋之汤番留下去。每作一馔 ,必以和之。”“善治荤菜者 ,以焯虾之汤和入诸品 ,则物物皆鲜 ,亦犹笋汤利于群蔬。”烹制素馔还…  相似文献   

11.
菜里的调味品放多了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有盐、酱油、醋、糖、味精、姜、辣椒、胡椒等,它们会让菜肴更浓香,更美味,而一旦某种调味料放多了,影响了菜肴的口感,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补救呢?来看看下面的方法吧!  相似文献   

12.
常购买副食品的人们也许会发现,近年来,各种复合型调味品已步入各大商店的柜台,这些调味品究竟好在哪里? 所谓复合型调味品,就是将人们过去在炒菜中需逐项放入的酱油、盐、糖、味精等等,经过精加工,复合成不同种类的调味品。目前,市场上的复合型调味品大致分为: 酱类调味品 酱类调味品勿需再加工,将其倒在所需调味的菜肴或主食上拌一拌,即可食用。如炝拌酱,主要成份是:萝卜、辣椒、大蒜、白糖、盐、味精等。用于凉拌各种小菜或做饺子  相似文献   

13.
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它具有强烈的鲜美味道,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调昧品。然而,味精若使用不当,不但会失去调味作用,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副作用。为此,在使用味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忌高温使用。如果在菜肴温度很高的时候投入味精,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味精产生轻微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味精投放的最佳时机是在菜肴将要出锅的时候,最佳温度应在70~90℃之间。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健康》2008,(7):48-48
问:鸡精的成分是什么真的有鸡肉在里面吗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河南 琼答:鸡精是在90%的味精基础上,加入助鲜剂、盐、糖、鸡肉粉、辛香料、鸡味香精等成分的一种复合调味品。  相似文献   

15.
调味品中的主角 麦酱,又称甜面酱,是以小麦面粉为原料酿造而成的.成品黄褐色或红褐色,鲜艳有光泽,有酱香和酯香,成甜适口,细腻无渣.甜面酱中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钙、磷、铁及少量乳酸等.因此,麦酱作调味品,不仅可以提鲜、增香、上色,而且还可以提升菜肴的营养,增加菜肴的可食性.不论是烧、爆、炸、炒,还是酱、腌、凉拌,麦酱都能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健康月刊》2010,29(4):31-32
最近网上流传一份DIY天然味精食谱,利用搅拌机把虾米、小鱼干、香菇、炒芝麻、盐、冰糖等食物打碎后搅拌,用于烹饪时增鲜,连营养专家也大赞这自制"味精"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消费者对味精的不信任可见一斑。而号称比味精"更安全、更营养"的鸡精、鸡粉等复合调味品大行其道,且纷纷以肥美可爱的鸡作为形象代言,令人产生吃鸡粉、鸡精就等于吃鸡的错觉。  相似文献   

17.
烹饪中,调味很重要。菜肴中适量加入调味品,可以解除某些原料的异味,增加菜肴的香味和色泽,达到色、香、味俱佳的要求。一般常用的调味品有葱、姜、蒜、盐、糖、醋、酱、酱油、辣油、麻油、五香粉、胡椒粉及味精等。  相似文献   

18.
《健康必读》2009,(4):46-46
鸡精具有很好的鲜味,但并非所有菜肴都适合加鸡精,炖煮牛肉、排骨等本身具有鲜味的食物时,加入鸡精会让食物走味,影响菜肴的口感。炖煮牛肉、排骨可以选用普通味精、牛肉精、蘑菇精等调味品代替鸡精。  相似文献   

19.
元超 《健康世界》2008,(10):94-95
中国饮食的调味品门道繁杂。一道普通的醋溜大白菜,需要先来点盐,再放入料酒,然后足醋,最后再点几滴酱油,撒些味精方可出锅。这还不算白糖、花椒、大料以及葱姜蒜等等。如此众多的调味品在烹制一道菜肴时,哪个往前,哪个在后,有没有讲究?一起来看看调味品的科学排序。  相似文献   

20.
在很多人看来,许多传统的调味品只可以作为菜肴添味增香用,孰不知,这些调味品中内含的香精油、酶等还有医疗作用。科学研究证明,芳香的气味能够改善人的精神状态,调适人的情绪,激发人体生理机能的活力,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支配人的行为。这些足以证明,健康也需要“添味增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