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rfactorκB,NF-κB)的活化对IL-1a转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取32例确诊为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以其中的14例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作对照,用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的DNA结合活性,用RT-PCR检测IL-1a mRNA的表达,对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IL-1a的转录水平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鼻息肉组织中IL-1a mRNA的表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鼻息肉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IL—1a的转录呈显著正相关(r=0.777,P〈0.01)。结论IL_la是鼻息肉中NF-κB激活后所分泌的重要的细胞因子,NF-κB和IL-1a引起的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及核因子-κB(NF-κB)在孟鲁司特钠治疗类固醇激素抵抗型变应性鼻炎(AR)中的作用。方法 筛选50例类固醇激素抵抗型AR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口服孟鲁司特钠片(孟鲁司特钠组)或ATP片(安慰剂组)治疗,治疗21 d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和体征记分,应用EMSA法测定外周血中AP-1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ELISA法测定血清IL-4、IL-5及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21 d后,孟鲁司特钠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孟鲁司特钠组AP-1和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P〈0.01);孟鲁司特钠组症状与体征总积分下降指数(SRI)与AP-1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呈负相关(P〈0.05),而安慰剂组两者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经治疗后孟鲁司特钠组患者血清IL-4、IL-5水平较安慰剂组显著降低,而IL-10水平较安慰剂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 孟鲁司特钠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AP-1及NF-κB的转录活性,调节细胞因子IL-4、IL-5及IL-10的表达,改善类固醇激素抵抗型AR患者病情,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HBVGN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0例HBVGN、2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及6例正常肾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NF-κB蛋白在HBVGN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性膜性肾病(P〈0.01)及正常肾组织(P〈0.01)中的表达,NF-κB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细胞核中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HBVGN膜性肾病肾组织有NF-κB的高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可能与NF-κB的表达上调有关,NF-κB和HBV可能共同参与了肾组织的病理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核因子-кB(NF-кB)表达水平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考Longa的5分制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F-кB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NF-кB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于24 h达到高峰,且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NF-кB表达水平增加,并参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方法对Wistar大鼠用10%匹罗卡品300 mg/kg腹腔注射(SE组,n=20),产生SE后60 min终止发作;另设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对照组(n=6)。饲养24 h后取大鼠海马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CA3区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组织NF-κB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海马组织TNF-α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TNF-α和NF-κB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E组海马CA3区神经元数量(53.26±2.67)明显小于对照组(103.2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组大鼠海马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和P〈0.05),且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7,P=0.02)。结论 SE后24 h,TNF-α和NF-κB在大鼠海马组织中表达活性增强,且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脑外伤后核因子-кB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GCS及GOS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64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术中切除的挫伤脑组织中核因子-кB的表达,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进行GCS和GOS评估。结果:不同受伤时间脑挫裂伤组织NF-к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且随受伤时间的延长表达增强;NF-кB表达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802, P<0.01)。特重型脑外伤组NF-кB达水平明显高于重型脑外伤组。重度致残组NF-кB水平明显高于轻度致残组(P < 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NF-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参与脑水肿的形成,NF-кB的表达可能在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NF-кB可作为脑外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关键词]颅脑损伤;核因子-кB;GCS;GOS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核转录因子-кB表达增强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核因子-κB(NF-κB)在胃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36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RK和NF-κB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分析组织中蛋白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胃腺癌组织中ERK、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1);(2)ERK及NF-κB在低分化、Ⅲ-Ⅳ期的胃腺癌组织中显著升高(均P〈0.01),ERK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5),而NF-κB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ERK及NF-κB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亦无相关性(均P〉0.05);(3)ERK和NF-κB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653,P〈0.01)。结论胃腺癌组织中ERK和NF-κB表达上调,两者的表达成正相关。两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为临床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胃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NF—kB激活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Baltimore.D在成熟B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一种与免疫球蛋白к轻链基因的增强子中特定DNA位点结合的蛋白,命名为核转录因子( NF-кB). NF-кB最初被认为是淋巴特异性的,后来发现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 NF-кB能被多种因素激活,包括细胞因子TNFα、IL-1,细菌脂多糖,T细胞白血病病毒表达的Tax蛋白(HTLV-1),佛波脂,紫外线等等.激活的NF-кB参与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粘附分子的表达,生长控制以及细胞凋亡的过程.本文就NF-кB激活的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NF-кB/Rel蛋白及其IкB抑制蛋白 到目前为止,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5种NF-кB/Rel家族成员:RelA(p65),RelB,C-Rel,NF-кB(p50),NF-KB2(p52).它们都拥有与Rel基因(原癌基因)的编码产物相似的Rel同源区.Rel同源区大约由300个氨基酸组成,内含DNA结合功能域、二聚体化功能域及核定位信号(NLS).RelA(P65)、RelB、C-Rel,除Rel同源区外,尚有一个或多个转录活性区域.NF-кB是由亚单位p50和p65组成的异源二聚体,p50与DNA直接结合,p65具有转录活性.静息状态下,NF-кB和抑制性蛋白IкB结合滞留于细胞浆中,在一定刺激作用下NF-кB释放进入细胞核激活靶基因.目前发现的NF-кB抑制蛋白有IкBα、IкBβ、IкB(p105)、IкBσ(P100)、IкBε及Bcl-3,构成IкB蛋白家族.IкB蛋白的共同特点是存在多个紧密相邻的由33个氨基酸组成的重复序列,称为锚蛋白基序(ankr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调节素B受体(neuromedin B receptor,NMBR)在妊娠小鼠子宫平滑肌细胞中mRNA、蛋白时空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分娩启动的关系和机制。方法:按妊娠阶段的不同,将小鼠分为未孕组、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产时组和产后组,每组12例。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子宫平滑肌中NMBR, IL-6和HSP70 mRNA及蛋白表达;利用NoShift转录因子分析法检测NF-κB-P65的DNA结合活性, 并分析各指标与分娩的关系及其相关性。结果:产时组NMB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组(P<0.05), 但与中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组NMBR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NF-κB-P65DNA结合活性产时组显著高于未孕、晚孕和产后组(P<0.05)。IL-6 mRNA表达产时组显著高于未孕、晚孕和产后组(P<0.05), 其蛋白表达产时组亦显著高于未孕和产后组(P<0.05)。HSP70 mRNA表达量产时组显著高于未孕和产后组(P<0.05),HSP70蛋白的表达量产时组明显高于晚孕、未孕组(P<0.05)。临产前后子宫平滑肌细胞P65 DNA结合活性、IL-6 mRNA的表达均与NMBR mRNA的变化呈正相关(r=0.40, P<0.01;r=0.30, P<0.05); P65, HSP70 mRNA的变化亦与NMBR的变化呈正相关(r=0.40, P<0.01;r=0.49, P<0.01);但HSP70与P65无相关性。结论:子宫平滑肌细胞中NMBR mRNA和蛋白表达在临产时达最高峰。NMBR可借助NF-κB P65-IL-6通路、通过调节HSP70表达参与分娩发动和维持,但其对HSP70表达的影响不依赖P65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NF-кB活性、ICAM-1蛋白表达变化及NF-кB对其调控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BABC/L小鼠20只,采用5%DSS溶液结肠炎小鼠模型和0.9%盐水溶液(NS)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NF-кB p65表达水平,凝胶滞留迁移试验(EMSA)测定NF-к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DSS组较NS组NF-кB DNA结合活性显著升高,具统计学意义(P<0.01),NF-кB p65成份主要表达于粘膜下层的炎症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核移位现象,正常对照组仅少数细胞表达p65,ICAM-1.相关性分析提示NF-кB活性与ICAM-1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结肠粘膜的NF-кB明显活化,可能上调了ICAM-1基因的表达,参与肠道炎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背景及目的:在胶原性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黏膜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显著上调。转录因子核因子кB(NF-кB)是iNOS基因表达的主要诱导物。本文从以下患者结肠黏膜活检样本中比较NF-кB的激活,及其转录活性。研究对象:胶原性结肠炎8例,复发性溃疡性结肠炎6例以及8例结肠无炎症反应的患者。方法:通过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 SA)分析NF-кB DNA结合活性,通过免疫复合体激酶分析NF-кB抑制蛋白(IкB)激酶(IKK)的活性。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法分析体内NF-кB对iNOS启动子的募集发应,并通过NF-кB基因表达谱分析转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5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和11例正常鼻甲黏膜组进行TNF-a检测。结果:TNF-a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NF-a存在于鼻息肉组织的微环境中,对鼻息肉的病因及病理变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人胃癌细胞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32例人胃癌细胞和25例癌旁细胞内NF-κBmRNA和VEGF mRNA的定量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人胃痈细胞中NF-κB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人胃癌细胞中NF-κB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细胞的表达(P〈0.01)。人胃癌细胞中NF-κB mRNA和VEGF mRNA的表达与组织类别、浸澜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分期和大小有关(P〈0.01)。人胃癌细胞中NF-κBmRNA与VEGFmRNA呈无显著相关性(r=-0.2196,P=0.2271)。结论 NF-κBmRNA表达上调可能与人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10(IL-10)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厚朴酚对上述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ANP模型组及厚朴酚(Mag)干预组。以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大鼠ANP模型。以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NF-κB、TNF-a和IL-10的基因表达。结果与假手术(SO)组相比,ANP组NF-κB mRNA、TNF-a mRNA、IL-10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Mag的干预可降低NF-κB mRNA、TNF-a mRNA。结论ANP肺损伤伴有NF-κB、TNF-a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升高,Mag的干预对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кB(NF-кB)/P65的表达及卡维地洛的干预作用。方法:对25例CHF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组分离出的PBMCs进行培养,并对二组培养的PBMCs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刺激组和卡维地洛干预组,共培养24h,对3组培养后的PBMCsNF-кB/P65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半定量分析。结果:CHF患者PBMCs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非常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2%±8%vs9%±2%,P〈0.01)。LPS刺激下,CHF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BMCs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均极显著增加(38%±9%,27%±13%,P〈0.01);而在卡维地洛干预下,CHF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BMCsNF-кB/P65胞核染色阳性率则极显著下降(20%±8%,18%±7%,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NF-кB/P65表达增高,而卡维地洛可下调LPS刺激下NF-кB/P65表达增高。这可能是卡维地洛降低慢性心衰死亡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PTX对UC大鼠肠黏膜组织NF-κB和IL-1β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应用TNBS建立UC模型,3d后,治疗组给予PTX治疗,其余两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5d.评价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NF-кB,IL-1β蛋白在肠黏膜中的定位及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①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治疗组及对照组症状好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模型组NF-кB,IL-1β阳性细胞表达水平及IL-1β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给予PTX治疗后NF-кB,IL-1β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F-кB,IL-1β与UC关系密切,PTX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少IL-1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而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A549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分别用培养液(A组)、PHC(B组)、IL-1β(C组)和IL-1β+PHC(D组)处理,NF-κB DNA结合活性试剂盒检测刺激后1 h NF-κB DNA结合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刺激后4 h ICAM-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刺激后24 h ICAM-1蛋白表达。结果 IL-1β刺激后,C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明显升高(P〈0.01),D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高于A组(P〈0.05),但低于C组(P〈0.05),PHC预处理能抑制IL-1β诱导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PHC可抑制IL-1β诱导A549细胞分泌ICAM-1,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