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但是有关其疗效的文献所涉及的病例数较少。目的:进一步验证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局麻下对62例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7.1mL。随访均超过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观察。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随访时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显著改善(P<0.01)。患者均无椎体后凸成形中、成形后死亡和脊髓神经脏器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方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于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的高度平均恢复75%以上,所有患者椎体后凸成形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稍有腰痛,口服止痛药有效。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经X射线片检查与椎体后凸成形后比较无改变。证实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存在差异。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穿刺组和双侧穿刺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或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随访期间定期摄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和后凸角度变化,采用疼痛目测类比法判断腰背痛的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生活质量,共随访12~36个月,平均26.3个月。结果与结论:单侧穿刺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及穿刺时透视次数均低于双侧组(P〈0.05)。穿刺前后两组间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椎体前缘、中部和后缘高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单侧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双侧穿刺的疗效相当,且放射暴露和骨水泥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存在差异。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与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穿刺组和双侧穿刺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或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随访期间定期摄脊柱正侧位X射线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和后凸角度变化,采用疼痛目测类比法判断腰背痛的缓解情况,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生活质量,共随访12~36个月,平均26.3个月。结果与结论:单侧穿刺组每个椎体平均骨水泥注入量及穿刺时透视次数均低于双侧组(P<0.05)。穿刺前后两组间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椎体前缘、中部和后缘高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单侧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双侧穿刺的疗效相当,且放射暴露和骨水泥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4.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通过球囊的扩张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并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恢复其解剖形态和力学性能。目的:评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影像学检测结果。结果与结论: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后,椎体前、中缘平均高度及Cobb角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以单侧PKP对43例(4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单侧行PKP治疗,随访期间进行模拟视觉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对其近期疗效和脊柱后凸角度的改善进行评估。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7.51±1.65vs1.93±1.55,P<0.01);手术24h后可离床活动,功能改善明显,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14.42±3.49vs22.58±3.46,P<0.01);X光片确认术后脊柱后凸成角显著减小(18.88°±8.36°vs6.58°±4.12°,P<0.01),提示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纠正。在随访期内,除1例患者出现临近椎体压缩骨折,其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缓解理想,脊柱后凸成角改善满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目前常用的注射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增强剂可达到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止痛的目的,但其组织相容性差,无生物降解性,容易造成使临近椎间盘或椎体发生变性、甚至骨折.目的:观察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椎体后凸成形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12/2010-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均采用经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行椎体后凸成形固化治疗.手术前后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及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病椎前缘椎体平均高度较术前平均高度恢复(3.38±1.44) mm (P < 0.05).术后Cobb角较术前平均恢复(7.63±2.52)° (P < 0.05),后凸矫正率为(38.90±11.28)%.术后3d及3周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1).说明经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行椎体后凸成形可以有效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目前常用的注射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增强剂可达到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止痛的目的,但其组织相容性差,无生物降解性,容易造成使临近椎间盘或椎体发生变性、甚至骨折。目的:观察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椎体后凸成形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12/2010-0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均采用经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行椎体后凸成形固化治疗。手术前后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胸(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及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检测。结果与结论:术后病椎前缘椎体平均高度较术前平均高度恢复(3.38±1.44)mm(P〈0.05)。术后Cobb角较术前平均恢复(7.63±2.52)°(P〈0.05),后凸矫正率为(38.90±11.28)%。术后3d及3周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说明经双侧椎弓根球囊扩张注射型磷酸钙人工骨行椎体后凸成形可以有效增加椎体强度、稳定椎体、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晏雄伟    张洪燕 《中国临床康复》2014,(9):1471-1476
背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脊柱微创外科新技术,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注入骨水泥的要点。方法:采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技术治疗2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年龄60—78岁。在C臂X射线机透视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按WHO标准对止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分析骨水泥的注入时机、方式及用量等。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治疗后15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有效率达100%,患者脊柱活动度增加。所有患者无需切开手术治疗,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提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技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时,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有效地重建椎体强度,并能较好地缓解疼痛,是一种有效的脊柱微创治疗技术。严格掌握治疗要点,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包括准确的疾病诊断,明确患者的疼痛等症状是否因骨折所致,术前术中准确的定位病椎,良好的穿刺技术,以及合适的术后治疗和护理。严格把握骨水泥的推注时间及量也很重要,骨水泥的推注一般在拉丝期,太早容易泄露,发生毒性反应;太晚影响骨水泥的扩散,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骨水泥的推注最好全程在透视下进行,这样才能有效避免骨水泥的泄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或后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缓解疼痛和矫正椎体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应用椎体成形或后凸治疗,在伤椎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不用或应用球囊扩张后注射骨水泥,骨水泥固化后拔除工作套筒,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前平均(8.5±1.1)分,术后平均(2.2±1.3)分;椎体矢状面指数(SI)术前平均57%,术后平均76%;Cobb角术前平均(24.3±3.5)°,术后平均(16.9±2.8)°。结论椎体成形或后凸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有缓解疼痛及恢复椎体高度和形态的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通过球囊的扩张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并注入骨水泥强化椎体,恢复其解剖形态和力学性能。目的:评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在C型臂X射线机引导下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绎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影像学检测结果。结果与结论: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后,椎体前、中缘平均高度及Cobb角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经皮椎体后n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安全性高,可缓解患者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单侧、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主要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单侧、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文献用改良的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治疗的53例病患资料,分为PKP(32例)及PVP(21例)两种治疗组。比较两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椎体压缩率、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PKP组较PVP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显著提高。PKP组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VP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明显变化。术后PKP组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效果优于PVP组。PKP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PVP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PKP与PVP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KP及PVP均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手段,两者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而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外渗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14.
李涛  陈卓夫  龚辉  彭霞舞 《临床医学》2011,31(11):20-22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均〉60岁,女性均〉50岁;受累椎体分布在第7胸椎~第4腰椎,其中单个椎体骨折患者42例,同时有2个椎体骨折患者14例,2个以上椎体骨折患者4例,骨折经MRI证实为新近骨折,均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55 min,平均骨水泥填充量3.85 ml,平均住院时间5.5 d。平均随访3个月,对于术前及第3个月分别采用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分析。结论单侧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单纯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37例(60个椎体).随机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18例25个椎体,椎体后凸成型术组19例35个椎体.比较2组手术前1 d,手术后1 d,1周,4周,8周,12周和24周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测定后凸矫正率,观察骨水泥渗漏率.结果: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1周,4周.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型术组的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矫正率,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椎体后凸成型术组分别为(65.50±3.15)%和(67.83±4.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经皮椎体成形术组为44.00%,椎体后凸成型术组为14.2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原理相同、疗效无明显差异;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相对简单,费用低廉.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椎体后凸成型术可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但费用较高.椎体骨折时间较短时(<3个月)宜优先选择椎体后凸成型术,骨折时间较长时优先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3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2个月)。术后胸背部疼痛消失27例,疼痛明显减轻5例,骨水泥渗漏2例,其中1例并发一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X线片及CT检查未见椎管内占位,后凸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随访观察无疼痛复发,X线片未见明显椎体高度丢失。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创伤小、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椎体后凸成形明显改善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过程,但临床上对于单侧入路还是双侧入路还存在一定争议.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入路脊柱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全面收集椎体单侧与双侧入路脊柱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由两个研究者独立评价文献,并采集数据,在严格文献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Meta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篇文献,241例患者.在止痛及骨水泥渗漏方面,两种脊柱入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99,P=0.56);在改善后凸角度方面,双侧入路优于单侧入路(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单侧入路优于双侧入路(P<0.000 01).表明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均能明显减轻疼痛,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二者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双侧入路可更好地改善脊柱后凸角度,但手术时间较长:鉴于纳入的文献质量不高,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0年行PVP治疗的44例(53个椎体)与PKP治疗的40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情况,对比观察行PVP治疗与PKP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疗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骨水泥渗漏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PVP组与PKP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术前及术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VP组治疗费用较PKP组低,PVP组骨水泥渗漏率较PKP组高,而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VP更适宜作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