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mi R-150-5p在肝细胞癌(HCC)细胞迁移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测定mi R-150-5p在正常肝细胞系L02及HCC细胞系Hep G2中的表达;将Hep G2细胞分成两组,分别转染mi R-150-5p(mi R-150-5p组)与随机序列(对照组),转染后,分别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基质渗透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mi R-150-5p的表达量在Hep G2细胞系中明显降低,为L02细胞系的0.26倍(P0.01)。转染后,mi R-150-5p组的mi R-150-5p水平明显升高,为对照组的9.53倍(P0.001);mi R-150-5p组的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63%vs.87.51%,P0.01),细胞侵袭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38个vs.452个,P0.01);MMP2与MMP9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78 vs.1.75;0.82 vs.1.85,均P0.05)。结论:mi R-150-5p在HCC细胞中表达降低,升高mi R-150-5p的表达可抑制H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机制可能与其下调MMP2和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 R-1228-5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mi RNA快速提取试剂盒分别抽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总mi RNA及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的总mi 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总mi RNA中mi R-1228-5p的相对表达量;分析mi R-1228-5p的相对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肿瘤最大径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此外,用ROC曲线下面积分析mi R-1228-5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和健康人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mi R-1228-5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并且mi R-1228-5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癌旁正常肝组织(P0.05);mi R-1228-5p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家族史无关(P0.05),而与患者的肿瘤最大径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mi R-1228-5p鉴别原发性肝细胞癌与健康人群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和93%。结论:mi R-1228-5p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其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mi R-1228-5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最大径和临床分期相关。此外,mi R-1228-5p具有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miR-118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下载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和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相关数据集,比较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1180表达量,并分析miR-1180表达量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mi R-1180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并结合预后分析结果筛选miR-1180关键靶基因。结果:mi R-1180在HCC组织中较癌旁组织高表达,且对于HCC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均P0.05);miR-1180的表达量与患者年龄、肿瘤家族史、肿瘤分化程度以及AFP等指标明显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表明HCC组织中miR-1180高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富集分析提示miR-1180的靶基因主要富集于脂质代谢、细胞迁移、转录调控等功能和脂肪酸降解等通路。PPARGC1A、ALDH2、SARDH、HMGCS2、ESR1、ETS2等为miR-1180关键靶基因,在HCC组织中均表达下调(均P0.05),且相对低表达者预后较差(均P0.05)。结论:mi R-1180在HCC组织中表达升高,其可能作为一种促癌miRNA参与HCC的发生、发展,并具有成为HCC诊断标志物、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mi R-137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细胞侵袭能力间的关系。方法:用q 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i R-137的表达,分析mi R-13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别用q RT-PCR与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3种胃癌细胞(AGS、SGC7901、BGC823)及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mi R-137的表达与穿膜。结果:胃癌组织中mi R-137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mi R-137表达与胃癌患者T分期有关,T分期越高mi R-137表达量越低(P<0.05);各胃癌细胞mi R-137表达量均低于正常胃黏膜细胞,且胃癌细胞侵袭力越强胃癌细胞mi R-137表达量越低(P<0.05);穿膜细胞数与mi R-137表达量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8881,P<0.05)。结论:胃癌组织mi R-137表达降低,且mi R-137表达量越低提示胃癌细胞侵袭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ncRNA PCAT19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对mi R-137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CAT19、mi R-137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分别将PCAT19小分子干扰RNA(si-PCAT19)及其阴性对照(si-NC)、si-PCAT19与mi R-137特异性寡核苷酸抑制剂的阴性对照(anti-miR-NC)、si-PCAT19与mi R-137特异性寡核苷酸抑制剂(anti-mi R-137)转染至DU145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DU145细胞中PCAT19、mi R-137的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PCAT19、mi R-137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前列腺癌组织PCAT19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 R-137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转染si-PCAT19可明显降低OD值、S期细胞比例及N-cadherin蛋白水平(P0.05),提高G0-G1期细胞比例及E-cadherin蛋白水平(P0.05),减少迁移及侵袭细胞数(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PCAT19可靶向结合mi R-137;干扰mi R-137表达可明显逆转干扰PCAT19对DU145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及侵袭的作用。结论干扰PCAT19表达可通过上调mi R-137的表达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Abil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标本中Abil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加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肝组织标本中Abi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分析Abil表达水平与HCC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bil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1.32±0.75比0.74±0.52,P<0.05);Abil mRNA在结节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亦明显高于孤立性大肝癌组织(1.72±0.83比1.14±0.57,P<0.05).Abil蛋白主要表达于HCC细胞的胞质内,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结节数目、是否有包膜、静脉癌栓及Edmondson-Steiner分级密切相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有无肝硬化及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Abil蛋白高表达组HCC患者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生存率则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0.02).结论 Abil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高,其表达水平与HCC的结节数目、是否有包膜、静脉癌栓、Edmondson-Steiner分级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miR-376c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用real-time PCR检测miR-376c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不同HCC细胞系与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分析miR-376c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将HCC细胞分别转染miR-376c模拟物和阴性对照组序列后,用Transwell法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Western blot检测miR-376c可能的靶点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HCC组织中HMGA2的表达,并分析miR-376c与HMGA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或正常肝细胞比较,miR-376c在HCC组织及不同HCC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miR-376c的低表达与门静脉侵犯(P=0.019)、TNM分期(P=0.012)及Edmondson分级(P=0.009)有关;miR-376c低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高表达的患者(P=0.0081)。与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HCC细胞比较,转染miR-376c模拟物的HC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数(56.00 vs.26.00;45.33 vs.18.33)明显减少、划痕愈合率明显减低(95.33%vs.60.00%)、HMGA2的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miR-376c高表达的HCC组织中HMGA2表达量明显低于miR-376c低表达的HCC组织(P0.05),HCC组织中miR-376c与HMGA2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1,P0.01)。结论:miR-376c可能是一种抑癌因子,其在HCC中表达降低,从而削弱了对HMGA2的抑制、促进了HCC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 R-526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与作用。方法:用q RT-PCR法检测mi R-526b在52例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以及在4种胰腺癌细胞系(Bx PC-3、SW1990、PANC-1和As PC-1)和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6-C7)中的表达。将胰腺癌细胞分别转染mi R-526b模拟物、mi R-526b抑制物及阴性对照序列后,采用CCK-8、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增殖、侵袭与凋亡情况。生物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分析mi R-526b潜在靶基因,并用Western blot和q RT-PCR法及相关性分析验证。结果:mi R-526b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在4种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均P0.05)。胰腺癌细胞转染mi R-526b模拟物后,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侵袭能力明显减弱,而转染mi R-526b抑制物后则呈反向变化(均P0.05)。分析结果显示XRCC5是mi R-526b靶基因;胰腺癌细胞转染mi R-526b模拟物后,XRCC5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mi R-526b抑制物后则均明显上调(均P0.05);胰腺癌组织中mi R-526b和XRCC5 m RNA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56,P0.05)。结论:mi R-526b在胰腺癌中下调表达,mi R-526b低表达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并抑制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其靶基因XRCC5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小RNA-942-5p(miR-942-5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保存的73例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942-5p的表达。分析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Transwell小室检测干扰miR-942-5p表达后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StarBase V3.0网站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预测分析miR-942-5p的下游靶点,并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miR-942-5p表达量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390 vs. 1.764,P0.05)。miR-942-5p表达量与HCC患者肿瘤数目、血管浸润和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miR-942-5p高表达HCC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iR-942-5p低表达HCC患者(19.535%vs. 53.873%,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后,肝癌HCCLM3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扣针蛋白5(FBLN5)是miR-942-5p的直接下游靶点(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导致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FBLN5表达增加。结论:miR-942-5p在HCC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并与恶性临床特征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miR-942-5p抑制FBLN5表达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死亡诱导蛋白(DIP)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免疫组化分别检测DIP在40例HCC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IP蛋白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应用RT-PCR检测人正常肝细胞株LO2和HCC细胞Hep3B,HepG2,SMMC-7721中DIP mRNA的表达.结果:DIP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均P<0.05);DIP蛋白高表达与较大肿瘤体积、高Edmonson分级和高TNM分期有关(r=0.419,0.414,0.531;均P<0.05);人HCC细胞株Hep3B,HepG2,SMMC-7721中DIP 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肝细胞株LO2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HCC组织中DIP表达上调,且这种表达上调与HCC的恶性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1.
徐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506-1511

目的:探讨miRNA-639(miR-63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生长、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639在60例乳腺癌组织(转移性乳腺癌30例,非转移性30例)与30例癌旁组织、以及人乳腺癌MD231细胞与MCF-7细胞中的表达;分析miR-639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别通过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Boyden小室实验检测miR-639在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结果:miR-639的表达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转移性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非转移性乳腺癌组织、在高侵袭性MD231细胞中明显高于低侵袭性MCF-7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各项临床病理因素中,miR-639的表达与仅乳腺癌患者的M分期有关(P<0.01)。转染miR-639抑制物后,MD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而转染miR-639后,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升高(均P<0.05)。 结论:miR-639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且乳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随miR-639的表达水平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qRT-PCR检测85例肝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MALAT1的表达,分析MALAT1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在肝癌SMMC-7721细胞中分别过表达与敲除基因MALAT1后,通过CCK-8与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MALAT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MALAT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肝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肝癌SMMC-7721细胞过表达MALAT1后增殖、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而敲低MALAT1后增殖、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结论:MALAT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MALAT1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故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96在肝细胞癌(HCC)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用qRT-PCR测定miR-96在不同HCC细胞系(HepG2、7721、huh7)及正常肝细胞系L02中的表达;将HepG2细胞分别转染miRNA随机序列(阴性对照组)、miR-96模拟物(miR-96模拟物组)和miR-96抑制物(miR-96抑制物组)后,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测定PTPN9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miR-96在各肝癌细胞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肝细胞系L02的相对表达量(均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划痕愈合率在miR-96模拟物组明显升高,而在miR-96抑制物组明显降低(均P0.05);侵袭细胞数在miR-96模拟物组明显增多,而在miR-96抑制物组明显减少(均P0.05);PTPN9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在miR-96模拟物组均明显下调,而在miR-96抑制物组均明显上调(均P0.05)。结论:miR-96在HCC细胞中表达升高,并可能通过下调PTPN9表达促进HCC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发现,microRNA-671-5p(miR-671-5p)参与了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同时与多种病毒介导的肝损伤相关,但其与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为观察miR-671-5p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功能及其与HCC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方法:用qRT-PCR检测80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不同HCC细胞系(Hep3B、MHCC-97H、HepG2、SMMC-7721)及人正常肝细胞(L02)中miR-671-5p的表达,且在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671-5p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miR-671-5p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miR-671-5p抑制物敲低MHCC-97H细胞系中miR-671-5p的表后,分别采用CCK-8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CC细胞转染miR-671-5p抑制物后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利用TargetScan及Starbase网站预测miR-671-5p的靶基因,并通过Western blot、双荧光素酶实验及TCGA数据库分析验证。用Western blot观察降低miR-671-5p表达对HCC细胞中miR-671-5p靶基因及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的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同时敲低靶基因的表达后,以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iR-671-5p的表达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在各种HCC细胞系中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且随着样本肿瘤分期与HCC细胞的侵袭力的增加而升高(均P0.05);TCGA数据库分析也显示,miR-671-5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671-5p的表达水平与AFP水平、肿瘤数目、静脉侵犯、Edmondson-Steiner分级及TNM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转染miR-671-5p抑制物后,MHCC-97H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实验均显示丝切蛋白2(CFL2)是miR-671-5p潜在靶基因,TCGA数据库分析也显示miR-671-5p与CFL2的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降低MHCC-97H细胞中miR-671-5p的表达后,CFL2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同时EMT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但同时干扰CFL2的表达后,以上变化均有明显程度的逆转(均P0.05)。结论:miR-671-5p在HCC中表达上调,且与HCC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miR-671-5p可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FL2的表达而促进EMT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miR-19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qRT-PCR的方法检测51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以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miR-19的表达;分析了miR-19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miR-19的表达量在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HCC组织中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9表达与HCC患者的肿瘤大小(P=0.029)、转移(P=0.011)、静脉侵犯(P=0.002)及AJCC分期(P=0.008)有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卫星灶、肿瘤数量及AFP无相关(均P>0.05)。miR-19高表达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miR-19高表达以及转移、静脉侵犯均为影响HCC患者生存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 结论:miR-19在HCC组织中表达上调,并可能与HCC的增殖、转移有关;miR-19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氧环境下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情况和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方法:选取2种具有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通过1%O2低氧培养建立人肝癌细胞物理缺氧模型。动态观察2种细胞在低氧环境中的形态学改变;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和间质细胞标志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低氧环境中,该2种肝癌细胞均由原来的紧密排列上午上皮样状态转为较松散的纺锤体样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2种肝癌细胞株的E-cadherin表达量明显下降(均P<0.01),而vimentin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1);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显示,2种肝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均P<0.01);SMMC-7721细胞的上述变化均较HepG2细胞明显(均P<0.01)。结论:低氧环境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EMT,并增强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362-3p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用qRT-PCR检测手术切除的44例胆囊癌患者手术标本中miR-362-3p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miR-362-3p模拟物转染胆囊癌细胞后,分别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及Transwell侵袭试验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改变。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分析miR-362-3p的靶基因,并采用补救试验验证。结果:miR-362-3p在胆囊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miR-362-3p的低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低表达miR-362-3p患者总体生存率较高表达miR-362-3p患者明显降低(P0.05)。转染miR-362-3p模拟物后,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Nemo样激酶(NLK)被确定为miR-362-3p的潜在靶基因,转染NLK过表达载体后,miR-362-3p模拟物对胆囊癌细胞的上述作用被明显逆转(均P0.05)。结论:miR-362-3p在胆囊癌中表达下调,下调的miR-362-3p减少了对靶基因NLK的抑制,从而促进了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侵袭、转移和术后复发是导致HC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的失调可能与各类癌症的发生和转移有关.有研究显示lncRNA SNHG12在HCC组织表达明显上调,但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故本研究探讨lncRNA SNHG12在H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