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邵明  张鹏 《国际眼科杂志》2024,24(6):917-920

近视是导致视觉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全球范围内近视患病率的迅速攀升,近视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近视呈低龄化趋势,准确预测近视的发生及进展有助于对近视高危人群和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延缓近视的发生或减缓近视进展程度。近些年来,基于基线期眼部生物测量数据、屈光状态、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等循证医学证据制定的多种近视预测模型陆续被建立。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在近视病因学中的作用已被证实,随着基因学研究手段的不断创新,未来具有更高预测效能的特异性基因也将被应用于近视发展的预测及防控。文章对这些近视发展预测模型的内容、实用性、研究进展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眼科新进展》2023,(10):839-841
<正>国疾控综卫免函[2023]2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全面总结评价《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5年来实践经验和近视防控最新科研及专业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我局组织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公共卫生综合干预技术指南》,从公共卫生维度提出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和综合干预措施,以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建设及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指导地方推进实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近视问题已成为重要 的社会问题之一。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2.7%,同时出现近视低龄化趋势,而且高度近视比例也居高不下[1]。2021年,李玲教授发布的《信息化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报告》[2]显示,未来在中国全人口中至少有9.6亿近视人口。近视已成为最影响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的疾病。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关系着国家的战略发展,近视管理刻不容缓。2019年,由行业专家撰写的《近视管理白皮书(2019)》[3]给出了科学及有效的近视管理方法和手段。随着近视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地补充并升级,临床上需要根据个体自身条件综合考量,给予儿童青少年以科学的、个性化的近视管理方案。基于此补充编撰《近视管理白皮书(2022)》。 1? 近视阶段的划分 2? 近视的监测 2.1 近视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技术 2.2 视力的监测技术 2.3 眼屈光度的监测技术 2.4 眼轴的监测技术 2.5 眼部健康的监测技术 3? 近视管理技术 3.1 进展性近视管理技术的应用及进展 3.1.1 角膜塑形镜的应用及进展 3.1.2 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应用及进展 3.1.3 特殊设计框架眼镜的应用及进展 3.1.4 药物的应用及进展 3.2 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 3.2.1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适应证 3.2.2 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方案 3.2.3 近视管理技术的联合应用有效性判断 4? 特殊人群的视觉健康监管 4.1 0~6岁儿童的视觉监测与管理 4.2 高度近视人群的视觉监测与管理 5? 近视管理机制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4.
近视发生的低龄化趋势及高度近视患病率升高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给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工作造成沉重的负担和经济损失, 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及进展是我国提出的战略目标。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种多因素眼病, 涉及教育过程、学习环境、学习用具和学生用眼行为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干预更符合眼和身心健康的自然规律。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北京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专委会针对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广泛调查研究并总结相关的实践经验, 讨论形成《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用眼行为干预的倡议及实施方法共识(2023)》, 提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用眼行为干预大处方, 具体措施包括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预警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儿童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用眼方法、户外活动行为监督、家校对近视预防机制的联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用眼行为干预大处方的科普宣教等, 从卫生经济学和卫生保健的角度提出最经济、更合理、安全有效、易普及、可推广的近视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实用防盲技术》2022,(2):F0002-F0002
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学规范开展近视防控工作,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两年多以来,全国各级近视防控专业技术人员、学校及家长等各方积极推广、使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一些地区以此为依据,形成综合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近视防控行动措施,全国近视防控总体见效的基本局面初步展现,反映了全社会采取行动合力减少环境与行为因素对近视的不利影响,取得实质性成效。  相似文献   

6.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了解儿童青少年群体近视发生发展规律,开展个体化近视防控。目前,全国各地开展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建立工作的有关单位逐渐增加。我们认为,有效组织、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技术含量、提高应用价值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强调要注重构建多部门合作共建机制,加强屈光发育档案的完整性、动态更新与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开展近视早期预测、早期干预研究与实践转化,积极推广应用眼视光、公共卫生适宜技术及信息科技前沿技术,不断提升档案内涵、拓展外延,切实助力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近视普查是在教育部等8 部门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基本框架下,面向全国18 岁及以下儿童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开展的近视检测、记录和统计分析工作[1]。制定出可信、可行、可及的近视普查工作方案,是关系到此项重要防控工作是否能科学、有效、稳定地开展下去的关键之一。近视普查流程的设计和有效落实是整体方案中最重要的部分,关系到近视防控的全面、有效开展,关系到防控方案的精准化制定和评议考核制度的具体落实[1,2]。本共识是在对国家防控策略和实施方案等有关精神充分研究和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近视科学研究和儿童青少年特征提出的,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行后达成,旨在保障儿童青少年近视普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开展,引导各地近视普查工作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近视患病率不断增加,近视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高度近视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患者不可逆性视力损伤,我国卫生与教育部门极其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工作。本文就近视的流行病学、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石一宁主编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一书已由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和独特的构思框架,直视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从近视研究的历史源头以及近视的几个病因入手,将相互关联的发病机制和由此而形成的治疗理论连为一体,探寻社会目前流行的繁杂的治疗方法隐含的最初临床观察、逻辑推理假设。从整体观、发展观的系统性高度,从几何光学、流体胶体力学的角度,从生命的反馈、适应自然的自我调控的生物性深度,梳理出一条国人可行的近视预测预防控制矫正之路。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流行病学;第二章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屈光状态;第三章儿童青少年眼球的发育与近视发病机制和病因;第四章儿童青少年眼球正视化过程中的屈光因子的演变及相互关系;第五章正视化及过度正视化过程中,匹配、缓冲、补偿和失代偿;第六章正视化及过度正视化过程中的眼底改变;第七章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特征、病程以及早期眼底改变;第八章正视化及过度正视化过程中的眼视功能改变;第九章正视化及过度正视化过程中的眼其他生物参数的改变;第十章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测、预防、和矫正。可以作为眼科医生和眼视光医生、社区医生、全科医生的眼保健参考书,也适合于青少年的家长、学校幼儿园和儿童青少年眼保健工作者的眼保健参考书。该书550页,彩色,精装,全铜版纸印刷。定价350.00元。欲购者请与石一宁手机(13991817380)短信联系。免费邮寄。请注明详细地址、邮编、单位、姓名和手机号  相似文献   

10.
由方严教授和石一宁教授撰写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流程的建议》一书已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为11部分,包括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总战略、总体思路、近视防控总目标、预期目的、防控防线、近视防控的准备工作、防控流程的实施框架、近视防控的具体可操作流程、近视防控理论及补充、示范100例病例等,内容详实具体,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正在急剧增加。尽管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有诸多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户外活动已被证实是降低儿童近视发病率的主要保护因素。在户外活动中的诸多因素中,光照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光照环境,如光照的强度、波长、时间、节律等都可以影响眼球的屈光发育。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光照对眼球屈光发育的临床与动物实验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究屈光不正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类型。目前我国近视低龄化与快速增长特点明显,青少年儿童近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视觉经验指导儿童屈光状态与正视化的发育。近视的发生与发展伴随着眼球结构改变,脉络膜呈现变薄趋势。脉络膜的厚度变化可能由血流灌注决定。脉络膜血流灌注下降可能导致巩膜缺血缺氧,缺氧诱导巩膜基质重塑和眼轴增长。本文就脉络膜血流与近视的相关性展开综述,提示关注脉络膜变化在近视防控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公众生活质量,为探索近视的发病机制,迄今已经建立了多种实验性近视动物模型。豚鼠在近视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目前是亚洲实验室最常见的近视动物模型,但是不同的造模方式各有优缺点,了解不同的造模方式有利于选择适合的动物模型以及匹配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本文对近年来豚鼠近视模型的不同造模方式及其特点、以及豚鼠眼部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近视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隐匿性近视是指在儿童正常年龄段视力范围之内,眼轴长度超出相应年龄段正常范围,角膜曲率低于正常值范围,二者缺一不可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近视。由于隐匿性近视儿童的视力在正常范围内,近视筛查中极易被忽视,在未及时进行近视防控的情况下,隐匿性近视极易发展成显性近视,不仅视觉发育受到严重影响,视功能也将产生不可逆的改变。研究发现,隐匿性近视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视网膜、脉络膜等不同于普通近视,可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辅助诊断,观察其发展进程。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关于隐匿性近视儿童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等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PurposeChildren with Down''s syndrome (DS) are known to have poorer visual acuity than neurotypical children. One report has shown that children with DS and nystagmus also have poor acuity when compared to typical children with nystagmus. What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is the extent of any acuity deficit due to nystagmus and whether nystagmus affects refractive error within a population with DS.MethodsClinical records from the Cardiff University Down''s Syndrome Vision Research Unit were examined retrospectively. Binocular visual acuity and refraction data were available for 50 children who had DS and nystagmus and 176 children who had DS but no nystagmus.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with published data for neurotypical children with nystagmus.ResultsThe study confirms the deficit in acuity in DS, compared to neurotypical children, of approximately 0.2 logMAR and shows a deficit attributable to nystagmus of a further 0.2 logMAR beyond the first year of life. Children with both DS and nystagmus clearly have a significant additional impairment. Children with DS have a wide range of refractive errors, but nystagmus increases the likelihood of myopia. Prevalence and axis direction of astigmatism, on the other hand, appear unaffected by nystagmus.ConclusionsNystagmus confers an additional visual impairment on children with DS and must be recognized as such by families and educators. Children with both DS and nystagmus clearly need targeted support.  相似文献   

16.
高文  梁凤鸣  陈涛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7):1074-1078

近视是极为常见的眼屈光不正状态,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趋于提前,已成为危害人们视觉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近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的多因素复杂疾病。遗传学包括经典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出现为近视基础研究开拓了新视角。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者提出近视发生可能与表观遗传学有关联,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该观点。近视的遗传研究通过使用连锁法和全基因组关联方法,现已鉴定出高度近视以及近视的多个近视基因和候选基因,极大地加深了对近视遗传学基础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近视在经典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视的低龄化,近视发展的速度加快,这可能预示着罹患高度近视的人数以及高度近视所导致的低视力和失明的人数会增加。由学龄期获得并逐渐加深的近视会造成高度近视的流行,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学龄儿童近视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会加重社会经济负担。我国近视人群比例约占47%,近视已经成为我国的“国病”。我国学龄儿童近视发病率高。学龄儿童近视的危害大。近年来,学龄儿童近视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现就学龄儿童近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学龄儿童近视的防控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袁梅娟  林泉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8):1318-1322
近视性屈光参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屈光不正。近年来,随着全球近视患病率的快速增长,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患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屈光参差会引起双眼视网膜图像大小不同和融像困难,带来视疲劳、单眼抑制、弱视和立体视障碍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延缓儿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进展至关重要。目前,各种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方法已得到广泛研究,其中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 OK镜)被认为是控制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对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机制、延缓近视性屈光参差进展的效果及其对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立体视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近视性屈光参差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琴  王春芳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6):1054-1058

目的:分析山西省高平市青少年儿童视力发育情况及近视患病率,探讨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于2018-11/2019-01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山西省高平市选取幼儿园大班学生181人、小学生948人、初中生432人、高中生24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测,分析该地区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纳入学生1 805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8.28%(1413/1805),近视患病率为64.38%(1162/1805),近视学生戴镜率为51.46%(598/1162)。随着学习阶段和年龄的增长,近视患病率不断升高,且女生近视患病率(66.81%)高于男生(61.73%),城区学生近视患病率(66.54%)高于乡镇学生(61.5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距离是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而每日学习时间、喜食甜食、初次视力下降时间、初次视力下降时间与戴镜时间的间隔时间均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山西省高平市青少年儿童近视患病率较高,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饮食搭配不合理、预防和干预措施滞后均是导致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西安市同一行政区域不同学段学生进行视力筛查,了解该区域不同学段学生近视率的差异,并进行原因分析。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小学21所、初中和普通高中各3所及职业高中1所共28所学校13 707人进行裸眼远视力和电脑屈光检测。

结果:西安市同区域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高中近视检出率分别为32.27%、72.07%、81.22%、65.12%; 总近视率为47.81%; 各年级女生近视率均高于男生; 小学和初中近视率随年级升高而升高; 随着学段的升高,高度近视占比由小学的2.40%升高至高中的16.51%。

结论:西安市同区域不同学段学生近视率具有差异性,随着学段的上升,近视率呈一定升高趋势; 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 与2018年全国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对比,2021年西安市同区域小学阶段近视率下降显著,初中及高中阶段近视率虽没有上升,但降幅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