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湘潭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屈光不正患病状况及近视主要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2018-09/12,在湘潭市区随机抽取5所全日制小学和3所中学,共6 16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位检查,双眼中任一眼裸眼远视力低于5.0者,进一步测量双眼屈光度数。自制调查问卷以了解近视发生相关因素。

结果:在6 164名学生中日常生活视力不良男生检出率为40.3%(1 249/3 099),女生检出率为43.8%(1 343/3 065)(P<0.01)。中小学男生近视患病率59.1% ,女生近视患病率68.7%(P<0.01)。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4.1%,远视患病率为3.0% 。初中生近视患病率为71.3%,远视患病率为 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初中)、性别(女)、每天写作业时间(>2h)、平均每天睡眠时间(≤8h)、父母为近视是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8、1.55、1.26、1.58、2.13,均P<0.05)。

结论:湘潭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近视发病率高,学生近视与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需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市6~18岁中小学生近视筛查与矫正情况。

方法: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研究,于2020-09/12以学校为单位抽取徐州市70所中小学校进行近视筛查。参与抽样63 488人,剔除不合格记录后,最终纳入6~18岁中小学生58 149人,并分析其不同年龄、性别、地区、近视程度下的近视及矫正情况。

结果:徐州市6~18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为49.26%,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的趋势(P<0.01),近视程度随年龄增加逐渐加深,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53.70% vs 45.67%,P<0.01),城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高于乡镇(55.40% vs 45.10%,P<0.01)。框架眼镜矫正率为31.11%,足矫率为60.23%,同时矫正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P<0.01),女生矫正率高于男生(32.45% vs 29.84%,P<0.01),但女生足矫率却低于男生(56.60% vs 63.98%,P<0.01)。城市中小学生矫正率和足矫率均高于乡镇(46.50% vs 18.33%,62.20% vs 56.07%,P<0.01)。

结论:徐州市2020年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不容乐观,中小学生近视矫正率及矫正合格率较低,推测是近视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夏州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情况及影响近视发生的因素。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18岁青少年8 683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视力、屈光度等,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其性别、年龄、民族、用眼习惯等资料。

结果:本次调查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近视患病率为42.80%,不同民族研究对象近视患病率分别为藏族(59.05%)、汉族(46.71%)、东乡族(46.36%)、土族(45.24%)、撒拉族(41.30%)、保安族(40.61%)、回族(3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8,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课间休息时在室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周末及节假日使用电子产品、在家学习使用房间同一照明是近视的危险因素。

结论:临夏州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不同民族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存在差异。教育部门与家庭应共同努力,增加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改善青少年用眼环境,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和当地汉族小学生斜视弱视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差异性和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勐腊县7 214名6~15岁在校小学生,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位、眼前节和眼底情况等,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中,斜视患病率为2.12%(外斜视占85.62%),弱视患病率为0.60%(屈光性占74.42%);(2)斜视患病率在性别、年龄和民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斜视患病率在民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祜族比汉族发生外斜视风险高(OR=1.86,95% CI:1.12~3.09)。直系亲属斜视或外斜视者、近视、远视均是斜视的危险因素(P<0.05,OR>1),其中近视是外斜视的危险因素(OR=2.13,95% CI:1.32~3.44); 随近视度数增加,外斜视的OR值增大(P<0.05);(3)弱视的患病率在性别、年龄、民族方面无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视和远视均是弱视的危险因素(P<0.05,OR>1)。

结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直系亲属有斜视者发生斜视的危险性高,外斜视有一定民族差异性; 近视和远视均是斜视、弱视的主要危险因素,斜视、外斜视的患病风险随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而加大。当地的低弱视率和屈光不正患病率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山东省龙口市7~18岁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情况,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01/12对山东省龙口市7~18岁在校学生以学校为抽样单位进行近视情况的调查,共抽取学校58所,有效抽样61 036人。按地域分为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3类地区。由相关工作人员在全程质量控制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受检者双眼裸眼视力,采用自动验光仪(TOPCON-RM8900)在非散瞳情况下行电脑验光检查。采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建立数据库,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2015年龙口市7~18岁中小学生的总体近视患病率为49.81%,11~12岁时总体近视患病率增幅最快,13岁时轻度近视患病率最高。男性和女性总体近视患病率分别为46.41%、53.39%,女性总体近视患病率高于男性。城市、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学生总体近视患病率分别为55.18%、49.75%、44.47%,城市学生总体近视患病率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总体近视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s=0.943,P<0.05),即总体近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结论:山东省龙口市2015年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城乡结合部及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6.
王琴  王春芳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6):1054-1058

目的:分析山西省高平市青少年儿童视力发育情况及近视患病率,探讨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于2018-11/2019-01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山西省高平市选取幼儿园大班学生181人、小学生948人、初中生432人、高中生24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测,分析该地区青少年儿童近视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纳入学生1 805人,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8.28%(1413/1805),近视患病率为64.38%(1162/1805),近视学生戴镜率为51.46%(598/1162)。随着学习阶段和年龄的增长,近视患病率不断升高,且女生近视患病率(66.81%)高于男生(61.73%),城区学生近视患病率(66.54%)高于乡镇学生(61.5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距离是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而每日学习时间、喜食甜食、初次视力下降时间、初次视力下降时间与戴镜时间的间隔时间均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山西省高平市青少年儿童近视患病率较高,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饮食搭配不合理、预防和干预措施滞后均是导致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蒙自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现状,并探索影响近视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2019-10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云南省蒙自市7所学校(2所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1所职业高中)选取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1 837名进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并进行远视力检查和非睫状肌麻痹条件下的屈光检测; 对调查问卷进行完整性及合理性检查,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 622份。

结果:2019年蒙自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61.34%; 女生(71.36%)高于男生(50.45%),汉族(70.19%)高于少数民族(57.70%); 随着学段的增加,近视率呈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308)、汉族(OR=1.712)、学段升高(初中:OR=1.579,高中:OR=5.538)、过去1wk每天做作业时长(1~<2h:OR=1.456,2~<3h:OR=1.514,≥3h:OR=1.901)、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偶尔或从不超过1尺(OR=1.741)、睡眠不充足(OR=1.585)、父母近视(OR=2.191)是近视的危险因素。

结论:蒙自市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女性、汉族、学段升高、过去1wk每天做作业≥1h、读写时眼睛距离书本偶尔或从不超过1尺、睡眠不充足以及父母近视是蒙自市中小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高中毕业生视力和近视情况,对近视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2011/2013年长沙天心区8所高中的应届毕业学生10 593人进行视力和屈光状态检查,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结果:天心区应届高中毕业生近视眼患病率高达88.76%。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近视患病率分别为88.40%,88.91%和88.95%,无明显差异(P>0.05)。重点中学毕业生近视患病率较普通中学高, 女生近视患病率较男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高中毕业生近视患病率高,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制定有效措施防治近视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四川省成都市和绵阳市6~18岁青少年近视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于2017-10/2018-05采用横断面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成都市和绵阳市6~18岁在校学生4 071名,进行眼部检查和相关问卷调查。

结果:本研究实际受检学生3 857名(94.74%),平均年龄11.86±3.43岁,近视和高度近视患病率分别为61.21%和3.89%; 6岁和18岁受检者中近视发病率分别为12.05%和86.15%。裸眼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较好眼视力≤4.7者分别占42.88%和12.37%; 戴镜率为48.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因素,而年龄、父母近视、近距离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是近视的危险因素。

结论:成都和绵阳地区青少年视力低下主要原因是近视,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患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其与年龄、父母近视、近距离用眼、使用电子设备、户外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0.
廖娅  陈鸿雁  董磊  王威  王小娟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2001-2004

目的:探究宿迁市2020年学龄儿童新发近视的情况及相关风险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宿迁市42所小学,根据2019及2020年的体检信息纳入受试学龄儿童共12 452人; 基于其两年的视力、屈光度、身高和体质量信息,本研究分析了该地不同人口特征因素下学龄儿童的新发近视情况及其相关风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中学龄儿童总体新发近视率为24.63%,不同人口特征因素下的新发近视率均有差异(均P<0.01),其中城市高于乡镇(26.24% vs 21.31%)、女生高于男生(27.05% vs 22.91%)、超重的学龄儿童高于不超重的(25.82% vs 23.92%),且新发近视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χ2趋势=236.421,P<0.01); 同时新发近视者的身高和体质量年增加量均大于维持正视者(均P<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OR=1.541)、女生(OR=1.325)、高年龄段(OR=2.827)及超重(OR=1.191)的学龄儿童新发近视的风险更高(均P<0.01)。

结论:宿迁市2020年学龄儿童的新发近视情况不容乐观,其中城市、女性、高年龄段及超重的学龄儿童新发近视的风险较高,同时一段时间内身高、体质量的快速增加可能警示着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郴州市城区中小学学生视力低下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郴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开展视力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1286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分别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视力低下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郴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47.50%;小学视力低下率为34.01%;初中视力低下率为62.10%;视力低下的主要问题是近视(70.01%);小学生近视率22.57%,初中生近视率48.84%。影响视力低下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年级、父母有近视、课外作业时间长,经常连续阅读1h以上、看视频时间长、肥胖。保护因素有:课间在教室外活动及户外活动。结论:青少年视力低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应及早预防,养成良好的视觉行为习惯将有助于保护青少年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地区小学生近视现况与影响因素。

方法:按照整群分层抽样法选择北京市一至三年级小学生801名,现场问卷调查共计801份,符合年龄7~10周岁的筛查对象757名,有效问卷共757份,患病率为24.4%。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有对象基线资料,对比引起近视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产生近视的因素。

结果:看书用眼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父母近视情况、户外活动时间、注意读写姿势均是导致小学生近视的相关因素。将上述有差异因素经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以证实。

结论:北京市小学生近视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家庭、日常生活及学生自身上均存在较多的问题,需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防控,预防及延缓近视的发生,促进小学生的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小学生屈光状态,分析视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2011年下学期全体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总计465名,参与调查460名(调查率98.9%),其中数据资料齐全的有445名。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以下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年龄(age)、身高(height,H)、体重(weight,W)、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球镜屈光度(diopter of spherical,S)、柱镜屈光度(diopter of cylinder,C)、等值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K),并分析整体屈光状态及各相关因素对视力的影响。裸眼视力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采用小数准确记录,再转化为LogMar视力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9.49±1.47岁,平均SE为-0.85±1.82D,平均UCVA为+0.09±0.28,近视眼率为40.9%,散光眼率达58.9%。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眼率逐步增加,近视屈光度也明显加深(P=0.000)。随年龄增加,UCVA、AL增加(P<0.01),SE值下降(P<0.01)。UCVA与Age,H,W,BMI及AL呈正相关,而与S,C及S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的小学生中,近视及散光发病率较高,儿童视力与眼轴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安市不同区域同年龄段儿童视力现况及差异,为预防儿童近视采取有效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选取2022-12西安市中心医院筛查的6所城区,10所城乡,112所农村学校中6-12岁儿童41 285人的裸眼远视力和电脑屈光检测数据。

结果:西安市不同区域近视检出率分别为城区47.16%、城乡38.59%、农村32.29%,总近视率为37.50%。6-12岁近视率城区较城乡高,城乡较农村高; 近视率女生均高于男生; 近视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 低度近视:城区近视率明显高于城乡及农村; 高度近视:农村近视率明显高于城区及城乡。西安市不同区域远视储备不足率分别为城区92.08%、城乡93.67%、农村90.92%,总远视储备不足率为92.09%。6-12岁远视储备不足率城乡较城区高,城区较农村高; 总远视储备不足率女生高于男生; 8岁前为远视储备不足率的发展高峰期。

结论:西安市不同区域6-12岁总近视率及总视力储备不足率均具有差异性,8-9岁为近视发展加速期,8岁前为远视储备不足率高峰;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视率呈一定增长趋势,而远视储备不足率达高峰后呈现递减趋势; 女生总近视率及总视力储备不足率均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小学初中学生视力及屈光状态,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据。
  方法:整群抽取深圳市5所小学学生(6737名)和3所中学初中学生(1925名)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视力、眼前节、眼底、眼位和屈光状态检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对不同性别和年级的近视率进行比较。
  结果:深圳市5~16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7.0%,其中女性、高度近视家族史,连续看近时间过长和户外活动时间过短为学生视力不良的危险因素。8662例学生中正视眼、远视眼、散光眼和近视的检出率分别为15.1%、11.3%、11.0%、62.6%。随着年级增长,正视、远视、散光的检出率逐渐减小,近视检出率逐渐增多。其中小学6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近视增长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每相邻两个年级近视增长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38~45.018, P<0.05);男生近视检出率为61.0%,女生的近视检出率为65.5%,且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17.180,P<0.05)。
  结论:深圳市5~16岁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近视是主要原因。近视患病率随着年级逐渐上升,且发展越来越快,呈低龄化发展趋势。做好近视防治工作,对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贵州省兴义市农村和城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8─11月选取贵州省兴义市的6─19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 413名学生参与研究,其中7 272名学生被纳入数据分析。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视力、屈光检查,对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 析。结果:贵州省兴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45.0%,通过卡方检验分析近视的患病率在性别 (χ2 =25.093,P<0.001)、年级(χ2 =702.893,P<0.001、地区(χ2 =27.922,P<0.001)和民族(χ2 =450.077, P<0.001)的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一天的眼保健操次数少于1次(OR=2.033,P=0.021)、家长因为作业而减少学生运动时间(OR=1.375,P=0.009)、家长不限制学生用眼时间(OR=1.263,P=0.033)、 一年内不做视力检查(OR=2.280,P=0.009)均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农村学生(OR=0.527,P< 0.001)教室的座位每2周调换一次(OR=0.556,P=0.005)、课间的活动场所为户外(OR=0.601,P< 0.001)、入学前未参加课外补习班(OR=0.736,P=0.019)、父母都不近视(OR=0.480,P<0.001)是近 视发生的保护因素。和当地的汉族学生相比,布依族和苗族学生不容易近视(OR=0.168,P<0.001; OR=0.142,P<0.001)。结论:近视的发生受所在的环境、用眼时间、遗传、民族、年级、户外运动时间等多因素影响。贵州省兴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渐增高,城市地区的学生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17.
AIM: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refractive errors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Dezful County, Iran. METHODS: I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using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5721 Dezful schoolchildren were selected from 39 clusters. The participants in the study totalled 5544; 3673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1871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the former group, cycloplegic refraction and for the latter, non-cycloplegic refraction was tested. In all participants,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ere determined, and those with a visual acuity of 20/40 or worse, underwent a complete ophthalmic examination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visual impairment. A spherical equivalent of -0.5 diopter (D) or worse was defined as myopia, +2.0 D or more was defined as hyperopia, and a cylinder refraction greater than 0.75 D was considered astigmatism. RESULTS: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20/40 or worse in the better eye of 224 schoolchildren (3.8% of participants). This figure (percentage) was 14 (0.03%) based on their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96 (1.7%) with their presenting vision.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cycloplegic refraction, 3.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5 to 4.4) of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myopic and 16.6% (95% CI, 13.6 to 19.7) were hyperopic.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se rates were 2.1% (95% CI, 0.7 to 3.5) and 33.0% (95% CI, 24.9 to 41.1), respectively, with non-cycloplegic refraction. In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yopia was correlated with age (p = 0.030), and hyperopia was correlated with age (p<0.001) and area of residence (p = 0.007).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hyperopia again showed a correlation with their area of residence (p = 0.029).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e considerable prevalence rates of refractive errors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Dezful County and the high rate of an unmet need for their correction. Although myopia is not very prevalent, the high rate of hyperopia in the studied population emphasises its need for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金华市区某小学近视现状及近视防控知信行干预效果情况。方法:2022-09/12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金华市区某小学符合纳入条件的1 482名学生进行近视现状检测及宣教干预。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视力低下情况及近视预防干预前后知信行情况。结果:共调查和检测金华市区某小学学生1 482名,检测共有近视学生657名,近视率为44.33%。其中轻度近视为54.64%(359名),中度近视为23.90%(157名),重度近视为21.46%(141名)。干预前收回有效问卷1 468份,干预后收回有效问卷1 457份。学生近视防控知识干预前总体知晓率为62.57%(7348/11744),干预后为81.20%(9465/11656),干预前后比较有差异(P&#x003C;0.001)。干预前行为到位率为82.48%(9687/11744),干预后为93.73%(10925/11656),干预前后比较有差异(P&#x003C;0.001)。结论:金华市区某小学学生近视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干预前预防知识知晓率、行为正确率不高,此次干预后学生近视防控知信行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