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反流性食管炎85例酸及胆汁反流的同步监测  相似文献   

2.
胃术后患者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的同步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胃术后患者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情况.方法胃术后患者57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4组,A组为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残胃吻合患者,共15例,B组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Billroth Ⅰ型吻合患者,共9例 ,C组为无端胃大部切除术后Billroth Ⅱ型吻合患者,共24例,D组为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患者共9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1~68岁,平均( 43.1±12.4)岁,均无胃食管反流症状,内镜证实无食管下段炎症,并排除消化道及严重全身器质性疾病.食管内pH及胆汁监测前分别对A、B、C、D 4组患者根据烧心、反酸、胸痛、呕吐胆汁每一症状不同程度进行症状评定及记分,计算出总积分.用Digitrapper MKⅢ型便携式pH监测仪及Bilitec 2000便携式胆汁监测仪(瑞典Medtronic Synectics公司)行食管内24h pH及胆汁监测.结果胃不同类型手术组患者D组症状积分高于A、B、C 3组(P值分别<0 .05,0.05,0.01),而其食管内酸及胆汁反流指标并不高于A、B、C 3组,提示全胃切除术后的不适症状与食管内的酸及胆汁反流无关.食管内pH监测发现A、B、D 3组反流时间%并不高于对照组(P>值0.05),C组酸反流时间%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及A、B、D 3组(P 值<0.01,0.05,0.01,0.01),而后3组之间无差异.食管内胆汁反流监测发现A、C 两组胆汁反流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值均<0.01),B、D两组较对照组无差异,各手术组之间比较,食管内胆汁反流次数A组>B、D两组,C组>D组,反流大于5min次数A、C两组>B、D两组,最长反流时间、反流时间百分比A组>B、C、D 3组,B、C、D 3组间差别不显著,总体分析,食管内胆汁反流A、C两组>B、D两组.结论同步动态监测食管pH值及胆汁变化对不同类型胃手术患者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4.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侧压及pH监测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0,20(6):552-553,556
  相似文献   

5.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测压及pH监测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采用食管测压法和24h食管pH监测对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食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食管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减低(P<0.05)、食管蠕动波幅(PA)减低(P<0.01) 、食管蠕动波传导速度(PV)减慢(P<0.05) ;24h食管pH<4的百分比 、酸反流次数和>5 min的酸反流次数明显增加(均P<0.01), Ⅰ期与Ⅱ期食管炎相比食管动力参数无差异, 而在24h食管 pH监测方面显示Ⅱ期食管炎患者在酸反流次数及>min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4时间百分比方面均较Ⅰ期食管炎患者有明显增加。提示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与胃食管反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
60例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与胃酸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临床特点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胃镜下可见食管黏膜损害,不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导致食管出血、穿孔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抑酸是反流性食道炎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奥美拉唑有强大的抑酸作用.本文回顾分析奥美拉唑治疗RE60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郭遂成 《医学信息》2005,18(9):1175-117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组78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西沙比利、丽珠得乐并配合加味化肝煎口服。结果治疗4周,治愈72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1%。结论西药三联配合加味化肝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石丽楠  李长城 《医学信息》2007,20(5):894-895
反流性食管炎(RE)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为了分析研究老年人RE的临床特征和胃镜特点,现将我院近3年来胃镜检查发现的176例老年人RE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酸和胆汁反流与胃食管反流症状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症状发生与酸及胆汁反流事件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胆汁反流是否与酸反流同样为引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主要原因.方法对32例有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烧心、反食、反酸)患者和24h食管内 pH及胆汁同步监测.监测中患者均完成日记,内容包括进餐的时间和食物内容,卧位和直立位时间及症状.并通过症状标记按键进行症状标记.通过计算机分析结果以DeMesster计分1 4.72为标准将患者分成两组1组为无明显酸反流组(14例,56.25%),2组为有明显酸反流组(18例,43.75%).分析两组患者所标记的症状发生的时间(餐时,餐后,直立位,卧位 );是否与酸反流事件或胆汁反流事件或酸和胆汁混合反流事件有关.如果症状发生前后2mi n内食管内pH<4持续10s以上则表明症状与酸反流有关;症状发生前后2min内食管内胆红素吸收值>0.14持续10s以上则表明症状与胆汁反流有关.计算每一例患者的酸反流和胆汁反流有关的症状指数(symptom index SI).与酸反流有关的症状指数SI=(与酸相关的症状次数)/(总的症状次数)×100%,与胆汁反流有关的症状指数SI=(与胆汁相关的症状次数)/(总的症状次数)×100%.结果 32例患者监测中共发生症状272次(包括烧心、反酸、胸痛、反食).第 1组患者人平症状发生次数低于第2组(5.1 vs 11.3).第2组仅18次(2.7%)的症状发生与酸反流有关,而第2组有102次(50.5%)的症状发生与酸反流有关.两组仅有7.7%的症状发生与胆汁反流有关.第1组与酸和胆汁反流有关的症状指数计分较低;而第2组与胆汁反流有关的症状指数计分亦较低,但与酸反流有关的症状指数计分明显高于第1组(P<0.05). 结论反流症状的发生明显与酸反流事件相关而较少与胆汁反流事件相关. 胆汁反流不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R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的5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比较RE、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HP感染率及不同病情RE患者HP感染情况。结果 RE患者HP阳性率为43.55%,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级RE患者HP感染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在HP阳性、阴性RE患者中,Ⅰ级轻度炎症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显著高于Ⅱ、Ⅲ级中、重度炎症(P0.05)。结论 RE患者HP感染率显著低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感染的RE患者中绝大多数以轻度炎症表现,重度较少;在反流性食管炎的疾病进展中HP感染并未起到促进疾病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大鼠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胆汁反流性胃炎与肝胆疾病关系戴娟娟,王志红(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用EGEG-2D_2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检查4806例患者,其中根据特有胃电图形分析诊断为胆汁返流性胃炎者78例(1.6%)。为了解肠-胃反流与肝胆疾病间关系,对78例病人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re fluxdisease ,GERD)的内镜分级与食管酸、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具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 98例 ,全部进行内镜检查 ,2 4小时食管下段pH值及胆红素测定 ,14 C 尿素呼气检查。结果  1 98例GERD患者按内镜分级分组 :0级组 4 7例、Ⅰ级组 2 1例、Ⅱ级组 17例、Ⅲ级组 13例。 2 2 4小时食管下段pH监测结果表明 ,不同级别的GERD患者pH监测各项指标 (包括pH <4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反流≥ 5分钟次数、最长反流时间、pH <4的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 ) ,组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测定胃内 2 4小时胆汁含量 ,旨在探讨其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上的诊断价值 ,并于空腹和餐后测定胃窦的运动节律和强度 ,借以观察胃窦动力变化 ,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与胃窦动力的关系。方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4 2例 ,均符合下列条件 :①上腹和 (或 )胸骨后烧灼痛。②胃镜检查时在无明显恶心及注气过多的情况下粘液湖内有黄色粘液或胃窦部粘膜黄染。③胃镜观察及胃粘膜病理检查均见炎症存在 ;对照组 2 8例 ,为非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胃镜及病理证实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9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8例。应用Bilitec 2 0 0 0型便携式 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