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miR-362靶向Six1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宫颈癌患者142例,测定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362的表达水平;同时设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miR-362inhibitor组,测定各组癌细胞活力、癌细胞单克隆形成数目、癌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穿膜孔数以及Hela宫颈癌液miR-362、Six1 mRNA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miR-362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病理学分期越高、TNM分期越高、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越深,miR-362mRNA表达率越低(P<0.05)。miR-362mimics组OD值、存活率水平低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inhibitor组OD值、存活率水平高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miR-362mimics组克隆形成数目低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inhibitor组克隆形成数目高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 mimics组(P<0.05)。miR-362mimics组细胞凋亡率高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 inhibitor组细胞凋亡率低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miR-362mimics组G1期高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inhibitor组G1期低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 mimics组(P<0.05)。miR-362 mimics组细胞穿膜数低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 inhibitor组穿膜数高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miR-362 mimics组miR-362 mRNA表达水平高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 inhibitor组miR-362 mRNA表达水平低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miR-362 mimics组Six1 mRNA表达水平低于Hela癌细胞组(P<0.05),miR-362inhibitor组Six1 mRNA表达水平高于Hela癌细胞组、miR-362mimics组(P<0.05)。结论 miR-362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肿瘤抑制作用;其机制与miR-362通过负调节Six1抑制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195-5p对食管鳞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和8 Gy X射线照射KYSE510和KYSE150细胞,以未照射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qPCR检测细胞内miR-195-5p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KYSE510细胞分为转染miR-195-5p类似物组、转染miR-195-5p拮抗物组和相应的对照组,并采用X射线照射后,Incucyte实时动态活细胞监测和EdU掺入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克隆形成率和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各组KYSE150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经X射线照射后的KESE510和KYSE150细胞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组细胞miR-195-5p表达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0.01)。转染miR-195-5p类似物组的KESE510细胞在接受X射线照射后的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降低,EdU阳性率和克隆存活率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均降低(P<0.05或0.01);转染miR-195-5p拮抗物组KESE510细胞的EdU阳性率和克隆存活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在KYSE150细胞中过表达miR-195-5p能够抑制BIRC5 3' UTR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195-5p可能通过靶向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siRNA技术干扰人食管鳞癌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因表达,观察经X射线照射后细胞增殖活性、存活能力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方法: 针对HMGB1 mRNA序列,设计合成有效的干扰序列HMGB1 siRNA,并转染食管鳞癌KYSE30细胞,同时设置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阴性对照组以及未进行转染的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用MTS比色、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 siRNA干扰对食管鳞癌细胞KYSE30细胞的增殖活力、存活能力、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MGB1 siRNA干扰后,KYSE30细胞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 < 0.01);MTS数据显示HMGB1 siRNA干扰后经X射线照射显著抑制了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P < 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HMGB1 siRNA组的D0值分别为2.57、2.54、1.55 Gy;Dq值分别为1.69、1.65、1.30 Gy;SF2值分别为0.27、0.27、0.13;外推数N值分别为1.93、1.91、2.31;X射线照射后HMGB1 siRNA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同时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P < 0.01)。结论: siRNA干扰技术可用来抑制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基因的表达,联合X射线照射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水平和存活能力,诱导了细胞凋亡,增加了放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与调控bcl-2baxcaspase-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干扰HMGB1基因对X线照射后食管鳞癌细胞增殖活性、存活能力及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HMGB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HMGB1 shRNA组),并以转染阴性序列的细胞为对照组,两组均设置X射线照射和未照射2个亚组。采用Western blot法评估HMGB1基因的干扰效果;MTS法和集落形成实验分别检测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存活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干扰HMGB1基因对EC970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照射后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HMGB1基因明显降低了HMGB1蛋白的表达(P < 0.01),MTS法检测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干扰HMGB1显著抑制了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水平(P < 0.05),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HMGB1 shRNA组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明显增加(P < 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24 h的划痕愈合率为(20.78±4.38)%,低于阴性对照组的(39.02±3.25)%(P < 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在3.5 h的迁移细胞数为(67.00±16.56)个,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94.00±19.74)个(P < 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X射线照射后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13.64±1.24)%,HMGB1shRNA组细胞凋亡率为(20.67±1.38)%;与阴性对照组比较,X射线照射后HMGB1 shRNA组细胞E-cadherin表达显著增加,而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的表达明显降低(均为P < 0.01)。结论:干扰食管鳞癌细胞中HMGB1基因的表达后经X射线照射,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水平和存活能力,诱导了细胞凋亡,增加了放射敏感性,并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微小RNA(miRNA)在人膀胱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膀胱癌细胞系(5637和T24)和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中miRNA-30a的表达水平。通过对T24细胞转染miR-30a mimic和5637细胞转染miR-30a inhibitor上调或下调miR-30a的表达,并对其分别转染NC mimic和NC inhibitor作为对照。利用流式细胞技术、MTT法和Transwell法探究miR-30a的表达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两种膀胱癌细胞系(5637和T24)中miRNA-30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细胞系SV-HUC-1,并且在恶性度较高的T24膀胱癌细胞中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恶性度相对较低的5637细胞系。细胞转染72h后,miR-30a mimic组T24细胞OD值(0.83±0.09)明显低于NC mimic组(1.21±0.12)(P=0.003);miR-30a inhibitor组5637细胞OD值(1.28±0.14)高于NC inhibitor组(1.09±0.14)(P=0.019)。miR-30a mimic组T24细胞凋亡率(21.27±2.42)%明显高于NC mimic组(10.61±1.29)%;miR-30a inhibitor组5637细胞凋亡率(6.78±2.57)%明显低于NC mimic组(13.42±1.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P=0.0014)。miR-30a mimic组穿膜细胞数(183.57±16.61)低于NC mimic组(465.80±9.20)(P<0.0001);miR-30a inhibitor组(581.25±11.02)高于NC mimic组(397.13±7.57)(P<0.0001)。结论 miR-30a表达的上调能够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并降低膀胱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膀胱癌细胞中miR-30a的低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肺癌放射抗拒细胞系H1975R,并探究miR-17在其放射抗拒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梯度剂量连续照射,体外建立肺癌放射抗拒细胞系H1975R。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对H1975R和H1975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进行验证。利用RT-PCR检测亲本细胞和放射抗拒细胞的miR-17的表达水平,并通过上调或下调miR-17表达,比较其放射敏感性变化,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结果 H1975R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和SF2均比亲本H1975大(P<0.05),显示更强的放射抗拒性。从RT-PCR结果可知,miR-17在H1975R的表达量是H1975的2.67倍(P<0.01)。上调H1975细胞的miR-17表达后,其放射敏感性降低,而细胞增殖和抗凋亡能力均增强,G2/M期细胞比例增多(P<0.05)。下调H1975R细胞的miR-17表达后,其放射敏感性升高,而细胞增殖和抗凋亡能力均降低,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结论 miR-17参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抗拒的调控,其可能成为治疗放射抗拒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lncRNA XIST通过miR-375-Notch1轴调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T-ALL)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57例T-ALL患者为观察对象(T-ALL组),另选5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qRT-PCR检测T-ALL组和对照组及T-ALL T淋巴细胞CCRF-CEM细胞株中lncRNA XIST水平;对CCRF-CEM细胞转染si-lncRNA XIST以沉默lncRNA XIST、转染miR-375模拟物以过表达miR-375;采用CCK-8法、Transwell侵袭实验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CRF-CEM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凋亡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lncRNA XIST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Notch1、ADAM-17、Hes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ALL组的lncRNA XIST、Notch1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miR-375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T-ALL组患者Notch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转染si-lncRNA XIST沉默lncRNA XIST后,CCRF-CEM细胞增殖数量、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miR-375是lncRNA XIST的靶点。CCRF-CEM细胞转染miR-375后,细胞增殖数量、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5)。转染si-lncRNA XIST可以明显上调miR-375水平、下调Notch1 mRNA水平,同时下调Notch1、ADAM-17、Hes1蛋白表达。结论 lncRNA XIST在T-ALL患者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miR-375-Notch1轴影响白血病细胞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NA-202对肺癌细胞A549的调控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应用DIANA TOOLs及KEGG数据库对miR-20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其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和潜在靶基因。通过慢病毒转染,分别上调和下调A549细胞中miR-202的表达,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iR-202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miR-202对其预测靶基因PIK3R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R-202参与的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对PIK3CA的靶向调控发挥作用。功能研究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上调miR-202表达可抑制A549细胞增殖(P < 0.05),引起细胞周期G1/S期阻滞(P < 0.05),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P > 0.05)。靶基因研究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上调miR-202表达可引起PIK3CA蛋白表达量下降(P < 0.05),但其mRNA的表达无显著改变(P > 0.05)。结论:miR-202可能通过对PIK3CA的负向调控影响A549细胞的增殖和周期,本研究为深入了解miRNA在肺癌中的作用与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附子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附子提取物作用后细胞增殖情况,并选择IC20(30μg/mL)作为后续实验浓度。集落形成实验检测A549细胞的存活分数,单机多靶模型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平均致死剂量(D0)及放射增敏比(SER)。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附子组、X射线照射组和附子处理后X射线照射组。对照组给予培养基,附子组给予30μg/mL附子提取物处理24 h,X射线照射组采用10 Gy的X射线照射,附子处理后X射线照射组先采用30μg/mL附子提取物处理24 h后,再给予10 Gy的X射线照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小于20μg/mL的附子提取物对A549细胞存活率有增强作用,但随着附子提取物浓度到达30μg/mL,开始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附子提取物浓度相关。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提示附子处理后X射线照射组存活曲线起始处肩部稍窄,表明联用附子提取物后,引起细胞死亡所需的放疗剂量逐渐减小,X射线照射组和附子处理后X射线照射组D0值分别为1.83和1.48 Gy,SER为1.24。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提示附子处理后X射线照射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高于附子组和X线照射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附子组与X射线照射组较对照组细胞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附子处理后X射线照射组较对照组细胞Bax、Bcl-2蛋白含量变化更加显著(P<0.01)。结论: 30μg/mL的附子提取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和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223-3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实时定量PCR检测miR-223-3p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分析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将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对照组、miR-223-3p过表达组,其中正常对照组细胞未作任何处理,转染对照组细胞转染空质粒载体,miR-223-3p过表达组转染miR-223-3p mimics。MTT实验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CT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转染法沉默A549细胞中的ECT2后,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变化。结果:miR-223-3p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而癌组织中ECT2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二者存在负相关关系(r=-0.666,P < 0.05);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对照组细胞相比,miR-223-3p过表达组细胞的增殖率降低(P < 0.05),ECT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 < 0.05);沉默ECT2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与过表达miR-223-3p基本一致。结论:miR-223-3p可能通过负向调控ECT2的表达,进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调miR-34b的表达对HCC827细胞对埃克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转染技术获得miR-34b高表达的HCC827细胞,并将HCC82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组、埃克替尼组及埃克替尼与转染联合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的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生长周期的变化,同时应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c-MET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miR-34b转染后,HCC827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率升高(P<0.05);miR-34b转染后,埃克替尼对HCC827细胞的抑制率较埃克替尼组明显上升,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下降(P<0.05);转染组及埃克替尼与转染联合组的c-MET水平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上调miR-34b表达可以抑制HCC82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可以增强HCC827细胞对盐酸埃克替尼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miR-34b反馈抑制c-MET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草酸(GA)通过调控miR-142/锌指E 盒结合的同源盒蛋白1(ZEB1)分子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HCC827 和A549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HCC827 和A549 细胞培养和转染完成后,分成4 组:NC组(未经转染+3mmol/L GA)、miR-142 inhibitor 组(敲降miR-142+3 mmol/L GA)、pcDNA3.1-ZEB1 组(过表达ZEB1+3 mmol/L GA)和pcDNA3.1-ZEB1+miR-142 mimic 组(过表达ZEB1 及miR-142+3 mmol/L GA)。采用qPCR检测不同浓度GA处理后HCC827 和A549 细胞中miR-142 的表达水平,WB实验检测HCC827 和A549 细胞中ZEB1 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MTT和Transwell 检测HCC827 和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42 与ZEB1 的靶向关系。结果:GA显著抑制HCC827 和A549 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且显著上调miR-142 的表达水平(P<0.05 或P<0.01);miR-142 通过靶向结合ZEB1 的3''-UTR 区域下调ZEB1 的表达水平(P<0.05 或P<0.01);进一步实验证实,GA通过上调miR-142 抑制ZEB1 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HCC827 和A549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P<0.05 或P<0.01)。结论:GA能够抑制NSCLC HCC827 和A549 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为GA通过上调miR-142对ZEB1 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HCC827和A549 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iR-32-5p对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和正常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将结直肠癌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和转染组(分别转染anti-miR-NC、anti-miR-32-5p、pcDNA、pcDNA-TOB1、anti-miR-32-5p+si-NC、nti-miR-32-5p+si-TOB1)。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miR-32-5p、TOB1 mRNA和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各组细胞放射敏感性,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各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验证miR-32-5p是否靶向TOB1。结果 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相比,结肠癌细胞中miR-32-5p表达明显上调(P<0.05),TOB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anti-miR-NC比较,anti-miR-32-5p组细胞放射增敏比1.801,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TOB1组细胞放射增敏比1.764,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iR-32-5p靶向负调控TOB1蛋白表达。与anti-miR-32-5p+si-NC组比较,anti-miR-32-5p+si-TOB1组细胞放射增敏比为0.591,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 抑制miR-32-5p表达能够明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促进TOB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32-5p对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和正常结肠上皮NCM460细胞,将结直肠癌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和转染组(分别转染anti-miR-NC、anti-miR-32-5p、pcDNA、pcDNA-TOB1、anti-miR-32-5p+si-NC、nti-miR-32-5p+si-TOB1)。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miR-32-5p、TOB1 mRNA和蛋白表达,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各组细胞放射敏感性,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各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验证miR-32-5p是否靶向TOB1。结果 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相比,结肠癌细胞中miR-32-5p表达明显上调(P<0.05),TOB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anti-miR-NC比较,anti-miR-32-5p组细胞放射增敏比1.801,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与pcDNA组比较pcDNA-TOB1组细胞放射增敏比1.764,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iR-32-5p靶向负调控TOB1蛋白表达。与anti-miR-32-5p+si-NC组比较,anti-miR-32-5p+si-TOB1组细胞放射增敏比为0.591,细胞迁移数目和侵袭数目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 抑制miR-32-5p表达能够明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促进TOB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qPCR检测人胚肺细胞HEL-1和NSCLC细胞A549、H1299、HCC827中lncRNA SNHG11和miR-193a-5p的表达水平,向A549细胞中转染SNHG11小干扰RNA(si-SNHG11)、miR-193a模拟物(miR-193a mimic)或miR-193a抑制剂(miR-193a inhibitor)后,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对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增殖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lncRNA SNHG11与miR-193a-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人胚肺细胞HEL-1相比,NSCLC细胞A549、H1299、HCC827中lncRNA SNHG11均呈高表达、miR-193a-5p呈低表达(均P<0.05);沉默lncRNA SNHG11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降低细胞中Ki67和Cycl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微小 RNA-504(miRNA-504)在胃癌(G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G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三亚中心医院外科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qPCR检测组织中 miR-504、肿瘤蛋白 53 诱导型核蛋白 1(tumor protein 53-induced nuclear protein 1,TP53INP1)mRNA 的水平 ,WB 法检测TP53INP1水平。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 BGC-823,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的 BGC-823细胞)、miR-504 mimic组、mimic-NC组、miR-504 inhibitor组、inhibitor-NC组、miR-504 inhibitor+si-NC组、miR-504 inhibitor+si-TP53INP1组,qPCR检测细胞中miR-504和TP53INP1 mRNA的表达,MTT法、流式细胞术、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增殖、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Cyclin D1、E-cadherin、MMP-2、MMP-9)以及TP53INP1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验证miR-504与TP53INP1 mRNA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50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TP53INP1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 或P<0.01),miR-504和TP53INP mRNA 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对照组相比,miR-504 mimic组BGC-823细胞中miR-50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TP53IN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且细胞增殖率、划痕愈合率、侵袭入Transwell小室下层的细胞数量,Cyclin D1、MMP-2、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转染miR-504 inhibitor能显著下调BGC-823中miR-504的表达、上调TP53IN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而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而下调TP53INP1的表达可明显减弱miR-504下调对BGC-823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P<0.01)。miR-504高表达能明显抑制野生型TP53INP1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miR-504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下调miR-504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而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TP53IN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在卵巢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对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和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Trop2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系A3O、A1780和SKOV3中Trop2蛋白的表达。采用Trop2-shRNA构建SKOV3-shRNA细胞模型,以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中SKOV3 mRNA的表达,以细胞计数盒8法检测SKOV3-shRNA组和SKOV3-NC组细胞的增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以Transwell实验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以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shRNA和SKOV3-NC组细胞中AKT、p-AKT、β-catenin、caspase3、bcl-2、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 Trop2 mRNA在卵巢癌中高表达,其表达高低与肿瘤分期有关,也与患者预后有关。与A3O细胞比较,A1780和SKOV3细胞高表达Trop2蛋白(P<0.05)。SKOV3-NC组和SKOV3-shRNA组中Tro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8±0.24和0.4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OV3-NC组细胞的活力明显高于SKOV3-shRNA组(P<0.05)。SKOV3-NC和SKOV3-shRNA组G0/G1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8.67±4.22)%和(60.24±8.17)%,SKOV3-shRNA组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5)。SKOV3-shRNA组细胞的凋亡率为(26.32±1.81)%,明显高于SKOV3-NC组[(6.54±1.32)%,P<0.05]。SKOV3-shRNA组和SKOV3-NC组SKOV3细胞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 255.83±108.44)个/视野和(1 679.71±213.92)个/视野,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42.49±52.09)个/视野和(473.54±73.11)个/视野,与SKOV3-NC组比较,SKOV3-shRNA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均P<0.05)。SKOV3-shRNA细胞中p-AKT、bcl-2、vimentin、β-catenin表达下调,caspase3、E-cadherin表达上调,总AKT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Trop2的表达与卵巢癌分期和预后有关,Trop2可通过激活AK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沉默Trop2的表达可以抑制卵巢癌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iR-620对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21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乳腺癌细胞MCF-7、BCaP-37和乳腺上皮细胞HBL-100,采用q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细胞中miR-620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mRNA的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620抑制剂(anti-miR-620)和抑制剂阴性对照(anti-miR-NC)、anti-miR-620和ING4小干扰RNA(si-ING4)、anti-miR-620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序列(si-NC)转染至MCF-7细胞,经放射处理后(依次记为IR+anti-miR-620组、IR+anti-miR-NC组、IR+antimiR-620+si-ING4组、IR+anti-miR-620+si-NC组),利用克隆形成实验、MTT法和FCM分别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B法验证miR-620和ING4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和HBL-100细胞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调miR-221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K562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调控机制。方法:将K562 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A阴性对照(miR-NC)组、miR-221 inhibitor 组、miR-221 inhibitor+阴性对照siRNA(NC siRNA)组和miR-221 inhibitor+SOCS3 siRNA 组。其中,对照组细胞不进行另外处理;miR-NC 组和miR-221 inhibitor 组分别采用miR-NC 和miR-221 inhibitor 转染至细胞;miR-221 inhibitor+NC siRNA 组和miR-221 inhibitor+SOCS3 siRNA 组采用已稳定转染miR-221 inhibitor的细胞再分别转染NC siRNA 和SOCS3 siRNA。用qPCR鉴定miR-221 inhibitor 的转染效率,CCK-8 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 双染色流式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水平,WB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SOCS3、p-JAK1、p-JAK2、p-STAT3和survivin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221 inhibitor 组细胞内miR-221 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细胞增殖活性在转染后48、72 h 时明显降低(P<0.05 或P<0.01),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1),细胞内SOCS3 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而p-JAK1、p-JAK2、p-STAT3 和survivin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与miR-221 inhibitor 组比较,miR-221 inhibitor+SOCS3 siRNA组细胞增殖活性在转染后24、48 和72 h 时明显增加(P<0.05 或P<0.01),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细胞内p-JAK1、p-JAK2、p-STAT3 和survivin 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下调miR-221 可能通过上调SOCS3 表达抑制JAK-STAT3 信号通路,从而抑制K562 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iR-20a在肝癌放射敏感性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癌细胞系和组织标本中miR-20a的表达;构建稳定过表达miR-20a肝癌细胞系,通过克隆实验探讨miR-20a对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蛋白印记法检测Bcl-2、Caspase-3以及γ-H2AX的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0a下游调控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印记法进一步验证;在稳定过表达miR-20a的肝癌细胞系中转染pCDNA3.0-PTEN探讨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明确PTEN是否为miR-20a诱导肝癌放射抵抗的一个功能性靶基因。结果 miR-20a在肝癌细胞系和组织标本中表达上调(P<0.05);经过同等条件的放射处理后,与空白及对照组(WT组、LV-con组)相比,过表达miR-20a组(LV-miR-20a组)细胞存活分数升高,放射抵抗增强(P<0.05),Bcl-2表达上调,Caspase-3及γ-H2AX表达下调;过表达PTEN能够逆转miR-20a引起的放射抵抗。结论 miR-20a在肝癌细胞系及组织标本中表达上调;过表达miR-20a可以促进肝癌细胞放射抵抗,PTEN是miR-20a诱导肝癌放射抵抗的一个功能性靶基因,预示着miR-20a/PTEN位点可能是是肝癌临床放疗相关的有效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