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房颤三维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三维射频消融术的126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63例,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最高NRS评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房颤三维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睡眠质量及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及试验组(43例),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及常规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护理疗效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中,可显著改善患者并发心脏压塞等并发症状态,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路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现行的诊疗护理内容,制订房颤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路径表。选择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180例,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患者根据临床路径表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满意度、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测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广临床路径有助于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患者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7例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术中、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成功12例,有效9例,失败或需要二次手术6例。患者术前对治疗方法和相关准备有充分的了解,均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手术。结论有效的护理可减轻病人术前、术后的心理压力,同时应密切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并发症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李咏梅 《天津护理》2011,19(4):196-197
总结65例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提出了护理配合的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体位准备,术中密切病情观察如胸痛、血压监测、心包压塞征象、伤口渗血等情况与医生密切配合,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使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中心静脉压测量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价值,尤其对于在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消融中的意义。方法:入选39例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平均年龄(64.4±12.6)岁。阵发性房颤24例,持续性、永久性房颤15例。心功能NYHAⅠ级17例,Ⅱ级18例,Ⅲ级4例。左室射血分数51%~77%。分别测量消融术前、术后即刻中心静脉压。结果:患者术后平均中心静脉压(12.9±4.6)cmH2O较术前平均中心静脉压(9.1±1.8)cmH2O有明显升高(P=0.000);手术前后的变化值(△CVP)在心功能Ⅲ级组(6.3±5.3)cmH2O显著高于Ⅰ级组(3.5±3.0)cmH2O和Ⅱ级组(2.3±3.2)cmH2O(P<0.05);术后中心静脉压与手术时间、放电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P=0.010),0.675(P=0.046);消融术前后中心静脉压变化值与手术时间、放电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P=0.001),0.806(P=0.009)。术后出现心衰症状或肺部啰音的患者,术后中心静脉压以及中心静脉变化值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和无啰音组(均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时,中心静脉压可成为术中监测的重要临床内容,不仅方法简单实用,更可以提高术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公认的症状性、药物难治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对肺静脉及左房解剖情况的准确评估至关重要,但却受限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随着无创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的日趋完善,尤其是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得术前评估肺静脉及左房纤维化情况已成为现实。此外,MRI还可对术后左房损伤及瘢痕组织情况作出准确评估,可用于预测房颤的预后,亦可用于确定二次消融位点,达到彻底电隔离肺静脉。  相似文献   

8.
陆琼芳 《护理学报》2009,16(12):52-53
回顾分析14例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本组出现急性心包填塞3例,麻痹性肠梗阻l例,肺静脉狭窄5例,严重皮下血肿并出血性休克1例,急性左心衰1例,心包及胸腔积液3例,除肺静脉狭窄无症状未做治疗外,其余患者经及时治疗护理均康复出院.认为在术中、术后,应严密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变化;时刻询问患者自觉症状,是否有头晕、胸闷、胸痛、气促等.术前配血,准备心包穿刺物品、升压药、止血药等急救药品,术中一旦出现心包填塞,立即予快速补液、升压、输血、止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穿刺引流和抢救准备,观察出血是否增加等;术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时.予禁食、胃肠减压等;术后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及时发现肺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相似文献   

9.
肖培芳  蒋本君 《天津护理》2011,19(6):344-345
总结25例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抗凝药物的正确使用、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监测及生活护理是保证患者平安度过围手术期及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514-2516
目的探究连续干预在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4例,均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连续干预。统计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干预满意度,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抑郁(SDS)、焦虑(SAS),观察比较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予以连续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且患者对干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20年9月1日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患者80例,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机制、射频消融的原理以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护理措施,认为高水平的导管技术和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行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及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加速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在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2月55例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肝癌射频消融术常规护理措施;将2017年3~8月55例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肝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L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肝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38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治疗和护理。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康复目标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心理障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途径,使患者真正受益且有效规范临床护理程序,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心房颤动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据估计在总人口中约有3.04‰患有房颤,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65岁以上的人口为3%~5%,80以上人口为8%~10%[1]。由于房颤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心力衰竭、血栓栓塞(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病症之一,因此,备受社会和医学界的关注[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射频消融仪器及导管消融新器械的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在CARTO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8例接受CARTO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启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围术期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评估2组心理状态,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1 h、术后1 d和术后3 d时,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TO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王丽萍 《天津护理》2012,20(4):273-274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在复杂房性心律失常中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最高,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引起心悸不适,降低心排血量,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人群中总发病率为1%,65岁以上人群则达5%,75岁以上高达10%,器质性心脏病者房颤发生率高达40%[1]。Pappone等首创的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房颤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随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月—2020年8月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的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专科护士负责的健康教育进行随访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正负情绪量表对射频消融术后的207例房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59.21±15.25)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是否独居(β=0.130,P=0.019)、屈服应对(β=-0.257,P<0.001)和正负情绪(β=0.400,P<0.019;β=-0.262,P<0.019)是其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共解释了49.9%的总变异。结论:射频消融术后的房颤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偏低,医护人员应根据影响其心理弹性的因素,包括是否独居、屈服应对、正负情绪,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提升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