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24h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活动主题,对24h尿标本留取及时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病人留取24h尿标本及时率从51.1%升至81.8%(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中可显著提高病人留取24h尿标本及时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老年医学科中8名护理人员组成"莲心圈",确定"降低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采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工具分析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从38.1%降至16.7%,目标达成率为118.9%,进步率为56.2%;通过品管圈,制定了规范的标准化流程。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了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率,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选定"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对尿标本留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留取成功率较低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尿标本留取成功率由58.79%上升至92.93%,目标达成率为112%,进步率为63.17%。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三岁以下住院患儿24 h尿标本留取成功率,并提升了护士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检验标本留取准确率的效果影响。方法:在本院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老年病科的老年患者中抽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160人共506例检验样本作为本次的分析资料,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提高老年患者检验标本留取准确率为活动主题开展研究,根据品管圈活动开展情况将所有患者的检验标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实施之前留取检验标本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n=250例),干预实施之后留取检验标本的老年患者设为研究组(n=256例),对活动前后所有患者检验标本留取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老年患者检验标本留取准确率从87.60%提高到了96.88%,较活动前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由此可见,品管圈活动用于标本检验质量改进中的效果突出。结论:临床积极地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患者检验标本的留取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邓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52-1853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及时率.方法 对2008-07-2008-12住院的86例患者留取的100次24 h尿标本采集时间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采集不准确的主要问题.2009-01开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制定改进措施,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24 h尿标本回单率进行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24 h尿标本2 d回单率明显高于改进前,改进后没有发现采集错误现象.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及时率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内分泌科24h尿标本留取和采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住院的病人150例,通过成立品管圈、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定与实施对策等步骤,最后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内分泌科住院病人24h尿标本留取正确率和护士素质。[结果]内分泌科住院病人24h尿标本留取正确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26.7%提高到活动后的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优化对内分泌科24h尿标本留取和采集过程的管理,从而提高正确留取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调查本科糖尿病患者留取24h尿标本错误情况,然后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和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结果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从22.0%下降到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手段能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24h尿标本留取错误率。  相似文献   

8.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品质圈活动在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质圈,确立"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为活动课题,对50例病人进行了现状调查,设定目标,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品质圈活动使24 h留取尿标本回单的平均天数由3.04 d降至2.18 d.结论 品质圈活动应用于提高24 h尿标本留取的及时率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OGTT孕妇24h内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为活动主题,随机对100例住院孕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孕妇OGTT24h内留取率偏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不作质量改进,观察组进行品管圈质量改进活动。比较2组OGTT 24h内标本送检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孕妇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活动前的81.3%提高到94.9%。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的提高孕妇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未留取率中的作用。方法 2016年2月起,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上海邮电医院二病区住院患者的尿标本从通知留取至留取成功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导致尿标本未留取率低的主要原因并拟定对策,按品管圈活动程序实施对策和效果确认,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尿标本未留取率的变化。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尿标本未留取率由17.8%降至0%,达到了制定的目标。全体圈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的素质修养、沟通和协调能力、责任及自信心、团队的合作能力、品管圈手法的掌握度、活动的积极性8个方面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未留取率,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病房24 h尿标本留检正确率的影响,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将活动前需要留取24 h尿标本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标本留取进行宣教指导;将活动后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现状调查,找出标本留检正确率低的要因,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本组圈员的沟通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显著提高;观察组24 h尿标本留检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病房24 h尿标本的留检正确率,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圈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女婴患儿尿标本一次性留取成功率。方法确定提高女婴患儿尿标本一次性留取成功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女婴患儿尿标本留取一次性成功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36%提高到活动后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女婴患儿留取尿标本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提高了女婴患儿留取尿标本的一次性成功率,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减少了患儿反复留取标本带来的局部皮肤不适,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在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选取2016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尿标本留取进行指导宣教,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24 h尿标本留取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改进计划,并组织科室人员共同实施,遵循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过程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持续质量小组改进后本科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合格率大幅度提高,合格率从27.7%提高至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P0.01)。结论遵循PDCA循环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合格率,并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漏检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漏检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泌外科住院患者的尿标本采集质量及漏检率进行比较,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尿标本漏检率降低至5.19%,检验率达到94.81%,较活动前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尿标本漏检率,提高尿标本采集质量,及时提供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曾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9019-9020
目的通过护士积极参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肾病患者尿标本留取及时率。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根据患者及护理人员反馈信息制定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实施方法,要求参加人员认真实施。结果使标本送检率达100%,大大减低了标本污染率,减少了重复留置标本率。结论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改进后的尿标本采集环节和流程更科学、快捷,提高了尿标本留取及时率,为获得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持续质量改进在肾病患者尿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护士积极参与持续质量改进,提高肾病患者尿标本留取及时率.方法 对 2008年1-6月住院的381例患者的1333次尿标本的采集时间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影响尿标本采集不及时的主要问题,2008年7月开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重建肾病患者尿标本采集工作流程,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的尿标本留取及时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进后的尿标本留取及时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改进后的尿标本采集环节和流程更科学、快捷,提高了尿标本留取及时率,为获得及时、准确的检验结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提高不卧床患者尿常规及尿培养标本留取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2017年1月至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不卧床患者中各抽选53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尿液标本留取正确率、圈员成长情况、患者对标本留取的理解程度。结果研究组的尿液标本留取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圈员的品管圈手法应用、脑力开发、沟通协调能力、责任荣誉感、团队精神及对留取尿标本重视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标本留取理解的优良率为92.45%,高于对照组的79.25%(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不卧床患者尿常规和尿培养标本留取正确率,并可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脑力开发及对品管圈手法的应用,利于提高其沟通协调能力、责任荣誉感、团队精神及对留取尿标本重视程度,同时完全掌握正确留取标本的方式可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前提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延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未实施品管圈管理前2013年9月~12月住院患者需留取标本5119份,品管圈管理后2014年1月~4月住院患者需留取标本4994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延迟率作为活动主题,对病区标本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标本送检延迟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延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标本送检延迟率由8.7%下降至2.6%,活动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消化内科标本送检延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并且培养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尿培养污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活动前为对照组,实施活动后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方法为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各项活动,活动周期4个月,对尿培养污染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并落实3项改善措施,比较2组的有形成果(标本污染率)和无形成果。结果尿培养污染率由13%降到7%,2组护理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规范了尿培养留取送检流程,降低尿培养污染率,在临床护理细节工作中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服务理念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痰培养标本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改进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质量"为活动主题,应用品管圈方法解决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问题,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痰培养标本的送检率与合格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与合格率分别由65.9%与45.1%提高到80.2%和81.2%,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改进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留取质量,提高痰培养标本送检率与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