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了解甘肃省甘南州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致病高危食品,发现食品的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1 024份样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04株,总检出率10.16%;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21.69%,各类食品中餐饮食品污染最为严重,阳性率17.55%,街头食品中检出率最高21.43%,第三季度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13.43%。结论甘肃省甘南州存在多种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安全执法部门应重点监督那些致病高危食品,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甘肃省居民米面及节令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性风险监测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工作手册》中蜡样芽孢杆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操作。结果 2009~2011年甘肃省地方特色米面食品和节令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分别为3.33%、15.65%、7.68%,总检出率为8.26%;地方特色米面食品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13.03%,显著高于节令食品的2.20%;第一、四季度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第二、三季度。结论甘肃省地方特色米面食品蜡样芽孢杆菌污染较为严重,提示甘肃省食品监管部门对此类食品应加强监督管理;今后应加强对蜡样芽胞杆菌在食物中的含菌量及产毒状况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天津市武清区餐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20年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的规定与方法进行采样及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及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302份餐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6.89%。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21.89%),其次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3.9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73%),金黄色葡萄球菌(1.54%)和沙门菌(0.35%)。不同类别食品、场所和时间检出率最高的分别为米面制品(41.16%)、小吃店(44.90%)和第三季度(22.73%)。结论武清区餐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程度较高,第三季度样品检出率高于第二、四季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甘肃省陇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定期随机采样,按样品原有储存温度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按《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全年共采集262份样品,从34份样品中检出污染程度不同的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2.98%;共对7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分离,其中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最高为8.06%;农贸市场和街头食品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5.00%和22.95%;散装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定型包装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1,P<0.05)。结论陇南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以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为主,主要集中在焙烤及油炸类、中式凉拌菜、米粉、米线和凉皮类食品中,农贸市场和街头食品中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市售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与污染水平,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为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相关规定,结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2010规定的方法监测分析2014—2018年甘南州17类市售食品中致病菌。结果950份食品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14株(12.39%),其中腊样芽胞杆菌35株(13.4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5株(6.60%)、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4.32%)、致泻大肠埃希菌16株(3.90%)和沙门菌9株(2.37%),检出率显示肉与肉制品(33.08%)、网店自制熟肉制品(23.33%)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婴幼儿奶粉(22.72%)、水产及其制品(22.50%)和餐饮食品(11.17%),腊样芽胞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为主要致病菌。结论甘南州市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特别是肉与肉制品、网店自制熟肉和婴幼儿食品污染尤为严重;应严格规范易污染食品的加工过程,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省陇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定期随机采样,按样品原有储存温度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按《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全年共采集288份样品,从19份样品中检出污染程度不同的致病菌,总检出率6.60%;婴幼儿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5.71%,中式凉拌菜中致病菌检出率6.25%,水果及其制品中致病菌检出率5.88%,熟肉制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蔬菜及其制品和地方食品中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甘肃省陇南市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以米面制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为主,农贸市场、小型餐馆和街头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市售肉与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控制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6年在武威市超市、农贸市场等场所随机抽取肉与肉制品383份,按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检测6种致病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3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64株,总检出率16.7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79%(26/383)、沙门菌6.53%(25/383)、单增李斯特菌2.87%(9/314)和致泻大肠埃希菌4.21%(4/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4,P0.05);2010—2016年致病菌检出率5.08%~25.00%,各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8,P0.05);天祝县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县(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P0.05);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26.47%),有季节差异(χ2=19.04,P0.05);熟肉制品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检出率22.05%,其次为生禽肉(14.00%)、生畜肉(12.00%)和冷冻肉糜制品(10.00%)。结论武威市肉与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严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污染为主;加强农贸市场、零售店肉与肉制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管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食源性致病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按照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检测、分离并鉴定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蜡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9种致病菌。结果 2011—2014年采集的19类食品1 211份样品中,检出各类食源性致病菌84株、总检出率6.94%,各年度食源性致病菌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83,P0.05);19类食品中,不同地点种养殖环节中采集的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环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7,P0.05);散装食品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定型包装食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3,P0.05)。结论平凉市食品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主要集中在调理肉制品、学生餐、地方特色食品、熟肉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是主要污染菌,并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说明这5种致病菌可能是近年平凉市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肃省白银市市售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确定高危食品类别,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白银市各监测点的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大、中、小型饭店)、超市、零售店、小吃店等采集样品,采样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采样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按照《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 1 385份18类食品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10株,总检出率为7.94%;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检出率为2.47%,蜡样芽胞杆菌61株、检出率为10.1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11株、检出率为1.07%,沙门氏菌1株、检出率为0.08%,铜绿假单胞菌5株、检出率为22.73%;其中生奶和乳粉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桶装饮用水、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地方食品米面和婴幼儿配方粉,果蔬类、城市流动早餐、水产品、冷冻饮品、蛋制品、速冻米面、鲜榨果汁、节令食品中未检出致病菌,不同类型采样地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83,P0.05),不同年份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结论白银市市售食品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减少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地方特色米面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对637份甘肃省地方特色米面食品进行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637份特色米面食品样品检出152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3.86%;其中蜡样芽孢杆检出率为13.03%、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0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73%,沙门氏菌检出率为0.94%,志贺氏菌检出率为0.16%;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未检出。结论甘肃省地方特色米面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有引发食物中毒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本次食物中毒原因,为今后预防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的样品(剩余食物、呕吐物等)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14-2003)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10-2010)进行志贺氏菌、蜡样芽孢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检验及依据《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检验;从业人员手样、患儿粪便、炊具样品的检验方法依照《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检验。结果从患者的17份粪便样品中,未检出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的1份血样中,未检出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从患者的47份剩余食物、呕吐物、炊具、从业人员手的样品中,均检出了蜡样芽孢杆菌,其余菌未检出。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品保存不当、食品加工操作环节控制不严所造成的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甘肃省平凉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预防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选定的监测点和采样场所定期随机采样,按样品原有储存温度要求在最短时间内送实验室,按《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检测分离致病菌。结果全年共采集405份样品,从15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总检出率为3.70%;阪崎杆菌检出率最高为17.78%,七大类食品中婴幼儿食品污染最为严重、阳性率17.78%,街头食品中检出率最高为25.00%;中型餐馆、快餐店和集体食堂采集的食品中未检出;散装食品中检出率为1.97%,定型包装食品中检出率为16.00%。结论甘肃省平凉市市售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象,婴幼儿食品中以阪崎肠杆菌污染为主,街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水市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为防治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8年从天水市餐饮服务环节和流通环节随机采集7类共计586份食品样本,按《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方法,分离鉴定蜡样芽胞杆菌。结果 586份样品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115份,总检出率为19.62%,其中2015年检出率最高(40.00%);食品以天水浆水检出率最高(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2,P0.05);蜡样芽胞杆菌定量检测,菌落数小于100 cfu/g(ml)的占53.91%,100~1 000 cfu/g(ml)的占33.91%,1 000 cfu/g(ml)以上的占12.18%。结论甘肃省天水市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较严重;相关部门应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扩大健康教育宣传,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荆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2003(以下简称"国标")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颁发的有关检测程序,对荆州市6类食品进行了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空肠弯曲菌的检测分析。结果在119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20株,总检出率为16.8%,其中沙门氏菌检出率13.4%(16/119),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9.1%(1/1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9%(1/17),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率1.3%(1/75),单增李斯特氏菌检出率0.8%(1/119),未检出空肠弯曲菌。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为生畜肉,为40.5%(15/37),生禽肉为13.3%(2/15),水产品为8.3%(1/12)、面米食品为11.8%(2/17),即时食品和蔬菜沙拉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荆州市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生畜肉和水产品的污染较为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参加微生物质控考核,了解实验室细菌鉴定能力。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对2支食源性致病菌的混合盲样菌株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结果根据细菌的生长特点、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学特征来判断,001号检出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00号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两支混合盲样菌株鉴定正确,通过盲样菌株的鉴定再次提高了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第十三师食品中各类化学污染物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设8个监测点,采集9类食品进行检测,检测化学污染物104项、致病菌9项。结果 2013—2015年检测258份食品中的致病菌,检出致病菌21株、检出率8.13%,其中前3类食品分别是餐饮食品(检出率15.38%)、肉及制品、蛋及制品和桶装饮用水(检出率均为10.00%);检测267份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检出各类化学污染物25份、检出率9.36%,检出的主要化学污染物有金属元素、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结论新疆兵团餐饮食品、地方特色食品、桶装饮用水都是微生物污染较严重的食品,蔬菜及水果和调味品的生产存在化学污染物的污染,提示应加强食品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的管理和食品加工过程的监督工作,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进行监测,了解甘肃省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并确定高危即食食品的种类。方法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建立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部分操作,2007~2011年从甘肃省14个市(州)农贸市场、超市及酒店餐馆采样,并监测十大类(生食水产、熟肉制品、凉拌菜、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冰激凌、速冻熟制米面、生食蔬菜、地方特色米面食品、鲜榨果蔬汁、糕点饼干)食品,共计4 447份。结果 4 447份十大类产品中共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8株,总检出率为1.98%;糕点饼干未检出,冰激凌检出率达8.33%,其次是凉拌菜(3.14%)、非发酵豆制品(2.56%)、生食蔬菜(1.80%)、地方特色米面(1.73%)、速冻米面制品(1.52%)、熟肉制品(1.35%)、生食水产品(1.09%)、鲜榨果汁(0.70%);不同季节无显著性差异;全省14个市(州)检出率最高的是嘉峪关市,为5.45%,其次为定西、白银,分别为4.55%,2.91%,检出率最低的是陇南市为0.4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定量检测,菌落数在0.3~10 MPN/g占72.41%,10~100 MPN/g占20.69%,100~200 MPN/g占9.52%。结论甘肃省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严重,14个地(市)中嘉峪关、定西、白银检出率较高;十大类食品中冰激凌、凉拌菜、非发酵豆制品污染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庆市酉阳县市售生猪肉及用具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做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调整食品安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酉阳县某菜市场选取17家猪肉经营户为定点采样点,分别于2021年2月、3月在每个采样点采集瘦肉、肥肉、猪内脏及菜刀、菜墩、秤盘样本各102份,开展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共5种致病菌的定性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共检测样本204份,检出5种致病菌40株,总检出率19.61%;生猪肉中瘦肉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23.53%,猪内脏最低为17.65%;用具中菜墩最高为20.59%,菜刀最低为11.76%;5种致病菌检出率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最高为8.82%,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最低为0.98%,不同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49,P<0.05)。结论酉阳县市售生猪肉及用具中5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检出;建议加强食品卫生监管,为当地群众提供风险预警,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食物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某市流通、消费环节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特征.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某市辖区内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及餐馆的食品采样监测,按GB4789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等9种食源性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 总致病菌检出率为11.78%;3类采样场所致病菌检出率总体上存在统计学差异(x2=16.50,P<0.05);多种类样品存在致病菌污染,其中水产品(生食)(31.82%)、生畜(禽)肉(31.25%)、鲜榨果汁(28.57%)污染率较高;检出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与单增生李斯特菌4类致病菌且其食品污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27.08,P<0.05);水产品(生食)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高于水产品(鲜冻)(P(f)(i)(c)(h)(e)(r')s Exact Test<0.05).结论 应加强食品各环节卫生监管及完善食品卫生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蜡样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与人类关系密切。本文概述了蜡样芽孢杆菌的病原学特征、致病性及其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提出科学的防控措施来有效控制该菌在食品中的污染,保护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