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卫娟 《全科护理》2013,(29):2695-2696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传统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妇科2011年6—8月收治的180例的腹部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11月收治的18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进行物理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脊柱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除接受常规预防方法外,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AWTT),观察两组患者DVT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王婷婷  王曾  葛国芬   《护理与康复》2021,20(2):67-69
目的 观察隔姜艾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骨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隔姜艾灸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肢体疼痛、肢体肿胀情况,股静脉及胭静脉血流速度及D-二聚体浓...  相似文献   

5.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用于预防骨科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40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2次/d,30min/次,10d为1疗程。对照组未使用治疗仪。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骨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安全舒适、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取栓术后患肢肿胀和血栓复发的影响,选择2004-09/2005-07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取栓术后患者62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肢体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30min/次,1次/d,14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周径,血栓复发率和患肢冷感评分。结果显示经28d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大小腿周径缩小,冷感评分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实验组血栓复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的减轻深静脉血栓取栓术后肢体肿胀和预防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及减少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2007年12月~2009年6月6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肢体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30min/次,1次/d,7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周径、血栓发生率和患肢冷感评分。结果经14d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冷感评分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实验组肢体周径缩小、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减少肿胀,且安全舒适、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的52例长期卧床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的48例长期卧床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使用微波治疗仪。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结果 1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较对照组为轻;观察组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60-2361
选取收治的88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防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比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治疗前后肢围的变化。观察组发生DVT2例,对照组11例,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后减轻疼痛、消除肿胀和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显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效果明显,安全便捷,即促进患肢消肿作用,还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可有效预防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用于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62例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每日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2次,30 min/次,10d为1疗程,连续应用2个疗程.对照组未使用治疗仪.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下肢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消除肿胀、减轻疼痛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效果明显.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DVT,且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把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术后4d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双下肢,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联合个人行为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患肢疼痛程度、肿胀指数、凝血综合指数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研究时间为10d。结果治疗后10d时试验组的疼痛分数为2.26±0.78、肿胀指数为5.66±2.06、凝血综合指数为2.36±1.0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5%;对照组的疼痛分数为2.98±1.87、肿胀指数为6.98±1.99、凝血综合指数为3.18±1.3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0.0%。试验组疼痛分数、肿胀指数、凝血综合指数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预防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55例住院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前后实施常规护理,术后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55例住院住院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24h采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进行治疗,每次治疗30min,2次/d,共治疗7d。比较术前和术后7d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d,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值低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采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能提高结直肠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背景:大量文献研究表明,空气波压力治疗在预防髋部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8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加个人行为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置换后第2天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双下肢;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肿胀指数、凝血综合指数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结果与结论:治疗后2周,试验组肿胀指数、凝血综合指数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减少,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缓解患肢肿胀,改善凝血综合指数,改善患者的血凝状态,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统计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肿胀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肢体肿胀总发生率和肢体疼痛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肢体肿胀、疼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术后联合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和低分子肝素钠。结果试验组共发生1例DVT,发生率2.5%;对照组共发生7例DVT,发生率17.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53)。结论术前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术后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366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186例和对照组180例,研究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下肢进行物理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血栓栓塞程度,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9.68%,而对照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x2值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程度轻度发生率为83.33%,中重度发生率为16.67%,而对照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程度轻度发生率为44.44%,中重度发生率为55.56%,两组比较,x2值为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操作简便易掌握,为降低前列腺电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及减轻血栓栓塞程度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50例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对30例下肢骨折,10例下肢关节镜术后,5例髋关节术后损伤,4例下肢软组织损伤以及1例上肢损伤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结果观察50例患者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治愈率达100%。结论下肢骨折术后以及下肢外伤患者运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预防胃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62例胃癌手术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262例胃癌手术患者中,术后5 d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升高不明显,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舒适率96.9%,2例患者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经对症处理后,均顺利出院。结论胃癌术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手法按摩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改善了患者的术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冰桶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状况的影响,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构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应用冰桶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2次/d,50 min/次,12 d为1疗程;对照组未使用治疗仪.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周后肢体重度肿胀、疼痛及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冰桶及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能明显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并减少了DVT的发生率,对早期DVT的预防有明显的作用.URBANKOVA研究[1]发现,间断加压器械预防DVT和不预防的相比较,DVT发生率降低了60%.2009年9月~2010年12月,我科使用冰桶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外科术后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诊的100例脑外科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及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腘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等。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发生率、DVT发生率及股静脉血流峰速度、腘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脑外科术后应用,有效地促使远端深静脉血液回流,加速肺循环的速度,从而明显地改善血液滞留,改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状态,有效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