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师负责制联合培训手册在新入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门诊导诊轮转的34名新入科护士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带教培训;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门诊导诊轮转的31名新入科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全程导师负责制联合培训手册法规范化培训。对两组护士均实施为期三个月的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岗前培训综合能力、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岗前培训考核综合能力、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导诊新入科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负责制联合培训手册能提高新入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及门诊专科技能,使新入科护士能更好更快地胜任门诊导诊工作。  相似文献   

2.
实践培训法应用于护士岗前技能培训的实践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实践法应用于护士岗前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2006年106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位技能培训法.2007年96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实验组,采用护理技能培训实践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培训前后的评估能力、沟通能力、综合应对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师和实验组护士问卷调查结果均反映实践培训法较好.[结论]实践培训法对提高护士临床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提高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的效果,为完善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2年168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案;选取2013年至2014年185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培训方案,包括组建专项培训队伍,制订新护士分层培训计划及考核要求,实施岗前培训和临床轮转培训模式,应用现场培训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在临床核心能力得分及对培训内容、定科方案、培训形式、考核方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对提升护士核心能力具有显著作用,护理人员对规范化培训的满意度较高。护理管理者需要进一步科学设计培训内容和方案,重视低年资护士培训需求,保障规范化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理念带教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手术室新护士72名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名,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观察组应用CDIO带教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问卷测评带教对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专科知识与技能操作能力培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CDIO理念指导带教模式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新护士综合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实践法应用于护士岗前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2006年106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位技能培训法。2007年96名新毕业护士设为实验组,采用护理技能培训实践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培训前后的评估能力、沟通能力、综合应对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师和实验组护士问卷调查结果均反映实践培训法较好。[结论]实践培训法对提高护士临床实践工作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周新  朱小妹 《护士进修杂志》2014,(22):2078-2080
目的探讨阶梯培训法在肿瘤专科医院新护士带教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和2013年新入职的新护士(150名)作为实验组,采用阶梯培训法,以2010年和2011年新入职的采用传统导师跟班式带教法的新护士(100名)作为对照组,从新护士理论与操作考核,心理状态和工作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自我效能得分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焦虑自评得分、工作适应障碍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阶梯带教法带教,明显提高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减轻了肿瘤专科新护士入职时的紧张、焦虑、适应困难等状况,是肿瘤专科新护士入职培训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适应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需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入职的75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1年入职的78名新护士为实验组,采用院-科-站三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专科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考试成绩、同事对新护士的综合评价、患者对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新护士对岗前培训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科-站三级连锁式岗前培训模式的实施,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使其迅速适应新时期护理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为全面提高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建设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实验组为 120 名入职经过岗前培训后即纳入 3 年规范化培训的护士, 设置严格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考核体系;对照组为 120 名入职经过岗前培训后即到科室轮转 1 年工作的护士。 分别对两组护士 3 年后的临床决策与应急能力、操作技能、沟通能力、人文修养、健康宣教、临床护理评估及书写护理文书能力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组护士经过 3 年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决策与应急能力、操作技能、沟通能力、人文修养、健康宣教及临床护理评估能力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总分数为( 90.68±2.71 )分,对照组为( 85.50±2.97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3 年规范化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职业能力,促进学校教育与临床护理工作有效链接,在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双导师制联合巴林特小组法在提升新护士培训体验及核心能力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64名2018年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轮转和培训方法 ;将59名2019年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实施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并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分析比较两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结束时的培训体验、培训满意度及核心能力。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后,实验组新护士的培训体验、培训满意度、核心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导师制联合巴林特小组法有助于改善新护士培训体验和满意度,帮助新护士树立护理专业精神,提高核心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冬梅护理"在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0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8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培训方法基础上纳入"冬梅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新护士的综合能力和新护士对岗前培训效果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护士综合能力好于对照组,新护士对岗前培训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冬梅护理"进行新护士岗前培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提高培训效果,增强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及临床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李勤云  潜艳 《循证护理》2023,(15):2792-2795
目的:探讨SBAR沟通联合Mini-CEX评价模式在胸外科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胸外科规范化培训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届规范化培训护士为对照组(n=20),采用胸外传统规范化培训方式,2022届规范化培训护士为试验组(n=2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BAR沟通联合Mini-CEX评价模式进行培训,观察两组不同培训模式下的培训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操作技能考核得分、日常床边实境考核得分及临床沟通能力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沟通联合Mini-CEX评价模式在胸外科规范化培训护士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升胸外科规范化培训护士综合素质和临床沟通能力,促进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导师制带教对新护士职业软技能和同情心负荷的影响。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入职的100名新护士随机分为导师制带教组和常规带教组各50名,同时从其他医院抽取50名新护士作为空白对照组。常规带教组接受岗前培训后不指定带教老师,导师制带教组接受岗前培训后,由具有导师资格的护士根据培训手册进行"一对一"带教。1年后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软技能测评表和护士同情心负荷量表,比较三组新护士上述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结果:导师制带教组新护士软技能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带教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间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带教组倦怠和同情心疲乏得分均高于导师制带教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导师制带教对新护士软技能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学姐妹"带教模式在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6年93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2017年至2018年92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沿用传统导师制模式进行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学姐妹"带教模式,包括组建培训师资和"学姐妹"带教团队、制订培训体系、实施培训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人文关怀品质。结果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临床护理能力及人文关怀品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学姐妹"带教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和人文关怀品质,而且对稳定护理队伍、提升团队协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模式提供了借鉴,值得护理管理者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机动护士实施重症监护室(ICU)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医院ICU轮转学习的92名机动护士按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45名)和观察组(4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带教培训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实践训练3个月,带教老师与机动护士签署学习契约书,带教老师根据机动护士的基本情况、工作特点、技术基础水平、学习能力等制订规范化培训计划,依据计划执行规范化培训,注重危重症实践护理与应急能力的训练,定期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对两组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观察组专科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得分、对带教的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ICU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机动护士的专科理论及实践技能成绩,提高机动护士的综合临床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法对规范化培训护士心搏骤停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至2019年350名规范化培训期护士,按照规范化培训年限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0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培训,实验组200人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实施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急救知识及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士急救知识掌握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成人心搏骤停急救和除颤操作技能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对培训内容、导师的满意度以及独立实施操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提升规范化培训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及其对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新上岗护理人员分层次规范化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我院2007年新进护士28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方法进行培训;2008年新进护士52名为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培训,包括脱产1周岗前培训,临床实践培训采取双导师制带教,实行夜班准入制。结果:两组新护士操作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护士采取规范化培训可避免培训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培训效果;实施夜班准入制可确保新护士在夜间为患者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实施双导师制更有利于专业价值观的引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规范化岗前培训模式在产科见习期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9年7月产科见习期护士27人为对照组,2009年8月—2014年7月见习期护士29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带教传统岗前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岗前培训模式。比较两组的理论、操作成绩和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见习期护士理论、操作、综合能力成绩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孕产妇评价及职称考核情况较好。[结论]见习期护士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能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的岗前培训模式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5月新入院的护士50名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的培训目标;同时选取我院2011年1—5月入院的50名护士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和培训目标评分。结果观察组在吸氧、洗手、心肺复苏等操作技能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职业素质、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和专业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的目标培训显著提高了新护士的基本操作技能、基础理论,帮助其尽快地适应角色转换,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培训手册进行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及其在促进新护士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50名儿科新护士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按照《儿科新护士培训手册》实施多导师带教、分阶段培训、多形式教学和阶段考核,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前、后护理部考核成绩,培训后患者满意度、医生和护士团队满意度及新护士自我满意度。结果:护理部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医生和护士团队满意度及新护士自我满意度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培训手册实施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促进新护士角色转变,使其快速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陆梅  巫慧敏  柳晓凤 《全科护理》2013,(27):2582-2583
[目的]探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在骨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新聘护士28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方法进行培训;2012年新聘护士52名为观察组,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两组新护士操作成绩、理论考试成绩、规章制度考试成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程导师制带教模式的规范化培训新护士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