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反复常规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方法失败伴受精不良者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预后。方法 收集 1999年 10月到 2 0 0 2年 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IVF技术治疗至少 1个周期以上失败伴受精率低于5 0 %的 2 3例 (31个周期 )女性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以后的治疗周期采用ICSI治疗方法。同时选择 2 0 0 1年 10月到 2 0 0 2年 8月因男性因素不育而行ICSI的 30例 (32个周期 )患者为对照组 ,对比两组的临床结果。采用常规超排卵治疗长方案治疗 ,成熟的卵母细胞行单精子显微注射。结果 两组平均获卵数和受精率、四、六细胞卵裂率无显著差异。但八细胞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 ,IVF失败组分别为 :2 6 .6 %、7.5 %、2 1.4 % ,男性因素不孕组分别为 :35 .8%、18%、4 7.2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比较失败组自身前后两种不同受精方法的实验室情况。IVF的受精率 ,四、六细胞卵裂率无显著差异。但八细胞卵裂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 ,IVF失败组分别为 :2 6 6 %、7 5 %、2 1 4 % ,男性因素不孕组分别为 :35 8%、18%、4 7 2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比较失败组自身前后两种不同受精方法的实验情况。IVF的受精率 ,四、六、八细胞卵裂率分别为 4 8.1%、35 .4 %、2 9.9%、2 6 .8%。ICSI  相似文献   

2.
目的取卵日仅获单卵周期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两种受精方式对的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92个获单卵周期进行比较,分析了在年龄、激素和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别的情况下ICSI和IVF的结局。就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精液质量时,ICSI和IVF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年龄、激素和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别时,ICSI的受精率和妊娠率分别为81.6%和12.2%,明显高于IVF组的69.8%和4.7%。不同年龄组,当精子正常时,ICSI组和IVF组受精率和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别,但妊娠率在前者高;精子未达正常标准时,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IVF组。结论精子质量对选用ICSI还是IVF是重要影响因素,未迭正常标准的精子选用ICSI更好。总体说来,对于获单卵周期,ICSI似乎是更好的受精方式。这次结果也为我们在自然周期选择何种受精方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常规IVF受精完全失败在临床中的发生情况及受精失败后应用补救性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总结1999年5月-2009年5月,在我中心行常规IVF患者中,受精完全失败的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2009年5月,因受精完全失败行补救性ICSI后的临床结局。结果1999年至2009年5月,我中心共行常规IVF8359个周期,其中,受精完全失败232个周期,发生率为2.78%。2004年1月至2009年5月,共184个周期受精完全失败,资料完整,对其中115个周期共838个MII期卵子行补救性ICSI,其受精率、卵裂率与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1.0%、93.78%和51.79%;临床妊娠率为11%,获得活产儿5个。结论补救性ICSI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和卵裂率,降低周期取消率,但并没有明显增加活产儿出生数,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不同受精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733个新鲜移植周期,按受精方式分为常规IVF组(605周期)和ICSI组(128周期),比较两组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胎儿畸形率。结果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及胎儿畸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I技术可取得与常规IVF相似的妊娠结局,是治疗男性不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不明原因不孕(UI)夫妇接受IVF-ET助孕治疗的结局。方法:共纳入212个因UI接受IVF-ET助孕的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周期均采用短时受精,在IVF受精后6h,对低受精率(〈30%)和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中未出现第二极体的成熟卵立即进行早期补救ICSI。结局按原发不孕(A1组,139例)及继发不孕(A2,组73例)分组进行比较。并将所有获得成熟卵的周期再分为IVF受精(B1组,181例)与补救ICSI受精(B2组,26例)进行比较。结果:1.A1组较A2组年轻,但不孕年限更长,MII卵IVF受精率及2PN受精率较低,补救ICSI受精周期率明显较高(17.04%比4.17%,P值〈0.05)。A1组因异常受精、未受精、未卵裂或胚胎质量差导致的无可移植胚胎周期取消率明显高于A2组(11.79%比2.74%,P值〈0.05),但两组移植周期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无显著差异(P值〉0.05)。2.Bl组比B2组MII卵受精率更高(93.82%比84.78%,P值〈0.05),但其余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不明原因不孕夫妇中原发不孕者更容易出现IVF受精失败或低受精率。采用短时受精及补救ICSI受精后可以获得与继发不孕夫妇相当的IVF-ETII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常规IVF-ET受精失败后补救ICSI和短时受精后补救ICSI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常规IVF中受精失败的20个周期行晚期补救ICSI,26个周期行短时受精后补救ICSI,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早期补救的2PN的受精率,种植率,妊娠率分别为85.28%,13.64%,29.63%,明显高于晚期补救ICSI的50.27%,5%,15.79%(P〈0.01)。结论早期补救ICSI较晚期补救ICSI的2PN的受精率,种植率,妊娠率高,能更好的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补救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本院生殖中心常规IVF治疗受精6h后判断为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而行早期补救ICSI的52周期患者,统计其实验室培养指标及临床结局,并与同期因男方因素而直接进行ICSI的127周期进行比较。结果早补救ICSI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和直接ICS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优胚率、胚胎利用率及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直接ICSI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补救ICSI可作为常规IVF受精失败的补救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卵母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时间延长导致卵子老化,甚至会影响胚胎的发育潜能。建议对高度怀疑受精障碍尤其高龄(≥37岁)、获卵数≥8患者采用Half-ICSI以提高胚胎利用率和累积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生多核受精周期和无多核受精周期的临床结局。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IVF-ET/ICSI治疗的患者,排除早期补救ICSI受精周期和无可移植胚胎的周期,共1461个治疗周期纳入研究,其中IVF受精1259个周期,ICSI受精202个周期,分别比较各受精组中发生多核受精和无多核受精的临床结局。结果 (1)在IVF多核受精组平均年龄和卵子利用率显著低于非多核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的受精率、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ICSI非多核受精组与多核受精组的平均年龄受精率、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多核受精组卵子利用率显著低于非多核组(P0.05)。结论多精受精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主要是减少了可利用胚胎的比例,有多核受精发生的周期,不影响胚胎优质率,囊胚形成率,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多核受精与患者年龄增加无关,而与卵子质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行IVF/ICSI治疗的725例不孕夫妇(IVF 502例、ICSI 22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分为正常组(DFI10%)、轻度DFI组(10%≤DFI20%)和重度DFI组(DFI≥20%),分别比较了IVF和ICSI中三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在IVF周期中,DFI对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影响(P0.05);在ICSI周期中,DFI对受精率和卵裂率无影响(P0.05),但可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虽然随着DFI的增高而下降,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精子DNA碎片对IVF结局基本无影响,但与ICSI结局中的可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呈负相关,这可能与受精过程中IVF周期中卵子对精子有自然选择的过程,而ICSI周期中则是人为的选择精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新鲜IVF移植周期中,多原核受精(≥3PN)是否影响低获卵数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沈阳东方菁华医院生殖中心进行新鲜周期IVF移植的938个周期,根据是否存在多原核受精分为A组(不存在多原核受精)和B组(存在多原核受精),分别比较两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等指标。结果在两组患者的女方年龄、基础FSH、获卵数、移植优质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的前提下,受精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正常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优质胚胎率和多胎妊娠率A组低于B组,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A组高于B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鲜IVF移植周期中多原核受精的存在可能对临床结局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几种短时受精脱颗粒细胞方式对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61个IVF-ET周期根据脱颗粒细胞时间分为:短时受精后18小时脱颗粒细胞组(A组)94个周期、短时受精后5h脱颗粒细胞组(B组)95个周期和短时受精5h后部分(1/3-1/2)脱颗粒细胞组(C组)72个周期。分别比较三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利用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三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优胚率、胚胎利用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短时受精后即刻剥除部分卵子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在确保受精的情况下剩余卵母细胞保留自体卵周颗粒细胞共培养,可以提高常规IVF的胚胎质量,从而提高常规IVF总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周期治疗中对胚胎质量的影响及其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助孕治疗的患者886例,其中短时受精不脱颗粒细胞组(A组)235例,短时受精并全部即刻脱颗粒细胞组(B组)315例,短时受精并部分(3~5枚)脱颗粒细胞组(c组)336例。分别比较3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多精受精率高于A、C两组(P〈0.05);C组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A、B两组(P〈0.05)。结论短时受精并部分即刻脱颗粒细胞不影响受精率、卵裂率和胚胎种植率.但可提高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并且能够降低多精受精率。  相似文献   

13.
补救ICSI的妊娠结局分析(附补救后冷冻胚胎复苏妊娠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体外受精(IVF)完全失败的周期及时补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escue ICSI)后的临床妊娠结局的探讨和分析。方法IVF受精失败后及时将MⅡ卵母细胞进行补救ICSI。结果补行ICSI后10周期中移植9个周期19个胚胎,妊娠1例双胎,种植为10.5%;有2个周期有冷冻胚胎并行复苏胚胎移植,单胎妊娠1例。补救ICSI累计移植胚胎25个,种植3个累计种植率为12.0%,但2例均以流产告终。结论补救ICSI妊娠率低、流产率高与卵子过度老化有关,冷冻复苏补救ICSI的胚胎,可以消除胚胎发育与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的因素。在IVF受精率低的周期中可以将未受精的卵母细胞补行ICSI后行胚胎冷冻-复苏移植,可以增加取卵周期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补救性ICSI在原发不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以行常规IVF-ET治疗原发不孕患者203周期为实验组,进行短时授精结合第二极体观察判断受精情况,对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下患者行早期补救性ICSI治疗。并与同期93个直接ICSI周期进行比较。结果 203个周期中行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17个,占周期总数8.4%;与直接ICSI周期比较,早期补救性ICSI的受精率、多PN(≥3PN)、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种植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补救性ICSI在无明确ICSI指证的原发不孕患者中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本中心行部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病例,探讨half-ICSI的指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中心行half-ICSI的112个周期,按适应症分三组,A组为男方中度少弱畸精子症,B组为前次IVF受精失败或低下(30%),C组为不明原因不孕,以同期常规IVF治疗的1377个周期为对照,分别比较三组中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发生率(受精率30%)情况的比例,以及half-ICSI的效果。结果 half-ICSI的112个周期共获卵1633个,行IVF766个卵,受精率为54.7%,其中完全不受精27个周期,受精低下(30%)11个周期,行ICSI部分867个卵,MII765个,受精645个,受精率84.3%,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9.4%(其中IVF完全不受精者临床妊娠率为32.0%)。112个周期有38个周期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发生率为33.9%(38/112),其中A组发生率31.8%,B组50.0%,C组30.8%。对照组发生受精失败或低下率为7.0%(96/1377),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高危因素的病人在同一治疗周期中行half-ICSI可明显减少因不受精无胚胎移植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妊娠率,又因有IVF胚胎移植,可减少ICSI子代遗传和先天缺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对IVF—ET技术卵子成熟度、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36例血清ASA阳性妇女,19例精子表面ASA阳性男性患者IVF—ET周期受精率、卵裂率及胚胎质量与对照组的区别。结果女性血清中ASAbrgM为多,男性精子表面IgA联合IgG为主,两种情况均可降低卵子的受精率和卵裂率,但对卵子成熟度和胚胎质量无影响;行IVF—ET的ASAb阳性妇女受精率和卵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行ICSI的ASAb阳性妇女各参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女性血清中IgM和男性精子表面IgA及kG能降低体外受精的受精率及卵裂率;对选择体外受精助孕的夫妇当女性血清中IgM阳性,男性精子表面IgA和kG同时阳性时ICSI是优先选择的助孕方式。  相似文献   

17.
75例常规IVF失败后补救ICSI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常规IVF周期受精完全失败,行补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rescue ICSI)的结局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5.03-2006.06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常规IVF治疗,对卵母细胞完全未受精行ICSI再授精的患者,共75例.在随后治疗中,解冻复苏补救ICSI受精卵的胚胎,共移植10个周期.结果 在75例常规未受精补救ICSI周期中,共有759个未受精卵,其中可注射MⅡ卵有626个,正常受精数332个(受精率53.03%),290个卵裂,形成可移植胚胎199个.在75例补救IcsI周期中,有70例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结果4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5.71%),均为单胎,分娩4例健康婴儿,2男,2女.解冻复苏补救ICSI受精卵胚胎10周期,结果1例临床,为双活胎(妊娠率为10%),分娩2例健康男婴.结论 ICSI可作为常规IVF失败后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授精方式的受精效果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收集我院生殖医学科294例不孕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两组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胚胎移植数、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结果 IVF组患者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均高于ICSI组(P0.05),而胚胎移植术少于ICSI组(P0.05);两组的妊娠率、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ICSI组患者的新生儿畸形率高于IVF组(3.85%vs 0.00%),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CSI技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症与常规IVF治疗女性因素引起的不孕症临床结果相似,但存在较高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应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短时受精后观察第二极体及受精失败后早补救ICSI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2013年1月—2015年5月第一次行常规IVF-ET治疗周期的患者资料,根据受精后3h是否剥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分为第二极体观察组(605例),非第二极体观察组(217例),分析两组的数据;并对比受精失败组与同期ICSI周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短时受精后第二极体观察对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P0.05),2)受精失败组的基础LH水平、成熟卵率明显低于正常受精组(P0.05),3)对比低受精组、完全受精失败组与常规ICSI周期,分析后发现完全受精失败组的成熟卵率及优质胚胎率均明显低于低受精失败组和常规ICSI组(P0.05),正常受精率和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短时受精后剥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联合补救ICSI能有效的避免受精失败并减少ICSI率,患者的基础LH水平及获卵的成熟度可能会影响受精及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不孕患者行短时受精、half—ICSI与常规长时受精三种受精方式对受精率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5个非男性因素导致原发不孕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治疗,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128个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ICSI周期(A1组:112个短时IVF受精周期,A2组:16个早期补救ICSI周期),B组65个hal-ICSI周期,C组512个常规长时受精周期。对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不同病因、促排卵方案及卵巢功能、受精、胚胎质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对A1、A2两组患者的受精、胚胎质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B组较A、C组不孕年限长,获卵数多,正常受精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3PN率明显低于短时受精组(P〈0.05),而1PN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ICSI对原发不孕患者是一种较为合理而安全的受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