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若涛  顾学琪 《疾病监测》1996,11(7):261-262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统计的设计论证──上海市预试验情况分析(2)王若涛,杨功焕,顾学琪,胡兆铭,谭健,唐瑾我国卫生项目卫Ⅶ决定在若干城市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为此1995年9~10月在上海进行了预试验,本文结合上海预试验情况,讨论有关的一些统计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2.
3.
第一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产生及其发展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功焕 《疾病监测》1996,11(1):38-39
第一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产生及其发展史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00050)杨功焕在慢性病,意外伤害和性病艾滋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人的不健康行为起着很大的作用。例如,吸烟,高脂,高盐和低蛋白质的饮食方式,缺少体力活动,以及缺乏防护...  相似文献   

4.
第三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功焕 《疾病监测》1996,11(4):159-159
第三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管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00050)杨功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是组织调查员每月根据调查表入户调查,对调查表所获信,息进行计算机录入、分析、结果解释、反馈、并对干预项目的效果作出评价的一个系统。对这样...  相似文献   

5.
第二讲 中国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疾病监测》1996,11(3):116-117
第二讲中国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续)3.中国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特点1)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领导的美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美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有以下特点:(1)美国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支持的...  相似文献   

6.
1996年1-8月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8月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率分析(世行VI项目健康促进部分监测子领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中心(100050)1.分析指标目前月报选用与行为,知识,态度有关指标22项,其中核心指标12项,包括与吸烟行为有关的指标3项,心血管危险...  相似文献   

7.
第三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管理(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功焕 《疾病监测》1996,11(5):198-199
第三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管理(续)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00050)杨功焕(2)技术管理,协调员必须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与研究人员协商调查表的制定;协调各项工作,保证抽样,资料收集,数据管理、分析和利用过程的顺利进行;财...  相似文献   

8.
第三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管理(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功焕 《疾病监测》1996,11(6):239-239
第三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管理(续)杨功焕2)中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机构及人员配置:(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成立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中心,负责设计,抽样、培训、资料管理、核心调查表分析和结果反馈。由负责人(1人),现场管理(1人),资料管理(1人)...  相似文献   

9.
第四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功焕  王若涛 《疾病监测》1996,11(7):276-277
第四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00050)杨功焕,王若涛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与出生,死亡和有关疾病的发生的监测是不同的。其本质是一种横断面调查。但与一般的横断面调查又是不同的。这种调查是在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多次反复抽取相...  相似文献   

10.
第四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功焕  王若涛 《疾病监测》1996,11(9):355-355
第四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续)杨功焕,王若涛(接7期277页)2确定样本大小的原则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调查的样本大小一般是由要求精度,总体方差大小,概率保证程度和抽样方法诸因素来决定的。当总体方差大小不清楚时,一般用最大值为估计值。在进行...  相似文献   

11.
第四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功焕  王若涛 《疾病监测》1996,11(12):479-479
第四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续)杨功焕,王若涛为了描述公式的方便,我们设总体中有M个“居委会”或“里弄”(一阶单位),随机抽取m个;每个被抽取到的“居委会”或“里弄”,随机抽取n个户(二阶单位);每个抽到的户,随机抽取1人(三阶单位)。所...  相似文献   

12.
第四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功焕  王若涛 《疾病监测》1996,11(11):439-439
第四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续)杨功焕,王若涛1)一阶样本数和二阶样本数的考虑:对于第一阶段抽多少群,既方便于工作,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是需要讨论的。先设一阶单位中有相等个二阶单位,二阶单位中有相等个三阶单位,即,每个居委中含...  相似文献   

13.
第四讲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功焕  王若涛 《疾病监测》1996,11(10):397-397
第四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与抽样方法(续)杨功焕,王若涛4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样本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由于目前的国情,是采用入户调查的形式进行的。这在第一讲,中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特点中已经说明了。总体的确定受到这种形式的影响。目前还不可能在农村进行这样...  相似文献   

14.
第二讲 中国的行为危险因素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疾病监测》1996,11(2):78-79
第二讲中国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1.中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建立在中国,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组织,并给予技术指导的有关急,慢性传染病,出生,死亡的多项监测已经开展了10多年,尤其是由145个监测点组成的有关传染病,出生,死亡(含死因)的全国综合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城市人群中冠心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康复干预措施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信息。方法:1996—2001年,每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城区范围内年龄在15~69岁的常住居民抽样进行问卷调查,6年间共调查14000人。结果:1996~2001年人群对高血压演变后果、摄入高胆固醇和高盐食品后果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上升了4.9%(斜率1.57,P=0.04)、12.7%(斜率3.05,P=0.01)、7.2%(斜率1.85,P=0.02),高血脂和吸烟可导致冠心病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上升10.5%(斜率2.29,P=0.01)、4.7%(斜率1.34,P=0.03);35岁以上人群2年内测血压率从51、9%上升到70.1%(斜率3.26,P=0.01)、高血压患每月定期测血压率从34.8%上升到66.5%(斜率6.64,P=0.00)、40岁以上人群2年内测血脂率从14.9%上升到29.4%(斜率2.81,P=0.00)、人群吸烟率从35.0%下降到28.5%(斜率-1.44,P=0.01),动物内脏摄入显减少,但超重、肥胖率和静坐生活方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人群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知识知晓率显增加,冠心病相关行为改变也有显性正向变化,对某些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还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6.
17.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位,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征。有文献报道,人群中有10%的人口具有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危险行为因素(A型行为、吸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等)占相当大的比例。现就脑血管病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住院精神病病人发生危险行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保证住院精神病病人的安全,防止发生危险行为,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作者对67例有危险行为的精神病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发现:男性病人、40岁以下、工人职业、初中文化程度、病程在一年以内者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较高。春季为多发季节,入院一个月以内发生者占90%,24小时之内以8AM~4PM发生最多。精神症状则以幻听、被害妄想、不协调性兴奋、无自知力者多见。这些因素对临床护理制定预防措施具有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爱平  代颖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54-2954
在康复过程中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医护人员的责任就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为患者提供行动线索,以使患者有正向的行为;增加自我效能的来源,力争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努力提高患者的态度,进而有正向的行为意图和行为,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城市人群中冠心病的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康复干预措施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信息。方法:1996~2001年,每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市城区范围内年龄在15~69岁的常住居民抽样进行问卷调查,6年间共调查14000人。结果:1996~2001年人群对高血压演变后果、摄入高胆固醇和高盐食品后果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上升了4.9%(斜率1.57,P=0.04)、12.7%(斜率3.05,P=0.01)、7.2%(斜率1.85,P=0.02),高血脂和吸烟可导致冠心病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上升10.5%(斜率2.29,P=0.01)、4.7%(斜率1.34,P=0.03);35岁以上人群2年内测血压率从51.9%上升到70.1%(斜率3.26,P=0.01)、高血压患者每月定期测血压率从34.8%上升到66.5%(斜率6.64,P=0.00)、40岁以上人群2年内测血脂率从14.9%上升到29.4%(斜率2.81,P=0.00)、人群吸烟率从35.0%下降到28.5%(斜率-1.44,P=0.01),动物内脏摄入显著减少,但超重、肥胖率和静坐生活方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人群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知识知晓率显著增加,冠心病相关行为改变也有显著性正向变化,对某些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还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