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10月WHO召开“用超声显像法评价血吸虫病患病率”专题讨论会,决定在全球推广应用此技术.国内巢正善与李岳生等对B超用于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价值及在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价值作过观察,而对日本血吸虫病重流行区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的人群肝实质图象改变报道甚少.1992一1993年,我们在现场应用B超检查375人,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超声作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病理和化疗效果评价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血吸虫病防治中。最早在现场应用超声检查的是Homeida。他利用血吸虫病患者手术前的超声资料与外科手术切片的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 ,揭示了超声检查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特异性和敏感性。超声检查与静脉内造影、内窥镜、肝活组织检查相比 ,其检测血吸虫病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 80 %~ 10 0 %之间 ,是检测肝脾大小及结构 (门脉周围纤维化、门脉高压 )一种最好的方法[1,2 ] 。由于流行区一部分儿童和成人通常有症状和主诉 ,但他们的粪尿中有时难以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影像学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寄生虫病的诊断已从单纯的病原形态学诊断和简单的血清学试验发展到分子水平。现将近年来寄生虫病的诊断进展作一简述。一、影像学诊断进展1.超声诊断超声作为一种非介入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已广泛用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诊断,并有虫种鉴别的价值,如超声发现门脉管壁增厚表明可能为曼氏血吸虫病;肝脏呈现鱼鳞状或网络状超声图像可能为日本血吸虫病;膀胱壁有钙化则多为埃及血吸虫病。通过超声检查,还可对病变损伤程度以及进展状态作出判断。此外,超声扫描还能查出直径2cm 的包虫和无症状虫囊携带者。2.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CT)诊断进展 CT诊断现已为某些寄生虫病诊断的重要手段。CT 不仅对脑囊虫病的活动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作出判断,尚可分型,其中脑内小脓肿(CysticercoticScesses)的新概念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3.磁共振(MR)MR 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与 CT 相似,但分辨力更好,明显优于 CT。如 MR将脑囊虫病分为明显的4期10型,对指导临床治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超声检查的应用日益增多。2009年9月,美国胃肠病和内窥镜外科协会(SAGES)发布了《腹腔镜超声检查指南》(Surg Endosc2009,19),为临床合理应用该技术提供了建议。该指南为1966-2007年146篇相关文献的循证结果,适用于普外各专业医生随机选择最佳方案。该指南建议如下:①在胃癌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超声检查是安全的。对CT和(或)内镜超声检查阴性的胃癌患者,应常规行腹腔镜和腹腔镜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湖区五省及川滇的流行区仍较常见,肝脏是血吸虫对人体损害的主要靶器官,超声显像技术作为一种敏感的诊断血吸虫肝病方法[1]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笔者近年采用二维超声技术对151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进行诊断检查,现将观察所见的肝脏声像图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B型超声显像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8年Abdel-latis等首次报道用超声国检查曼氏血吸虫感染者肝脏,获得特征性的门脉周围纤维化声像图.1981年蔡卫民等注意到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肝声像图与其它病因肝硬化有所不同.从此超声显像法在国内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日益发展.现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叶熊  张睢扬 《国际呼吸杂志》2012,32(14):1117-1120
超声在肺部的应用远不如在心脏、腹部等领域.近年来经胸壁超声检查肺和胸膜病变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由于床旁X线的低敏感性和重症患者搬运到CT室的高风险,且传统的X线和CT不能实时监测疾病的发展和转归,肺超声对危重患者的床旁评估显得特别有价值.床旁肺超声是一个对传统X线和CT检查的很好补充,可以常规应用并减少甚至替代传统放射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价了实时超声图像对曼氏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66例肝脾型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经活检证实为Sym-mers纤维化,并经内窥镜检查有食道静脉曲张,其中58例有消化道出血史。另选71名健康者为对照。超声检查前禁食一夜并服用轻  相似文献   

9.
对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村民(684例)、已达消灭标准地区村民(1133例)和非流行区村民(1342例)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3个不同地区超声检查正常率分别为14.76%、61.42%和90.31%;积分异常率为18.19%、7.03%和1.45%.异常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对这3个不同地区超声检查结果的相互比较,显示以门脉Ⅱ级分支外/内径比值、肝实质异常及脾肿大变化的差异最大.表明超声检查可作为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178例日本血吸虫病粪检阳性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并以非血吸虫病流行区自然人群以1:3—16倍作年龄分层配对比较.结果显示粪检阳性者以门脉Ⅱ级分支外/内径比值和肝实质回声异常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3.48%和60.67%,而对照者为0.45%和0.58%,其次为脾脏长度与指数的改变.粪检阳性者正常率为8.43%,对照者为90.31%.本研究提示腹部超声检查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过去十年中,新的显像及侵入性技术使胆道梗阻的临床处理明显改观。本文系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二届胃肠道放射学年会座谈会总结,对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评述。会上一致认为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B型超声为胆道检查开创了新局面。超声由于其精确性和敏感性被认为是较好的首选检查手段,而CT显示胆道梗阻的平面和原因更为确切。经肝穿刺、经术后窦道或经内窥镜等途径的导管技术可进行多种操作如胆道减压、扩张、灌注溶石液、取石、活检和局部内照射等。经肝引流减压虽然有效,但术后阻塞机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按开罗会议制订并于1992年发表的“超声诊断在血吸虫病应用中试行标准化方法”,对585位正常人群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获得不同年龄、身高、体重者肝脾大小及门脉血管内径正常范围值,为今后超声检查血吸虫病患者判断异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脑型血吸虫病的CT、 MRI及脑脊液(CSF)免疫学检查资料.结果 通过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确诊40例,1例不能完全排除脑肿瘤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高度怀疑脑型血吸虫病经吡喹酮诊断治疗证实.结论 CT及MRI对脑型血吸虫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MRI在显示主要病理改变时,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CT高.CSF免疫学检查对脑型血吸虫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日本血吸虫病与曼氏血吸虫病肝脏病理损害的超声诊断标准图像.方法慢性血吸虫病(慢血)167例和晚期血吸虫病(晚血)62例进行了B超检查,同时检查了健康人138名作正常对照.结果慢血167例中肝实质为Ⅰ级102例,可视为曼氏血吸虫病B图119例.晚血62例中肝实质为Ⅲ级42例,可视为曼氏血吸虫病中E、EC、F图的分别为7、29、6例.结论日本血吸虫病是以肝实质损害为主,图像特征为网状改变,而曼氏血吸虫病是以门脉周围纤维化改变为主,图像特征为环状、圆点、管状改变,伴门脉管壁增厚.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学技术在日本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免疫学水平不能解决问题的机会,如确定日本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钉螺的特征、生产抗原、采用新的有效的诊断技术和制备疫苗等.本文介绍近年来现代生物学技术在我国日本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现状.1日本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群体遗传结构和进化变异规律的研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血吸虫病的诊断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推广应用了一些新技术如循环抗原、短程抗体检测 ;同时也统一了超声诊断的标准 ,规范了 B超诊断血吸虫病的方法 [1]。然而病原学检查在血吸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因此 ,国内外一些学者改进和发明了新的血吸虫病粪便检查方法[2 ,3 ] 。我们和日本学者在国际合作项目中 ,使用一种新的血吸虫卵定量检查方法进行现场实验 ,并和 Kato-Katz法进行了比较。该新方法由日本产业和环境卫生大学的真喜屋清和仲本增久教授创立 ,本文暂称新法 ,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FAT)是血吸虫病诊断方法之一 ,能定位 ,是其它血清学方法无法实现的 ,本研究观察了IFAT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用 IFAT、IHA和 ELISA同时检查日本血吸虫病疫区人群 ,比较检查结果差异性 ,现将 IFAT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应用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受检血清采集于 2个日本血吸虫病疫区人群。1 .2  IHA、ELISA试剂为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提供。1 .3  IFAT抗原片为本室制备。2 结果用 IFAT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 3 9例 ,急性日本血吸虫病人 3 0例 ,均呈阳性反应 ,阳性率为 1 …  相似文献   

18.
在B型超声临床应用中,刘士忠等观察到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脏声象图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为了探讨其病理形态学基础,我们进行动物血吸虫病模型复制,以对比观察肝脏血吸虫病病理变化与超声图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包括超声、核素显像(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断层显像)、CT以及MRI.超声是一种无损伤、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检查方法,因而是甲状腺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超声指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的应用,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能.核素显像(包括SPECT和PET)是一种功能显像.99mTcO4-是最常用的功能显像剂,131I主要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FDG PET一般不用于甲状腺疾病术前,但甲状腺癌术后考虑转移而131I扫描结果阴性时,可以考虑应用.临床上,CT常作为甲状腺疾病的第二线影像学检查方法.MRI技术本身有许多特点,但在甲状腺疾病而言,并不比CT优越.  相似文献   

20.
湖区日本血吸虫感染病情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体感染血吸虫可引起肝纤维化 ,导致肝脾肿大、门脉高压和食管静脉曲张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已有研究表明 ,超声在上述指标的诊断中 ,有着巨大的潜力 [1] ,但因其费用较高、使用较为复杂等原因 ,目前尚不可能在各血吸虫病流行区推广应用 ,因此 ,急需探讨一种能预测日本血吸虫病情指标的方法。本次研究对一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常住居民 ,应用超声手段来辅助诊断与血吸虫感染有关的病情指标 ,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这些对象过去血吸虫感染和治疗等情况 ,分析影响血吸虫病病情的有关因素 ,为今后控制血吸虫病病情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