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血吸虫病 1.1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曼氏血吸虫感染和宫颈肿瘤 在坦桑尼亚和热带非洲的其他国家,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可能是宫颈癌的诱发因素。109例来自坦桑尼亚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病例与来自德国的妇女按年龄配对,作妇科检查,包括细胞学检查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并从尿样检查曼氏血吸虫卵。检查结果发现人类乳头状瘤病毒DNA在坦桑尼亚妇女为34%,而德国妇女为26.9%。病史调查表明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2.
1 血吸虫病 1.1 埃及血吸虫病与HIV1型间的相互作用在赞比亚2个村庄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合并或不合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埃及血吸虫病患者应用吡喹酮治疗的效果.507例患者被列为观察对象,以单剂吡喹酮治疗,随访12个月.其中73例患者合并感染HIV.研究结果表明,吡喹酮治疗和预防埃及血吸虫病仍然很有效,即使对合并感染HIV者(包括有或没有艾滋病症状体征的患者),效果均佳.抗埃及血吸虫再感染的能力也与是否合并AIDS/HIV无关.但合并HIV感染者排出的虫卵较少,主诉血尿的也较少,因而把血尿作为一项判断严重感染指标的敏感性就较小,这提示在流行HIV的地区应正确判断血尿是否可以作为快速诊断的指标[1].  相似文献   

3.
1.1 试纸条测试阴极循环抗原诊断血吸虫病 本研究评价了一种新的试纸条测试感染者尿液中的血吸虫抗原以诊断血吸虫病。试验的原理是在硝化纤维条上吸附胶状的针对血吸虫阴极循环抗原(CCA)的抗体,检测时将尿样与之反应。在坦桑尼亚Mwanza用该试纸条诊断一组高感染度的学校儿童,结果表明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并且其结果与用测定虫卵数确定的感染度有关,也与用ELISA检测的阳极循环抗原与阴极循环抗原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4.
1 血吸虫病 1.1 青蒿琥脂治疗埃及血吸虫病的效果在尼日利亚Adim社区,对口服青蒿琥脂治疗埃及血吸虫病的效果和耐受性进行了研究.对象为500例学生,年龄5~18岁,采用标准的寄生虫学方法检查,计145例(29.0%)在尿样中发现埃及血吸虫卵.对其中的87例给予青蒿琥脂,首次6 mg/kg,间隔2周后再给予同样剂量的药物.第2次服药后4周复查尿样.复查61例(70.1%)尿检阴性,未完全治愈者的几何平均虫卵计数(GMEC)亦显著低于治疗前.服药者对青蒿琥脂的耐受性良好.本次研究证实了日前在塞内加尔的发现.作者认为至少在该社区,青蒿琥脂比吡喹酮治疗埃及血吸虫病更经济.然而,广泛应用青蒿琥脂治疗血吸虫病仍需慎重考虑,首先需要确定它是否会导致当地疟原虫抗药性的增加[1].  相似文献   

5.
1血吸虫病 1.1曼氏血吸虫与恶性疟原虫的交叉反应Naus等[1]报告,在肯尼亚、乌干达和苏丹恶性疟疾和曼氏血吸虫感染者中,检测针对恶性疟原虫裂殖体和曼氏血吸虫虫卵、成虫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1和IgG3.  相似文献   

6.
1 血吸虫病1.1 青蒿琥脂治疗埃及血吸虫病的效果 在尼日利亚Adim社区 ,对口服青蒿琥脂治疗埃及血吸虫病的效果和耐受性进行了研究。对象为 5 0 0例学生 ,年龄 5~ 18岁 ,采用标准的寄生虫学方法检查 ,计 14 5例 (2 9.0 % )在尿样中发现埃及血吸虫卵。对其中的 87例给予青蒿琥脂 ,首次 6 m g/kg,间隔 2周后再给予同样剂量的药物。第 2次服药后 4周复查尿样。复查 6 1例 (70 .1% )尿检阴性 ,未完全治愈者的几何平均虫卵计数 (GMEC)亦显著低于治疗前。服药者对青蒿琥脂的耐受性良好。本次研究证实了日前在塞内加尔的发现。作者认为至少在…  相似文献   

7.
1 血吸虫病1.1 曼氏血吸虫与恶性疟原虫的交叉反应  Naus等 [1 ] 报告 ,在肯尼亚、乌干达和苏丹恶性疟疾和曼氏血吸虫感染者中 ,检测针对恶性疟原虫裂殖体和曼氏血吸虫虫卵、成虫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Ig G1 和 Ig G3。结果发现抗疟原虫的 Ig G3和抗血吸虫的 Ig G3明显相关。这种相关似乎是该 2种寄生虫间存在着交叉反应的抗原组分。以后在巴西和巴基斯坦的研究中证实了这点。巴西的血吸虫病流行区没有疟疾 ,巴基斯坦的疟疾流行区没有血吸虫病 ,2个流行区的感染者中存在抗这 2种寄生虫抗原 Ig G3的交叉反应 ,而在未感染这 2种寄生虫的…  相似文献   

8.
1血吸虫病 1.1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曼氏血吸虫感染和宫颈肿瘤在坦桑尼亚和热带非洲的其他国家,宫颈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血吸虫病流行区,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可能是宫颈癌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Medline上摘选了发表于2009年11月-2010年6月的有关中国血吸虫病及血吸虫学研究的部分论文,内容涉及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血吸虫分子遗传学、血吸虫病超声诊断、血吸虫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血吸虫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抗血吸虫药物等。  相似文献   

10.
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之一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DNA疫苗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近年来寄生虫病DNA疫苗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DNA疫苗的免疫机理、构建与优化、佐剂、递送途径,以及疟疾、血吸虫病、囊尾蚴病、弓形虫病等重要寄生虫病DNA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PCR-ELISA技术在寄生虫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ELISA是在PCR基础上结合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学技术的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该文就其原理,特点及其在寄生虫病研究中的应用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2.
13.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寻找新的杀虫药物和开发研制有效抗血吸虫疫苗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血吸虫病疫苗已由减毒活疫苗、基因重组抗原疫苗发展到核酸疫苗等阶段[1-2]。疫苗是20世纪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3]。传统的疫苗研究策略是模拟自然感染,成功的疫苗多依赖于中和抗体的产生;虽然减毒活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效果显著,但缺乏足够的虫源,且多种抗原成分不一定全部产生保护力,甚至可能导致免疫性病变或免疫抑制。基因重组抗原疫苗应用安全,但只能引起体液免疫,且蛋白的提取纯化步骤…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疟疾、利什曼病和血吸虫病的疫苗的研制概况。疟疾和利什曼病疫苗的研制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血吸虫病疫苗正准备进行Ⅰ期试验——对其在志愿者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反应性进行评价。本文概述有关人体寄生虫病疫苗的当前状况,重点介绍成功与不足之处以及那些最具潜力的抗原成份,也对一些新的疫苗开发策略包括核酸疫苗和以细胞因子作佐剂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病曾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在长江流域及南方部分地区流行,近来又有回升的趋势。累及的脏器主要为肠(以结肠和直肠为主)、肝、脾,也可侵及胃、十二指肠以及淋巴结、系膜、阑尾、脑和生殖系统等。其诊断往往根据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大便中检出血吸虫虫卵,必要时可应用免疫学方法确诊。但部分慢性疾病或较特  相似文献   

16.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其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生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干细胞疗法是通过将新的干细胞引入到受损组织,促进因创伤、疾病、老化而受损的人体组织再生,从而修复或替换受损组织,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既往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可用于癌症、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多种人类疾病治疗,显示了其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干细胞疗法治疗人体寄生虫感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对26例脑血吸虫病患者的免疫学检查结果、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血吸虫病患者可出现各种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和局灶体征,血清血吸虫抗体阳性,头部CT平扫病变部位低密度影,呈“指套样”水肿;增强后病灶呈“团块样”强化;MRI平扫病变部位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后病灶为“结节样”、“泥沙样”或“斑片样”强化。结论结合临床、免疫学检查及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确诊脑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嘉善县是全国血吸虫病十大重流行县之一 ,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665 2万m2 ,历史累计病人 2 43 774人 ,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和综合治理 ,于 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达标后坚持“清内防外”策略 ,经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规划的螺情和病情监测 ,无阳性钉螺、无新感染病人、无粪检阳性病人 ,血防成果巩固 ;但外来民工的输入 ,尤其是来自疫区的外来人员不断增加 ,给本县的监测工作带来新课题[1] 。为巩固血防成果 ,防止传染源的输入 ,现将 1989年以来对外来人口血吸虫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  相似文献   

19.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沿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省和大山区的四川、云南省等地。在流行区,由于不断地开展化疗工作,不断地对再感染进行重复治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寻找一种补充性的、可产生长期效用的防治方法——疫苗,一直成为近年来科学家们奋斗的目标。尽管动物试验和一些人体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获得某种程度的抵抗力来应对血吸虫感染,但我们迄今对人类血吸虫感染的有关保护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当血吸虫进入机体时,免疫系统产生抵抗寄生虫入侵的有关免疫应答反应,并帮助对抗…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Medline上摘选了发表于2009年1—10月的有关中国血吸虫病及血吸虫学研究的部分论文,内容涉及血吸虫病防治策略、血吸虫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