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ANXA1 mRNA和蛋白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以及ANXA1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的表达,及其与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关系;体外探讨ANXA1对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增殖、迁移、侵袭、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1)从公共数据库获取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数据及相应的临床数据。比较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ANXA1 mRNA的表达差异及ANXA1 mRNA高低表达组之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2)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公共数据库获取ANXA1蛋白在U251细胞内定位;免疫组化检测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ANXA1蛋白的表达。(3)体外培养脑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和U251,构建敲低ANXA1基因表达的小干扰RNA(ANXA1-siRNA)并转染至U87和U251细胞中。qRT-PCR和Western blot用于检测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分别用于检测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凋亡。结果 (1)在TCGA、Rembrandt和GSE16011队列中均发现A...  相似文献   

2.
于美华  谢玮娜 《护理研究》2007,21(6):1428-1428
脑棉片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用于压迫止血、保持术野清晰、保护脑组织及脑神经不被损伤等,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脑棉片体积小,用量大,且都用于深部组织,给器械护士的清点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现自制了一种简易容器,以防止脑棉片丢失。  相似文献   

3.
王东军  黄思庆  郑煜 《华西医学》2006,21(1):163-164
脑内组织移植的研究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早在1890年,Thompson就在纽约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成功的脑移植”的报告;Saltykow1905年在行幼兔大脑皮层移植时发现移植物存活8天;DelConte1907首次试图将哺乳动物兔胚胎脑组织做成年动物脑内移植物,但这些报告都未能证明脑组织移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转移瘤(BM)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微环境,而正常脑微环境的改变是MR探查BM的基础.利用局部磁场的变化,外加对比剂人为提高组织的差异,MR可准确发现脑转移瘤发生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而MR增强检查是诊断脑转移瘤的首选方法.各种MR新成像技术、扫描序列以及新型细胞内对比剂的应用,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瘤灶检出率,还可提高敏感性,有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本文综述脑转移瘤的微环境、磁共振成像新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背景:混合物脑肽是从动物脑中提取的多肽混合物,含有神经生长因子成分。近年研究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与肝损伤密切相关。目的:使用自拟混合物脑肽观察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形成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纤维化模型组、脑肽干预组和对照组。4,8周采集标本。通过活体解剖取门静脉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常规苏木精-伊红和网状纤维染色检测肝组织标本。结果与结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建立。脑肽干预组纤维化程度较纤维化模型组显著减轻,但肝组织炎症和肝细胞脂肪变性反而较纤维化模型组更显著。初步判断脑肽能够阻断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可能与神经生长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原磷酸化酶是糖酵解代谢过程的限速酶。近年来发现其脑型同工酶为缺血性心肌损伤早期的最敏感标志物以及在一些胃肠道恶性肿瘤组织中过量表达  相似文献   

7.
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原磷酸化酶是糖酵解代谢过程的限速酶。近年来发现其脑型同工酶为缺血性心肌损伤早期的最敏感标志物以及在一些胃肠道恶性肿瘤组织中过量表达。  相似文献   

8.
脑梗塞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464例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测定进行了统计,发现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有明显变化.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使缺血缺氧而受损的组织得到修复和再生.可见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流变指标对该病的治疗、预后判断及病理生理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56例4~10月胎儿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分枝处肌弹性垫的形态和发生。发现7月胎儿颈内动脉和8月胎儿基底动脉分枝处开始出现肌弹性垫。胎儿期末,脑底动脉分枝处几乎均有肌弹性垫发生。肌弹性垫主要由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组成,是脑动脉的正常组织结构,可能具有缓冲血压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同时可能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癌细胞的糖代谢异常是新近发现的肿瘤组织有别于正常组织的特征之一。研究表明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供给者在许多方面与支持细胞功能的合成代谢途径有关,本文主要从有氧糖酵解、戊糖磷酸途径、三羧酸循环等不同糖代谢途径分析胶质瘤细胞增殖的特性,为脑胶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并可疑脑隐球菌瘤的诊治方案、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1例曾误诊的肺隐球菌病并可疑脑隐球菌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发现肺肿物入院,胸部CT检查提示多发结节,曾诊断为肺结核和肺恶性肿瘤等,最终行经皮肺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及痰培养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结合头颅MR不除外合并脑隐球菌瘤可能。给予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等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隐球菌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确诊需病原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肺隐球菌病及脑隐球菌瘤患者,除了经典抗真菌方案,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脑动脉分叉部弹力纤维和中层平滑肌细胞(Smoothmusclecell,SMC)的构筑发育过程及特点,以助对脑动脉瘤病因假说的理解和验证。方法:收集胎龄12~28周人类胚胎共17例,每1个周龄取1例,男女不限。对胎脑Willis环周围的动脉分叉部行不同方向组织切片,观察弹力纤维和中层SMC的构筑发育过程。结果:胎脑Willis环周各动脉弹力纤维在1.5~12.6层之间,弹力纤维在同一切片有紊乱和逐渐减少现象,内弹力层第19周发育完整;中层SMC在1.1~9.0层之间,70.6%的胎脑动脉个别分叉部发现中层SMC缺陷,所取标本的30.3%发现中层SMC缺陷。结论:胎脑动脉内弹力纤维和中层SMC随胎龄增长而增多,内弹力层于第13~19周出现并发育成熟,脑动脉分叉部存在先天性SMC缺陷、弹力纤维紊乱和逐渐减少现象,有助于对脑动脉瘤病因假说的理解和验证。  相似文献   

13.
脑钠肽诊断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8年,Sudoh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随后发现人类心、肺、脑、脊髓等组织中广泛分布BNP。血浆中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当心室充盈压升高、心肌纤维被牵拉时可迅速表达、分泌BNP前体(pro-BNP)。目前发现BNP的主要生理作用有:抑制肾素分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抑制醛固酮分泌;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抑制心肌纤维化等。近来对BNP诊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对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脑内免疫细胞活动的影响。方法50只老龄大鼠持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其中12只接受CsA胃灌治疗。免疫组化法检测免疫细胞的活动;光镜和电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实验研究为慢性脑灌注不足2个月。结果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可导致明显的脑损害,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血源性T细胞和白细胞入侵。CsA治疗后大鼠脑内免疫细胞的活动明显被抑制,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免疫炎症反应在大鼠慢性脑灌注不足组织病理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CsA可明显抑制脑内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入侵,降低了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减轻了组织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微出血(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5T磁共振观察161例脑出血幸存者。根据脑出血的部位进行分组分析(58例脑叶出血,103例非脑叶出血)。结果 88例患者(55%)在脑出血开始时就发现脑微出血(CMBs),76例患者(47%)在随访中发现脑微出血(CMBs)。可以作为预测因子的包括在脑出血开始时发现≥1个脑微出血、陈旧性脑出血。根据脑出血部位分组,非脑叶出血组患者的脑微出血与腔隙状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相关。在脑叶出血患者组中,脑微出血与影像学显示的较大脑出血相关。结论 CMBs的预后和相关因素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胎儿脑动脉分叉部弹力纤维发育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脑动脉分叉部弹力纤维的结构发育过程及特点,方法:收集胎龄12-28周人类胚胎共17例,每1周取1例,男女不限。对不同胎龄胚胎Willis环周围的脑动脉分叉部行三维组织切片,立体地观察弹力纤维的结构发育过程及特点。结果:胎儿Willis环周各脑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在1.5-12.6层之间,内弹力层第13周始有发现,第19周趋于完整,发现4例分叉部弹力纤维紊乱,3例弹力纤维逐渐减少。结论:胎儿脑动脉中层弹力纤维随胎龄增长而增多,但28周内不超过12.6层,内弹力层在第19周左右发育完整,脑动脉分叉部存在先天性弹力纤维紊乱和减少现象,有助于对脑动脉瘤病因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脑转移瘤及瘤周围脑组织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和调控特征,认识水通道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脑水肿形成和消除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肺腺癌脑转移病例经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提取总RNA并进一步行RT-PCR反转录扩增明确脑转移瘤组织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类型,再对肿瘤组织病理切片行相应水通道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测量切片的灰度值。结果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脑组织高表达,而在转移瘤组织内部未见表达。在瘤组织周围,距离瘤组织较远的区域AQP4染色较浅,紧贴瘤组织的区域AQP4染色显著加深。结论AQP4在脑转移瘤周围区域表达上调并以紧贴脑转移瘤的区域为著的现象很可能跟脑转移瘤瘤周脑水肿的形成有关,在脑转移瘤引起的细胞性脑水肿发生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功能神经影像学技术:研究人脑可塑性的有效工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神经科学和康复医学研究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在脑损伤后,功能是有可能或有条件恢复的。1930年,神经康复学家提出脑的可塑性理论,认为脑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完成因病损而丧失的功能,但大脑必须具有重新获得功能的形态学基础。1938年Kennard进一步提出脑功能重组理论,认为在脑损伤后,大脑在结构与功能上可以通过重组来承担已经失去的功能。实验证明,经过训练和改变外界环境,通过邻近或对侧组织的代偿、失神经过敏、轴突侧支长芽、潜伏通路和突触的启用、行为代偿等可使功能得到恢复,这些都是功能重组的结果。脑的可塑性(brainplasticity…  相似文献   

19.
过去认为C5aR仅在髓系细胞表达,现在发现在人和啮齿类动物的肝、肺、脑等实质器官也都有表达,而且通过与补体C5裂解片段C5a的结合在器官纤维化、急性肺损伤、组织再生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在肾脏也有表达,本文就C5aR在肾脏的表达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对老年大鼠脑心肾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抗氧化系统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脂褐质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6/08在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完成。①选用雄性清洁级Wistar老年大鼠20只,20月龄;青年大鼠雄性10只,10月龄。将老年大鼠随机分为2组:老年针刺组和老年对照组,每组10只。设10只青年大鼠为青年对照组。老年针刺组:四肢捆绑,固定在固定架上。采用多能脉冲电疗仪每日针刺双侧足三里穴,通电留针15min,采用连续波,频率3次/s,强度以针柄颤动,但能使动物不挣扎嘶叫,保持安静为度。关元穴留针15min。②老年对照组和青年对照组:只做相同捆绑处理15min。3组连续干预28d。③于最后一次针刺24h后处死大鼠。迅速取出脑、心、肾组织,制成组织匀浆,按照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相应试剂盒操作,通过测量各样品吸光度(A值)计算脑、心、肾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脂褐质各项指标含量。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Wistar老年大鼠20只和青年大鼠1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干预28d后,各年龄组大鼠心组织中最高,其次为脑、肾。老年针刺组脑、心、肾组织中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老年对照组、老年针刺组脑、心、肾组织中明显低于青年对照组(P<0.01)。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干预28d后,老年针刺组脑、心、肾组织中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老年对照组、老年针刺组脑、心、肾组织中明显低于青年对照组(P<0.01)。③过氧化氢酶活性活性:干预28d后,各组脑组织中最高,其次心、肾。老年针刺组脑、心、肾组织中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P<0.01);老年对照组、老年针刺组脑、心、肾组织中明显低于青年对照组(P<0.01)。④脂褐质含量:干预28d后,老年针刺组脑、心、肾组织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1);老年对照组、老年针刺组脑、心、肾组织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和关元穴能提高脑、心、肾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脂褐质的含量,能起到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